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毓明案」持續發酵,再次警示我們:「性教育」到底有多麼重要

2020-11-02 洛清楓聊育兒

近幾年,未成年人遭受「性暴力」的事件頻發。

據最高法院提供的數據顯示:

2015-2018年全國法院共審結猥褻兒童罪案件11519件,平均每天7例,還有大部分沉在冰山腳下……

除了憤怒,身為家長的我們,該拿什麼來保護孩子?


(不打碼)

最近,關於「鮑毓明疑似性侵養女案」讓網友們震驚、憤慨,不斷掀起一波又一波討論的熱潮。至於最終結果,還要等司法機關的調查和審判。

而這一案件也再度引起了大眾對於「未成年人遭性侵」事件的普遍關注。


01 觸目驚心的數據

人民日報官微曾經發布過一組數據,揭露了很多不為人知的真相,觸目驚心。

數據顯示,僅在2018年,媒體曝光的性侵兒童案例就有317起,一年內記錄在案的受害兒童逾750人。


而這些數字背後卻隱藏著無盡的傷痛:

幾乎每天1起性侵兒童案曝光;

12-14歲兒童成易受害群體;

......

據「女童保護」(全稱是: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統計,2015年公開報導的女童遭性侵案件的受害者中:

0-7歲的有58起;

7-12歲的有115起;

12-14歲的有123起。

其中,7-14歲受害者佔比竟高達70%。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國際上性侵案以1:7的黑數存在(每查獲一起案件,意味著還有7件是未被查獲的)。


而且罪犯從不考慮年齡,甚至連單純可愛的嬰幼兒也不放過。2018年被性侵兒童中,14歲以下佔比80%,年齡最小的只有3歲。

這也意味著,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有太多雙骯髒的手在汙染著我們的孩子。


值得注意的是,女童並非是唯一可能遭遇侵害的對象,男童被侵害的案例也不在少數,且更具隱蔽性!

由此可見,兒童遭遇性侵問題在現實中具有嚴重的普遍性!


而熟人的作案比例之高更令人恐懼,犯罪者往往是孩子們信任的人。


在2018年曝光案例中,師生關係佔33.8%,網友關係佔18.57%,鄰裡關係佔14.76%,親屬關係佔11.90%。

02 魔鬼不僅在人間,更在我們身邊

家長們總讓孩子警惕陌生人,卻忘了堤防身邊人:

2018年,在衡陽一小學內,兩名教師性侵了29名學生。


杭州蕭山,未滿12歲女孩被自己父親的朋友性侵,送來醫院時褲子血跡斑斑,下體撕裂。


2017年4月,僅16個月的女嬰被菜市場熟人抱走,實施性侵。


青島一個14歲女孩,被自己的繼父性侵長達3年之久,直到女孩懷孕才被人發現。


......

還有不久前讓人無比憤怒的「男幼師性侵兒童」的事件。

同樣的事件也曾發生在一個叫林奕含的26歲女孩身上。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林奕含自殺前的遺作,她把自己「被性侵」的真實經歷寫進了小說,而故事裡的女孩房思琪年僅13歲。


這裡值得警醒的是,大量的案例調查顯示,所有被侵害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點:


不到迫不得已,她們不會告訴家人。甚至有些孩子在受到侵害後,寧願選擇自殺也不會告訴家人。


而之前,她們選擇忍耐和沉默。

圖片來源:兒童性教育電影《素媛》

這也無疑助長了侵害行為的多次性、持續性,導致的最終結果就是:

在案件曝光時,罪惡往往已在黑暗中持續了許久。

比如,2014年廣西13歲留守女童遭18個中老年人性侵,被發現時,已經持續長達2年之久;


比如,2018湖南衡陽校長性侵小學生事件,在被抓的時候,他已經性侵了20多名小學女生;


......

這樣的悲劇太多太多,讓人不忍細想!

03 你嫌性教育還太早,壞人可不嫌你孩子小

2017 年,《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被杭州一位媽媽舉報。理由是:「尺度太大」。

相信與這位媽媽持相同看法的家長也不在少數,總認為性知識是孩子自然而然習得的,千言萬語可匯成一句:「長大後你就知道了。」


殊不知,正是因為「性教育」的缺失,越來越多的家庭正逐漸把孩子推向黑手。因為你不談,別人也會和孩子談,如果孩子接收到了錯誤的性知識反而有害無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曾建議:


我們的孩子從5歲開始,就需要獲得合適年齡的性知識教育。

我們做父母的首先要正視這個問題,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要清楚性教育的本質,它就是一種愛的教育,它一點都不可恥,要大大方方告訴孩子。


要清楚,生理知識只是性教育的一部分,而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理解身體的隱私,獲得安全保護自己的方法,是每個孩子人格成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4 親密關係,是我們給孩子的第一道,也是最後一道防線

我曾在微博上看到一個網友的留言,感到很心疼:

我不敢生女兒,因為好怕她會受傷。


我從小活在繼父的陰影中。


小時候不懂,只是覺得不自在,有一次繼父差點把我給……


後來我跟媽媽說了,她居然說:不是你爺爺那個臭男人就行。


這就是我親媽面對我被侵犯時說的話?當時我就想去死。


現在我結了婚,絕口不提以前的事,對我來說,那是最噁心的童年,我為什麼會出生在那樣的一個家庭裡?

這也能間接地反映出一個社會現象:

兒童遭性侵,不僅暴露了家長監護的缺失,也折射出防性侵教育的不足。而保護兒童,最重要的就是「防治結合」。


我個人認為,不僅是女孩,「性教育」對男孩也同樣重要。比起僅僅只教會女孩自我保護,我們更應教會一個男孩尊重隱私,不傷害女孩,學會尊重女孩的身體和意願。這是家庭教育裡,無比重要的事情。

隨著媒體的不斷曝光,這些令人髮指的惡行再一次給我們敲響警鐘:

提早給孩子進行「性教育」已迫在眉睫!


保護孩子任重道遠,我們絕不能讓孩子的性教育,始於被傷害。


最後,請一定要告訴自己的孩子:

你永遠都是爸爸媽媽的小寶貝,無論發生什麼事,一定要及時告訴我們,因為爸爸媽媽會永遠站在你身邊愛著你,無條件地保護你、支持你、幫助你!

與所有父母共勉!


(我是,專注幼兒童早期教育,分享育兒實戰經驗。關注我,與你分享更多實用乾貨)


(圖源網,侵必刪)

相關焦點

  • 鮑毓明案反轉!她不是真正的「李星星」
    圖|源自網絡侵刪時隔許久,鮑毓明案終於水落石出五個月前,鮑毓明因涉嫌性侵、綁架、精神控制自己的養女李星星進入大眾視野。女孩的控訴、一張匆忙拍下的照片、一篇血淚俱下的文章.....這件事在網際網路飛速發酵,相關的兒童色情、性教育話題也引起熱議。
  • 鮑毓明性侵案:母愛,能讓萬物復甦,也能讓人萬劫不復
    ——《水果硬糖》 沸沸揚揚的鮑毓明性侵養女案持續在網絡發酵,鮑毓明姐姐出來回應,稱鮑毓明和女孩從來不是養父女關係,之間並無領養證明。女孩和她的母親曾一起去見過男方父母,其間其父母問她要不要嫁給他。似乎想進一步證實他們是戀人關係。
  • 鮑毓明性侵案不成立!事件雖反轉,但性侵需持續關注
    就在今天下午,備受矚目的鮑毓明性侵案調查最終結果發布。結果顯示,現有證據不能證實鮑毓明的行為構成性侵犯罪。對於這個「反轉」,很快在網上引發了熱議,「戀童癖遇上詐騙犯」是部分網友給出的解讀。縱然涉案女孩(星星)隱瞞了自己的年齡,是構成鮑毓明無罪的因素,但是試想想,如果是其他更年輕的女孩被鮑毓明收養呢?無論是誘姦、性侵,還是兒童性侵,是媒體乃至社會都需要持續關注的話題。只有持續關注和發聲,才可能提高社會意識。這是一篇舊文,在今天這個時刻重新發布,希望給大家帶來冷思考。
  • 鮑毓明案水落石出!養女真實年齡22,鮑毓明不構成性侵
    019月17日,鮑某某涉嫌性侵韓某某案調查情況出來了結果,可能讓很多人失望,且慚愧。早在鮑毓明案剛發酵的時候,我就寫了一篇文章:《網友們把鮑某明送上了絞刑架的時候,也應該想想這些問題》。文章中的觀點和猜測,放在現在,也不過時。今天,再強化一下我的觀點和認知。
  • 鮑毓明案調查結果公布,不是我們錯怪了鮑毓明,而是低估了韓家人
    韓某某篡改實際年齡,鮑毓明知道嗎?我們無從可知,但韓某某及其家人接近鮑毓明目的可能本就不純。韓家人可能巧妙地利用了鮑毓明的某些特點,一步步把鮑毓明引入到一個早已經布置好的陷阱中,這個陷阱的收網時間點就是韓某某的假身份成年時。
  • 鮑毓明案的幾點看法
    01昨天,一個階段以來傳得沸沸揚揚的鮑毓明案有了官方的結論:①女方並非未成年人,於此同時,因為鮑毓明是美國籍,不具備在大陸做執業律師的資格,北京市司法局吊銷了鮑毓明的律師資格。煙臺市公安局執行把鮑毓明驅逐出境。
  • 鮑毓明養女案:「都在喊冤」,為何我們卻能看到「各自的險惡」?
    養女方認為自己被鮑毓明侵犯,身心受到摧殘;鮑毓明方認為,自己的名聲及職業生涯受損,難以挽回。總之,各說各話,就是不承認自己「有私心」。可是,當我們看到他(她)們「彼此揭底」的時候,卻能感受到他(她)們毫無保留的險惡之感。然而,對於險惡本身來講,何嘗又不是私心的反面。畢竟,對於人性是非而言,沒有無緣無故的爭執。要知道,「大仇」和「大私心」往往是共存的。
  •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真相曝光,令人震驚
    因為鮑毓明性侵案,在網上的熱度持續不退,也是公眾希望,以群眾的力量,去對抗像鮑毓明這樣的精英犯錯,可能帶來的的社會不公。包括醬姨,也曾在幾個月前,寫過鮑毓明性侵案的文章,希望能夠為社會正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今日,警方通報的結果,卻讓不少人,包括我自己在內,都打了臉。
  • 53天後,鮑毓明案反轉了嗎?
    事件發展到現在為止,案情的關鍵已經不是李星星是否遭到性侵,反而變成了她和鮑毓明的關係到底是父女,還是戀人。雙方的訴求很明確:鮑毓明認為,雙方是戀人關係,且李星星的年齡存疑,所以不存在性侵;而李星星母女認為,二人是養父女關係,並非戀人,所以性侵為事實。
  • 153天後,鮑毓明案反轉了嗎?
    事件發展到現在為止,案情的關鍵已經不是李星星是否遭到性侵,反而變成了她和鮑毓明的關係到底是父女,還是戀人。雙方的訴求很明確:鮑毓明認為,雙方是戀人關係,且李星星的年齡存疑,所以不存在性侵;而李星星母女認為,二人是養父女關係,並非戀人,所以性侵為事實。
  • 我想撫慰一下在鮑毓明案中被利用的善意
    對於鮑毓明案,我寫過兩篇文章,第一篇寫於他接受財新訪問之後,表示要維權,我當時寫我不相信鮑毓明語境下的故事,因為兩個人根本不在一個較量的量級上,隨後聯合督導組介入調查。第二篇寫於大家似乎要越過法律直接幹掉鮑毓明的時候,我用了一個標題,《不要因為鮑毓明案就否定法律的意義》,審判權一定在司法手上。這個案件結果出來之後,我想很多人會陷入到自責,因為自己最初那些樸素溫和的善意,也能想像到,將會有很多嘲諷。
  • 誰也沒想到,鮑毓明案竟然走到了這一步
    時隔5個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督導組發出了鮑某某案的調查情況終極結論。以後在美國犯事,那可是坐牢、戴腳環、住址刷上戀童警示標的豪華套餐伺候。驅逐出境,沒毛病。在之前的媒體報導中,李星星的媽媽只是一個連普通話都說不利索的,無辜又無知的農村婦女,帶著被性侵的女兒四處求告無門,多麼悽涼,多麼可憐。但事實是,這是重男輕女、心機滿滿的一家人。18歲之前,父母沒有盡到教養孩子三觀的義務,把女兒丟在爺爺奶奶家當留守兒童。
  • 鮑毓明性侵案結果反轉:我們都低估了人性的惡
    前段時間引發網絡熱議的鮑毓明案終於有了最高檢通告結果。當初罵得有多狠,現在就有多心寒。「不敢再發聲了。」;「我直接看傻了......」;「鮑毓明也挺幸運的。」;而最多的反應則是「兩個人都不是好東西」,「戀童癖遇到仙人跳」。
  • 鮑毓明性侵案,反轉了
    5個月前,一場引發全民憤怒的「鮑毓明性侵案>就在剛剛,國家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督導組,通報了「鮑某某涉嫌性侵韓某某案」,我們可以知道的是,帖子是他發的,性關係也的確發生了。再次曾經也有報導指出,有長期幫助她的志願者看見她在報案後依舊與鮑毓明來往密切
  • 歷經163天鮑毓明性侵案終於真相大白,網友:他就是個孌童癖
    李星星及其母親也多次在網絡發聲,以受害者之姿態痛斥鮑毓明禽獸般罪惡,進一步推動了網絡輿論的發酵。總之鮑毓明就是十惡不赦,乾脆連案子都不要審了,直接槍斃了才好!到現在整整163天,鮑毓明一直在這種網絡輿論中艱難求生!如今,「鮑毓明性侵養女案」終於真相大白了!
  • 復盤鮑毓明案527天:解析戀童心理的根源,父母該如何保護孩子
    01.鮑毓明案塵埃落定就在大家都快要忘記這件事時,鮑毓明案終於塵埃落地。作為律師的鮑毓明,很顯然能找到案件之中的關鍵證據,韓某某的年齡,並非是實際年齡,戶籍登記為2001年8月,實際為1997年10月。
  • 鮑毓明在偷笑
    熱搜上接二連三爆出的對孩童的性侵案件,持續的挑戰著大眾的接受底線。陳星還向檢方提供了林奕含的病例,她手抄的張懸《關於我愛你》部分歌詞,以及他當年分手時寫的絕情書(草稿),以及他們的通話記錄,證明他和林奕含之間是有感情存在。正如林奕含所說的,這世上不止一位房思琪,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是一場看不見的大屠殺。#鮑毓明性侵養女案#中被性侵女孩李星星(化名)也是其中一位房思琪。
  • 鮑毓明案反轉得讓人好難受
    今天下午,公安部公布了鮑毓明案的最終調查結果——性侵指控不成立。兩人關係之所以惡化,是源於鮑毓明發現李星星有「外遇」,兩人經常為此吵架。李星星經常吵了架就報警,和好就撤銷,才會有那麼多報警記錄。2019年6月兩人關係最終破裂,但李星星母女並不打算就此放過鮑毓明。
  • 鮑毓明回應性侵「養女」一語雙關惹眾怒,但我們該反思的是什麼?
    01這幾天,鮑毓明被舉報性/侵養女長達三年半,事件繼續發酵,鮑被扒出系中興通訊獨立董事、煙臺傑瑞石油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副總裁兼首席法務官。兩單位陸續發表聲明與其解除勞動合同,西南政法大學商學院網站4月10日也發布聲明,解除鮑毓明兼職研究員的聘任。
  • 你認為我國性教育普及的到位嗎?
    近期關於性侵案的舉報不斷,引起廣泛討論的涉嫌性侵的案件就有鮑毓明性侵案、李獻豐性侵案、梁崗性侵案等,其中梁崗被曝性侵男同學,可見無論男女都有被性侵害的可能,性侵案發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國的性教育普及度低,不論是學生還是成年人的性教育都不能讓人滿意,多起涉嫌性侵案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