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醫院涉騙保:專拉五保戶住院 上午輸液下午泡腳

2020-12-23 網易新聞

(原標題:河北尚義縣博康醫院涉騙保調查:專拉五保戶免費住院)

「醫院的人下來就搬(拉)五保戶、低保戶,不搬普通人,這個事情在我們這都知道,他們的車每天下來轉悠。」說起縣中醫院的「搬人住院」情況,河北尚義縣秦家溝村的劉傑(化名)等幾名五保戶表示,就算吃住、治療都免費,也不想去被醫院折騰,因為「五保戶去了有病沒病都得輸好幾天液」。

尚義縣中醫院下鄉專拉五保戶、低保戶刷醫保卡住院,在尚義縣並不是什麼秘密。一名專門替該院「下鄉搬人」的女子告訴新京報記者,「已經搬了一年多,下面的村全搬,全管」。在尚義縣中醫院,新京報記者走訪發現,住院樓內的住院治療的很多老人,不是五保戶,就是低保戶,他們幾乎都是被醫院的人主動拉來住院的,「說我們不用自己花錢」。

新京報記者經過多日跟蹤調查發現,這家具有醫保報銷資質的醫院,以免費接送、免費檢查、免費治療為由,誘導五保戶、低保戶住院治療,診療過程中存在疑似過度檢查、過度醫療等行為,涉嫌套取國家醫保資金。此外,這家醫院的大門、樓頂、宣傳冊、檢查化驗單上雖以「尚義縣中醫院」為名,但其與病人籤署的協議,出具的收費清單,乃至出具的死亡證明上,抬頭均為尚義縣博康醫院。昨日,尚義縣社保局工作人員表示,正對該院涉嫌騙保的問題進行調查。

4月29日上午,尚義縣中醫院康復樓5 層,一間病房內 4 名患者正在輸液,他們都是五保戶、低保戶,由該院接來免費住院。

多位患者稱被拉來住院

尚義縣中醫院的住院病人中,大多都是五保戶、低保戶。

4月27日、28日,新京報記者在尚義縣中醫院走訪了4個病房,隨機採訪了10名患者,只有1人稱是自己來醫院看病,其餘9人都自稱是由尚義縣中醫院的車免費接來住院的。「五保戶們吃、住、治療全免費,入院和出院都有救護車或者私家車免費接送,低保戶也能報銷大部分費用。」一名五保戶稱,他們住院每天幾乎都是上午輸液,下午中藥泡腳,其餘時間不是聊天曬太陽,就是出門散步購物。

記者注意到,每天早晨8點多,護士開始推著推車給每個病人床頭的輸液架上掛輸液袋,少則三個,多則五六個。有的患者因為胸悶氣短,住院十幾天,每天輸液。

4月28日上午,康復樓5層一間病房內的郭姓老人稱,每天輸液,少的時候3袋,多的時候5袋,「輸了8天液,咳嗽還沒有好。」其病歷卡上診斷結果是「呼吸困難」,當天輸的液是「多索茶鹼葡萄糖注射液」「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注射用頭孢孟多酯鈉」。

鄰床李姓老人的診斷結果是「胸悶待查」,輸的液和郭姓老人的相同。不過,李姓老人還吃著兩盒藥——孟魯司特鈉咀嚼片(適用於兒童哮喘的預防和長期治療)、枸櫞酸莫沙必利片(消化道促動力劑,主要用於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有灼熱、噯氣、嘔吐、早飽、上腹脹等消化道症狀)。

下午,住院病房裡幾乎看不到老人輸液了。康復樓5層的郭姓老人打了水泡腳,水面上漂浮著藥沫子,他稱醫院給開中藥泡腳,一天一袋。一些老人表示,下午除了中藥泡腳,還有針灸、按摩等項目,更多老人是聚在一起聊天、曬太陽打發時間。

尚義縣中醫院主要有門診樓、住院樓、康復樓三棟建築。住院樓1層閒置,2至4層住了病人,康復樓5層是病房,2至4層是養老院。這些病房是2人間、4人間、6人間不等,有近一半床位住了病人。

住院的老人中,多數人反映自己身體疾病是氣短、腰疼等老年人的常見身體問題,少則住了五六天,多的已經住了十幾天,在這些住院的五保戶老人中,也有多人表示自己不想來住院,是被人硬拉來的。4月28日入院的五保戶老人李喜(化名)就是其中一位,「我在家好好的,就是有時候頭暈,不想來住院,也沒給他們打電話,他們自己上門找到我,硬要拉我來(住院)。」

4月27日下午,在醫院大門口結伴散步的兩位老人告訴記者,他們都是五保戶,22日入院,每天上午輸液,下午沒事就出來轉轉,「沒什麼毛病,中醫院的車把我們拉來的,說來檢查檢查身體。」其中一位老人說,來了以後就籤個字,摁個手印就行了,都是刷社保卡,自己一點錢都不掏,吃的是饅頭、米飯、熬的菜,吃得挺好。

4月28日下午,住院五保戶、低保戶老人輸液完後聚在一起聊天。

「就搬五保戶、低保戶,不搬普通人」

中醫院派專人去各個鄉鎮拉五保戶、低保戶住院,在尚義縣並不是什麼秘密。

4月30日,在尚義縣秦家溝村,看到記者一行陌生人走進家門,劉傑(化名)警惕起來,臉上的皺紋擠成一團,「你們是幹啥的?我們不去住院。」

「我們不是給醫院拉人的,只了解相關情況。」記者再三解釋後,劉傑才放鬆下來,「我以為中醫院的人又要來拉我去住院呢,他們的車和你們的一樣,也是黑色的。」

「他們(中醫院)下來就搬五保戶、低保戶,不搬普通人,五保戶去了有病沒病輸好幾天液,這個事情在我們這都知道,他們的車每天下來轉悠。」劉傑和幾位秦家溝村民稱,經常有自稱尚義縣中醫院的人,開著小車到村裡轉悠,問村裡有哪些是五保戶、低保戶。聯繫到願意去醫院的五保戶、低保戶以後,就打電話叫中醫院的救護車下來接人。

「我沒有不舒服,他們說去免費體檢,結果去了醫院就住院了,說是體檢,但是去的人都住院了,幾乎沒有不住院的。」秦家溝村村民徐慶(化名)說。

徐慶在中醫院住了一周,正月初八救護車接走,正月十五又送回來。徐慶說,去了全面檢查身體,心臟、胸透、腹部、腰部、肝功能等,然後就輸液,「頭一天輸了6袋,第二天5袋,後面就是4袋。吃的藥是養胃丸,還有中藥泡腳。」

跟徐慶同車被拉去中醫院住院的一共三人,包括隔壁興盛隆村的五保戶馬國強(化名)。馬國強說,「沒有打電話,中醫院的車就來搬(拉)。下來搬人的人可親切了,像自己兒女一樣親切。」除了輸液,中醫院還給馬國強開了不少口服藥。

「已經扔了不少,還有半紙箱子。」馬國強說。記者數了一下,紙箱內未開封的藥加上扔在一邊已經開封的藥,一共21盒。記者看到這些藥大多數是感冒藥、消炎藥、助消化和活血化瘀的藥,僅「頭孢」和「連花清瘟顆粒」就各有三盒。

在尚義縣汗淖卜村,幾位五保戶老人也反映中醫院到村裡拉五保戶。「中醫院的人來了就跟五保戶聊天。他們說,去住吧,不要你們花錢,有病給你看,給你吃好、喝好。」汗淖卜村的一位五保戶說。

汗淖卜村村主任表示,中醫院下來偷偷摸摸拉五保戶去住院,沒有經過村裡同意,「村裡有五保戶集中住的五保房,他們找到之後就勸五保戶去免費住院。其他人他們不問,就找五保戶。」

村主任說,「五保戶都是老弱病殘,或者智力有問題的人,都很好哄。一聽說免費管你吃住,正好自己不想做飯了就跟著去了。」農曆去年臘月,村主任第一次發現,拉走3個,「那3個人平時身體都可好了,他們一拉去全輸液了。」最近發現第二次,拉走一個。

五保戶留存的醫院接送聯繫單。

醫院市場部偷偷「搬人」躲檢查

幾乎每個被中醫院工作人員拜訪過的五保戶、低保戶,手裡都有一本尚義縣中醫院的宣傳冊或字條,上面寫著一串手機號,「他們說只要想住院,直接打這個電話就會有車來接送。」

幾名正住院的五保戶,手裡也有類似的電話號碼,「他們說隨時打電話隨時來接」。

4月27日上午,新京報記者撥通其中一個手機號。

「歡迎致電尚義縣中醫院。」一段等待提示音之後,電話接通,一個女聲告訴記者,「現在醫保局在查,不叫去搬(拉)。昨天停了不叫去搬。以前都下去搬,已經搬了一年多了。以前我們下面這些村全搬、全管。」

這名女子在電話中稱,她並非中醫院的醫生護士,只負責給中醫院下鄉搬五保戶,「我們有搬五保戶的任務了,完不成任務扣我們的績效,搬來五保戶能給獎金。」

對於「暫停搬人」,尚義縣中醫院康復樓5層一名護士表示,之前一直有車下去搬,就這兩天不叫下去搬,搬的都是五保戶、貧困戶,車錢也不用花。門衛室的男子告訴記者,醫院下鄉接送的事是急症科管,讓記者去急症科詢問。

面對記者的詢問,急症科的護士直截了當回答,這兩天不去接人了,「不是咱們醫院不接了,是社保局不讓接了,昨天就來查了。」記者再三詢問之後,護士讓問辦公室。

該院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搬人由市場部負責,並給了記者一個市場部人員的手機號。

對於能否下鄉搬五保戶,這名市場部的工作人員在電話中給了肯定的答覆:「每天都去搬五保戶,免費接送,不用費用,五保戶住院不用錢,貧困戶報銷90%。」

五保戶李喜(化名)家離尚義縣城30多公裡。4月28日,兩女一男,開一輛黑色小車找了他,勸他來住院。

「我問他們是怎麼知道我住這裡的,他們說是找村支書打聽村裡的五保戶。」李喜回憶,把他拉來醫院的黑色小車,一路上走的都是小路,說是怕檢查,進了醫院大門沒有立刻停車,而是兜了半圈在住院樓的背後停下,下車後穿過食堂旁邊的小徑,才進入醫院辦的住院手續,「拉我來的那兩個女的幫我辦的住院手續,她們還交代我,在醫院碰到有人問是怎麼來的,要說坐親戚車來的,不讓說是醫院的車去拉來的。」

4月 30 日,尚義縣中醫院救護車正免費送出院的五保戶回村。

結算單輸液數量比實際多三袋

除了專拉各村的五保戶、低保戶,一些養老院的五保戶、低保戶也是尚義縣中醫院的主要「服務對象」。

南壕塹鎮中心養老院的一位工作人員稱,養老院和中醫院有合作,生病都送中醫院,中醫院的救護車接送,不用自己花錢,過一段時間去結一次帳。

這位工作人員表示,如果送去縣人民醫院看病也能報銷,但是先報一部分,病人還得墊一部分,到了年底的醫療救助,再把墊的這部分錢報銷了。

4月27日,住在南壕塹中心養老院的五保戶劉雄(化名),因肚子疼被送到尚義縣中醫院。

劉雄由該院內科醫生溫登旺接診,在得知劉雄的五保戶身份後,溫登旺讓他住院治療,「五保戶住院不用自己掏錢」。

辦理完住院手續後,主治醫生李大夫也詢問病人是不是五保戶,之後給病人開出心電圖、胸透、腹部B超、大便和小便化驗等五項的檢查化驗單。

對於肚子疼為何要做心電圖和胸透檢查的質疑,醫生稱心電圖是常規檢查,所有的住院患者都會查這個,胸透也是常規檢查。因為心臟有病的話,常規情況表現不出症狀來,一旦表現出症狀,可能就很重了,「如果你自己堅持不做這個檢查,也可以,你自己籤字拒絕。」

劉雄家屬接著問為什麼需要住院,醫生稱,「我們只管住進來以後的事情,至於為什麼住院我們不清楚,可能涉及報銷的問題,因為走門診的話肯定是不給你報銷的,住院的話合適一點,如果在門診那邊常規檢查完的話,也就需要1000多了。」

隨後,在未做大小便化驗的情況下,主治醫生讓輸液治療。當天下午,護士給劉雄輸了5袋液,其中「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2袋,「注射用蘭索拉唑」「間苯三酚注射液」「注射用頭孢孟多酯鈉」各1袋。

然而在劉雄當日總計1313.11元的費用日清單中,記者發現規格30毫克的「注射用蘭索拉唑」數量為2,規格為0.2克的「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數量為4,比實際使用量多出了3袋。

第二天上午,在劉雄的腹部B超、大小便化驗三項檢查依然沒出結果的時候,護士又拿著4袋液過來給劉雄輸液。

4月28日下午,劉雄的小便化驗和腹部B超檢查結果已出,大便化驗仍未做,李大夫看過兩項檢查結果後表示,「都沒啥問題,大便那個可以不用做了,沒啥事可以走了。」李大夫還對劉雄家屬表示,「現在出院沒有車送,醫保局規定不讓送。以前是考慮到一些老人行動不方便,我們就用車送。」

4月29日,記者注意到,住院醫生開始指示一些住院時間較長的人出院。康復樓五層的一名聾啞五保戶老人,2月17日就來住院,時長近兩個半月,護工抓著聾啞老人的手在出院手續上摁上手印,就把老人用救護車送走。

「拉五保戶免費住院騙保比較普遍」

在劉雄等患者的「先診療後付費」協議及「患者費用日清單」上,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其落款為「尚義縣博康醫院」,並非尚義縣中醫院。

一名不願具名的尚義縣衛生系統內部人士稱,「舊的尚義縣中醫院是公立醫院,幾年前就停了,之後中醫院的公章、資料一直放在縣醫院託管,以前中醫院的職工也都安排到縣醫院了,現在的尚義縣中醫院是『掛羊頭賣狗肉』,真正經營的是博康醫院,走的都是博康醫院的帳。」

尚義縣醫院傅院長證實,原尚義縣中醫院的執照、公章都在縣醫院託管,「2012年4月份政府把中醫院託管到縣醫院,中醫院的醫生都分到縣醫院的各個科室,原來中醫院的執照、公章也由我們縣醫院管理著的。至於其他私立醫院為什麼掛著尚義縣中醫院的牌子,我們也不清楚情況。」

5月17日,尚義縣衛生健康局辦公室工作人員給出了答案:「博康醫院和政府有一個協議,啟動中醫院項目,後來就用著中醫院的名字,但是還在跑手續呢,手續還沒辦下來。」

工商資料顯示,尚義縣博康醫院成立於2016年8月30日,為個人獨資企業,註冊地址為尚義縣南壕塹鎮河東街原冠華雙語學校。地圖顯示,該地址正是目前尚義縣中醫院的所在地。尚義縣博康醫院的法定代表人及唯一股東為溫登旺。

尚義縣衛生健康局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博康醫院可以醫保報銷。

對比國家醫保局於今年1月25日通報的8起騙保案例,尚義縣博康醫院也存在以免費體檢、包吃住、車輛接送等誘導病人住院。

對於博康醫院上述拉五保戶、低保戶住院的行為,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社會保障研究室主任陳秋霖認為,在寬泛意義上就是騙保、套保行為,或者說是一種新型的套保手段。

「它和此前媒體在瀋陽曝光的醫院騙保有所不同,此前是醫院明顯弄虛作假,假住院、開假處方,但是現在這種可以說是新型的套保。」陳秋霖認為,從監管層面來看,目前已經有先進的管理手段,可以對疾病的治療難度做測算,進行智慧管理,那麼利用五保戶住院套取醫保的行為,監管部門都是可以查出來的。

北京大學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也表示,醫院拉五保戶、低保戶去免費住院這種現象,可以說是目前騙保的普遍現象,國家應該嚴格管理,它實際上是把老百姓的救命錢都浪費掉了。李玲認為,解決目前存在的騙保問題,一是需要監管部門嚴格管理,二是要增高辦醫院的門檻。

昨日,尚義縣社保局一名工作人員證實,目前正對博康醫院涉嫌騙保的相關問題進行調查,但未透露具體調查情況。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劉雨欣_NBJS7825

相關焦點

  • 在家無聊就住院?4家醫院涉嫌集中騙保,國家醫保局:嚴查
    這樣的好日子不是夢境,而是在安徽太和多家醫院真實上演的鬧劇。有住院老人直言:自己一年來在3家醫院免費住院9次,並稱「在家無聊才來住院,像遊玩一樣」。當天下午,安徽太和縣官方微博即宣布,針對上述問題,太和縣已成立由縣紀委監委、公安、醫保、衛健、審計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開展調查。太和縣方面表示:如果查實確實存在騙保問題,3家民營醫院,1家公立醫院將依法依規受到嚴肅處理。
  • 安徽太和多家醫院疑騙保:有人自稱一年免費住院9次_新聞中心_中國網
    安徽太和多家醫院疑騙保:沒病變「腦梗」,有人一年免費住院9次中介專車搜羅老人送往醫院,醫生「量身定做」假病歷。一位住院老人直言,自己一年在3家醫院免費住院9次,「在家無聊才來住院,像遊玩一樣。」臨近中午,一間擺了近四十張病床的病房喧鬧起來。
  • 安徽多家醫院疑騙保:中介專車接送,老人稱「在家無聊住院像遊玩」
    五保戶全免,普通新農合交200元就行。」接著一名護士帶記者和老人去門診找醫生。「讓醫生看看有沒有啥大病,有大病的醫院不收。」三樓的一間門診室內,醫生給老人量了血壓,簡單詢問健康狀況後,就表示可以辦理住院。辦理住院手續時,醫生現場為老人「編」了一個病歷,「給你定個腦梗,這樣你就能免費做腦CT檢查,有人問你,你就說你頭蒙、胃酸、乾嘔。」護士引路、醫生「看病」。
  • 安徽太和多家醫院疑騙保:沒病變「腦梗」,有人一年免費住院9次
    11月7日,新京報記者以家屬身份陪同一名當地老人前往太和東方醫院。導診臺前,老人告訴護士自己身體並無不適,聽說這裡可以「免費住院」,希望能夠留下住院。護士並沒有對此感到詫異。「能住一個多星期,掛水保養,全身檢查,管吃管住。五保戶全免,普通新農合交200元就行。」
  • 安徽太和多家醫院涉嫌騙保:刑拘8人,一醫院院長被紀委留置調查
    12月14日,新京報獨家發布了《安徽太和多家醫院疑騙保:沒病變「腦梗」,有人一年免費住院9次》的報導,報導指出在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以「免費」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涉嫌套取醫保基金。報導發出後的當天下午,安徽省太和縣成立了多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安徽省醫保局與省衛健委組成聯合檢查督導組赴太和縣,全程跟蹤督導太和縣迅速徹底查清違規事實。
  • 近百起涉民營醫院騙保案,最高涉案數高達兩千萬
    河北保定的恆興中西醫結合醫院,2018年6月被法院認定騙取醫保基金448萬餘元。該醫院被以合同詐騙罪判處罰金四十萬元,包括法人代表閆萍在內的三名被告人被判刑。判決書顯示,案發前,該院各醫療科室在閆萍的授意下,醫生常常多給醫保住院病人開藥,護士則少給病人用藥。醫院與社保部門結算的,卻是醫生所開的全部藥品。
  • 安徽多家醫院疑騙保:沒病變腦梗,醫生「量身定做」假病歷
    11月14日,在太和普濟中醫院,新京報記者目睹了一名女醫生和中介語音通話的過程:中介「老陳」前一晚給醫院送來一名五保戶住院,但該院住院病人中五保戶、低保戶的比例已經達到30%,不能再為五保戶辦理住院。「最近別送五保戶低保戶了,超標了,儘量送新農合。」醫生叮囑老陳說。老陳的「業務」,就是搜羅願意住院的老年人送往醫院。
  • 看病不花錢 鄭州協和醫院涉嫌騙保
    不花錢就想住院看病,對大多數患者來說無疑是異想天開。而在河南鄭州協和醫院,患者住院11天只需交600元錢,扣除50元餐費(包含每天三頓飯,飯菜有肉、餃子等,另外再送10斤雞蛋)外,出院時還退還550元。這家醫院「免費」的診療方式,近兩年來吸引了大批老人前來住院。
  • 南溪山醫院取消門診輸液 需輸液患者建議收住院或急診
    南溪山醫院在我市首次試水「取消門診輸液」能吃藥不打針 能打針不輸液(桂林晚報記者支榮 通訊員張超群 羅寧飛)昨日,記者從南溪山醫院了解到,在試運行一周後,從8月8日起,南溪山醫院在全桂林市率先「取消門診輸液」,保留兒科門診靜脈輸液,如病情需靜脈輸液的患者建議收住院或急診科就診
  • 男人進了婦科醫院看病和住院,這樣的怪事發生在我身邊
    真金道人的爺爺奶奶去世的比較早,父親、伯父和叔叔還尚未成年,導致家裡特別窮,伯父腳上長了癰瘡,也沒人指點和錢去醫院治療,因此伯父有點殘疾。伯父是村裡的殘疾加五保戶,看病住院的費用有部分是可以報銷的,今年身體有點不舒服,打電話給我想去醫院看病,要我幫承擔一點不能報銷部分的費用,我為此拿2000元給堂哥安排去看病,過兩天我堂哥非常生氣地給我打電話,說伯父早已住進了祁東縣裡面的一個婦科專業醫院。
  • 醫院請吃飯農民「被住院」 貴州多地奇招騙保新農合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黃宗彥     ◎每經記者 黃宗彥「被住院」、過度檢查、虛增住院天數、請吃飯……基層醫療機構花樣迭出的騙保手段實在是令人目不暇接。
  • 南京13名患者輸液後現輸液反應 打寒戰發高燒
    曹盧傑 攝    前天上午9點以後,13名在南京市六合區人民醫院腦外科病區住院治療的患者,在輸液後出現寒戰發抖症狀,繼而又都發起高燒。事發後,醫生正在全力採取治療措施,醫院從病患的症狀來看,判斷是典型的輸液反應,但是所有病患所用的藥物不同,卻出現了相同的症狀讓人費解。
  • 太和縣8人因虛假住院騙保被刑拘,多家醫院負責人接受調查
    央視新聞12月20日消息,近日,安徽省太和縣部分定點醫療機構誘導住院、虛假住院等問題被曝光後,阜陽市、太和縣第一時間成立聯合調查組開展查處。省醫保局立即與省衛健委組成聯合檢查督導組,全程跟蹤督導太和縣迅速徹底查清違規事實。
  • 東莞醫院不少輸液室患者屈指可數
    通過上線「門診診斷字典庫」,臨床專家組對其中的高頻輸液疾病進行篩選,限定門診可以輸液的病種,同時信息流程要求進一步選擇(註明)輸液原因;醫院還在門診藥房配備足夠安全有效的口服藥物,保障臨床需要。   昨天上午,記者走訪時看到,該院一樓的輸液大廳內僅有20多人在輸液,而且大部分是孩童,成人只有幾個。急診輸液區護士長劉群說,過去每天上午9時半到12時是輸液高峰期,很多患者得排隊輸液。
  • 多家醫院涉嫌騙保,手法隱秘且「專業」
    01 醫院騙保,包吃包喝還發錢? 近日,《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利用「免費」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涉嫌套取醫保基金。中介會專門搜羅老人專車送往醫院,由醫生「量身定做」假病歷。
  • 記者暗訪: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騙保黑幕觸目驚心
    ­  1月18日,新華社發布暗訪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醫護人員套取國家醫保基金的報導。­  1月19日,安徽省衛計委作出回應:我委獲悉後,高度重視,連夜做出決定,成立由省衛生計生委、省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大學組成的聯合調查組,於1月19日上午8時進駐醫院,迅速展開調查,儘快查清事實,明確責任,依法依規嚴肅處理。有關查處進展情況及時向社會公布。》》
  • 門診不能輸液就住院?醫生是這樣回答的
    停止門診輸液近日,自治區衛生計生委下發《自治區衛生計生委關於規範醫療衛生機構門診靜脈輸液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9月1日起,全區所有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以及所有民營醫院全面停止門診輸液,兒科、急診以及門診靜脈全麻等輸液除外。其中,門診不需要輸液治療的常見病發病有53種。那麼,停止門診輸液是不是就得住院輸液呢?
  • 安徽太和多家醫院涉嫌騙保:刑拘8人,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院長被紀委留置調查 另外3家醫院主要負責人被查
    新京報訊(記者 韓福濤)12月20日,安徽省太和縣縣委宣傳部部長孫秀劍告訴新京報記者,此前新京報報導的太和縣多家醫院涉嫌騙保的情況基本屬實。截至12月19日,太和縣公安機關已刑事拘留8人,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院長已被紀委監委審查調查並採取留置措施。
  • ——安徽太和多家醫院涉嫌騙保輿情
    不久前,《新京報》對安徽太和縣多家醫院醫保資金的調查,揭開了當地以「免費」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病歷造假等手段套取醫保基金的面紗。其中,「醫院騙保」「沒病住院」「病歷造假」等詞彙迅速引起熱議,各級監管部門出擊之快,令公眾期待值大大提高。
  • 中介專車搜羅老人住院,醫生「量身定做」假病歷,一切只為騙保
    「在家無聊才來住院,像遊玩一樣。」近日,有媒體報導了安徽太和縣多家醫院的騙保亂象:「沒病」也「有病」,健康人成「腦梗」;名字不對沒關係,冒名也能安排住院。一年免費住院9次,比起醫院這裡更像免費賓館。「包吃包住、免費體檢」,太和縣多家醫院利用這種「免費」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涉嫌套取醫保基金。這些「假病人」住一次院,醫院就可以從醫保基金支付幾千塊錢,而治療成本就是給病人輸點維生素之類的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