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裡有一首著名的《爐香贊》,是寺院舉行法會,僧眾必唱誦的贊子。「爐香乍爇,法界蒙燻,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在佛教裡,香是佛的使者,是重要的供養方式之一。燃香敬佛是為了表達對佛法僧三寶的恭敬和供養。
禮敬佛陀不在於敬香的多少大小,而在乎是否滿懷虔誠之心。所謂心誠則靈,心香一瓣,普燻法界,凡有所願,皆蒙感應。然而,現實生活的許多人都顛倒了。每逢過年,初一、十五,香客們就爭著、搶著到寺院裡燒高香、搶頭香。好像覺得香燒的越粗越高越好,新年能討著這樣的好彩頭,佛菩薩一定能夠加持自己萬事順遂。這是不可取,也是沒有意義和必要的。
佛菩薩怎麼會和凡夫一樣有是非分別之心呢?佛教講眾生平等,佛菩薩平等慈悲對待一切眾生,怎麼會因為你燒高香、燒好香、搶頭香,就保佑你。你這不是「賄賂」佛菩薩嗎?這不是愚昧和迷信的想法嗎?
再者,我們要明白用香供佛的真實意義。別說是供香,你就是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你供的再多、再好,你的內心要清淨,不要帶有功利之心,不要和別人對比,否則沒有一絲功德。我們供佛,佛菩薩會吃嗎?不會。那我們為什麼要上供。
供佛,不是做給佛菩薩看的,我們是要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培養自己的慈悲喜舍精神,樂於布施,慈悲恩濟,讓大眾共沾法喜。佛菩薩福德智慧圓滿具足,沒有分別之心,不會因為誰供的多就加持誰。所以,沒有必要非得用最貴最好的香,也沒有必要非得搶頭香。
我們常說,「心誠則靈」,不是說到寺院必須給佛菩薩上香才不會有失恭敬。恭敬在哪裡?不在於外在的形式,恭敬在我們的心裡。佛菩薩在哪裡?他不在寺院裡,也不在大山深處,而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心中有佛佛自在。
燒香只是我們修行的助緣,一切隨緣,不要刻意強求,否則就是一種外相的執著,不利於修行。你搶著頭香,那只是數字上的第一,有沒有功德和這沒有任何關係。想要求福,福在哪裡?在我們的心裡,在我們的行為裡。有善因,才會結善果,從來因果不空。願大家文明上香,如理如法,得佛菩薩慈悲加持。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