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扁桃仁對華出口大幅下降 種植商憂失去中國市場

2020-12-22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7月30日報導美媒稱,隨著美國扁桃仁種植者即將進入一個可能是創紀錄的收穫季節,他們感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財政壓力。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7月28日報導,過去兩個月裡,加利福尼亞州扁桃仁價格下跌了10%以上,一方面反映出扁桃仁大豐收的預期,另一方面反映出中國今年對美國扁桃仁加徵高額關稅的預期。直到不久前,中國還是繼歐盟之後美國扁桃仁的第二大進口者。

報導稱,為了應對中國的關稅舉動——它現在對扁桃仁加徵50%的關稅,一些中國企業表示它們正嘗試從國內以及澳大利亞、非洲等地購買更多堅果。

報導還稱,美國農民遭遇的另一個挫折是,中國悄悄堵住了一個貿易漏洞:多年來,大量美國扁桃仁獲準通過越南運進中國而沒有被徵收進口稅。北京還在打擊非法走私入境或通過轉運入境的大宗商品,這些商品先運往其他國家,然後運往中國。

報導指出,此舉反映出中國為使其對美國農產品徵收的關稅儘可能有效而作出的努力。扁桃仁很可能是重災區,因為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扁桃仁生產國和出口國,全球扁桃仁供應量的80%來自加利福尼亞州。

加利福尼亞州紐曼市斯圖爾特-賈斯珀果園的老闆兼總裁吉姆·賈斯珀說,「中國非常、非常重要」,近年來,中國對扁桃仁的需求「急劇增長」。現在隨著關稅提高和灰色航運渠道關閉,許多扁桃仁種植者和出口商對未來幾個月甚是擔心,因為未來幾個月是美國扁桃仁大豐收的季節,扁桃仁發貨高峰也即將到來。

斯圖爾特-賈斯珀高級市場總監扎克·威廉斯說:「沒有人想預先籤訂合同,因為他們擔心在他們沒有考慮到的情況下出現額外的關稅。」

報導稱,在經歷了影響收成的多年乾旱後,加利福尼亞州扁桃仁產業最近出現反彈,該州預計它今年的收成將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收成。今年上半年,中國人對扁桃仁的需求也大幅增加了。

報導還稱,但隨著關稅的出臺,中國對扁桃仁的需求有所下降。2018年6月美國扁桃仁的出口低於此前一年的情況。需求放緩已經開始影響價格。據數據公司明泰克諮詢公司說,最近售出的每磅(1磅約合0.45公斤——本網注)美國扁桃仁價格約為2.46美元,而兩個月前的價格為每磅2.76美元。

根據美國加州扁桃仁商會的數據,今年6月,美國扁桃仁對中國的出口量約為2017年6月的一半,美國農民在8月1日開始的下一個季節向中國預售的扁桃仁僅有1.56億磅。大約在2017年的這個時候,他們承諾運送的扁桃仁數量幾乎是現在這個數量的兩倍。

相關焦點

  • 中國疫情下,澳大利亞海運出口大幅下降50%,或損失超550億
    據澳大利亞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2月27日報導,澳大利亞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第一周,澳大利亞的海運出口量大幅下降了50%。儘管近期的貨運量有所恢復,但 JP摩根集團的分析師仍然指出,預計今年第一季度澳洲海運貨物出口將下降2%至3%,並將拖累澳大利亞第一季度0.2%的GDP增長率。據悉,在澳大利亞的出口貨物中,海運出口在總出口的佔比高達75%。對澳大利亞來說,海運出口量大幅減少,還是由於在當前的突發情況下,來自中國市場的訂單同比減少。
  • 3000萬噸,美國大豆對華出口或飆漲77%!價格卻水漲船高?
    美國農民成為最大贏家,美豆價格繼續大漲據英媒報導,從9月份開始,由於大豆貿易商和大豆壓榨廠商不斷發出訂單,國際供應商對中國出口的大豆量激增,許多機構開始對國內12月份到港的大豆數量做出樂觀預測。在今年對華出口大豆的國家中,美國堪稱最大贏家。最近幾個月來,美國大豆加速重返在華市場,媒體不斷傳出大豆對華出口暴增的消息。有外媒消息稱,僅10月,美國收到來自中國買家的340萬噸大豆訂單量,同比增長2倍;到11月底,美國大豆的出口庫存創下2013年以來最低。
  • 中國火龍果種植面積趕超越南 越南火龍果對華出口或遇障礙
    據越南農業新聞網Agrinews近日報導,越南工貿部進出口局預測,由於中國火龍果種植面積快速增長,預計越南對華火龍果出口將面臨諸多困難。越南每年80%的火龍果都出口至中國,而中國火龍果種植面積近十年來增加了十幾倍,已經趕超越南。進出口局警告,越南今後可能越來越難以促進對中國市場的火龍果出口。
  • 美媒:中國本土優質產品崛起 波爾多葡萄酒對華出口或減半
    參考消息網7月14日報導美媒稱,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經濟改革時期進口的第一批洋酒據稱來自法國。從此,洋酒貿易日漸繁榮,極品葡萄酒市場尤其如此。隨著西方對「次級葡萄酒」的興趣越來越濃,法國主要葡萄酒品牌將目光投向東方。波爾多葡萄酒期貨表現優異。
  • 年產114萬噸,柬埔寨芒果將對華出口!越南荔枝也盼中國「買單」
    盛夏已至,東南亞水果紛紛進入成熟期,找買家成了最重要的事情,最近越南就在為該國荔枝出口而忙活,另一東南亞國家柬埔寨則取得了芒果對華出口的資格,今年中國依然是東南亞國家水果出口的重要市場。
  • 痛失中國市場 美酪農叫苦不迭
    參考消息網9月4日報導日媒稱,在美中貿易戰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兩國互相徵收報復性關稅令美國農民疲於應對。川普政府9月1日對中國產品啟動第四輪加徵關稅措施。中國在同一天宣布採取報復措施。美國農業團體叫苦不迭。
  • 2019年中國蔬菜行業產量與出口,預計2020年蔬菜市場整體運行平穩
    2020年1-5月中國蔬菜出口數量為368萬噸。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5-2019年,中國蔬菜出口金額呈現出先上升後下降的趨勢,2020年1-5月我國蔬菜出口金額為
  • 美媒稱美蔓越莓成中國消費者新寵 美國種植者迎商機
    參考消息網11月6日報導美媒稱,作為美國感恩節餐桌上火雞和餡料的忠實夥伴,默默無聞的蔓越莓在中國有了新的粉絲陣營。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4日報導,5年前,中國一些消費者幾乎不知道蔓越莓為何物,而現在,他們把蔓越莓幹當作零食,將它們加入奶昔或烘焙製品。
  • 巴西大豆漲價後,中國大豆振興計劃實施,俄阿兩國加大對華出口
    眾所周知,大豆在中國市場的需求缺口極大,中國仍然需要通過進口大豆來滿足需求。儘管在短時間內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但中國正在努力地提高國產大豆的比例,希望有一天能夠實現"自給自足"。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大豆進口量為948萬噸,比7月份864萬噸增加9.7%,同比去年增加3.6%。雖然這一數據略高於市場預期,但主要原因還在於部分延期大豆到港,因而使進口量增加。縱觀前8月,中國在2019年1-8月累計進口大豆5632萬噸,同比去年同期6200萬噸下降9.2%。這似乎說明了中國的大豆振興計劃正在生效。
  • 中國遊客數量下降99.8%,澳洲行業損失慘重,澳媒:最少損失14億
    中國赴澳遊客數量下降99.8%據澳媒1月8日消息,以往在春節期間赴澳旅遊的中國遊客對該國的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2019年2月份,中國赴澳遊客超過20萬人,佔全年遊客總量的14%,由此可見,中國遊客在澳大利亞訪客裡的佔比相當大,也為該國旅遊業、零售業等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不過,在疫情期間,隨著中國赴澳遊客的大幅減少,澳大利亞相關行業也面臨慘痛的損失。
  • 澳大利亞對中國進口商品大幅下降,美國卻暗地搶奪其市場份額?
    但是對澳方而言,這個數字似乎不能代表未來,如今澳大利亞面臨著更為嚴重的經濟困境,因為中國買家已逐漸對澳大利亞產品失去興趣。有關措施也使澳大利亞的進口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而這一切都成為澳大利亞未來面臨的經濟壓力。
  • 對華出口暴跌,美緬因州龍蝦業者感到憂慮……
    參考消息網8月12日報導 港媒報導,有分析認為,美國緬因州輸華龍蝦數量大減,是一個典型例子,折射出美國對華打貿易戰、美國漁農業者遭殃。據《香港經濟日報》網站8月8日報導,曾向中國大量出口活龍蝦的緬因州業者感到憂慮。美國緬因海岸龍蝦公司是一家活龍蝦批發商,總部位於緬因州。
  • 甘蔗種植面積大幅下降 糖市供需格局悄然生變?
    來源:期貨日報作者: 王陽 印度、泰國為全球食糖產量第一、第三大國,但受乾旱天氣和疫情影響,甘蔗種植面積大幅下降,預計2019/2020年度食糖產量分別同比下降22%和28%。由於產量連續下滑,巴西從世界產糖第一大國淪為第二大國,雖然2019/2020榨季巴西甘蔗種植面積回升,但糖醇比依然處於低位,產糖量增長有限。2020/2021年度預計全球食糖短缺160萬噸,主要因預計疫情之後全球食糖消費增加。印度產量大幅增加今年夏天開始,基金在ICE11號原糖上持續做多,糖價一路振蕩上行至15.66美分/磅。
  • 美媒:歐洲讓拜登的對華政策「難上加難」
    與此同時,多家美媒悲觀預測,歐盟的做法將損害拜登就任後的歐美關係,打亂拜登的對華政策,讓其變得難上加難。 美國《華盛頓郵報》7日發表評論文章稱,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曾表示,他希望建立起一個全球聯盟,以抗衡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此前,拜登團隊還曾表達過希望與歐盟在涉華問題上密切合作的願望。 然而,文章指出,中歐協定的達成表明,拜登這一企圖要實現是多麼的困難。
  • 最新:俄羅斯2020年秋季起將對華出口奶粉!澳企業或將遭受衝擊
    來源:金十數據據悉,中國是全球最大乳製品市場,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進口乳品297.3萬噸,同比增長12.8%。為此,各乳製品生產國也正加緊對華出口。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月18日報導,該國將從2020年秋季開始對華出口奶粉。
  • 美國對華大豆出口量攀升,美媒不知足:追問何時能夠打破紀錄
    據美國《福布斯》周刊當地時間1月6日報導,美國聯邦政府下屬的統計機構,美國人口調查局日前的一項最新調查數據顯示,美國對華出口大豆數量持續走高,已經超過30億美元,僅略低於2013年創下的最高單月紀錄。對華出口,重中之重!
  • 法國美妝本土銷售銳減,對華出口逆勢增長3%
    導讀:受疫情影響,法國化妝品在本土的銷量銳減,上半年營業額總體下降10%,然而在出口中國市場的化妝品卻保持了3%的增幅。據《費加羅報》援引法新社報導,近日,法國美容公司聯合會(FEBEA)發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新冠疫情對美妝行業造成嚴重影響,今年上半年法國化妝品銷量大幅下降,但不同產品之間存在很大差異。研究結果表明,今年上半年,法國化妝品行業的營業額總體下降10%。
  • 美媒:最依賴中國的10個國家和地區 澳大利亞居首
    原標題:美媒:最依賴中國的10個國家和地區 澳大利亞居首  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11月26日文章,原題:最依賴中國的10個國家和地區中國經濟正在放緩,出口業務依賴中國的國家和地區將在某些關鍵產業內感受到利潤空間遭受擠壓。
  • 多國搶佔美農產品在華市場 港媒:緬因州龍蝦遭「無妄之災」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9月5日報導,中國曾是美國緬因州龍蝦的第二大進口方,2017年下半年中國進口了價值近1.285億美元的龍蝦,2018年上半年的進口又增長了169%。報導稱,但由於受到關稅打擊,去年中國市場不復存在,美國2018年全年對華龍蝦出口量同比下降了80%。
  • 美企訴苦:不能失去中國市場,不希望成為美國政治犧牲品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不久前發布的報告稱,美國各州對華出口對美國經濟增長至關重要,2006年—2016年期間,貨物貿易方面,全美有30個州對華商品出口保持三位數增長態勢,其中有4個州增長超過500%;服務貿易方面,美國每一個州的出口增長比例都達到了三位數,其中有16個州的對華服務出口增長超過了400%。數據背後是中美經貿合作沉甸甸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