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針輸液60元起」 呼喚「一毛九處方」

2020-12-13 中國經濟網

  8月7日,據有關網絡媒體報導,納雍縣雍熙街道公園社區衛生服務站玻璃門上粘貼「打針輸液請進60元起」紙樣,引起網民關注,納雍縣衛計、物價、市場監管等部門立即組織開展調查。經查,該衛生服務站屬縣衛計部門批准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尚未發現存在抬高藥價違規收費的行為。(見8月9日的中新網)

  「打針輸液60元起」,不存在違規收費行為,但這告示本身就存在違規行為。試想,不管什麼病打一針都要收60元以上的費用,難道59元就不能打一針?可見,這種醫療「最低消費」經不起推敲。何況,《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權。凡「最低消費」的格式條款不僅違背了消法,還違背了《價格法》、《反不正競爭法》等法律法規,理應取締。

  「打針輸液60元起」,讓筆者想起了「看病貴」。試想,如果都像這樣,那麼做CT、做手術等要多少元起呢?不管多少元起,最關鍵是看衛生服務站,特別是公立醫院和醫生到底是為了誰?是「一切為病人服務」,還是「一切為人民幣服務」?

  如此追問,讓筆者想起了近日河南焦作市的「一毛九處方」。面對小孩滿臉出現紅色丘疹,趙醫生沒有要求進行物理檢查或血液檢查,查過敏源,也沒有開外用藥物,對孩子臉上局部清潔,塗抹軟膏,以減輕小孩不適感,而直接開了「一毛九處方」,把小孩的病治好了。這樣完全為病人著想,真正懸壺濟世,才獲得了「醫界良心」的稱號。試想,如果該衛生服務站具有趙醫生這種懸壺濟世的職業道德和操守,打一針該多少錢就多少錢,肯定不會出現這種「霸王告示」。

  長期以來,看病貴一直困擾著廣大病人。比如,一個小感冒少則花個上百元,多則上千元,導致「小病大治」,開「大處方」、亂檢查、亂開藥泛濫,群眾抱怨說:「脫貧三五年,一病回從前。」其根源在於醫院沒有擺正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係,過分強調了經濟效益而忽視了社會效益,習慣於把處方權與醫生的經濟利益掛鈎,給醫生下達「創收」任務。於是,醫生們為了保工資和多拿「提成」,被迫放棄職業道德,從患者身上「榨油水」,導致醫生懸壺濟世的醫德醫風成了一句美麗的謊言。

  事實上,醫院的宗旨是救死扶傷,「一切為了患者」,理應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即堅持社會公益性,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而讓群眾能看得起病,看病儘量少花錢,才會體現出醫療界上的社會效益最大化。從這個角度上講,無論是醫院還是衛生服務站都不能在病人身上打「歪主意」,不能開「大處方」,搞亂檢查、亂開藥,理應像趙醫生那樣做病人的「貼心人」和「保護神」,該開「小處方」就得開「小處方」。

(責任編輯:鄧浩)

相關焦點

  • 今天起,吉大一院取消門診成人輸液,別再一有病就打吊瓶了…
    趕緊告訴身邊人哦「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這是一個醫學的基本常識和基本原則,但是現實生活中即日起開始,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門診也取消成人靜脈輸液。患者病情相對平穩,可由門診醫生開具處方建議到社區門診輸液。門診就診,患者必須輸液咋辦?
  • 打針輸液後淤青可怎麼辦?
    每天都會有不同的患者向護士述說著打完針的苦楚:打針本來就疼,好不容易拔了針,又青了。作為一名護理人員,我也為這樣的事頭疼不已!那怎樣才能減輕患者穿刺後的淤青呢?2、多次在同個地方打針如上所述,打針刺破了血管,如果多次在同一個地方打針,則局部血管會受損,有可能會造成血液流出血管
  • 又傳噩耗,1歲孩子輸液後死亡,衛健委已介入|輸液|死亡|孩子|打針|...
    微信視頻預覽查看視頻來源:微觀安徽抖音號1歲男童打點滴後死亡衛健委開始介入據北青-北京頭條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山西朔州應縣12月5日,家長帶孩子前往當地一醫院,醫生診斷為感冒引起的喉炎,給患兒打了一針,並做了霧化治療。但家長發現當天下午回家後孩子發熱反而更嚴重。12月6日,再次前往該醫院進行輸液治療。晚上患兒出現肚子脹、嘴唇發紫的現象。孩子父親立即帶到醫院,發現醫院關門。
  • 牢記:輸液時不能在一組用的臨床處方
    輸液時不能在一組用的臨床處方。 來源:醫學之聲 1、處方:生理鹽水 100ml + 奧美拉唑 40mg + 維生素B6 0.3g 結果:輸液逐漸變成黃色,最後變成黑色。
  • 世界衛生組織合理用藥原則:「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
    「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本是世界衛生組織的用藥原則,然而在國內的患者思想中已經完全顛覆了這個原則,「能打針絕不吃藥,能輸液絕不打針!」為啥?病好的快啊!現在的人好像只要感冒高燒了,首先想到的就是打針、輸液,先掛上三天點滴再說。然而,見慣不怪的,未必就是對的。
  • 孩子不舒服儘量不要選擇打針輸液
    大寶他們班一共60位同學,同一天因生病請假的,就有9位同學,據了解,發燒的就2-3位同學,其他的只是輕微的感冒流鼻涕,家長就小題大做,為了孩子更快的回到學校上課,帶孩子去醫院輸液,打針等效果明顯的。不用說大家都知道,輸液雖然來得比較快,裡面的抗生素對人體的傷害比較大,特別是私人診所,很多為了節約成本價,進的都是低等或者虐質的。
  • 都是輸液打針,一次性靜脈輸液針與靜脈留置針應該怎麼選?
    「我不打針,我不打針,要你們護士長來。」王奶奶因長期住院需長期輸液扎針,手上因使用一次性靜脈輸液針帶來的不舒適鼓了個小包兒。 早前,護士們建議奶奶選擇留置針進行輸液治療,但奶奶擔心留置針會給自己日常行動造成不便而拒絕。
  • 牛羊輸液是一項重要的治病技術,怎樣給牛羊輸液是正確的呢?
    現在有很多獸醫為了賺錢,為了顯示它用量多,常常給一些牛羊輸液。其實這樣的牛羊根本沒必要輸液,大家在心理上其實是這樣認為的。輸液肯定是比打針好的快,輸液理所當然比打針更貴。然而事實上並不是這樣,輸液也要分情況以及用藥的情況。只給注射生理鹽水花不了10塊錢,有一些給牛羊打一次輸液問養殖戶要500塊錢。
  • 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這個說法正確嗎?
    很多人在選擇吃藥或者打針時總是會猶豫一個問題,到底是打針好還是吃藥好呢?今天就來聽聽專家怎麼說吧!一般情況下,我們儘量先選擇口服用藥,所以能口服用藥儘量不要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時候儘量不要選擇輸液,因為不良反應的發生從口服到肌注到靜脈輸液是一個逐漸遞增的過程。
  • 失控的輸液:「中國人人均輸液8瓶」背後
    「醫生沒跟我們說風險」——輸液室現場觀察報告衛生部將通過控費改善濫用藥情況標籤  「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的世界衛生組織用藥原則,在中國早已被顛覆。  輸液在中國並非是新出現的問題。事實上,「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的世界衛生組織用藥原則,在現實中早已被顛覆。短短十幾年間,伴隨著醫改的進行,中國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輸液大國」。
  • 武漢一名醫3年僅開過一張門診輸液單:不該開的藥堅決不開
    但是對於今年60歲的陶曉南教授來說,儘量不給門診患者開輸液處方,是他堅守了22年的紅線。陶曉南教授是武漢協和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過去3年,他只開過一張門診輸液單,而且還是事出有因。他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不輸液治療效果如何……連日來,楚天都市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 4分錢處方引熱議 網友:開便宜藥的多是好醫生
    在兒童病房,一女醫生問明情況後給開了4片撲爾敏。劃價時,本想著得好幾元,結果是:4分錢!我給1毛,不用找了。這個處方或許不代表什麼,但的確讓我覺得值得紀念。謝謝醫生!  8分鐘後,該網友又對該微博進行翻新,並說:「孩子吃了藥不到半小時疹子就退了,求表揚啊。」  微博附有收費票據等拍成的圖片。當天13:50,大河報官方微博轉發該微博後,立即引發眾多網友關注。
  • 為什麼不要隨意打針輸液? 注射藥物存在哪些問題?
    為什麼不要隨意打針輸液? 注射藥物存在哪些問題?時間:2015-11-14 13:17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不要隨意打針輸液? 注射藥物存在哪些問題? 霧霾可隨天氣變化而自然消退。
  • 醫院現天價輸液費:僅驗血及輸液費就牟利60.06萬元
    和睦家醫院驗血打兩瓶點滴收7200  《法制晚報》2016年4月15日報導了《北京一醫院驗血打點滴收7200 被罰60萬元》的新聞,記者當日從發改委獲得信息,北京一醫院收取「天價」驗血及輸液費被沒收該院違法所得60.06萬元,處以罰款60萬元。
  • 小唐兒子經常感冒發熱,生病就抱到醫院打針輸液,婆婆為此事
    小唐兒子經常感冒發熱,一生病就抱到醫院打針輸液。小唐的婆婆對小唐的做法很有意見,兩婆媳為此事還爭吵起來。婆婆說以前她帶孩子有點感冒發熱,給孩子多喝水,拖幾天,孩子自己就好了。小唐說婆婆不懂科學,說婆婆的育兒理念落後了。
  • 一感冒發燒就輸液,已經害了很多人!盲目輸液的危害你清楚嗎?
    多數出現這個想法的人,是因為輸液可以起到快速的退燒作用,且相對來說比較方便快速,藥物經過注射進入人體後,越過口服藥物的「吸收屏障」,能讓藥物更快發揮藥效,讓病症得到立竿見影的緩解效果。 但是這並不代表著一發燒就要去輸液,一般情況下,現代醫學的治療手段大多是針對症狀的,而不是針對病因。
  • 打擊抗生素濫用:2020年所有零售藥店需憑處方銷售抗菌藥
    根據行動計劃,到2020年中國將實現在新藥研發、憑處方售藥、檢測和評價、臨床應用、獸藥使用和培訓教育共6個方面的具體目標。其中,到2020年,零售藥店憑處方銷售抗菌藥物的比例基本達到全覆蓋。中國將在全國二級以上醫院基本建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機制,醫療機構主要耐藥菌增長率得到有效控制。
  • 輸液打針太激進,吃藥又怕副作用,感冒就敷銀胡感冒散
    趕緊上醫院輸液,打針……」你有想過這種做法太激進了嗎?感冒時,原則上多喝水、多休息、補充維生素即可,不需要一感冒就立即輸液打針或大量吃藥。因為感冒是自限性疾病,一周左右逐漸恢復痊癒。普通感冒只需對症治療,靠人體自身免疫力來恢復。症狀不明顯的小感冒常常是挺挺就過去了。
  • 「共享護士」興起 可上門打針價格超醫院十幾倍
    手機APP上可預約護士上門服務,打針139元/次都市熱報消息,最近,渝北兩路的劉先生突感腸胃不適,便通過一款APP下單,即可呼叫護士到家中提供打針、輸液、換藥等服務。你願意接受這種上門打針輸液的服務嗎?內容:打針、輸液、換藥都有昨天,記者搜索發現,以「護士上門」、「共享醫護」為定位的醫療服務手機APP有近20個,均以「網際網路+」的護士線上接單、線下服務模式為主。
  • 南溪山醫院取消門診輸液 需輸液患者建議收住院或急診
    南溪山醫院在我市首次試水「取消門診輸液」能吃藥不打針 能打針不輸液(桂林晚報記者支榮 通訊員張超群 羅寧飛)昨日,記者從南溪山醫院了解到,在試運行一周後,從8月8日起,南溪山醫院在全桂林市率先「取消門診輸液」,保留兒科門診靜脈輸液,如病情需靜脈輸液的患者建議收住院或急診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