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搶佔美農產品在華市場 港媒:緬因州龍蝦遭「無妄之災」

2020-12-23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9月6日報導港媒稱,美國商品對中國進口商來說越來越貴,但許多來自世界其他地區的產品變得更便宜了。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9月5日報導,中國曾是美國緬因州龍蝦的第二大進口方,2017年下半年中國進口了價值近1.285億美元的龍蝦,2018年上半年的進口又增長了169%。

報導稱,但由於受到關稅打擊,去年中國市場不復存在,美國2018年全年對華龍蝦出口量同比下降了80%。

報導稱,中國並未對這一美味失去興趣,據美聯社報導,2019年上半年,加拿大對華龍蝦銷量幾乎相當於2018年的總和,而緬因州出口的龍蝦與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和新不倫瑞克省附近海域的龍蝦種類是一樣的。

從9月1日起,美國龍蝦業者——以及眾多行業的食品生產商——的處境更糟,因為中國新一輪關稅將進一步影響美國食品出口商在世界人口第一大國的市場份額。

報導稱,中國對緬因州冷凍龍蝦徵收的關稅現已高達45%,加拿大漁民可以期待未來的收入會越來越多,緬因州的政治領導人則繼續苦思「美國這個標誌性產業遭受的無妄之災」。

報導還稱,大豆、小麥和豬肉也在新的關稅清單上,美國的損失意味著其他國家的收穫。由於需要養活近14億人口,中國買家會從關稅較低的國家購買食品,而隨著中國對美國徵收的關稅上升,這一趨勢將進一步加深。

福四通國際公司上海分公司的大豆分析師達林·弗裡德裡克斯說,在美國對華銷售方面,「大豆是唯一重要的」。中國對美國大豆徵收的關稅稅率已提高至33%,而對巴西和阿根廷等其他主要供應國的大豆徵收的關稅稅率僅為3%。

報導指出,貿易戰使得巴西大豆在2018-2019市場年前9個月裡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增至77%,而美國的份額降至10%。

報導稱,美國大豆與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相比有30%的關稅差,美國大豆對中國買家沒有吸引力。中國買家在8月考察了阿根廷的工廠,為美國出口產品尋找更廉價的替代品,為巴西大豆尋找競爭者。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Agree Market交易平臺的大豆交易員羅希爾·克維特說:「阿根廷市場總體上受益於中國開出的價格,或者說至少因為中國無法購買美國大豆而受益。」

與此同時,美國小麥種植者也輸給了加拿大的競爭對手。美國農業部上周在一份報告中稱,8月,「由於美國對中國的小麥出口驟降,加拿大在中國小麥進口總量中所佔的份額從2017-2018年度的32%飆升至2018-2019年度的60%以上」。

在6月的一份報告中,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查德·鮑恩發現,自2018年年初以來,中國對美國商品徵收的關稅平均升至20.7%。

鮑恩說:「但令美國農民、企業和工人感到吃驚的是,中國已將從其他國家進口的競爭性產品的關稅降至平均只有6.7%。」他指出,去年年初的時候,美國和其他出口國的產品都只需繳納平均8%的關稅。

相關焦點

  • 對華出口暴跌,美緬因州龍蝦業者感到憂慮……
    參考消息網8月12日報導 港媒報導,有分析認為,美國緬因州輸華龍蝦數量大減,是一個典型例子,折射出美國對華打貿易戰、美國漁農業者遭殃。據《香港經濟日報》網站8月8日報導,曾向中國大量出口活龍蝦的緬因州業者感到憂慮。美國緬因海岸龍蝦公司是一家活龍蝦批發商,總部位於緬因州。
  • 對華出口停滯後,澳大利亞龍蝦價格暴跌50%!美國還搶生意?
    據澳媒最新報導,在龍蝦對華出口停滯後,位於澳大利亞的南澳大利亞州、維多利亞州和塔斯馬尼亞州的漁民們將目光轉向本國市場,並供應了創紀錄的龍蝦數量,但過剩的龍蝦供應導致價格暴跌,漁民幾無利潤。報導介紹,在澳塔斯馬尼亞州,漁民選擇每公斤30-50澳元的價格在碼頭直接出售龍蝦,而這個價格只能維持持運營漁船的成本價,沒什麼利潤。
  • 中國吃貨拯救美國龍蝦小鎮 緬因州龍蝦味美多汁組圖
    據《華盛頓郵報》當地時間5月15日報導稱,美國緬因州有一個叫小蔓越莓的島,盛產龍蝦。近幾十年來,該島龍蝦捕撈產量過剩,面臨轉型。為了不讓龍蝦產業崩盤,當地官員想了非常簡單的方法:找到更多愛吃龍蝦的人。於是,中國吃貨成了他們的救世主。  圖為美國緬因州波特蘭海鮮市場上的龍蝦。
  • 被龍蝦淹沒的緬因州
    雖然市場越來越繁榮,但是沒有讓誰變得富有。生物學家加勒特·哈丁在他1968年的著名文章《公地悲劇》中指出,海洋捕魚是典型的個人自私主義,他們在短時間內耗盡了本應該共享的資源。「他們聲稱相信海洋有無窮無盡的資源,他們讓魚類包括鯨魚都滅絕了」。鯨魚的情況最近還好了一些,但是總的來說,魚越來越少了。還有緬因州的龍蝦。
  • 美國緬因州的龍蝦拿尺量
    餐桌上龍蝦一樣大小把緬因州稱為龍蝦之州一點也不為過,緬因州位於美國東北,由於廣闊的東海岸沒有汙染,多巖石和寒冷的海水雖然盛產龍蝦,當地卻沒有集中的交易市場,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裡的龍蝦大多通過餐廳來銷售。
  • 澳洲龍蝦失去中國市場,價格暴跌50%
    據澳媒最新報導,在龍蝦對華出口停滯後,位於澳大利亞的南澳大利亞州、維多利亞州和塔斯馬尼亞州的漁民們將目光轉向本國市場,並供應了創紀錄的龍蝦數量,但過剩的龍蝦供應導致價格暴跌,漁民幾無利潤。該港口的專業漁民協會主席Roger Cutting表示,本國龍蝦市場無法支撐行業發展,中國民眾喜愛龍蝦,對於它們的發展非常關鍵。他還稱,港口擁有50多艘作業船,現在只有幾艘在工作以供貨澳大利亞市場,多數漁民無所事事,這是其50年來見到的最大困境。
  • 美媒:從緬因州龍蝦看中美經貿複雜性
    美國《華盛頓郵報》5月15日文章,原題:中國拿走緬因州數以千計的工作崗位,現在又要吃光該州的龍蝦緬因州的小紅莓島住著自由自在的漁民,布魯斯·費納爾德便是其中之一。他給自己的漁船裝上餌料,然後出發去搜尋緬因州著名的甲殼動物:龍蝦。
  • 美緬因州「龍蝦故鄉」岌岌可危,可能被大中華吃貨罷免稱號
    在美國緬因州被稱為龍蝦的故鄉,龍蝦捕撈佔全美的80%。其中大部分龍蝦用來出口,主要國家是中國。隨著出口量和捕撈量的增加引起當地專家的擔心,「龍蝦故鄉」可能會慢慢名不副實。在緬因州現在正值龍蝦大豐收時期,僅去年一年蓋州收穫了大約1億斤的龍蝦,價值約4.35億美元,是近30年前龍蝦捕撈量的5倍。但是令人水產專家擔憂的是,由於逐年大規模的捕撈及全球氣候變暖,龍蝦的生長環境正在惡化。緬因州的龍蝦產業價值17億美元也許在將來會變得岌岌可危。
  • 美國緬因州龍蝦饕餮之旅:滿城盡帶紅金甲
    這裡的確是個不錯的地方,尤其是春夏兩季,總有大批遊人,原因只為一個:龍蝦。緬因州雖然盛產龍蝦,當地卻沒有集中的交易市場,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裡的龍蝦大多通過餐廳來銷售。把緬因州稱為龍蝦之州一點也不為過,緬因州位於美國東北,由於廣闊的東海岸沒有汙染,多巖石和寒冷的海水,這種特殊的地理條件造就了龍蝦生長的優良環境。
  • 緬因州龍蝦業發展史—400年的有恃無恐
    緬因州是世界著名的「龍蝦城市」,緬因龍蝦被端上世界各地的餐桌。緬因人捕龍蝦已有超過四百年的歷史,但是龍蝦行業的快速發展是在近50年,緬因人的可持續觀念以及強大的科技支撐,保證了龍蝦可以被源源不斷的捕撈上岸。緬因州的龍蝦發展不僅僅是一種經濟模式的成功,更是一個人與自然互利共生的真實故事。1605年—第一次有記錄的捕獲龍蝦。
  • 緬因州的保護技術推動了龍蝦數量的增長
    緬因龍蝦由緬因州漁民開創的龍蝦保護技術幫助推動了龍蝦產量的增長,這也推動了緬因州龍蝦產量達到了21世紀以來的最高值。緬因州的很多小孩子都知道如何拉起水下的龍蝦陷阱。他說,人們很快就明白了,那些帶卵的雌性龍蝦,是緬因州龍蝦的未來。他說:「你習慣了觀察一隻普通的龍蝦,但現在看到這些攜帶著卵的龍蝦,這是好像是一種全新的動物。」尾巴下面的黑色顆粒都是卵。
  • 緬因州小島上演龍蝦傳奇
    然而,美國緬因州一個小小的海島,卻在陷入絕境時依靠中國重獲新生。這個島上發生的一切說明現實遠比言語複雜。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5月15日報導,小紅莓島(Little Cranberry)是緬因州一個偏遠的海島,島上居民人數僅為70人,大家都以出海捕捉龍蝦為生。近年來,以龍蝦為紐帶,小紅莓島和遠在萬裡之外、人口多達14億的中國建立起越來越緊密的聯繫。
  • 龍蝦:這鍋我不背
    在歐巴馬時期的美歐《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協定》(TTIP)談判進程中,農產品市場準入議題始終被擱置,雙方分歧之深,由此可見一斑。川普上任後,美歐矛盾變得尖銳,戰略關係出現明顯裂痕。然而,僅擁有談判共識,並不能彌合美歐在農產品貿易壁壘、空客和波音補貼以及近年來愈演愈烈的數字稅問題上的分歧。相比美韓、美墨加以及美日和美中貿易談判的進展,美歐自貿協定談判進展十分緩慢,雙方貿易關係一路緊張。
  • 緬因州2020年龍蝦捕獲量同期下降21%!疫情影響價格下跌!
    緬因州2020年龍蝦捕獲量同期下降21%!疫情影響價格下跌!2020年1月下旬,國家漁業研究所(National&nbspFisheries&nbspInstitute)全球海鮮市場會議上分享了Urner&nbspBarry的估計,預計今年的捕獲量將較上年同期下降21%。
  • 美媒稱中國人一年吃掉7.5億元美國龍蝦:一種買得起的奢華
    在美國緬因州蒙希根島附近海域的一艘捕龍蝦船上,一名男子測量龍蝦的尺寸。新華社/美聯  參考消息網3月21日報導美媒稱,中國不斷擴大的龍蝦市場仍在繼續增長,它從美國進口的這種甲殼綱動物的價值已創下新紀錄。
  • 第六家澳企暫停對華出口牛肉,紐西蘭搶佔市場,外媒:自求多福!
    澳大利亞牛肉又出事了,根據最新的消息,中國將暫停受理澳大利亞肉類企業Meramist Pty Ltd自2020年12月7日起啟動的輸華牛肉產品進行申報,至此,澳大利亞已經有6家牛肉牛肉企業對華出口被叫停。
  • 卸磨殺驢,英法美趁機搶佔中國市場!澳大利亞自嘗苦果
    如今,英法美等國都跟中國加強了貿易往來,只有澳大利亞跟中國的貿易受到了影響,澳大利亞指責美國也沒有用,只能自己把苦果吞下。澳大利亞對華出口受到影響為了打壓中國,澳大利亞在今年上半年對中國商品發起了上百起反傾銷調查,為此,中國進行了對等反制,一些澳洲商品也受到了雙反調查。
  • 緬因州龍蝦出口1年下降82%,想和中國客戶搞好關係
    從他14歲那年起,就開始在暑期打工捕龍蝦,然後每年夏天都去捕龍蝦,直到上大學。一年後,他輟學了,開始常年捕蝦。在這個細雨濛濛的夏日早晨,馬丁在緬因州南部海岸的卡斯科灣,駕著他的「幸運捕手」船,攜帶著捕蝦器,準備開始工作。他說,儘管工作很辛苦,但他很享受自己的工作。
  • 誰拯救了美國緬因州7.5億大龍蝦產業?感謝中國吃貨!
    「這事實上是一個完美的飲食補給站,龍蝦在這裡吃魚餌,同時受到保護不被天敵攻擊,」緬因州最大龍蝦食品加工企業科齊港海鮮公司經理斯潘塞·富勒說。緬因州海洋資源部數據顯示,2016年,緬因州龍蝦捕撈量連續第五年超過1.2億磅(合5443萬公斤),並首次突破1.3億磅(合5897萬公斤)。緬因州向中國出口龍蝦總值2015年為1990萬美元,2016年猛增至4090萬美元。
  • 美國緬因州龍蝦出口商反對加大中國海產品關稅
    據FiS 6月4日報導:隨著中美貿易戰逐步升溫,緬因州龍蝦企業強烈要求川普政府不要對中國海產品徵收額外貿易關稅,緬因州致函中指出,一旦美方對中國實施高額關稅政策,中方必將對美國出口商採取相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