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嫗V-Day「搶頭香」英國大規模開打新冠疫苗

2020-12-15 歐洲時報官方

【本報綜合報導】12月8日,英國開始為民眾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英國日前批准使用美國輝瑞(Pfizer)和德國BioNTech研發的疫苗。在歐洲確診新冠病例突破2000萬例之際,英國在西方國家中率先開打疫苗。此舉被盛讚為擊敗新冠病毒的決定性分水嶺。英國民眾稱當日為V-day。

據法新社匯整的各國政府數據,至8日歐洲國家通報的新冠確診病例總數已突破2000萬例。

過去7天世界新增的確診病例中,歐洲就佔了將近40%,但感染率似乎正在趨緩,新增病例與前一周相較下降了2%。

優先接種 老婦「以身試疫苗」

英國已訂購4000萬劑輝瑞疫苗,足以提供2000萬人接種,第一批疫苗有80萬劑。多達400萬劑預計將於12月底前運抵英國。

年逾80歲長者、療養院工作人員、高風險前線醫護人員是最先接種的人員,21天內需打2劑。

12月8日,英國開打疫苗,90歲老嫗基南「搶得頭香」,成為試驗者之外全球第一位接種輝瑞\BioNTech疫苗的人。(法新社圖)

8日上午6時31分,90歲英國老婦基南(Margaret Keenan)在英格蘭中部的科芬特裡(Coventry)地方醫院接種瑞輝疫苗,成為試驗者以外全球第一位接種輝瑞疫苗的人。下周將滿91歲的她說,疫苗就像是「最棒的、提早的生日禮物」。「去接種疫苗吧!疫苗免費,這是歷來最棒的事。」她向所有質疑疫苗的人喊話:「如果我能接種,當然你們也行。」

基南還說,她因防疫規定而受困,在「毀滅性」疫情肆虐期間,她今年大多數時間是獨自度過。接種疫苗意味著,她將能開始期待再度與親友共度時光。

基南在接種第1劑疫苗後,必須在21天再打第2劑,疫苗將在接種7天後產生效力。疫苗可以達到95%效能,目前尚不清楚效力能持續多久。專家說,未來可能與流行性感冒疫苗一樣,必須每年施打。

英國首相詹森形容接種疫苗是「英國對抗冠狀病毒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今年早些時候,詹森曾住進重症病房多日。

英國數百萬人年底前能接種

英國衛生大臣漢漢考克(Matt Hancock)表示,他預期數百萬民眾能在聖誕節前施打疫苗。據路透社報導,英格蘭地區有50家醫院被選為疫苗接種中心。但民眾在這期間若出現副作用,恐怕會對繼續施打疫苗卻步。

漢考克告訴BBC :「我們預計在今年底以前取得100萬劑。」

當被問及民眾多快能打到疫苗時,他說:「年底前能讓數百萬人接種。」

另一方面,漢考克也表示,希望牛津大學與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研發的疫苗,能在未來幾周取得英國藥品及保健產品管理局(MHRA)批准。

他說:「獨立機構英國藥品及保健產品管理局將在疫苗安全與有效的前提下批准。」

英國疫苗任務小組主席賓漢(Kate Bingham)表示,對於疫苗能獲批准,她相當樂觀。

比利時首相:疫苗是歐洲製造

比利時總理德克魯(Alexander De Croo)特別提醒已經脫歐的英國首相詹森:疫苗是歐洲製造。

詹森8日在推特發文感謝英國國家醫療保健服務(NHS)、開發疫苗的所有科學家、志願者及遵守防疫規則的人,表示將共同努力擊敗疫情。

但德克魯在詹森發出這則推文後提醒疫苗是「歐洲製造」(Made in Europe),以凸顯英國與歐洲合作的重要性。

不過此舉引來網友筆戰,有人諷英國竟比歐洲更早使用「歐洲製造」的疫苗,歐洲真是很棒,但也有網友說:「英國未經充分驗證批准搶頭香,這是歐洲想要的嗎?」

由於疫苗只花了10個月就被批准施打,把通常需要花上10年的過程大幅壓縮。民調顯示,1/5民眾對疫苗安全存疑。為了讓民眾放心施打,英國政府考慮打「名人牌」,據傳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夫婦可能會在數周內接種疫苗,起到帶頭作用。兩人一旦施打之後,將對外公布。

衛生大臣漢考克雖然自願在大眾面前接種疫苗,民調也顯示有過半數(58%)民眾希望英相詹森能在電視上直播接種,但由於兩人年齡並不在施打優先對象當中,若搶先施打恐有插隊疑慮,預料不會公開施打。

是否有副作用仍在觀察中

據報導,輝瑞和BioNTech研發疫苗時,以6個國家、43500人為實驗對象,並不會告知受試者究竟被施打疫苗還是安慰劑。然而,據傳部分受試者確定自己被施打的是疫苗,因為出現了頭痛、肌肉酸痛等副作用。

美國德克薩斯州州一名受試者表示,他感受的副作用像是「很強烈的宿醉」,但很快恢復。這名受試者後來產生抗體,因此確定被施打疫苗。

洛杉磯一名護理師克裡斯廷(Kristen Choi)在8月參與疫苗實驗。她在施打第2劑後產生頭痛、噁心、發抖症狀,甚至經歷畢生最嚴重的高燒,發燒至攝氏40.5度,一度懷疑自己感染新冠。她表示,雖然這些症狀在24小時之後減緩,但她認為醫師應該把施打疫苗後的副作用說明清楚,否則恐怕會傳遞錯誤訊息,產生反效果。

根據輝瑞的實驗記錄,有75%受試者會感到疲倦、68%有頭痛症狀、33%會打冷顫、25%會肌肉酸痛,而17%的人會發燒。

克裡斯廷表示,她認為自己被施打的是疫苗。她表示,她理解這些症狀是免疫系統對疫苗產生反應的正常現象,但憂心這恐會讓民眾對接種疫苗卻步。

美或近日批准輝瑞疫苗

8日,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發布文件,未對美國輝瑞藥廠(Pfizer)疫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提出新問題。輝瑞在申請疫苗緊急用戶許可證的競賽上,清除了下一道障礙。

據路透社報導,FDA官員在10日舉行外部專家會議前發布文件指出,提交FDA的輝瑞疫苗數據符合緊急用戶許可證的相關指引。這些專家將討論這支疫苗應否獲準緊急使用。

FDA表示,目前針對16歲以下民眾、懷孕婦女及免疫系統受損人士的數據不足,尚無法就這支疫苗對那些族群的安全性做出結論。

預料FDA將會在數天或數周內,決定是否批准這支疫苗。

印尼選用中國疫苗

據聯合早報報導,印尼計劃在12月將為900萬人接種中國開發的冠病疫苗。報導引印尼政府海事和投資部長潘賈坦(Luhut Binsar Pandjaitan)表示,疫苗接種「很可能會在2020年12月的第三周開始」。印尼政府將為「特定地區的900萬人接種疫苗」。

疫苗接種工作由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Sinovac Biotech)與印尼國有生物技術公司Bio Farma聯合在西爪哇進行的三期臨床試驗分開進行。

中國疫苗進入上市倒計時

據中國媒體報導,進入12月,新冠疫苗在中國已經進入上市前的倒計時。「關於疫苗,未來一至兩周將有大消息公布。12月4日,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專家組副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表示,「年內將有6億支滅活疫苗獲批上市」。目前,已有越來越多中國城市開放新冠疫苗接種預約,而更早前部分特定人群已依規接受疫苗緊急接種。該選擇哪種疫苗,普通人群何時可以接種,如何預約,越來越多現實的問題逐漸清晰。

相關焦點

  • 英國大規模開打新冠疫苗 留學生免費!
    12月8日,是英國政府應對新冠疫情歷史性的一天。當天,英國正式啟動大規模新冠疫苗接種項目。英國民眾將開始接種由美國輝瑞公司和德國生物技術公司合作研發的一款新冠疫苗。經美國藥監局確認,該疫苗有效性為95%。
  • 戰疫V-Day!英國今日開打疫苗,90歲奶奶成全球第一人,女王也在排隊
    倫敦時間2020年12月8日,周二,早晨6點31分,90歲的瑪格麗特·基南成為第一位獲得疫苗的英國人。在考文垂大學醫院,她接受了兩劑新冠疫苗中的第一劑。——實際上,瑪格麗特·基南應該也是臨床試驗之外,全球接受瑞輝新冠疫苗的第一人。這一刻意義非凡。12月2日,英國成為全球首個批准輝瑞/BioNTech新冠疫苗的國家。
  • 英媒:最快12月7日,英國啟動大規模疫苗接種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英媒:最快12月7日,英國啟動大規模疫苗接種【環球時報記者 牧之】據英國《金融時報》28日報導,英國有望在12月初批准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與德國BioNTech公司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
  • 英國留學:「V Day」英國疫苗開打了!留學生明年1月免費接種
    英國各大頭版滿篇皆是輝瑞-BioNTech新冠疫苗在英國開打第一針的消息! 11月17日,輝瑞疫苗被證明有效率高達95%。 12月2日,英國成為全球首個批准輝瑞疫苗的國家。
  • 「把眼淚擦乾,這疫苗和英國無關」
    據英國《衛報》、美聯社當地時間12月8日報導,繼上周成為首個批准新冠疫苗使用的西方國家後,英國於當天正式啟動了大規模新冠疫苗接種項目,一位九旬老人和一位八旬老人成為頭兩位接種者。美聯社報導截圖《衛報》評論文章截圖兩位老人率先接種,其中一人撞名「莎翁」當地時間12月8日,英國正式啟動了大規模新冠疫苗接種項目,國內民眾開始接種由美國輝瑞公司(Pfizer)與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BioNTech)合作研發的一款新冠疫苗。
  • 英國成首個大規模疫苗接種的國家,為何急於搶先?涉「賞櫻會」醜聞...
    04 熱點播報 HOTPOTS 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大規模疫苗接種的國家因何搶了美國的先? 綜合外媒報導,12月2日,首個經過嚴格試驗的新冠病毒疫苗在英國獲準使用。這使英國成為全球第一個批准輝瑞/BioNTech新冠疫苗大規模使用的國家。
  • 搶頭香、搶福袋、搶零花錢的臺灣新年!好新奇!
    但再怎麼淡,總有些「具有臺灣特色的春節活動」,仍是目前臺灣人津津樂道的公事,例如「搶頭香」、安太歲、排百貨公司福袋、在家摸個兩把麻將。臺灣是一個充滿宗教信仰的社會,無論平時或過節,佛道教的廟宇未曾打烊。
  • 英國開打疫苗!衛生大臣淚灑節目現場,翻車
    原創 熊超然 觀察者網► 文 觀察者網 熊超然據英國《衛報》、美聯社當地時間12月8日報導,繼上周成為首個批准新冠疫苗使用的西方國家後,英國於當天正式啟動了大規模新冠疫苗接種項目,一位九旬老人和一位八旬老人成為頭兩位接種者。
  • 英美排隊開打新冠疫苗 他們卻打不起
    要點速覽:1、英國、美國已經在12月啟動首批新冠疫苗接種。但英國又出現了變異新冠病毒,四級防控讓許多人聖誕節回家的計劃告吹。
  • 英國今啟動大規模接種疫苗,一成接種者可能出現發燒等副作用
    (原標題:英國今啟動大規模接種疫苗,一成接種者可能出現發燒等副作用)
  • 英國衛生大臣談疫苗落淚,英媒吐槽:又不是自家研發的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據英國《衛報》、美聯社當地時間12月8日報導,繼上周成為首個批准新冠疫苗使用的西方國家後,英國於當天正式啟動了大規模新冠疫苗接種項目,一位九旬老人和一位八旬老人成為頭兩位接種者。
  • 英國警告:有嚴重過敏史的人勿打新冠疫苗,注射時要有急救設備
    西方國家第一個開打新冠疫苗的英國提出警告,過去曾對疫苗、藥物和食物有過嚴重過敏記錄的人,最好先不要打新冠疫苗,施打地點也必須備妥俗稱強心針的腎上腺注射劑,以及相關的急救設備。任何疫苗從研發到開放施打,通常得花費超過10年時間,新冠疫苗卻因為疫情告急,不到2年就上路。這樣安全嗎?第1支新冠肺炎疫苗在英國開打,已傳出打完針引發過敏的案例。國家健保局NHS兩名員工接種後不久,就出現過敏症狀。值得注意的是,這兩人有嚴重過敏的病史,已經接受腎上腺素注射治療,並無大礙。
  • 你們把疫苗都搶走了,我們可怎麼辦?還好有中國疫苗
    疫苗尚處於測試階段。2. 志願者的健康問題很可能並不是疫苗導致的,但本著嚴謹的角度,需要更多信息來徹底排除該可能,暫停試驗並開始調查,是為了對疫苗安全性進行更進一步的保障。這反映出使用中國疫苗的當地政府對疫苗安全性積極負責的態度。相比之下,隨著近些天英美等國家相繼大規模開打新冠疫苗,「恐慌性」爆炸消息接連被曝出來。怎麼回事呢?
  • 英國衛生大臣節目中「假哭」遭吐槽:疫苗是別人研發的 憑啥驕傲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據英國《衛報》、美聯社當地時間12月8日報導,繼上周成為首個批准新冠疫苗使用的西方國家後,英國於當天正式啟動了大規模新冠疫苗接種項目,一位九旬老人和一位八旬老人成為頭兩位接種者。
  • 過年燒高香、搶頭香有用嗎?
    「爐香乍爇,法界蒙燻,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在佛教裡,香是佛的使者,是重要的供養方式之一。燃香敬佛是為了表達對佛法僧三寶的恭敬和供養。禮敬佛陀不在於敬香的多少大小,而在乎是否滿懷虔誠之心。所謂心誠則靈,心香一瓣,普燻法界,凡有所願,皆蒙感應。
  • 港臺腔:臺灣人如何「搶頭香」
    除夕「圍爐」之後,臺灣民眾有進廟宇祭拜的習俗,尤其是搶頭香。因為如果能趕在宮廟開門時進門搶放第一炷香,就意味著來年運勢順利,獲得最佳的祝福。所以除夕深夜各宮廟門口都等著很多信眾,門一開便拼盡全力奔跑搶頭香,場面衝擊力很強。家住彰化的淇淇說,「過年蠻多節目。」
  • 期待大規模接種結束疫情, 本周起多國開始接種疫苗
    繼俄羅斯之後,英國從今天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展開大規模新冠疫苗接種,但面對英國高官和媒體得意的自誇,不少民眾卻表示懷疑。作為這次全球性疫情打擊的重災區,美歐多國把疫苗作為終結疫情的終極武器,迫不及待地展開大規模人群疫苗接種。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周四將進行最後審查,最早11日對普通民眾放開新冠疫苗接種。
  • 英國首相任命「疫苗大臣」
    【新華社微特稿】英國首相辦公室28日宣布,首相鮑裡斯·詹森委任英國商業、能源和產業戰略部政務次官納齊姆·扎哈維為「疫苗大臣」,主管新冠疫苗大規模接種事宜。首相辦公室的聲明說,扎哈維的首要任務是推動疫苗接種,將向衛生大臣馬修·漢考克匯報工作,還將兼任商業、能源和產業戰略部部分職責。「疫苗大臣」的職務設置系臨時性質,預期至少持續到明年夏天。路透社解讀,設置「疫苗大臣」表明英國政府正在為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做準備。美聯社報導,英國即將迎來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疫苗接種。
  • 外媒頭條|歐盟開始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伊朗登山者在雪崩中喪生
    12.28|外媒頭條閱讀|歐盟開始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伊朗登山者在雪崩中喪生  歐盟開始大規模疫苗接種,這是"令人感動的團結時刻"    2. 川普不準備將新冠救濟法案籤署為法律    3. 納什維爾汽車爆炸案"可能是自殺性爆炸"    4. 伊朗登山者在雪崩和暴風雪中喪生    5. 風暴貝拉襲擊英國,風速達到100mph
  • 英國衛生大臣假哭作秀?英媒發文諷刺:疫苗跟英國沒關係
    經歷了長時間的新冠肆虐後,英國似乎終於迎來了曙光。12月8日,多家媒體報導稱,繼成為首個批准新冠疫苗使用的西方國家後,英國於當天正式啟動了大規模的新冠疫苗接種項目,一位九旬老人和一位八旬老人成為了頭兩位接種者。在英國民眾為此歡呼時,英國衛生大臣馬特·漢考克卻成為了眾矢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