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日長知識:六步搓洗法 流水下至少洗手30秒

2020-12-19 人民網陝西頻道

  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寶寶不愛洗手可是個大問題,許多媽媽都有法寶——消毒溼巾,每天背上一大包,不停地給寶寶擦手擦臉。這樣真的就乾淨嗎?

  >>現狀:帶孩子出門,吃東西前每次都要用溼巾給他擦手

  「3歲的小孫子淘氣得很,出門亂摸亂動,隔幾天就要買一大包消毒溼巾,否則出去都沒法吃東西。」家住西安市高新四路的張女士說,小孫子正是好動的年齡,每次出門吃零食、吃飯前都要用溼巾把手、嘴擦乾淨,溼巾不僅給寶寶用,大人也喜歡,外出很方便。

  年輕媽媽劉女士也喜歡給寶寶用溼巾,可看了一則報導後她迷惑了。因為報導說,用溼巾擦手後吃東西等於吃毒藥。

  >>醫生:用溼巾擦手後要晾一晾,讓有害物質揮發掉

  昨日,華商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消毒溼巾品類非常多,有抑菌、殺毒、潤膚等多種功能,有嬰幼兒專用、有手口專用等,不少溼巾標註含有丙二醇,這是一種低毒的化學溶劑。

  西安交大二附院皮膚科門診一位醫生表示,長期使用溼巾可能對皮膚形成刺激,出現發紅、刺痛感、灼熱,對皮膚嬌嫩的兒童刺激性會更大,易引發孩子皮膚過敏、皮炎等。

  據了解,丙二醇易揮發,但會有殘餘,使用這種溼巾擦手後應晾晾,待丙二醇揮發後再用手取食,否則會將化學物質吸收入體內。

  陝西省婦幼保健院兒保科主任高雪婷說,在外面洗手不方便,不少媽媽都習慣給孩子不斷地用溼巾,覺得這樣會消毒、很衛生,但門診上並不推薦使用溼巾,洗手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肥皂、洗手液後,用流動清水洗手。洗手時不要只洗手掌心,所有部位都應清洗,包括手腕、手背等,尤其最髒的指尖和指甲縫,更要注意。

  高雪婷說,市場上溼巾質量不一,很多都含有酒精或其他化學成分,會給皮膚表面增添其他的化學物質,頻繁使用還會讓皮膚變得乾燥。因此,在有條件用水洗手時儘量用水清洗,外出不方便時可偶爾用溼巾,用完後稍微晾晾,讓有害物質揮發後再吃東西,尤其不要直接擦眼睛、中耳及黏膜處。若在使用後出現皮膚紅腫、發癢等症狀,應立即停止使用。

  洗手日一定要知道的那些事兒

  手接觸外界環境的機會最多,也最容易沾上各種病原菌,正確地洗淨雙手,可以有效預防感冒、腹瀉、肺炎、腦膜炎、肝炎、細菌性痢疾等疾病。所以,洗手可以說是預防疾病的第一道防線。

  肥皂、洗手液哪個更有效?

  在家裡,只要按步驟充分洗手,肥皂還是洗手液,抗不抗菌都沒太大區別。但在公共場所,洗手液比固體肥皂相對更合適,因為洗手液是每次按壓後取得一定的量,較少有被汙染的問題,而固體肥皂則因放置和被人們反覆接觸,容易被各種病原菌汙染。如果與感染源接觸過(如護理病人後),可以用含酒精的消毒洗手液,進一步消毒和清洗。

  怎樣才算把手洗乾淨了?

  很多時候,有人洗手就是沾點水,塗上肥皂,馬上就衝掉,整個過程3-5秒鐘就結束了,這樣洗手不到位。應該給雙手塗滿肥皂反覆搓揉10秒鐘以上,再用流動水衝洗乾淨。若懷疑接觸過感染源,還要反覆按以上步驟徹底清洗。

  在流動的水下和在盆裡洗手效果一樣嗎?

  在將肥皂和洗手液衝洗乾淨時,應該採用將雙手下垂,讓水從手腕、手背到指尖的順序進行衝洗,這樣就不會讓髒水再次汙染手腕和前臂。用臉盆盛水洗手,祛除病原菌的效果將大打折扣,如果幾個人在同一盆水中洗手,不僅起不到除菌的效果,甚至還可能帶來交叉感染。

  在公共場所洗完手咋關水龍頭?

  在公共場所,最好用「感應式」或「腳踏式」的水龍頭;如果必須用手關,建議洗完手後用紙巾包在開關上,然後再關水,或在洗手時用肥皂和水洗淨水龍頭開關。

  洗手後必須擦乾嗎?

  是的。如果不徹底擦乾雙手,病原菌很容易在潮溼的表皮上殘留並迅速繁殖。因此,洗完手後要用乾淨的毛巾或紙巾擦乾。實在沒條件時,可以將雙手自然晾乾。

  怎樣選擇家庭用洗手液?

  選擇家庭洗手液時,一定要到大超市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洗手液,因為不合格的洗手液中有大腸菌群、綠膿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細菌含量超標,對人體危害很大。如綠膿桿菌會引發創面感染、肺炎等多種疾病;金黃色葡萄球菌還能引起化膿性感染和敗血症。同時還要按照保質期及時使用。

  你會洗手嗎?

  西安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說,腸道傳染病等很多疾病都與手部汙染有關,因此,勤洗手是防病一大法寶。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了一種標準洗手方法,又叫六步搓洗法,這六步可簡化為小口訣:「一搓手掌,二洗手背,三擦指縫,四扭指背,五轉大彎,六揉指尖。」但要注意:流動水洗手至少30秒,且要使用洗手液等。

  疾控部門提醒,除了大家熟知的飯前便後要洗手外,還有一些場合也應及時洗手:做完大掃除、接觸錢幣後;接觸他人尤其是患者之後;在室外玩耍之後;戶外運動、作業、購物之後;抱孩子、餵孩子之前;接觸過公共物件,如電梯扶手、公交車扶手、電梯按鈕、公共電話之後;接觸動物、寵物之後;佩戴隱形眼鏡之前。 華商報記者 李琳

  延伸閱讀

  這樣讓孩子愛上洗手

  大人洗手時,讓寶寶在一邊看,讓他感覺洗手是大人願意做的事。

  每天和孩子一起洗幾次手,讓孩子覺得洗手很重要。

  和寶寶一起玩洗手遊戲,讓寶寶給玩具娃娃洗手,告訴寶寶,洗完手娃娃就乾淨了,不會生病了。

  把寶寶最喜歡的玩具或食物擺在一邊,告訴寶寶,洗完手就可以去玩玩具或吃東西。

  讓孩子自己挑選喜歡的肥皂和毛巾。

  洗手時與孩子一起唱10-15秒鐘的歌曲,邊唱邊洗手,一舉兩得。

  知道一下

  全球洗手日是咋來的

  全球洗手日是每年的10月15日,世界衛生組織在2005年倡導,並在該年的10月13日訂立,目的是呼籲全世界通過「洗手」這個簡單但重要的動作,加強衛生意識,以防止感染到傳染病。

  從2008年起,世界各國開展用肥皂洗手活動。

  綜合華商報訊(記者李琳)

    熱點推薦:

 

 

相關焦點

  • 愛衛達人「活動引眾多市民關注,小學生「洗手歌「普及「六步洗手法「
    長江日報-長江網訊(記者黃琪) 4月1日起,武漢市第32個愛國衛生月活動已全面啟動,今年的活動主題是「防疫有我,愛衛同行」。長江日報報業集團和武漢市愛衛辦聯合發出徵集,邀請市民用視頻、圖片、文字等形式,展示自己參與愛衛運動的故事。
  • 全球洗手日:倡導6步洗手法
    全球洗手日:倡導6步洗手法 2013-10-15來源:瀟湘晨報 今天(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宣傳主題是「天天洗手,健康永久」。湖南省愛衛辦倡導市民正確洗手方式。 b5B瀟湘晨報網  瀟湘晨報長沙10月15日訊(記者 劉少龍)今天(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宣傳主題是「天天洗手,健康永久」。湖南省愛衛辦倡導市民正確洗手方式。
  • 正確洗手需掌握六步洗手法
    正確洗手需掌握六步洗手法 正確洗手是預防傳染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國家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世界衛生組織及美國CDC等權威機構均推薦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 兒童防疫勤洗手 7步洗手這樣做
    因此勤洗手、正確洗手、保持手衛生是非常必要的。 今天小編教大家七步洗手法,到底怎麼洗,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步:「內」——洗手掌,掌心掌心搓一搓;第二步:「外」——洗手背,手心手背洗一洗;第三步:「夾」——洗指縫,手指交叉不漏掉;第四步:「弓」——洗指背彎曲各手指關節『互握手指轉一轉;第五步:「大」——洗拇指,拇指拇指鑽山洞;第六步:「立」——洗指尖』指尖手心抓一抓;第七步:「腕」——洗手腕,握緊手腕用力揉。
  • 怎樣正確洗手?什麼時候需要洗手?
    怎樣正確洗手?什麼時候需要洗手?從事口腔綜合治療30年,擅長牙齒種植、根管治療及牙周口外手術,完成論文10篇。2006年美國UMDNJ交流訪問學者;2014年美國UCLA交流,獲得gIDE國際種植牙大師證書;2015年3月出訪德國、法國參加國際口腔科隆展。目前與復旦大學合作的《孕前牙周檢查》獲國家自然基金的青年基金資助並有SCI論文發表。
  • 六步洗手法 小手洗乾淨
    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讓每個孩子養成洗手的好習慣,下面就來說說我們的「六步洗手法」吧:捲起小袖子,手心手心搓一搓,手背手背搓一搓,手指縫裡搓一搓,大拇指搓搓搓,手指甲搓一搓,關緊水龍頭,握緊小手甩三下,擦擦小手香噴噴。經過老師們一遍又一遍的示範講解,對每個孩子的個體指導和班級打卡群的堅持打卡後,鶴琴幼兒園小三班的孩子們基本掌握「六步洗手」的方法。
  • 「世界洗手日」主題教案:洗手方法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世界洗手日」主題教案:洗手方法   目的:10月15日是世界洗手日,讓幼兒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準備:細菌掛圖
  • 哪些時候需要洗手 正確洗手的步驟
    正確洗手需掌握六步洗手法  ①雙手手心相互搓洗(雙手合十搓五下);  ②雙手交叉搓洗手指縫(手心對手背,雙手交叉相疊,左右手交換各搓洗五下);  ③手心對手心搓洗手指縫(手心相對十指交錯,搓洗五下);
  • 抓緊練習7步洗手法,用正確姿勢,迎接洗手日
    根據史料分析,殷墟甲骨文裡就有代表洗手的盥字,由此,有人驕傲地宣稱,咱們已經有4000年的洗手史,講衛生的傳統相當悠久。不過,前幾年的調查表明,能夠堅持正確洗手的人,只有4%,而相關的研究卻表明,約80%的疾病感染來自雙手。洗手,關鍵是正確洗手,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措施。明天,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讓咱們一起溫習洗手要領,抓緊補課吧。
  • 抓緊練習7步洗手法,用正確姿勢,迎接洗手日
    不過,前幾年的調查表明,能夠堅持正確洗手的人,只有4%,而相關的研究卻表明,約80%的疾病感染來自雙手。洗手,關鍵是正確洗手,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措施。明天,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讓咱們一起溫習洗手要領,抓緊補課吧。
  • 洗手用流動水 時長不少於20秒(組圖)
    昨日全球洗手日,專家教您正確洗手方法  10 月 15 日是一年一度全球洗手日,你會洗手嗎?記者隨即街頭採訪10名自貢市市民後發現,多數市民在洗手方式上存在誤區。專家提醒,每個人的雙手平均攜帶1000萬個細菌,洗手至少應該花20秒。
  • 醫生洗手,六步、七步還是八步?
    2月11日,健康界《為啥華西醫院感控做得好?》一文引發讀者強烈反響,其中提到的「六步洗手法」,更是讓不少醫護人員提出疑問:「我們醫院說的是七步洗手法啊」、「難道不是八步嗎?」對此,健康界展開調查,發現,對於醫務人員洗手步驟的確說法不一。
  • 只衝水約等於沒洗手,衝洗6秒和30秒有什麼區別?
    目前,很多權威機構(如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和加拿大公共衛生局)都建議,洗手時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搓上至少 20 秒,世界衛生組織則建議整個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的過程要達到 40 至 60 秒。還有一個更直觀的建議:唱完兩遍生日快樂歌,同時洗完手,時間才算達標。為什麼一定要這麼長時間?
  • 正確洗手:內外夾弓大立
    □朱志安    其實,正確的洗手並不難,只需要記住六個字:「內外夾弓大立」。每一個字都對應著洗手的部位。「內」是指雙手掌心互相搓揉;「外」是指用手掌搓揉手背,把手背洗乾淨;「夾」是指在雙手搓洗時,將十指交叉搓揉指縫間的夾縫;「弓」是指手心與手指背之間,相互搓揉;「大」則是指把大拇指進行搓洗,並且洗淨虎口;「立」是為了避免有細菌藏在指甲的縫隙裡,要把手指立起來,對著掌心搓揉。  據了解,衛生部推廣的洗手步驟如下:1.取下手上的飾物及手錶,打開水龍頭,弄溼雙手。2.接取抗菌洗手液或肥皂。
  • 調查:大部分市民洗手不超過10秒 正確洗手要20秒以上七個步驟
    昨日是第7個全球洗手日 正確洗手要20秒以上七個步驟 本報調查:大部分市民洗手不超過10秒 預防疾病,飯前便後要洗手,但沒多少人能夠正確洗手。昨日是第7個全球洗手日,記者走訪了商場、醫院、餐館等幾個市民日常生活中常去的公共場所,發現市民洗手多為「秒洗」,且大部分市民不懂正確的洗手方法。 對此,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院感染管理及疾病預防控制處的專家表示,洗手是個大學問,市民可根據洗手七步法來正確洗手。
  • 洗手到底是用肥皂還是洗手液好?免洗洗手液能代替洗手嗎?洗完手要...
    今年因為新冠疫情的防控,聽得最多的就是「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風」這些預防疾病的建議了。但你知道為什麼要勤洗手嗎?洗手到底是用肥皂還是洗手液好?免洗洗手液能代替洗手嗎?洗完手要擦乾嗎……今天統統為您解答!
  • 面對疫情,需要謹記七步洗手法口訣
    除了戴口罩之外,回家勤洗手是我們預防新冠病毒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但是正確的手洗方法,卻是很多人不懂得。現在,我們現在開給大家說一下幼兒園小朋友都懂的七步洗手法。一般來講,用流動的水和香皂洗手 15 秒,可帶走手上 90% 的細菌,持續洗 30 秒可將手上 99.9% 的細菌全部帶走。建議大家使用肥皂和流動的清水,搓手不少於 20 秒。
  • 【愛衛知識專欄】七步洗手法,手洗白白,病菌拜拜
    【愛衛知識專欄】七步洗手法,手洗白白,病菌拜拜 2020-12-29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愛國衛生運動|七步洗手法,教你如何正確洗手
    洗手不簡單,七步洗手法,看動圖!為什麼洗手能夠有效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洗手是預防傳染病最簡便有效的措施之一,日常生活、工作中,人的手會不斷接觸到被病毒、細菌汙染的物品,如果不能正確洗手,手上的病原體可以通過手和口、眼、鼻的黏膜接觸進入人體。
  • 只衝水約等於沒洗手!洗手的重要細節,很多人都忽略了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所以,洗手所需要的時間跟手上的汙跡的種類和數量、清潔劑的清潔能力、搓手的方法和速度、每個人所面對的風險等因素有很大的關係。目前,很多權威機構(如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和加拿大公共衛生局)都建議,洗手時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搓上至少 20 秒,世界衛生組織則建議整個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的過程要達到 40 至 6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