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跳槽,或者已經離職找工作的你,是否遭遇過這種狀況?
費盡心思做出來的簡歷,投出去之後,就仿若石沉大海,沒有後文了。而遲遲收不到面試邀請,意味著連面試機會都沒有。漫長的等待中,生活還要繼續,五險一金也不能輕易斷檔。看著存款一點點消耗,焦慮和壓力隨之而來,甚至對自己也開始產生質疑。職場打拼多年,積累下來的經驗和技術,一時間似乎都變得沒有意義。
難道是自己真的一無是處?未必!其實,優秀的人大有人在,只是你的簡歷可能入了坑。
從很多雜誌或者報導中,我們會看到有類似說法,「HR看一份簡歷的時間只有1-2分鐘,甚至更短「。也就是說,在這有限的時間內,HR有沒有找到他們感興趣的部分,是他們繼續深入下去的關鍵,也是你能否收到面試邀請的關鍵。
而你要做的,是在這僅有的時間內,告訴對方「你在哪些地方比別人更勝一籌」,告訴對方「你過去做過什麼,而且做的很出色」。看似很簡單的道理,但是有多少人做到了呢?
舉個例子:
一、很多人都有過買手機的經驗。上圖是從某網站隨機截下來的手機貨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機身外觀、顏色、價格、像素、內存等核心賣點。客戶初步篩選之後,才會點進感興趣的款式,翻看更詳盡的、長達幾頁的規格介紹。
試想一下,如果手機商家把規格介紹和核心賣點反過來展示,會怎樣呢?肯定很多人會質疑,「除非前期已經對某款手機有過了解,不然誰上來就直奔規格介紹!」。
那麼問題來了:你的簡歷,作為求職「門面」,作為推銷給HR的「商品」,是否存在上來就貼長篇的工作和實踐經歷的問題,是否有把自己比別人更優秀的「核心賣點」放在簡歷最顯眼的位置呢?
二、核心賣點相當的手機加入購物車之後,就進入「挑選手機」的第二個環節——規格對比。來看一下,假設你是HR,面對兩份學歷、背景和職場經驗相當的「網際網路運營」求職簡歷,你會傾向選擇哪一個呢?
工作經歷A:
1、負責微博及微信公眾號的日常推送和更新。
2、策劃並執行相關線上的微博及微信公眾號推廣活動,提升粉絲活躍度。
3、負責微博及微信公眾號異業合作,跟蹤推廣效果,分析數據並反饋。
工作經歷B:
1、負責微博及微信公眾號的日常推送和維護,半年漲粉10萬。
2、成功策劃並執行5起線上微博及微信推廣活動,轉化率提升3倍。
3、負責微博及微信公眾號異業合作,成功洽談2家戰略合作商,低成本長期引流。
雖然兩份簡歷工作經歷相差不大,但相信更多人會選擇第二個。答案一目了然。第二份更清晰的展示出,求職者不僅做了哪些工作,而且這些工作還做的很好。
再次強調,一份優秀的簡歷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告訴招聘者,「你在哪些地方比別人更勝一籌」,而不是一大堆死板的規格介紹。
盛夏職場工具箱將持續為大家分享各種簡歷製作技巧,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