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怎樣說,孩子才會聽

2020-08-22 立心心理

近日,收到了一個家長提問,他說:

自己7歲的兒子特別犟,說什麼他都不聽,不改。

比如,吃飯我讓他左手把碗扶著,就這麼點小事,天天要大人提醒,他完全不記,這是「不改」的例子。

再比如,我說每天跳100個繩,他不,嫌多;我說到點了該睡了,他說不,要去看會書;我說先做完作業再出去玩,他不,寧可不出去,很多很多這種事,這是「不聽」的例子。

然後去年在書店他看了一本介紹邏輯概念的漫畫,我和他說話,他還經常說我「偷換概念」「扯開話題」什麼的,完全談話都進行不下去,真的是很難說服他。

分析問題:

小孩叛逆的這種表現,我覺得可能是由於多種原因造成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屢次挑戰父母的權威,肯定他認為挑戰是成功的,正因為他認為可以成功挑戰,所以他這個行為才會持續下去。所以父母跟他說什麼,他都可以完全可以不在乎、我行我素、按自己的方式去做。

我們要考慮他為什麼要挑戰,挑戰的動力和理由是什麼?這裡邊可能有幾個方面原因。

第一個可能原因,就是我們考慮家裡教育觀念不一樣,或者有靠山。比如說,父母管的時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什麼人可以給他撐腰。因為他有靠山,實際上父母就不是家裡的最高權力者,自然他不聽你的,這樣就可以理解。

第二個可能原因,就是他想宣示在家裡的權利,要在父母那裡奪權。所以父母說什麼,他都和你對著幹。那這種行為,也可能就是他一直以來都挑戰成功、總是成功導致,所以他對權利的這種欲望、需求就逐漸的擴大。那麼他採取的就有兩個策略。

第一個策略,就是拒不執行你的指令,我行我素,他愛做什麼做什麼,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所有的要求,都很蒼白、無力。

第二個策略,就是用語言去和你辯解。辯解,包括幾個方法。第一個,他改變一個事情的意義。第二個,他讓他的一些說法合理化。然後,他找藉口用他常見的幾個辯解的方法跟你打岔(包括扯開話題、或者說他否認你這個話題),這個是他的一些辯解方法。

通過辯解,讓你的要求化解掉,最後你都忘了你的要求是什麼。或者他就裝傻,裝作他不知道你想要他做的事情,就迴避。

我們要處理這些事情,要從幾個角度處理:

第一個角度,如果他屢次挑戰成功,那我們必須把他總是成功的循環打破。

如何打破,那我們就要看他為什麼會成功?

這裡面看幾個原因。

第一個,是不是他真的有靠山?如果真的有的話,如果靠山去不掉,教育是永遠成功不了的,這是毋庸置疑的。假設家裡的爺爺奶奶輩的人成為了孩子的靠山,父母一定要是做工作,讓老人從子女的教育中退出來,讓孩子從這個保護傘中退出來。儘管老人有很多的不願意,也一定要退出來,這個從孩子的健康教育考慮是必須要做的。

父母一定要在家裡樹立一個權威,誰是家裡的最高領導,這個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就算是沒有老人幹預,如果小孩在家裡稱王稱霸,那這個家庭教育是肯定進行不下去了,所以不能讓小孩稱王稱霸。

那家裡誰是主要的人物呢?是父親還是母親?這個時候能不能把這個教育觀念統一了,或者說授權一個有力量的人來做這個事情,再把父母的權威和權力鞏固下來。這樣你的教育才有可能令行禁止,才可能推進下去。

那如果他真的為了爭奪權利,那就更要這樣做。我們可以給他讓渡一部分權利,但是絕對的權利、總開關一定要在父母手裡。

所以就需要父母來做這樣的一個工作。否則的話他就會在裡邊鑽空子,或者是因為長輩的幹涉、或者是因為夫妻雙方教育觀點的衝突、或者因為父母兩個人都沒有決心、沒有力量,那小孩自然就在家裡奪權,他奪權了,你想管理他是不可能的。

另一個角度,關於他的辯解。孩子的辯解方式,可以從幾個方面處理:

第一個方面,如果父母從邏輯上能夠清晰地把他辯解的問題揭穿,就直接揭穿他,不用特別地去考慮什麼策略,最好直接拆穿,讓他辯解進行不下去,這樣做的前提是首先在道理上他是理虧的。那如果他本身就有道理,那父母要考量自己的要求是不是合理,這個也是我們要去考慮的。

第二個方面,我們父母知道他真的是在辯解,但是我們一時組織不出來語言去跟他說清楚,或者你用語言和他去討論的時候中了他的圈套,他就是要跟你玩這個語言遊戲。這時候可以行動來代替你的語言,不跟他談為什麼,你就做,就是要做一個很霸王、很霸道的父母,你做就完了。家長不要給他任何理由、也不聽他任何解釋,他說的有道理、沒道理,家長都不聽。

在這種情況下,就相當於你用絕對的行動來對付他所有的一切,包括他的行動和語言,那麼你就更容易把你的教育指令推行下去。

我們有些家長,特別熱衷於跟小孩講道理、說服他。有的時候碰到自己的語言水平不夠,再碰到個小孩喜歡辯解再加上撒潑耍賴,父母就會覺得很無助。

其實在小孩小的時候,父母的行動力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比語言上的那種所謂的道理有用,而且其實很多父母也講不出真正的道理來。以我的經驗看,沒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的把道理講清楚、講明白,或者說講得很通透。

我們以為的講道理,其實都是一些老生常談的東西,這東西本身也不具備說服性。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用行動的指令和語言的職能配合還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用行動去制止他一些事情、推他做些事情、約束他一些事情、剝奪他一些事情,必須用行動,這樣的話家長就有權威了。


作者:賈洪武, 教授、心理醫生、中學生厭學與思維力訓練專家。

相關焦點

  • 怎樣與孩子溝通,他才會願意聽?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感受:孩子越長大,越難與他們溝通。也常有這樣一個疑問:不知道到底要怎樣和孩子溝通,孩子才會更願意聽?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很多心裡話想和家長說,可孩子大了以後,他卻不願意和父母說,也不願意聽父母多說。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 家長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我們不禁發問:要怎麼做,怎麼說,孩子才會聽。首先,我們要明白一點,當你說的話,孩子不聽時,這時候你們就面臨著一個正面衝突,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發現衝突和積極傾聽。那如何發現衝突和傾聽呢,以上述事件為例:孩子挑食,不愛吃一些菜,他肯定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會表達:「這個菜一點也不好吃,我不喜歡吃」,這個時候你不要上來就訓斥他挑食,而是繼續傾聽,並且在適當的時候表達自己的想法,你可以說:「嗯,這個菜確實不好吃,媽媽小時候也不愛吃,但是聽說啊,這個菜含有非常豐富的營養呢,我們想要長得高高的就必須要嘗嘗」。
  • 父母怎樣說孩子才會聽
    兩三歲的小孩子似乎總是不聽話,許多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道理,譬如好好吃飯、好好睡覺……無論你輕言細語還是嚴肅地說上多少遍,他們總是不肯聽,因此常常令眾多的父母煩惱。仔細觀察發現,不是小孩不聽話,而是做父母的不會說孩子能聽懂的話。
  •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會做,聰明父母要掌握這幾個技巧
    前一段時間和一位同學家長聊天,家長氣乎乎地和我說:「孩子現在不讓我管,到逆反期了,不聽我的,一管就吵架,還說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真氣人。」我安慰她:「不讓管更省心,孩子大了,有主意了,能管好自己,比咱強更好,孩子超過自己就是成功。」
  •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序言
    今天開始跟大家分享的書名叫《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作者簡介 美國《兒童》雜誌評為「家庭教育年度最佳圖書」;《如何說孩子才能自從《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出版以來,兩位 作者在美國和加拿大各地為父母、老師和職業心理醫師進行幽默、 鼓舞人心的演講和培訓。她們持續開展的工作被做成系列片在電視 臺CBS節目中播放。她們還經常出現在《早安美國>(Good Morning America)和《歐普拉)(Oprah)等熱門電視節目裡。
  •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家長的一句話,可能會照亮孩子的一生!
    女孩說:「小時候,我成績優異,一直當班幹部,考上了最好的高中,上了不錯的大學,年年拿獎學金…我媽說我讓爸爸很有面子,但我知道,這些不過是他長面子的資本而已。我從小被要求要出類拔萃,做這做那,一直到現在。在這個過程中,是他們不斷地要求,而不是父母對女兒的愛!!!」思考:如果不是女孩自己講出來,這個家長肯定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辛辛苦苦地付出,卻換來孩子的不理解。
  •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最好的關係從溝通開始
    經常有家長說:孩子不聽話,我怎麼苦口婆心地教導,他就是不聽。孩子是越來越大,和父母的關係也越來越僵,有時候也想打破局面,但是總找不到和孩子相處的方式。看著孩子不聽話,難免會生氣,會責罵,這樣如此循環下去,親子關係是越來越差。
  • 如何聽孩子才會說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在進入正題前,我想先談一下本書中討論的關於孩子和家長的三類模型:第一類,家長贏;第二類,孩子贏;第三類,沒有贏家。首先,家長贏。這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嚴厲型家長,此類家長控制欲極強。在家孩子基本沒有話語權,只需要遵照父母的吩咐去做就好了。
  •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孩子是父母的「天敵」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聽父母的話呢?為什麼孩子不肯說出自己的心聲呢?《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為我們帶來了答案。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作為家長如果總是忽略孩子的感受,他們在成長過程中也會忽略家長的情緒。當家長靜下心認真觀察孩子的行為,就會發現,在某個時刻,一定會被孩子所感動。
  • 當孩子說「憑什麼要聽你的」,父母應該怎麼做,孩子才會聽你的?
    網友2:早晨,孩子剛剛起床就想玩滑板,這位媽媽說:「你要先刷牙、洗臉、吃早餐,然後才能玩滑板!」孩子不高興了:「媽媽,為什麼?為什麼呀!為什麼總要讓我聽大人的?我不想聽你的!我要先玩會兒!」網友3:星期天的上午,孩子悠閒地在房間邊吃零食邊玩iPad,這位媽媽看到後,對孩子說:「你的房間太亂了,你總是亂扔東西,你現在必須把房間收拾一下!還有,你不能一直玩,你的眼睛需要休息!」孩子看都不看媽媽一眼,隨口說道:「為什麼呀,我憑什麼要聽你的!」
  • 【Parent Class】如何說,孩子才會聽-玉秀灣國際幼兒園家長課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孩子成長中的榜樣,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幫助家長解決幼兒成長過程中家長困惑。2020年11月18日,玉秀灣吉的堡幼兒園馬豔琴園長為家長帶來一場落地實用的《如何說,孩子才會聽》的專題講座。
  •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一不強制孩子,二不讓孩子排斥,提高你們的親子溝通效率,最大化減少情緒的摩擦,我們也許有這樣的經驗,讓孩子去做一個事情他們就是不去,讓孩子不做一些事情呢,他們又偏要做,還有我們想開導孩子結果呢,不但沒有幫助到,反倒讓孩子的情況更加糟糕了等等,你是不是在想這些孩子怎麼大人的話就是聽不進去呢?
  • 慶兒 讀《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讀《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這本書,對我感受最深的是,好感覺才有好行動! 當你看書認同書中的觀點的時候,可能心裡就會想有一些改變,但是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從一點一滴開始做起。這句話其實就是我們中國的俗語,萬事開頭難。 為什麼萬事開頭難,是因為你要解決的事情,並不是一朝一夕產生的,那我們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改變得了。
  •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媽媽:孩子,今天降溫,套件外套再走。孩子:我不冷,我不穿。媽媽:不行,你感冒剛好了,必須得穿。孩子:你都煩死了,我們班上很多同學沒穿。媽媽:他們是他們,你是你,你是我孩子,你就得聽我的。結局:孩子無奈地穿上,走在路上,頭一回,發現你不看著,脫了外套,卷吧卷吧塞,到書包裡嘟嘟囔囔,飛一般離去。
  • 《怎麼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讓你贏得溝通主動權
    這本書就是《怎麼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這本書給到的都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指南,你可以邊讀邊做,讀完你就會擁有一些不錯的技巧。 當《怎麼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同時能有實踐操作的指導和小貼士等等,於是這本《怎麼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便誕生了。
  •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解決與孩子溝通的難題
    本次分享的是洛陽書友石榴媽媽推薦的一本書《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它不僅是全美最暢銷的書之一,而且成為近30年來家長們的育兒寶典,全美銷售量超過300萬冊,同時還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本書於2012年發布了全新的修訂版,豆瓣評分更是高達9.1分。可能我們通常看的教育孩子的書都是長篇大論,但這本書帶給我們的卻是全新的視角。本書把理論和實踐、實例相結合,避免了說教,用生動形象的案例來讓家長更容易理解書中的精華內容。
  •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願每位家長能花點時間看
    正確的方法我覺得以下有這幾個:1、用一些簡單的提示性詞去表達,這樣孩子就不會覺得你說的話很囉嗦第四,關於怎樣去讚賞有些孩子他不喜歡父母去表揚他,表揚他,表揚之後反而會不高興。在生活中孩子難免會惹的父母生氣,在這個時候我們都知道作為父母我們不能急,要和孩子好好談,這說起來很容易可是在實行起來卻非常的困難。在書中提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方法來克制對自己憤怒叫「快逃命」,這種方法能夠有效地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有時間的家長可以去看本書所介紹的。
  • 智慧父母18|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而我又無法做到抽時間與每一個陷入溝通困境的父母一對一的交流,因此,我今天藉助了樊登讀書當中介紹的一本書——《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來談談如何讓孩子在父母面前心扉。書中介紹了與孩子溝通的四步:1. 全神貫注地傾聽,不做評判和提供建議2.
  • 讀《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好感覺,好行動!
    讀《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這本書,對我感受最深的是,好感覺才有好行動!當你看書認同書中的觀點的時候,可能心裡就會想有一些改變,但是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從1.1滴開始做起。這句話其實就是我們中國的俗語,萬事開頭難。為什麼萬事開頭難,是因為你要解決的事情,並不是一朝一夕產生的,那我們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改變得了。如果你得了發燒,你可能吃一次藥就退燒了。
  • 線上共讀——《怎麼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會說》
    孩子:媽媽,我累了。媽媽:你剛睡過午覺,不可能累。孩子:(大聲)我就是累了!媽媽:你不累,你就是愛犯困,趕快換衣服吧!孩子:(哭鬧)不,我累了!發現了嗎?這樣的對話在我們和孩子中間每天都在上演,我們所有的對話最終都演變成了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