壹讀:韓國人要將「火炕」申遺是咋回事

2020-12-18 海外網

韓國人正準備將火炕技術申請世界文化遺產,而韓國媒體報導說,擁有火炕生產技術的中國有可能成為韓國申遺的主要障礙,為了「搶佔先機」,他們必須加快申遺速度。

這條新聞讓很多中國人驚詫莫名。中國北方人民盤腿上了這麼多輩的炕,怎麼就成了「made in Korea」?韓國人搶到中國的炕頭上了,他們問過趙四、劉能和謝廣坤麼?

不光如此,剛結束不久的索契冬奧會閉幕式上,韓國人還展示了活字印刷,並宣稱他們才是活字印刷的老祖宗。

今天壹讀君就來聊一聊,韓國人要申遺的「火炕」是怎麼回事,以及韓國人到底要幹什麼?

韓國的火炕是啥樣

韓國人的火炕,他們稱之為「溫突」,英文拼音「ondol」。這種火炕跟中國北方的地炕都是利用灶坑燒火,用坑道引導熱量,給室內取暖。不過,跟中國火炕不同的是,韓國的炕是地炕,加熱整個室內地面,可以直接躺地面睡覺。而中國北方的火炕主要是半炕,靠著牆或者窗戶壘成,是要脫鞋盤腿上去的。上炕動作請參看本山大叔各種小品和電視劇。

關於韓式暖炕的起源,現如今比較主流的說法是三國時代,根據《舊唐書·東夷高麗傳》記載,高句麗人「冬月皆作長坑,下燃溫火以取燠」。這就跟今天的火炕是一樣的構造了。

但韓國人不甘心根據中國文獻來確定民族文化的歷史,他們宣稱,「溫突」是他們使用了5000多年的優秀取暖系統,甚至在石器時代就已經發明了。

中國的火炕大概出現在什麼時候呢?壹讀君查閱了一番發現,在我國古代文獻中, 很早就有了關於這種近乎於「 火炕」 形制的描述,例如《詩經·小雅》有「 炕火曰炙」 的句子,但是寫得都很含糊,只能推論它們近似於「火炕」。2006年,在河北省徐水縣東黑山遺址,發掘出一處西漢時期的火炕遺蹟,距今兩千多年。

「都是韓國的」其實多半在造謠

自2005年,韓國「端午祭」申遺成功之後,輿論就幾乎一邊倒地認為這是「嚴重的文化侵略」。但很少有幾個人會去求證「端午祭」和「端午節」的一字之別意味著千裡之差。專家解釋說,韓國端午祭實際上是由舞蹈、薩滿祭祀、民間藝術展示等內容構成,這與中國人吃粽子、划龍舟、紀念屈原是兩回事。

而後的幾年中,"據韓國學者考證",朱元璋是韓國人、西施是韓國人、豆漿是韓國發明等消息開始四處流傳。

比較著名的一篇是:據韓國首爾大學歷史系教授金秉德考證,李白是韓國人的後代。但是隨後韓國的《東亞日報》及《中央日報》闢謠,說首爾大學並無歷史系,也沒有一個叫做金秉徳的教授。

之後,韓國駐華使館也發表聲明,羅列出近年一系列虛假報導: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教授鄭在書主張"曹操是韓國人";首爾大學歷史系教授樸正秀考證是韓國人發明了漢字;韓國將中國的書法和日本書道合為一體稱韓國"書藝",試圖"申遺";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教授鄭在書主張"中國神話源自韓國"等等等。

搶文化遺產是能賺錢的

但是「什麼都是韓國的」也並非空穴來風。

作為一個歷史上從屬中國,後來從屬日本,近代才取得獨立地位的國家,韓國的國家、民族意識更加強烈,急切地想要樹立悠久傳統,通過歷史來確立現在的國家和民族認同感、自豪感。

在韓國MBC電視臺的一個節目中,就討論過朱元璋是不是韓國人。而韓國人也確實在爭奪活字印刷的發明權。他們的國立中央博物館中有一部漢文《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刊印於公元704到751年之間,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印刷品。雖然很多西方研究雕版印刷的專家都認為,這本經書是在中國印刷了以後,送到朝鮮去的,但韓國很多學者都認為,這是在韓國印刷的,表明韓國是印刷術的發明者。

這些觀點當然會讓中國人感到不爽,所有不滿與偏見幾經發酵,就變成了「韓國人說世界都是他們的」。

但即便如此,韓國人對於其文化的重視程度卻不容小覷。韓國對於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利用在亞洲乃至世界上的地位都相當領先。

韓國一年四季都有各種節慶活動,人民群眾對各種村俗活動都喜聞樂見。到了1998年,韓國正式把「文化產業」視為韓國21世紀經濟支柱產業,在韓國人的眼中,這恰恰是最具有回報率的一種投資。

再看看對於「火炕」的「搶奪」,韓國文化財廳是怎麼解釋的呢?韓國國土海洋部相關人士稱:如果暖炕技術成為世界文化遺產,那麼地熱採暖的獨創性和優越性將廣為人知,這對相關產業的擴大出口和未來發展大有好處。

要知道,韓國的ondol是一項很發達的產業,不僅在國內大行其道,還出口國外,給韓國賺回大把的鈔票。

你看,人家是真的把它當生意來做的。

(註:本文轉自壹讀--新浪博客,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責編:於川)

相關焦點

  • 聽說,韓國人又想「申遺」了?這一次盯上了螺螄粉……
    有網友認為:「商紂王就是韓國人,所以韓國才是中華文化的起源地,螺螄粉有傳統韓國口味一點也不奇怪。」什麼?商紂王?韓國人?中華文化發源地?螺獅粉?商紂王的棺材板都要壓不住了。韓國暖炕 VS 東北火炕2014年3月,一則韓國擬將暖炕技術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消息引起中國網友熱議。東北網友們更是大呼,這暖炕是我們東北那嘎達的呀。不過,事實上,雖然都叫「炕」都暖和,但韓國的暖炕和東北的火炕並不是一回事。韓國申報的「暖炕」叫「溫突」,專指為具有朝鮮民居特色的地熱取暖系統。
  • 申遺端午、申遺中醫、申遺活字印刷,瘋狂申遺的韓國人……
    今天,韓國申遺中國民族文化事件(儒家書院)再次引發熱議!你以為韓國人只對民族文化感興趣嗎?NO!他們認為全世界都是韓國的!!(韓國人:韓國古語)那個時代的安檢不像現在如此先進,姓文的傢伙將十幾粒棉籽藏在筆桿裡,偷偷運回朝鮮,秋去冬來,皎潔的花骨朵最終盛開在高麗王朝末年!文益漸也因此被韓國人尊稱為「木棉公」!
  • 迷信的韓國人,算命成產業,看風水要申遺
    韓國深受我們文化的影響,有些傳統保留得比我們完整,在我們看來很多「迷信」的東西,韓國人還非常狂熱,並且深信不疑。在韓國,算命是一個大產業,大約有2萬億韓元的市場規模,從業人口達30萬。在韓國,談戀愛要很謹慎,一不小心就會犯了大忌。不能送鞋子給情侶,因為鞋子是用來穿著走路的。一旦送鞋子,戀人就穿著鞋子飛了! 也不能帶戀人吃雞翅,因為戀人會用這翅膀飛走! 同我們很多地方一樣,韓國忌諱筷子插碗裡。
  • 韓學者稱韓國人發明漢字 提出為漢字申遺(圖)
    」;把中醫說成是韓國發明的,連同《本草綱目》、人參、針灸一起收入囊中;急匆匆向聯合國提交漢服申遺書;指稱漢字是由韓國人發明的;準備在2008年前完成了「整體風水地理」項目的準備工作。  今日起,本報(註:新快報)將陸續推出「中韓文化之爭」系列報導,歡迎關注。  從「端午祭」申遺到將中醫改為韓醫申遺,從號稱「漢字是古代韓國人發明的」到漢字申遺,韓國人的「胃口」越來越大,中國的網民不願意了,他們說漢字是中國的,不是韓國的,表示要維護漢字的「所有權」。「漢字對韓國人確實是遺產,因為他們不用了。但是漢字還在中國生機勃勃地活著,進化著,沒死申什麼遺!
  • 評「暖炕申遺」:關鍵在怎麼看待其自身價值
    中國沒有申遺,卻不等於忽視傳統技術和文化。申不申遺,炕都在那兒。  近日,有消息稱韓國最快將於2015年正式啟動暖炕申遺工作。網友呼籲,有關部門應搶先把火炕技術申遺。對此,文化部方面回應,中國暫不會將火炕技術申遺,「我們不會按照韓國的節奏走」。  所謂韓國暖炕,據介紹與中國火炕差不多。在有些網友眼裡,這一農業時代的傳統技術,必定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怎麼能讓他人搶了先機?
  • 麻辣燙在韓國風靡,韓國要申遺,是杞人憂天還是未雨綢繆?
    麻辣燙在韓國風靡,韓國要申遺,是杞人憂天還是未雨綢繆?最近韓國媒體的一則新聞讓我們中國人倍感高興,但是高興的同時也有點憂愁,那就是中國的麻辣燙進入韓國之後不久就在韓國大火起來,本來只在韓國首爾大學附近有麻辣燙的店面,短短幾年之間就迅速開遍了首爾各地。
  • 在柳州螺螄粉面前,韓國人哪來的勇氣給螺螄粉申遺?
    前段時間,有件事情讓菲李非常生氣,居然有韓國人公然呼籲:希望韓國能給螺螄粉申遺!Excuse me?誰給你的勇氣?蘇大強嗎?不管這事是個別韓國人的作秀,還是集體韓國人的心聲,都表明了一件事:在此菲李想對這些韓國人說兩個「對不起」。第一個對不起:儘管如今人們已經說不清,到底是什麼人發明了螺螄粉,但可以確定的是,螺螄粉是地地道道的柳州人民的創造。
  • 「粽情粽意」話端午——傳統節日,韓國人當年為何比我們更早申遺
    在討論韓國為何比我們更早把「端午」節申遺前,簡單介紹端午節的來由和風俗習慣。1、紀念屈原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
  • 張三丰也成韓國人 日韓印都在搶太極拳申遺
    據溫縣太極拳申報人類非遺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說,韓國利用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的影響,稱張三丰是遼東濟州島人,而濟州島目前由韓國控制,因此張三丰是韓國人。一位參與太極拳申遺文本製作的專家表示。陳自強是陳家溝最大的武校的校長,每年都要帶很多的外國學生,他說,除了言傳身教,翻譯自己的太極拳著作,也很重要。「我先後寫了好幾本書,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這些外國學生能看懂的,都是我的外國學生幫著翻譯的,他們看不懂的,都是翻譯公司做的。」
  • 韓國為何突然要恢復使用漢字?
    諸如韓國人將中國的端午節、中醫、印刷術、書法等等中國國粹全部申請為了韓國的文化遺產;更過分的是,連中國的風水學、東北的火炕韓國人都不放過,統統都是韓國地;而孔子、李時珍也都成了韓國思密達;讓人恐怖的是連我們可愛的大熊貓的故鄉都變成了韓國,不知道四川的鄉親們對此有何想法;而我們所喜愛的著名藍球運動員姚明,也被說成了是韓國後裔,大姚聽聞此事,是不是要陷入沉思了……
  • 韓國為泡菜申遺 結果年底揭曉·都市快報
    為申遺摒棄中國元素?  今年12月2日至8日,第8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將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在此之前,非遺委員會將通過審查小組委員會就泡菜與泡菜文化是否有成為人類非遺的資格進行調查。審查小組就韓國泡菜文化評價後提交給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評價結果可分為登記、信息補充、無法登記。
  • 原壹讀傳媒總裁林楚方將加盟今日頭條
    林楚方新浪科技訊 2月28日上午消息,今日頭條內部人士向新浪科技證實,原壹讀傳媒總裁、出品人兼主編林楚方確認將加盟今日頭條,主管公關和品牌業務。昨日《壹讀》雜誌微博宣布,《壹讀》雜誌將停止紙質印刷版發行。壹讀傳媒稱未來將轉型主攻動畫視頻和新媒體。該傳媒公司旗下產品除《壹讀》雜誌外,還包括壹讀視頻,壹讀音頻、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數位化產品。對於林楚方離職的傳聞,新浪科技從今日頭條內部人士獲悉,林楚方確認將加盟今日頭條,主管公關和品牌業務,而具體頭銜暫未透露。
  • 韓國想拿中國漢字申遺?聯合國只直白回應:別再做青天白日夢了
    說到世界上最喜歡和我國搶奪文化的一個國家,這個國家毫無疑問肯定是韓國了,因為韓國人總喜歡申遺我們中國的歷史文化遺蹟,這早就已經是一件公開的事情了,但是不得不說韓國人的這種做法是引起了眾怒的,不然的話,世界聯合國也不會一次又一次的將韓國提出的申遺請求打回。
  • 韓國為泡菜申遺 更改大白菜英文名去掉「中國」
    為申遺摒棄中國元素?  今年12月2日至8日,第8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將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在此之前,非遺委員會將通過審查小組委員會就泡菜與泡菜文化是否有成為人類非遺的資格進行調查。在年底的最終會議上,若評價結果為登記,那麼韓國的泡菜文化將被列為非遺。  近幾年來韓國人一直熱衷於申遺,在2005年成功為「端午節」申遺成功後,2012年提出為泡菜申遺。  為了泡菜申遺成功,韓國政府自今年2月起就開始做積極準備,還把大白菜的英文名稱由中國白菜(Chinese Cabbage)改名為泡菜白菜(Kimchi cabbage)。
  • 韓國老人:申遺是被逼無奈
    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全國性節日之一,節日期間要擺設筵席,各家要在家族墓地舉行悼念儀式,晚上要一起賞月。與中國同一天的春節:習俗和中國幾乎一樣,在外地生活、工作的人們,不論多遠也會回到家鄉全家團圓,也和中國一樣有回家大潮。春節當天早上吃年糕湯,穿上韓服向長輩拜年,拜訪親朋好友,互送禮品。
  • 壹讀傳媒CEO、總編輯馬昌博離職,將繼續專注於媒體
    壹讀傳媒CEO、總編輯馬昌博離職,將繼續專注於媒體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郭琛 2016-08-17 07:31 來源
  • 後山人的火炕
    火炕一定是在屋子裡,所以,這盤火炕的前提就是先要蓋好房子。「蓋房、娶媳婦」這兩件事情,是鄉下人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那可是絲毫都馬虎不得。後山人常說「男人娶不下個好老婆,一輩子就是個遭罪受窮」,這老婆的好與壞直接關係到家裡能不能興旺發達。因為鄉下人總認為,男人一旦娶上那種好吃懶做,不顧家的老婆,一輩子就完蛋了。
  • 壹讀傳媒林楚方的創業反思:我做壹讀這一年
    我差點被問住,我們確實有幾個農村戶口,但我從沒用這個角度考慮問題,因為那玩意沒用啊,人家來這不是要買房,彼此合適就行了。  又過兩天,行政同事問我,「有人說他讀了大學,但沒畢業證怎麼辦?」我脫口而出,「那玩意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