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農村地區兒童肥胖蔓延 8歲娃長到44公斤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新華社鄭州7月24日專電 題:部分農村地區兒童肥胖蔓延━━營養「缺乏」與「過剩」困擾青少年健康

  新華社記者史林靜

  暑假剛開始,家在河南農村的永寶就不開心。他又要被送到城裡參加夏令營,這是永寶第二次參加夏令營——針對胖小孩的夏令營。

  相關研究顯示,由於我國農村地區的青少年兒童食用越來越多高糖和高熱量食品,肥胖比例呈快速增長。肥胖問題已非城裡人和成年人的「專利」,農村青少年兒童正面臨肥胖的侵襲。

  警惕兒童肥胖的鄉村蔓延

  跟奶奶留守在河南農村的永寶今年8歲,44公斤。這個數字曾讓永寶奶奶引以為傲。「我家孫子胃口好,吃得多,煮包方便麵,還要打上3個雞蛋才能吃飽。」在永寶5歲時,奶奶曾自豪地向鄰居炫耀他的大飯量。

  然而,現在提到孫子的體重,她沒有了過去的自豪,臉上都是愁。

  一項由山東省預防疾病控制中心開展的為期29年的調查顯示,從1985年至2014年,調查對象中超重男孩的比例從0.7%增至16.4%,超重女孩比例從1.5%增至近14%;肥胖男孩所佔比例從0.03%增至17.2%,肥胖女孩比例從0.12%增至9.1%。此外,12歲以上年齡段的青少年肥胖問題更為嚴重。

  而2015年,鄭州一項針對1817名3-7歲農村兒童肥胖的調查顯示,根據兒童肥胖標準,共篩檢出肥胖兒童105名,肥胖率為5.78%。

  鄰居們都記不得胖妹的學名叫什麼,「胖妹」已被鄰居叫了好多年。胖妹今年18歲,體重超過100公斤。

  「都怪我。」一提到胖妹,她的母親小琴滿是自責。「胖妹喜歡吃零食,只要拿到錢,她就去村裡小賣部和麻辣燙攤位。」小琴說,時間久了,胖妹變得越來越重。

  記者採訪發現,近年來,我國兒童肥胖發生率呈迅速上升趨勢,不僅城市地區兒童超重和肥胖問題日益突出,農村地區問題也逐漸顯現。

  「我們走訪了許多農村,發現農村食育知識普遍缺乏,而且小胖墩越來越多了。」國家二級營養師、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公益部部長劉璐說。

  兒童肥胖的「鄉村特色」

  不同於城市,農村的兒童肥胖,有其獨特的原因。

  首先,隨著農民收入水平提高,農村的飲食結構發生了變化。傳統的清淡飲食開始向高脂肪、高熱量、低纖維方向轉變。

  「在農村,一些人覺得多吃油、多吃肉對身體好,有營養。」劉璐說,「此外,熱量高的糕點和含糖飲料,也是誘發農村兒童肥胖的重要原因。」

  記者調查發現,甜飲料、糕點在農村家庭很常見,成了孩子的主要零食。

  與此同時,在不少農村小賣部,「奧利奧」變成了「奧和奧」,「營養快線」變成了「營養幹線」。一些專家表示,用料低劣、著色劑濫用、添加劑超標的假冒偽劣食品,也是造成農村兒童肥胖的重要原因。

  其次,記者調查發現,農村健康營養知識匱乏。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發布的《中國兒童少年營養與健康報告》顯示,多數人不知道什麼食物真正有營養,把雞蛋賣了換方便麵,用胡蘿蔔餵家禽。

  調查發現,大部分農村小學生不知道什麼食物含蛋白質豐富。因為不喜歡吃雞蛋,許多學生把學校免費提供的雞蛋去小攤點換零食。

  鄭州的一項調查顯示:78.92%的農村家長知道哪些是高能量的食物,只有6.77%的家長會限制孩子喝飲料,2.75%的家長會限制孩子攝入過多的肉類食物。

  「家長投其所好,孩子愛吃什麼就買什麼。許多家長以孩子不喜歡吃為由,放棄了培養孩子吃蔬菜、水果的飲食習慣,而選擇了含糖飲料、油炸食品。」河南平輿縣一名鄉村教師說。

  再次,受「小孩胖點好」的農村傳統觀念影響。「多吃一碗飯,多穿一尺布」是大部分農村老人對於肥胖的理解。加上追食、誘食、逼食等錯誤普遍存在的餵養方式,導致農村胖墩也越來越多。

  「不少農村老人認為把孩子養得胖乎乎的是件好事,完全不知道胖是疾病的前期症狀。」河南省腫瘤醫院醫生莊昊說,兒童肥胖如果不能及時控制和改善,嚴重的會得糖尿病、代謝紊亂等疾病。

  關注農村「小胖墩」需要社會家庭總動員

  「食」的問題是全社會的問題。由於經濟條件相對落後、「空心化」等多重因素,農村兒童肥胖幹預面臨挑戰,亟待各方形成合力,多措並舉。

  ——家庭總動員,把好第一關。

  諸多環節中,最關鍵的是家長。「6歲兒童處於一個脂肪的重聚期,如在這一時期採取有效應對措施,可以大大減低兒童以後發生肥胖的概率。父母必須負起責任,指導孩子選擇更健康的生活。」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護士馮莉說。

  家長的言行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家長應通過學習「食」相關的知識,帶動孩子一起學習,交流互動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

  ——學校抓落實,食育全方位。

  由於孩子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學校成為培養孩子健康觀念的關鍵場所。劉璐建議,逐步為農村學校配備營養師,負責制定學校食堂營養食譜,指導供餐人員選購、製作食物。同時,在學校開展飲食行為教育,讓孩子懂得各種食品有什麼營養,有哪些危害,從而自覺地科學飲食,逐步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政府設計,形成合力。

  業內專家還建議建立國家營養日或營養周,開展食育進農村等活動,加大公益廣告投入,發布適宜不同人群的膳食指南。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多的現狀,在家庭監管缺失的情況下,政府可通過購買服務,讓相關社會組織走進農村,幫助農村孩子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6歲女童重91公斤 對兒童肥胖說「不」(全文)
    她2008年1月出生時為4公斤,8個月後就接近20公斤,如今她的體重已達41.5公斤,與同齡小孩相比又高又大。她的肥胖原因至今尚未弄清楚,這讓家人十分發愁。 >>>查看詳細新聞現狀:世界衛生組織說,兒童肥胖症正在成為日益嚴重的流行病,而不僅局限於發達工業國家。
  • 我國18歲至44歲男女個子長多高?
    我國18歲至44歲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別為169.7釐米和158釐米,與2015年相比分別增加1.2釐米和0.8釐米。6歲至17歲的男孩和女孩各年齡組身高平均分別增加了1.6釐米和1釐米。二是營養不足的問題得到持續改善。6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降至7%以下,低體重率降至5%以下,均已實現2020年國家規劃目標。
  • 3歲女童被餵到35公斤做吃播,專家:寶寶肥胖隱藏多種危險因素
    近日,「3歲女孩被父母餵到35公斤做吃播」的相關視頻在網上引起輿論關注。一位母親經常發布3歲女兒吃飯的視頻,寶寶吃的食物不僅分量大,而且很多都是漢堡、炸雞等高熱量食物。小孩子白白胖胖確實招人喜歡,但如果過於肥胖,家長們就要重視了,很可能隱藏多種危險因素。
  • ...17歲的娃胖出新高度……比中年發福危害更大的兒童肥胖,是…
    但嚴重肥胖可使兒童睪丸和卵巢的正常發育受阻、功能不全和體內性激素水平低下,並影響至成年。而且,性激素水平的升高會加速骨骺線閉合,大大縮短了孩子的自然生長時間,可嚴重影響孩子的最終身高。06心理問題肥胖兒童常因體態臃腫而遭到故意或無意的取笑;在幼兒園和學校,同學常會給肥胖兒童起外號;因為肥胖,部分集體活動無法參與。
  • 8歲是肥胖發展的分水嶺 警惕孩子體重超標
    八歲後體重猛增  首都兒科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主任米傑教授對北京8個城區兒童肥胖情況調查後發現,無論男女,都是從8歲開始發胖,到了10~12歲,就超重或肥胖了。  「這與孩子的生長發育特徵有關」。北京兒童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鞏純秀教授解釋說,8歲開始孩子的身高、體重、智力等進入快速生長發育期。
  • 北京東城44所幼兒園探索控制兒童肥胖
    東城區啟動關愛幼兒健康成長行動,針對3—6歲兒童肥胖及其相關危險因素,兩年內建立有效的幹預機制,轄區44所幼兒園將全部參與。北京市兒童超重、肥胖、營養不良、視力不良、齲齒以及心理問題等日益嚴重。特別是超重和肥胖問題,社會普遍關注。
  • 中國兒童肥胖問題的背後:到底是哪裡「餵」錯了?
    剛滿8歲的小明,怎麼會有這些問題?醫生的解釋讓小明父母傻了眼:身高1米28的小明,體重已經35公斤,明確診斷為肥胖及相關併發症。很多家長有這樣一種誤解,他們覺得小孩子越胖越好,甚至有嬰兒肥才是身體健康的象徵。
  • 2020年兒童肥胖標準出爐,超過這個數很危險,趕緊讓娃減肥吧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5歲一下城市兒童超重肥胖率已上升到8.5%,6歲~6歲半的男孩的過重及肥胖率為10%,女孩為25%。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無關無獨有偶,我國兒童肥胖與健康數據顯示也不容樂觀,不少兒童都顯現出只長胖不長個的異常發育特徵,肥胖程度大大提升。
  • 中國學者建立兒童肥胖預測模型,準確率達70%
    5年的隨訪,記錄數據包括性別、身高、體重、BMI、民族、生活地區(城市或農村),依據2013年BMI數據把小學生們分為體重不足、體重正常、超重和肥胖4組。之後在2018年,也就是5年後對這些兒童進行複查,重新依據BMI進行分組。這項研究最初納入近10萬名兒童,表1顯示了入組小學生們的基線水平,男孩佔51%,女孩佔49%,漢族兒童佔99.9%,其中56%來自城市地區,44%來自農村地區。最終入組近9萬名兒童。
  • 11歲女童來例假,預測只能長到1.5米?家長其實都忽略了這一點
    昨天刷手機看到一則關於兒童性早熟的視頻,講的是11歲女童小琴來例假了,體重40公斤,身高1.44米,骨齡已是13歲,骨骺線幾乎閉合,被醫生預測只能長到1.5米,小琴媽媽李女士聽到後心中五味雜陳。醫生表示,一般4~8歲兒童高發,女孩比例遠高於男孩,且更容易判斷,而男孩性早熟則往往伴有中樞性腫瘤等其他疾病。女孩在8歲之前乳房出現硬塊、乳暈、腫痛、乳房增大等現象,10歲之前就來月經;男孩在9歲之前睪丸、陰莖增大,除此之外,身高增長加速,出現以上現象就表明孩子出現了性早熟。
  • 2018考研英語雙語閱讀:兒童和少年肥胖症在全球蔓延
    Child and teen obesity spreading across the globe   兒童和少年肥胖症在全球蔓延   The analysis in the Lancet looks at obesity trends
  • 我國18-44歲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別為169.7釐米和158.0釐米
    報告結果顯示,隨著健康中國建設和健康扶貧等民生工程的深入推進,我國農村等重點地區、兒童青少年等重點人群營養不足問題得到顯著改善,因慢性病導致的勞動力損失不斷減少,營養改善和慢性病防控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
  • 3歲被爸媽養到70斤,目標一百,兒童肥胖就是父母的不負責任
    吃油炸食品、炸雞漢堡、烤串之類的,會快速使人發胖,這個寶寶才3歲就被餵到70斤,兒童肥胖的原因其實肥胖能導致很多的疾病,近年來,兒童的肥胖率在逐漸上升,在某些城市已經超過了20%,兒童時期肥胖也與成人期肥胖密切相關。
  • 撫州8歲女孩肥胖導致黑棘皮病 專家提醒兒童肥胖需及時幹預
    本報訊 記者劉國偉報導:8歲女孩晶晶(化名)頸部皮膚顯得黑黑的,一直以來卻怎麼也洗不乾淨。昨日,來自撫州的晶晶在家長的帶領下來到省兒童醫院內分泌遺傳代謝科檢查,這才發現根本不是洗不乾淨,而是因為肥胖而引起的黑棘皮病。  晶晶目前正在上小學二年級,只有8歲的她體重達到90斤,遠遠超過了生長標準。
  • 兒童肥胖,正在損害下一代
    把3歲女兒餵到70斤做吃播,「幼兒肥胖」的危害遠比他們想像的大前段時間有個熱搜是#三歲女孩被爸媽餵到70斤當吃播賺錢#我國兒童肥胖問題嚴重《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認為:三歲女孩正常體重應在 10.23kg-20.10kg 之間(大概在 20 斤多到 40 斤多之間)。 而佩琪的體重高達70斤,是標準體重的1.75~3.5倍!
  • 「肥」同小可:兒童和青少年肥胖已成為全球性的健康危機
    而中國已成為近年來兒童、青少年肥胖率上升最快的國家之一,最近一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7-18歲學生的超重及肥胖檢出率為19.4%,僅肥胖率就比1985年增加了55.8倍。而在上海等城市地區這一比例更是上升到每三位兒童或青少年中就約有一位是超重或肥胖者。
  • 農村娃更易患齲齒 留守兒童牙健康引關注
    4歲娃光哭不吃飯20顆牙16顆被齲壞「前一段時間,我們給一個4歲男孩做了全麻手術,補了16顆牙齒。」泰安市婦幼保健院(市兒童醫院)口腔科主任尹國強說,這名男孩是一名留守兒童,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男孩由爺爺奶奶一手帶大。
  • 兒童肥胖比成年肥胖危害更大,別讓胖毀了孩子一生!
    我國兒童肥胖率不斷攀升,目前主要大城市0到7歲兒童肥胖率約為4.3%,7歲以上學齡兒童肥胖率約為7.3%。如果不採取有效的幹預措施,至2030年,0~7歲兒童肥胖數將增至664萬人;7歲及以上學齡前超重肥胖兒童數將增至4948萬人。
  • 世界上最胖兒童:印度9歲女孩體重達92公斤(圖)
    印度一年僅9歲的女孩,每周要吃掉180根香蕉,8公斤土豆、8公斤魚和14公斤大米,外加各種甜點,被數據嚇到了對不對?看看她驚人的體重吧!印度有個名叫Suman Khatun的女孩,年僅9歲,體重已達92公斤,超過標準5倍以上,成為世界上最胖的兒童。與當地同齡兒童相比,這個孩子要胖得多,現在就連起床都很困難。
  • 我國18到44歲男女平均身高:169.7釐米和158.0釐米
    報告結果顯示,隨著健康中國建設和健康扶貧等民生工程的深入推進,我國農村等重點地區、兒童青少年等重點人群營養不足問題得到顯著改善,因慢性病導致的勞動力損失不斷減少,營養改善和慢性病防控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一是居民體格發育與營養不足問題持續改善,城鄉差異逐步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