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衝水約等於沒洗手!洗手的重要細節,很多人都忽略了

2021-01-07 河北青年報

疫情期間,很多人都已知道,勤洗手是預防感染最簡單、最有效、最經濟的辦法。

但很多人洗了手,也無法真正減少細菌病毒的威脅。

如果你也一直忽略了洗手時間這個關鍵因素,很可能手就白洗了。

洗手要洗多久?

稍微想想就能明白,洗手所需的時間,跟太多因素有關,首先就是手有多髒……

因為大家雖然同樣有一雙手,但髒不髒、怎麼髒都不太一樣。

如果手上沾滿豬油,肯定比手上沾一點點泥土所需要的洗手時間要長得多;一個即將上手術臺的醫生,洗手的時間也必須比平時更長,才能確保把手上的病原體降到安全的範圍;單獨用水洗手,肯定比用肥皂洗手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達到一樣的乾淨程度。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所以,洗手所需要的時間跟手上的汙跡的種類和數量、清潔劑的清潔能力、搓手的方法和速度、每個人所面對的風險等因素有很大的關係。

目前,很多權威機構(如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和加拿大公共衛生局)都建議,洗手時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搓上至少 20 秒,世界衛生組織則建議整個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的過程要達到 40 至 60 秒。

還有一個更直觀的建議:

唱完兩遍生日快樂歌,同時洗完手,時間才算達標。

為什麼一定要這麼長時間?原因其實是有兩個,第一條就是——

你會偷懶!

2011 年,一個英國研究團隊做了洗手的對比實驗,先讓被試者隨意乘坐公交車或參觀博物館,然後分 3 類對比:

用普通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只用水洗手,不洗手。

研究人員就這樣讓每個參與者在被監督但是沒有任何指導的情況下重複測試了 24 次,結果發現:

參與者即使在監督下,用肥皂洗手的時間才平均 14 秒,而只用水衝洗也才平均 12 秒,遠遠達不到各大機構所建議的時間。

如果你留意一下,在平時生活中,無人監督的情況下,更多的人五六秒就覺得洗好了。

經過此次疫情的洗禮,大家還是別省這幾十秒甚至幾秒的時間吧……

回到洗手這件事上,雖然用了肥皂或洗手液會延長洗手時間,但如果搓洗時間不夠,能有效去除細菌病毒嗎?

這就引出了第二個原因——

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洗 20 秒

細菌才能有效減少

DailyMail 曾經報導過一個實驗,完美呈現了不同搓洗時間的洗手效果。

他們找來了一種能模擬細菌的產品 Glo Germ,塗滿雙手。Glo Germ 在紫外線照射下會發光,洗完手後拍照,越亮說明細菌越多手越髒,越黑就意味著細菌越少手越乾淨。

結果如下圖所示,很顯然,時間太短的(比如洗手時間小於 15 秒)、只衝衝水不用肥皂或洗手液的,那些發光的細菌都會被吃進肚子裡,摸到鼻子裡……

洗手真的不是做做樣子,用肥皂,20 秒,要記牢。(肥皂或洗手液均可)

圖片來源:Daily Mail UK

除了時間之外,還需注意兩點

說了這麼多,我們知道了,洗手時用皂液揉搓的時間太短,就無法有效減少手上的微生物的數量。

20 秒不是一個硬規定,但對於日常來說比較可靠。短短 20 秒既能確保手上的病原體數量減少到足夠低,也能讓皮膚的損傷儘量小。

除此之外,還需要注意兩件事:

1. 不用肥皂或洗手液,簡單衝衝水等於白洗

美國愛荷華州的 Discovery Elementary 小學的同學們做過一個非常直觀的實驗,用不同的手摸一下新鮮麵包,然後將麵包放進塑封袋裡,一段時間後觀察細菌繁殖引發麵包變質情況。

結果如下:

編號 2,第一片麵包,沒有摸過編號 3,第二片麵包,沒洗過的手摸過編號 4,第三片麵包,肥皂或洗手液洗過的手摸過編號 5,第四片麵包,普通免洗消毒劑消毒過的手摸過編號 1,第五片麵包,擦了一下學校筆記本電腦的鍵盤

圖片來源:Jaralee Annice Metcalf 拍攝

結果,被沒洗過的手(3 號)及筆記本電腦鍵盤擦過的麵包(1 號),都長了大片大片的「綠毛」……不洗手真的很可怕啊!5 號麵包被免洗消毒液洗完的手摸過,雖然看著乾淨不少,但也長出了一小片黴斑。對比 4(肥皂清洗)和 5(免洗洗手液)我們就知道,一般的免洗洗手液,無法替代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免洗洗手液還是安靜地做備胎比較好。

只要有條件,我們就應該堅持用肥皂或洗手液,流水下搓洗。

2. 關水龍頭 + 把手擦乾,別做甩手掌柜

揉搓衝洗完畢,還有兩個重要的步驟:把手擦乾和關上水龍頭。

別小看這兩個步驟,如果沒做好,手會再次沾上細菌病毒,之前的洗手成了白費功夫。

這是因為,潮溼的手不單單能夠通過落下的水滴,把細菌病毒帶到其他地方,還給細菌繁殖提供了更友好的環境。

而把手擦乾,不單單是擦掉水份,一些漏網的細菌病毒也能從手上脫離。

也正是這個原因,擦手時不推薦用毛巾,更不要用溼毛巾,因為一旦反覆用就不乾淨了,更推薦一次性紙巾輕輕地擦乾。

同樣道理,在關水龍頭時,不要直接用手去摸,建議而是隔著一次性紙巾去關。

如果沒有一次性紙巾,退而求其次的辦法是用手腕或手肘關水龍頭。

最後的最後,告訴大家一個洗手小竅門……據說每個好看的人都輕鬆洗滿 20 秒:

來源:中國教育報

相關焦點

  • 只衝水約等於沒洗手,衝洗6秒和30秒有什麼區別?
    原創 DingXiangYiSheng 丁香醫生疫情期間,很多人都已知道,勤洗手是預防感染最簡單、最有效、最經濟的辦法。但很多人洗了手,也無法真正減少細菌病毒的威脅。
  • 你會正確洗手嗎?這個步驟很多人都忽略了
    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17日訊「來,大家跟著我一起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1月16日,礄口區在漢正街漢正廣場舉辦「一同清潔環境,喜迎新春佳節」愛國衛生運動宣傳活動,吸引眾多市民參與。來自礄口區多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在現場義診,宣傳冬春季常見病的防治知識,解答居民的健康疑問後還會贈送口罩,並叮囑口罩的正確佩戴方法:「口罩佩戴最重要的是保證密閉性,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型號,大人有大人的型號,兒童要選擇專門的兒童型口罩才好。」
  • 「我手上沒粘便便,為什麼便後要洗手?」2個理由讓孩子搶著洗手
    我可逮著你了,上完廁所又不洗手?兒子:我手上又沒粘屎,為什麼要洗手?爸爸:因為你手上有細菌和病毒啊!兒子:擦屁股時紙又沒破,又沒沾到屎,哪來的細菌和病毒?我還沒反應過來,兒子繼續連珠炮似的追問:「如果我去小便,沒用紙,也要洗手嗎?」「拉完的便便都被水衝走了,哪來的細菌?」「總讓我上完廁所要洗手,我一沒碰屎二沒碰尿,為什麼要洗手?」
  • 「我手上沒粘便便,為什麼便後要洗手?」2個理由讓孩子搶著洗手
    我可逮著你了,上完廁所又不洗手?兒子:我手上又沒粘屎,為什麼要洗手?爸爸:因為你手上有細菌和病毒啊!兒子:擦屁股時紙又沒破,又沒沾到屎,哪來的細菌和病毒?兒子突如其來的重口,問得我一時有點懵。我還沒反應過來,兒子繼續連珠炮似的追問:「如果我去小便,沒用紙,也要洗手嗎?」「拉完的便便都被水衝走了,哪來的細菌?」「總讓我上完廁所要洗手,我一沒碰屎二沒碰尿,為什麼要洗手?」
  • 洗手也有門道?你到底會不會洗手?減少細菌入侵
    洗手幾乎是我們每天都會做的事了,手髒了要洗,吃飯前要洗,上完廁所也要洗,洗手無非就是用水衝洗就完事了。但其實不然,洗手這麼一件簡單的小事背後卻有著你不知道的秘密,你可能不了解不正確的洗手方式會讓你的手再次受到細菌的侵害,導致洗了手也是白洗,你有沒有犯這些常見的洗手錯誤?
  • 洗手的重點不是消毒!更要緊的事情被你忽略掉了
    特殊時期,很多人都常備免洗洗手液、消毒溼巾。酒精散發的味道讓每個人的安全感加 10 分!但在把酒精往手上塗之前,你可能忽略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把手洗乾淨。
  • 正確洗手的步驟及注意事項
    :打開水龍頭,淋溼雙手;二是搓:抹上肥皂或洗手乳,手心、手背、指縫互相搓揉約20秒;三是衝:用清水將手徹底衝洗乾淨;四是捧:用雙手捧水,將水龍頭衝洗乾淨後,關閉水龍頭;五是擦:將手擦乾或烘乾。  另外還有一些注意事項:  吃東西前:不論是否使用餐具,吃東西前都要洗手。因為生活環境中,存在許多看不見的細菌、病毒,雙手於不知不覺中會接觸、沾染,吃東西時雙手難免接觸到食物,容易由手將病菌帶入口中。  照顧小孩前:碰觸、逗弄、照顧嬰幼兒前,應先洗手。
  • 市民投訴環島路公廁又髒又臭 洗手臺上沒水龍頭
    廈門晚報訊(文/記者 王紹亮 見習記者 蔡姍姍 實習生 陳燕婷 圖/蔡姍姍)在環島路書法廣場旁有一座公廁,人還未到,離一二十米就能聞到臭味,而且水龍頭都沒了,沒法用,市民抱怨「該到哪裡洗手呢?」對此,代管公廁的一家餐飲店回應說,不是不給用,是遊客破壞能力太強了,曾一個星期換了七個水龍頭。
  • 疫情防控不放鬆,洗手圖+15首兒歌培養幼兒勤洗手
    小朋友,要記牢,飯前洗手很重要,沒有細菌不生病,講衛生,好寶寶。擦上肥皂搓一搓,指縫指尖都搓到。清清水,譁啦啦,卷捲袖子洗手啦,先洗小手心,再洗小手背,個個手指都洗到,人人誇我講衛生。洗手,洗手,洗洗手,輕輕挽起小衣袖,打開小小水龍頭。
  • 抓緊練習7步洗手法,用正確姿勢,迎接洗手日
    根據史料分析,殷墟甲骨文裡就有代表洗手的盥字,由此,有人驕傲地宣稱,咱們已經有4000年的洗手史,講衛生的傳統相當悠久。不過,前幾年的調查表明,能夠堅持正確洗手的人,只有4%,而相關的研究卻表明,約80%的疾病感染來自雙手。洗手,關鍵是正確洗手,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措施。明天,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讓咱們一起溫習洗手要領,抓緊補課吧。
  • 抓緊練習7步洗手法,用正確姿勢,迎接洗手日
    不過,前幾年的調查表明,能夠堅持正確洗手的人,只有4%,而相關的研究卻表明,約80%的疾病感染來自雙手。洗手,關鍵是正確洗手,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措施。明天,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讓咱們一起溫習洗手要領,抓緊補課吧。
  • 快手老鐵「花式」洗手視頻示範正確操作,誠邀更多人加入「好好洗手...
    「養成正確洗手的好習慣,不僅能降低疫情期間的感染風險,更能護你一生遠離多種傳染病。」為了讓大家堅持正確洗手,世界衛生組織還在快手發起大型公益活動#好好洗手大挑戰#,呼籲更多老鐵實踐正確洗手步驟,並以拍短視頻「接力」的形式傳遞下去,讓更多人加入「日常洗手」隊伍,遠離病毒危害,共同做好防護,攜手抗疫。
  • 洗手作羹湯
    洗手作羹湯,不止一個動作,輕快、細碎,保持著慣性,牽涉出隱在詩句下的一個完整的家,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民以食為天,等而下之,家以食為中心。一座房子許多功能性的房間,廚房應該是出彩的地方,它提供了生活的最初味道。相應的,在廚房裡忙碌的主婦,是最要緊的人,日子從她這裡生發開去。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 幼兒園提醒:疫情防控不放鬆,洗手圖+15首兒歌培養幼兒勤洗手!
    兒歌2:飯前要洗手 小朋友,要記牢,飯前洗手很重要, 沒有細菌不生病,講衛生,好寶寶。 兒歌5:洗手 洗手前先捲袖,再用清水溼溼手。 擦上肥皂搓一搓,指縫指尖都搓到。 譁譁流水衝一衝,我的小手洗淨了。
  • 洗手日長知識:六步搓洗法 流水下至少洗手30秒
    陝西省婦幼保健院兒保科主任高雪婷說,在外面洗手不方便,不少媽媽都習慣給孩子不斷地用溼巾,覺得這樣會消毒、很衛生,但門診上並不推薦使用溼巾,洗手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肥皂、洗手液後,用流動清水洗手。洗手時不要只洗手掌心,所有部位都應清洗,包括手腕、手背等,尤其最髒的指尖和指甲縫,更要注意。
  • 讓討厭洗手的寶寶愛上洗手的3招
    第一招:邊洗邊唱更歡樂很多小朋友覺得洗手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就是和他講道理,他也是愛理不理。這時候,教寶寶邊唱歌,邊洗手,可以讓寶寶感覺到樂趣,同時可以利用唱歌的時間增長洗手時間,更好達到清潔效果。專家建議,邊洗手邊唱生日歌2遍,這樣約為20s,清潔效果更佳。
  • 為何孩子都不愛洗手?6個讓洗手變好玩的方法
    經過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很多爸爸媽媽一定意識到了,要讓孩子勤洗手,可有的時候,孩子就是不聽,怎麼說都記不住。我女兒小的時候也會這樣,不止一次跟她講過洗手的重要性,她也總是點頭,表示她知道了。但出去玩回家後,她總是先急著玩,有一次為了和她的娃娃玩,小手隨便衝了衝清水,手都沒擦乾,就跑走了。
  • 哪些時候需要洗手 正確洗手的步驟
    正確洗手需掌握六步洗手法  ①雙手手心相互搓洗(雙手合十搓五下);  ②雙手交叉搓洗手指縫(手心對手背,雙手交叉相疊,左右手交換各搓洗五下);  ③手心對手心搓洗手指縫(手心相對十指交錯,搓洗五下);
  • 幼兒園提醒:疫情防控不放鬆,洗手動態圖+15首兒歌培養幼兒勤洗手!
    洗前先卷衣袖口,打開龍頭溼溼手, 抹點香皂搓搓手,手心手背都要搓,再用清水衝衝手, 衝乾淨,甩三下,一二三,去擦手。 兒歌2:飯前要洗手 小朋友,要記牢,飯前洗手很重要. 沒有細菌不生病,講衛生,好寶寶。
  • 督促你的孩子,在考完試之後也要洗手
    大家都知道在寫完作業之後要洗手,那麼你知道考完試之後也要洗手嗎?其實寫作業和考試的性質是一樣的,但是你往往會忽略考完試之後的洗手。但是其實你也會發現,有的時候我們要是使用鉛筆或是水筆,水的墨也特別足的話,也可能是我們的手部沾染到一些墨汁,或者說是將試卷,給磨到了一些斑點。所以我們在考完試之後也是要洗手的,而且像很多橡皮擦也是不是特別乾淨的,我們在考完試之後也要記得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