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 郵政在探索

2020-12-20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

  亞馬遜線下實體店AmazonGo的貨架可自動感知顧客取走或放回商品的行為,顧客購買完畢不需要排隊結帳,走出店面即可實現帳戶自動扣款並生成帳單;猿題庫,一款手機智能做題軟體,只需手機拍照上傳,即可對手寫的英語作文實時批改評分,並對錯誤和亮點詳細批註;訊飛輸入法,可雙向轉換語音和文字,支持多種方言的準確識別。諸如此類,無不印證著人工智慧時代已經開啟。

  郵政屬於勞動密集型企業,經營業務領域廣泛,發展人工智慧,更有助於郵政將大量勞動力從重複的手工作業中解放出來投入到新興領域中,促進企業的科技創新轉型升級。目前,中國郵政已經陸續開展了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企業實踐的一系列探索。

  智能機器  「開口說話」

  湖南郵政在儲蓄營業廳投放了200多臺智慧機器人「郵小萌」,它不僅會唱歌跳舞,還能輔助大堂經理接待客戶,與客戶進行主動交流,開展業務諮詢、營銷宣傳、引導分流等,其活潑的外形也受到客戶的喜愛。

  從過去的客戶主動點擊,機器反饋信息,到如今機器主動與客戶交流,此舉無疑是提升客戶體驗的一次成功探索。不僅帶來了新穎的服務,拉近了「高科技」與百姓生活的距離,也是對郵政創新形象的巧妙宣傳。

  智能分揀  多快好省

  郵政分揀作業中,高科技的應用為作業效率和質量的提高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證。現代化的分揀系統逐漸成為物流機械化系統、信息系統以及管理組織系統的有機組合。分揀系統能連續、大批量地分揀貨物,且分揀誤差率極低。

  近年來,部分快遞企業用上了智能分揀機器人,大大加快了郵件分揀和投遞的速度。有企業測算,在「雙11」期間,如果採用人工操作手段,在6000平方米的分揀區域內一天最多只能分揀5萬個包裹,而使用智能分揀機器人,每天至少可以分揀20萬個包裹,且分揀準確率達100%。

  智慧物流  降本增效

  2016年9月,浙江省安吉縣郵政分公司試運行了從杭垓鎮到七管村的「無人機郵路」,七管村地處偏遠山區,平日郵件量不大,單次投遞成本很高,而15分鐘,無人機就完成了全長10.5公裡的載貨飛行;山東省郵政速遞物流分公司也嘗試用無人機送件,商品在1小時內順利送達客戶手中。

  此外,中保斯通公司近日在廣東化州市建設了全球第一條智慧物流運輸快線,擬在城市間建設高架軌道、鄉鎮間架設索道,以穿梭機器人運載貨物,高架軌道載重最高達每車500公斤,時速200公裡,實現無人駕駛的包裹運輸。發貨人和收貨人可通過手機客戶端全程信息同步,這為未來中國郵政在偏遠地區的包裹配送提供了指引。

  「無人機郵路」對降低偏遠地區零散件配送成本、促進農村電商發展、提高客戶體驗都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未來,還可利用「無人機郵路」打造高端客戶的定製化增值服務。

  智能客服  隨時隨地

  如今,郵儲銀行的客戶能通過微信銀行進行帳戶餘額明細查詢、卡臨時掛失、生活繳費等。廣東省廣州市郵政分公司11185客服中心運用最新的移動互聯技術,在「廣州郵政」微信公眾號上推出了「微客服」智能服務。除與座席人員點對點互動交流外,客戶還可向「微客服」諮詢各類業務。

  未來,筆者認為,可進一步加強客服應答的智能化,如實現業務諮詢的語音導航功能,精確記錄客戶諮詢問題的內容及頻次,建立知識庫,利用大數據比對分析給出最優解答建議等。多元化的客服渠道除能讓客戶享受7×24小時的互動體驗外,還能夠將簡單、標準化的問題諮詢向智能端進行分流,讓人工客服著力解決疑難問題,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活用數據  挖潛優勢

  郵政企業產品線豐富,在日常經營中可累積豐富的客戶地址、消費行為等信息,相對於單一業務的企業,這些數據信息是郵政的巨大優勢,如何用好用活數據資源是當前順應人工智慧發展的關鍵。

  近年來,廣州市分公司在該領域展開了一系列應用實踐。如利用地址歷史資料庫,根據郵件收寄信息中的收件人地址匹配,實現郵件按址分揀;運用「報刊優閱矩陣」模型,通過歷史訂閱信息及客戶特點,開展精準營銷;實現設備智能運營,從2013年開始建設智能包裹櫃項目,其自主研發的智能包裹櫃運營監控系統,可實現數據歸集、清洗和挖掘,對比分析業務發展趨勢、客戶行為習慣和不同快遞公司使用情況等,為企業營銷策略的制定提供指導。

  前景展望  助力人工

  未來,隨著語言識別、圖像識別、機器智能等人工智慧技術的日趨成熟,其在郵政行業的應用會逐漸深入。

  試想,語言識別技術可免去前臺業務辦理單據填寫和錄入的繁瑣;利用圖像識別技術建立完備的客戶地址資料庫;機器學習系統為分揀、投遞等提供更精準的優化指導;以大數據決策為驅動,進行投遞路徑優化、時間選擇等,真正實現按需投遞;將智慧機器人、無人機等廣泛應用於倉儲管理、包裹投遞攬收……

  當然,人工智慧技術從試點探索到全面有序的應用還涉及一系列問題,如人工智慧發展所需的技術成熟度和設施設備的完善程度;相關政策標準的建立;人工智慧的進步替代大量人工作業帶來的不穩定因素……對此,企業應考慮人員技能的提升和發展轉型,實現「機器助力人工」而非「機器替代人工」。另外,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會讓過去只是應用於車間、倉庫等封閉空間的機器人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身邊,這其中涉及的法律政策、道路安全、使用規範等諸多問題都不亞於技術研發的重要性,亟待全行業共同思考。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郵政分公司)

相關焦點

  • 專家訪談|李華民:人工智慧+郵政,解鎖智慧物流新領域
    編者按:人工智慧是研究應用計算機的軟硬體來模擬人類某些智能行為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作為當下關注熱點,人工智慧對於郵政行業產生了深刻的變革性影響,為智慧物流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本文聚焦人工智慧+郵政,預測智慧物流最新發展趨勢。全文精彩,敬請關注。
  • 人工智慧,引領未來郵政物流行業發展
    特別是對於郵政這樣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說,發展人工智慧,更有助於企業的轉型升級,將大量的勞動力從重複的手工作業中解放出來。那麼,面對如此光明的市場前景和愈發重要的市場地位,人工智慧在全球郵政物流領域的發展現狀如何,未來又該借鑑哪些經驗加快其安全應用呢?讓我們不妨從本期文章中獲取一些答案。
  • 從「菜園」直通「菜籃」 ——聊城郵政探索農產品上行新模式
    在此背景下,為打通農產品上行「最初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聊城郵政探索實施了貫穿農產品產前、產中、產後的配套服務,將農民與市場連接起來。  「綠色土壤」催開金銀花  「今天摘了多少?」記者問道。  「不少,二三公斤吧。」老道口中藥材種植合作社理事長宋慶斌說。
  • 科大訊飛攜手國家郵政局,加快推動A.I.在郵政業落地
    根據協議,雙方將緊密合作,依託各自的技術、管理和資源優勢,合作開展郵政業人工智慧技術研發、成果推廣、科研平臺建設等工作,降低郵政快遞企業運營成本,提升郵政管理部門監管效能,加快推進郵政業高質量發展。安徽省副省長何樹山在講話中提出,未來人工智慧的市場需求還在快速提升,人工智慧是安徽省的優勢產業,科大訊飛要充分發揮技術優勢,進一步提升產業化能力,推動更多行業的智能化轉型。
  • 優鴻人工智慧課堂,探索教學新模式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工智慧已經逐步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人臉識別、無人駕駛等技術逐漸普及,人工智慧也悄然走進課堂,使孩子在人工智慧的影響下具備應對未來的能力,優鴻人工智慧導學系統在AI教育模式下應運而生。
  • 探索人工智慧在在線少兒教育中的應用
    日前,斑馬AI課「十三五」教育部重點課題組就課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在北京斑馬AI課總部召開研討會,多位在京學科教研專家及教育部重點課題組負責人與斑馬AI課教育研究院、教育部重點課題組成員就《基於人工智慧的少兒教育發展研究》的三大階段性成果進行深入研討。
  • 河南將遴選500所中小學探索人工智慧教育
    近日,河南省教育廳發布了《關於推進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的通知》。通知提出,為推動中小學人工智慧知識體系建設與課程開發、智能學習支持環境和智能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將在全省範圍內遴選10個市縣區、500所中小學作為試驗區、實驗校,開展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探索與實踐。
  • ——從兩會關鍵詞解讀郵政發展
    如國務院國資委明確航天科技、中國石油、國家電網、中國三峽集團、國家能源集團等10家中央企業為創建世界一流示範企業,將在未來3年左右時間內有針對性地鋪開多領域綜合性改革舉措,重點探索打造行業國家隊、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有效途徑,有力帶動和促進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邁向世界一流。
  • 湖南郵政以炎陵黃桃項目探索農村電商生態圈發展之路
    在平樂鄉康樂村,熊運發看著自家6餘畝黃桃樹,心裡樂開了花:「現在,我們村家家戶戶盼著豐收,從包裝到運輸,從宣傳到銷售等環節,郵政為我們提供了一條龍服務,給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真是感激不盡!」     自2015年以來,湖南省郵政分公司將履行好央企的政治責任、社會責任根植於企業發展之中,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使郵政企業成為農村電商市場的重要力量。
  • 探索人工智慧普及教育 滄源自治縣開展公益STEAM教師培訓
    在參與「基於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國家級實驗區的建設中,滄源以「項目帶動、企業拉動、縣域推動、學校主動」,探索中小學如何開展好人工智慧課程,推進STEAM教育有序開展。其內容包括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級別,每一級課程包括STEAM通識基礎、數字認知實踐、人工智慧入門三個模塊。      此次IBM在滄源的志願者服務,通過線上教學、線下送培到縣、優化線上教學三個階段,運用講授式、項目式、體驗式、工作坊等教學方式,對第一期項目的8所中小學,縣城學校、鄉鎮中心學校和農村校點的28名老師進行培訓。
  • 人民日報客戶端:中國郵政 探索定點扶貧路徑,助力縣區全面脫貧
    中國郵政集團在洛南縣掛職扶貧副縣長的楊明說。與以往單純投入資金、教輔用具資助孩子上學的方式不同,中國郵政集團考慮得更深入、更長遠,不但要讓孩子有學上,還要能就業,通過一人就業帶動全家脫貧。  中國郵政集團下屬的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面向洛南縣、商州區定向錄取200名高中應屆建檔立卡的貧困生,三年學習期間除減免學費外,每人提供2萬元的生活補助,畢業考核合格後在郵政企業安排工作。
  • 河南部分學校已著手進行人工智慧相關課程探索
    近日,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明確要求在中小學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8月30日,記者採訪了解到,我省目前已有學校進行相關探索,如開設機器人搭建課程等,教育培訓機構更是在文件出臺後反應積極,加大對相關內容宣傳。
  • 山東省青島市探索構建人工智慧教育發展新模式
    山東省青島市探索構建「1+4+100N」人工智慧教育試點體系,搭建人工智慧教育基礎支撐環境,立項重點課題研究,創新教師培訓與試點校課程開設,推動形成人工智慧教育發展新業態。注重普及,加快人工智慧教育課程推廣。
  • 中國郵政豪華「朋友圈」曝光 背後在布希麼局
    從獨白到對話科技賦能動力強勁今年6月,中國郵政與華為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探索ICT新技術在中國郵政金融、寄遞、郵務三大業務板塊的應用;8月,與浪潮集團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在信息平臺化、服務智能化、生產自動化等方面加強合作;
  • 五部門:推動粵港澳郵政企業加強航空郵件進出口運輸
    構建大灣區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協作配套的服務格局,支持三地郵政快遞企業合作發展高水平供應鏈業務,推動郵政快遞服務向價值鏈中高端延伸,提供高品質服務。對標國際先進服務理念,樹立若干享譽灣區、廣受信賴的優質服務品牌。提升末端寄遞服務標準化、規範化、智能化水平,建設公共服務平臺,提供高彈性、高效能的服務選擇。探索建立與大灣區發展相適應的行業服務評價體系。
  • 探索人工智慧與專業深度融合 培養複合型創新人才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為順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在創新型拔尖人才培養實驗班試點開展人工智慧微專業建設,探索人工智慧與原有專業相融合,實現厚基礎寬口徑培養拔尖人才。 9月2日,學校在創新創業學院組織召開了人工智慧微專業建設工作推進會。相關專業系主任、微專業任課教師、2019級實驗班班主任及創新創業學院全體教職工參會。
  • 研究人員正在探索人工智慧在建築中的應用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人工智慧工具已經被用於分析數據或完成越來越多的領域的基本任務,從計算機科學到製造、醫學、物理、生物學甚至藝術學科。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一直在研究人工智慧在建築中的應用。他們最近發表在《國際建築計算雜誌》上的論文,專門探討了人工智慧作為創建新建築設計工具的潛力。「我和我的搭檔桑德拉·曼寧格長期以來都痴迷於在建築和人工智慧領域實現交叉融合,」一位研究人員說,「我們第一次接觸人工智慧研究是在1998年,我們是通過一個共同的朋友被介紹到奧地利人工智慧研究所的,2006年,我們在維也納應用藝術大學舉辦了第一門建築機器學習課程。」
  • RoboCom世界機器人開發者大賽舉行 探索人工智慧的跨模態學習
    大賽通過探索人類多任務多感官學習中的神經、認知與計算機制,進一步推動人工智慧的跨模態學習等理論研究與實際應用。智慧機器人展示。 張煜歡 攝據了解,本屆賽事面向全球大學生及產業研發人員,通過前沿技術仿真賽、智慧機器人場地賽、創新技術路演賽等多種比賽方式,為從事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領域研究的高校院所和單位提供一個學習、展示、交流和競技平臺。
  • 人工智慧想要窮舉化學反應,探索地球生命如何起源
    7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格拉斯哥大學化學教授李·克羅寧(Lee Cronin)開發出一個可以運行多個化學實驗的人工智慧機器人,並利用質譜儀,核磁共振儀和紅外光譜儀實時評估反應過程。通過並行運行化學反應,克羅寧希望能夠減少有機化學家的工作,最終找出無機分子如何形成了有機分子。他將自己為化學所做的事情等同於希格斯玻色子在粒子物理學中的影響。
  • 貝爾科教與大疆教育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慧教育新領域
    隨著《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等方案的發布,部分省市也陸續將編程教育納入了中考甚至小升初考試,人工智慧教育編程成為科技素質教育剛需。貝爾科教和大疆教育強強聯合,讓頭部企業優勢和競爭力盡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