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春節賀歲檔喜劇專業戶,馮小剛導演,跟葛大爺的黃金搭檔組合,多年來,給全國老百姓帶來不少的新年盼頭和樂子。他新近一部心血力作,卻是一部青春文藝片《芳華》。影片的劇本是跟大名鼎鼎,且同樣有著文工團經歷的的美女編劇嚴歌岑數次誠意邀稿而得。至於為什麼一定要拍文工團呢。這就與小剛導演的早期生活經歷相關了,小剛導演職業生涯的早期是文工團的一名職員,負責劇務。那裡應該有他青春的念想。那個時期應該也是一代人的記憶。
知天命之年的小剛導演對於這部影片的拍攝,裡裡外外的在上心。雖然,沒有太多前期的宣傳,但在選角、籌拍、到宣傳,方方面面都是不遺餘力。既為了更好的表達自己想表達的,也再現了這位實力導演在電影事業的追求上,極度完美的自我要求。結果也是好評無數,票房口碑雙豐收。風格大變,卻實力不減。
去影院的那天,發現坐自己周邊的大多數都是叔叔級別的。一個文工團的故事為什麼能讓這麼多老一輩的人走進電影院,靜心觀賞呢?作為不曾經歷那個年代的我,對於這部電影的期待和好奇也隨之而來。
電影講述了上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一在個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友情、愛情、命運變數的故事。
影片開始,第一個出場的是樂於助人、質樸善良的劉峰,冒雨去接從農村來到文工團的何小萍。之後的故事情節,主要是小萍在文工團遭女兵歧視與排斥,「意外」離開了浪漫安逸的文工團,捲入了殘酷的戰爭,再「意外」因為獲戰功被人尊敬而精神分裂。她對劉峰的好感,劉峰卻絲毫不知。一心只有林丁丁。即便有組織為他推薦的有利個人深造的機會,他也只願留在這個,讓別人習慣他為所有人付出的文工團。而林丁丁,天之驕女的心,還沒明白劉峰的心意,便在一次與劉峰單獨相處中,因他的真情表達被他人撞見,丁丁害怕被人指責是她在腐蝕雷鋒,污衊劉峰有耍流氓的行為,致使劉峰被文工團拋棄,下放邊疆戰場。哪怕是到了戰場,他熱心為人的處世態度依然不變。但更多的是,在失去這份愛的期待和念想之後,剩下的只是對生活乃至生命的無望感。結果,後半生在戰爭帶來的身體創傷中殘喘度過。曾經的光榮和榮耀,在被組織拋棄之後。並沒有因為軍功而受人尊敬,晚年生活更是艱辛不易,毫不體面。
影片是多角色穿插描述,多線條共同推進劇情發展。似乎看不出真正的男女主角。
實際上,在短暫的安逸的文工團生活之後,主要表現了兩類人的命運走向。一類是家世背景好的人。一類是沒背景的人。
影片中有這樣一段情節,是非常細節化的體現。
文工團解散前夕的一次演出結束,各人收拾好自己的行頭準備上車返回駐地。穗子在車上,趁著大家在搖搖晃晃的軍車上熟睡的時候,偷偷往陳燦的箱子裡放了一封親手寫的情書,那份忐忑、期待和幻想,多麼希望陳燦打開後能懂得她的心意,接受她的愛情。可結果是,她對陳燦的多年來的關心和愛慕,並沒有換來所謂的愛情。
而意想不到的是,同為高幹子女身份的的陳燦,竟然已經和郝淑雯,僅在幾天前就確定了戀人關係。
為什麼是這樣的意外反轉?就像她們自己說的,因為他們講究的是門當戶對。
家境普通,人也普普通通的穗子,根本不是他們考慮的對象群體。
在回文工團的路上,其他人都沉沉誰去,只有上心的穗子的又偷偷拿出了寫給陳燦的情書,默默擎著眼淚,將自己用心寫下情書,撕成碎片,丟棄在漆黑的夜裡,讓其飄散在冷冷的晚風之中,就如同,她那顆已然破碎的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時代烙印,但階層的烙印並不會因時代的不同而不同。
對於像小萍、劉峰同等家境的子女,能在那樣特殊的年代,進入文工團,應該是種幸運。
只是,小萍自始至終無法融入這個封閉的小集體。而劉峰融入得過分。二人殊途同歸的是,沒有得到文工團那些高幹子弟,發自內心的尊重。當你不服從與組織的安排,抑或,你不符合組織的要求的時候,拋棄你連招呼都不用打。
同樣都被調離條件優厚的文工團,去到艱苦的戰場前線的二人。就這樣捲入時代的洪流,在沒有組織和家庭的庇佑下,隨波逐流,生活維艱。只有,在他們共同為戰友祭拜的時候,才能在彼此間重溫並感受到生命的真、善、暖。
在劉峰看來,回想一生歷經的磨難,生活雖不如意,但比躺在陵園裡的兄弟也就沒有什麼抱怨的。而小萍,見劉峰從背包裡拿出已經粘好的,她剛入文工團拍的但被她撕碎的照片,這份心,讓小萍再度心生萌動,終於說出,十幾年前送別時沒敢說的話,含在嘴裡十幾年的那句「能抱抱我嗎?」
畫面定格在這裡,背景音出現穗子的感嘆。一代人的芳華已逝,對月改變了他們許多許多。唯有劉峰和小萍顯得與世無爭,更加知足。這個開放式的結局,讓觀眾的情緒也在此刻平淡的敘述中得到平復,但沉浸其中思緒似乎遠不止於此。
每一位鄭重其事,來到電影院,在一片漆黑之中,與可能有著相似人生經歷的人,共同回首這段難以名狀的過往的時候,不只是被一曲雪絨花的歌聲勾起回憶,也不僅僅是被一個個小小的故事片段撩動心神,更多的是在別人的故事裡緬懷自己的青春,或許殘酷,亦或傷感。大時代,小人物的芳華,短暫易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