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鴻人工智慧課堂,探索教學新模式

2020-09-14 優鴻利分享

學在當下,接軌未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工智慧已經逐步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人臉識別、無人駕駛等技術逐漸普及,人工智慧也悄然走進課堂,使孩子在人工智慧的影響下具備應對未來的能力,優鴻人工智慧導學系統在AI教育模式下應運而生。

優鴻人工智慧導學系統以優鴻人工智慧課堂為載體,採用「智能導學系統」+「督導老師」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創造出一個全新的課堂模式。課堂上,學生使用的優鴻人工智慧導學系統採用遊戲闖關的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讓學生在遊戲中進行自主學習。

在追求智能科技的同時,優鴻教育沒有忘記好的教育就是好的師生關係,如果完全依託科技就背離了教育的本意,做好的教育離不開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學生的學習需要老師的鼓勵和肯定,有時候老師的一個微笑一次肯定就可以讓學生信心百倍,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學生成長的陪伴者和引領者,智能課堂雖然可以提供大量的知識信息,卻無法彌補教師在情緒上的關懷,教師的價值是不會被取代的。

於是,做教育,做好教育的優鴻人工智慧課堂採用「智能導學系統 + 人工督導」的新型課堂模式,創立雙師課堂模式,智能導學系統代替老師完成繁重的知識傳授,督導老師專注於解決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和學習情緒等問題,通過智能和人工相結合的模式幫助學生掌握學科知識提升綜合素養。

對於老師來說,優鴻人工智慧導學系統是他們課堂的得力助手,除此之外,在每次課堂學習完成後,系統會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自動生成個性化作業,對學生的薄弱知識和薄弱環節總結歸納並進行針對性訓練,而老師可以依據這些精細化的反饋,根據每個學生個體的知識缺陷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學生則通過這些系統為他們制定個性化的學習內容,進行強化複習和鞏固。

其次,對學生而言,優鴻人工智慧導學系統就像一個量身定做的專屬老師,在課堂上是老師,在課下是助教,優鴻人工智慧導學系統不僅承擔孩子們的教學,還承擔著解答、輔助與指引,陪伴著他們一路學習和成長。例如,根據記錄學生的學習軌跡,系統會針對知識薄弱點為其生成題目進行集中訓練,根據課程的不同還會貼心的為學生提供閱讀、配音等內容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更重要的是,在每次學習後都會獲得每個學生專屬的學情報告,提供針對性的學習建議,為學生的學習成長保駕護航。

人工智慧的大潮已經來臨,優鴻教育也將繼續在人工智慧的教育創新與實踐探索中繼續前行,為網際網路時代的教育做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焦點

  • 遠見·創新·變革——優鴻致力於打造國內一流的人工智慧教育研發...
    人工智慧時代,科技賦能,育見美好。 13年厚積薄發,優鴻人工智慧課堂鄭州研發中心在分享中成長,在探索中累積,創新夢想從這裡一路啟航。 13年來,從一個人的創想,到逾300名專業技術人才的努力,我們集結全球人工智慧和教育兩大領域的教授、學者、博士等技術精英,用尖端技術和豐富經驗,共築優鴻人工智慧課堂雄厚的研發實力。
  • 期中考試捷報頻傳 | 優鴻人工智慧課堂一大批優秀學生揭曉
    2019年上半年的期中考試已經落下帷幕每年期中考試題都是對所學知識的查缺補漏也是對後面所學知識的銜接所以期中考試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次期中考試優鴻學子成績斐然、碩果纍纍學員成績捷報頻傳家長滿意度反饋(數據來源於優鴻部分校區)
  • 人工智慧教育將改變教師的教學模式
    人工智慧AI為未來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想像空間,而教育被認為是人工智慧落地最好的應用場景之一。在國內,真正的人工智慧教育才剛剛起步,優鴻人工智慧課堂作為基礎教育領域勇敢探索的先行者,在人工智慧+教育的探索中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當教育與人工智慧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AI會取代老師嗎?答案是不會的,但不會用AI的老師一定會被取代。
  • 優鴻AI—打造K12教育的新高地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一個教師要面對幾十個學生,很難顧及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本質上還是以教師為主體。面對洶湧的信息化大潮和當今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需求,打破批量生產體制的教學模式,破解「快的吃不飽,慢的吃不了」的困局,已成為時代對教育的迫切要求,大數據、人工智慧的出現為教育教學的個性化提供了可能,優鴻「 AI+ 教育」應運而生,相對於傳統教育,優鴻教育的人工智慧導學系統具有以下幾點突出的優勢:
  • 優鴻AI——立足教育科技,賦能教培行業
    隨著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大爆發,在線教育的興起進一步催產了智能教育,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曾指出:智能教育是人工智慧與教育的融合,實施智能教育就是為教育參與者創建一個教育的「智能夥伴」。順勢而為,一方面立足教培行業現狀,另一方面藉助科技的力量,武漢智雲優鴻集團積極調整戰略布局,建立了自己的&34;以及&34;的產品布局。
  • 十年磨一劍,一朝露鋒芒:優鴻教研團隊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的十年
    2008年,公司聯合河南省教育廳推出全國首家面向在校中小學生的SNS網站——班內網;2012年,公司攜手中國移動上線「同步課堂」, 2015年,優鴻人工智慧課堂系列AI產品問世。短短4年時間,從鄭州,到武漢;從中部,到全國……如今,優鴻人工智慧課堂已成為走在「AI+教育」行業的先行者和領軍者。
  • 我市探索高中課堂教學新模式
    會議進一步探索普通高中課堂教學新模式,全面提升高中教育教學質量。市教育局教研室負責人對《運城市新時代基於核心素養的普通高中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試行)》進行了全方位解讀,深入分析了我市高中課堂教學改革面臨的形勢和存在的問題,對下一階段工作進行了具體安排。新絳縣教科局、康傑中學、垣曲中學相關負責人從不同層面、不同維度交流分享了各自對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考、實踐及相關經驗做法。
  • 科技改變教育,人工智慧讓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國內K12人工智慧教學系統——「優鴻人工智慧課堂」創始人李衛東表示,「在基於人工智慧精確了解學生數據的前提下,未來教育將由教師和人工智慧共同為學生提供權威的學習支撐、精準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實現多元的教育服務供給。」在優鴻人工智慧課堂裡,學生將得到全面和有針對性的發展,個性化教育將從理想變為現實。
  • 線下教育機構如何利用優鴻AI走出困境?
    對此,優鴻人工智慧課堂營運長熊興旺認為,面對此次疫情傳統線下教育機構是最為焦慮的,但我們相信辦法比困難多,需要沉著應對仔細規劃,找到新的增長點和獲客方式。
  • K12人工智慧自適應教育「中部崛起」
    乘勢「中部崛起」的東風,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與醞釀,如今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自適應」教育現如今也逐漸嶄露頭角,備受矚目。 「自適應」模式:風靡日本北美20年 自適應教育是上世紀90年代在美國提出的概念,主要原理是通過對知識體系的詳盡分析和對學生的評估,制定個性化的教學計劃,最終生成可規模化的「因材施教」教學產品。
  • 探索信息技術與思政課堂深度融合的思政教學新模式
    探索信息技術與思政課堂深度融合的思政教學新模式 2020年03月17日 15:3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明海英 黨波濤 嶽坤峰 字號 內容摘要:3月15日,華中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徐秉國主講的
  • 山東省青島市探索構建人工智慧教育發展新模式
    山東省青島市探索構建「1+4+100N」人工智慧教育試點體系,搭建人工智慧教育基礎支撐環境,立項重點課題研究,創新教師培訓與試點校課程開設,推動形成人工智慧教育發展新業態。注重普及,加快人工智慧教育課程推廣。
  • 人工智慧、編程教學,濱州青島兩地研討空中課堂新模式
    停課不停學,居家不停研,根據山東省教科院工作安排,2020年5月21日,濱州青島跨區域空中課堂--人工智慧暨編程教學教學研討會在線舉行。受山東省教科院信息中心主任、信息技術教研員趙亮主任委託,青島市信息技術教研員陸德旭老師、濱州市信息技術教研員朱琳老師組織兩地區市教研員與骨幹教師開啟了區域聯動式在線教學研討會。
  • 人工智慧如何為教育創造新模式
    人工智慧如何為教育創造新模式 安徽日報 發表於 2019-10-24 15:40:03 解疑釋惑、智能評分、教學評估、選擇專業、遠程教育……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的運用越來越廣泛
  • 人工智慧分論壇 產學研融合打造人工智慧教學新模式
    人工智慧分論壇產學研融合打造人工智慧教學新模式12月19日-20日,以"新變局、新技術、新機遇"為主題的2020中國計算機教育大會(CECC2020)20日,"人工智慧"分論壇舉辦,來自國內各大高校、科研機構、科技公司的參會代表參會。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人工智慧學會離散智能計算專委會主任委員、人工智慧教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古天龍教授擔任論壇主席。百度高校合作部副總監計湘婷主持。
  • 寶雞優鴻學教育——個性化作業名師解讀
    >專注能力培養 還您一個會學習的孩子 各位小可愛的家長們馬上諮詢老師體驗課程吧個性化作業詳解——————————————————許多家長朋友們第一次接觸人工智慧課堂的時候詳細了解後,家長朋友們都非常驚訝接下來就讓小優老師就孩子課程結束後自動生成的個性化作業為家長和朋友們來介紹優鴻人工智慧課堂是怎麼讓科技與教育相結合的吧
  • 基於人工智慧的課堂教學分析
    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課堂教學分析要突破困境,需經歷從全人工、弱人工智慧、強人工智慧發展到人機協同的進化路徑;需建立由多源數據支持的教學案例庫、文本視頻為主的分析維度集、教學事件與時間取樣相結合的多元分析方法而形成的分析框架;在實踐層面,以計算機視覺為主的課堂行為分析,以自然語言理解和大數據為主的教學事件分析和評語分析等,可成為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課堂教學分析突破口,以期逐步達成人機協同、規模化、高效率開展課堂教學分析的目標
  • 人工智慧時代下教育教學創新模式梳理,探索還在進行中
    未來10年,人工智慧將成為最具顛覆性的技術。人工智慧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其將深刻改變經濟社會各行業基本業態。人工智慧為社會發展帶來新機遇。同時,在教育教學方面,教學方法和流程必須再重新審視,如翻轉課堂、SPOC、MOOC等;教學評價方式必須轉型:數據驅動的過程化評價,可評價、可感知的智能化環境等。
  • 張學新:踐行課堂革命 構建本土原創課堂教學新模式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發布時間:2017-11-22 21:11 摘 要:上海市「東方學者」復旦大學心理系張學新教授創立「對分課堂」 教學新模式
  • 揭秘吉星信息科技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課堂教學新模式
    9大智慧課堂互動教學解決方案(幼教手工互動系統,創客過程記錄系統,實驗室考試記錄互動教學系統,繪畫展示對比互動教學系統,鋼琴同步展示互動教學系統,實訓室錄製展示互動教學系統,書法展示互動高效教學系統,智慧課堂多組互動教學系統,智慧課堂移動終端互動教學系統),覆蓋幼教、K12、職教、高校、培訓機構等教育體制內外各級單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