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時你是怎麼處理的?(二)

2020-10-04 心靈教育

當孩子發脾氣後一定要及時溝通(二)


研究表明,當孩子們學習如何以積極的方式處理衝突時,他們的自信和自尊會增強,並且會成為有創造力的問題解決者,衝突雙方的情誼也會更牢固。


就像在健康的婚姻中,積極應對衝突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等待每個人都冷靜下來,然後回顧發生了什麼。我們談論它發生的原因,談論各自的感受,以及今後避免的辦法。 也許會有爭吵、也許會有衝突,但是待事情解決之後,我們都知道,彼此的心裡沒留下疙瘩。

對於孩子更是如此,他們跟成人本就不平等。 很多事情,都是大人拍板決定的,他們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我認識一位朋友,事業有成,兒女雙全,卻總覺得自己不幸福,說起父母都是怨,他怨父母對兄弟姐妹偏心,怨父母小時候對自己的錯怪,也怨父母的獨斷專行。 往小了說,積下的是怨,往大了說,那就是恨。

雖然看上去埋怨的是父母,但真正耽誤的卻是自己。 如果從小到大,都生活在這種冤不能伸、忿不能平、被拒絕沒有理由的養育之中,那麼長大之後,這些統統就會化為職場裡、婚姻中無盡的委屈。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那些發脾氣的時刻,才是養育孩子過程中最重要的時刻,也是父母教育意識所在的時刻。而發脾氣之後的溝通和復盤,才是所有教育的終點,才是所有關係修復的起點。

記得有一次女兒在小表弟生日宴上發脾氣。 雖然後來她都恢復了正常的快樂狀態,好像這件事已經過去了。但晚上,她臨睡前,我還是坐到床邊跟她說:



"我們需要聊聊小表弟今天生日會上的事。"

"我不想說",女兒直接蓋住頭(其實這就說明,在孩子心中,這件事還是一個心結)。

"我能拉著你的手嗎?"

"不能。"

"我能握著你的腳嗎?"

"不能。"

"我能摸著你的鼻子嗎?"

"不能。"終於是有了一絲笑意。

"那我能抓著哪呢?"

"你可以握一個手指。"她從被子裡探出頭來,伸出食指給我。

"媽媽之前沒有跟你說過,誰過生日誰就是壽星,他才有壽星該擁有的一切特權,我應該先告訴你的。 他有權利邀請別人跟他一起做這件事,但是我們不能喧賓奪主,那就是搶了他的權利,你過生日的時候,也不想被別人搶走這些事對嗎?"

女兒點點頭,說"我不應該那麼做。"


"你覺得你還希望自己沒做過什麼嗎?"我問。

"我不知道。"

"當你用那種聲音、跺著腳跟媽媽說話時,我感覺你不尊重我。"

她低下頭。

"對不起,媽媽。"

"你跟我道歉之後,我感覺你尊重我許多了。那你覺得媽媽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嗎?"

"我覺得你不該那麼批評我,因為我也很想點蠟燭、吹蠟燭和許願。"

然後我們討論了等她過生日的時候她就可以做這些事,或者如果等不及明天我們可以假裝她過生日,然後找些蠟燭來玩。 最後,女兒在無限憧憬中睡著了。

我知道,這才叫"過去了"。

相關焦點

  • 孩子發脾氣時你是怎麼處理的?(三)
    當孩子發脾氣後一定要及時溝通(三)等待情緒的平靜:在談論發生的事情之前,確保你和孩子都保持冷靜。你不能在一個情緒激動的孩子面前講道理。 我們知道,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是他的情緒在主導,理智早已退居二線,道理此時沒有任何意義。對於大人也一樣,當壓力荷爾蒙充斥著你的身體時,你還沒有準備好進行冷靜、合乎邏輯的談話。 說什麼都不對的情況下,那就想什麼也別說。
  • 孩子發脾氣時你是怎麼處理的?(一)
    孩子發脾氣後一定要注意及時溝通(一)但是,過來人會用經驗告訴你,孩子發脾氣,來得快去得也快。 小孩子嘛,哄哄就過去了。 所以很多人,拿"孩子發過的脾氣"是不怎麼當回事的。 覺得,過去了,就沒事了。然而我們都忽略了,孩子發完脾氣後最重要的一件事—溝通和復原,很多人都懶得去做。
  • 孩子發脾氣時怎麼辦?如何處理孩子發脾氣的行為—睿智燈塔教育
    孩子發脾氣時怎麼辦?你家孩子有沒有以下幾種情況:在商場的時候,看中想要的玩具沒有給買,便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在學校的時候,被其他同學搶了玩具,便伸手去打人;在家的時候,讓孩子做一些不喜歡的事,便會把手裡的玩具狠狠摔在地上;......當孩子發脾氣時,難道真的沒有一點辦法嗎?
  • 孩子發脾氣時,家長最好的處理方式是什麼
    況且孩子發脾氣處理不好,家長心神勞累,同時也會傷害孩子的心理健康。「再鬧我就不要你了」、「再哭,我叫警察來把你抓走」,以這樣恐嚇式的話語想來終結孩子的鬧脾氣無疑是雪上加霜。不僅不能控制住孩子的脾氣,還會大大增加他的不安全感,甚至會出現自我破壞等行為,這樣的處理方式,無法使他的問題真正得到解決。所以,第一步是先使自己冷靜下來。
  • 當孩子發脾氣時,你的反應至關重要
    媽媽立刻鬆開小男孩的手,說:「上午,爸爸剛帶你在樓下便利店坐過了。怎麼又要坐?」以下四種方式,家長們會選擇什麼樣的方法,來處理孩子在公共場所發脾氣哭鬧呢?1、直接把玩具買下來,迅速息事寧人。,那麼家長們在面對孩子發脾氣時,應該怎麼處理呢?
  • 【心海無憂】孩子發脾氣時,家長應該怎麼做?(推薦
    「長能耐了你,還學會發脾氣了!」這樣的話語,是不是很熟悉...很多父母,都有過類似「吐槽」孩子發脾氣的日常:「你說什麼,孩子都不以為然,還常對你發脾氣。去,把垃圾倒掉!——憑什麼讓我去,你怎麼不去!天冷,多穿點!——我不冷,冷不冷我自己知道,不用你管!去睡覺!——不困,晚點怎麼了!
  • 孩子發脾氣時寶媽這樣處理,決定了您的孩子的層次。
    孩子發脾氣時媽媽這樣處理,決定了你和孩子的層次,前四種都要改孩子發脾氣,是每位媽媽都會遇到的事,而如何處理,決定了你和孩子的不同層次——層次一:先呵斥,再妥協當孩子哭個不停、在地上撒潑打滾時,家長會在一瞬間面色陰沉,失去耐心,火氣上頭,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讓孩子閉嘴再說。於是她們會大聲訓斥孩子」哭什麼哭「」還有完沒完了,再哭你就出去「,當孩子受到責罵,不敢繼續發脾氣時,媽媽的情緒也逐漸平靜下來,此時自責和愧疚就會湧上心頭,她們會和孩子道歉,為了安撫孩子,會像孩子做妥協,滿足孩子的要求。
  • 孩子發脾氣(下):要如何正確回應孩子
    而取決情緒敏感力高低的因素,主要看小時候他釋放情感時,父母對他的態度。」 我們可以這麼來理解:孩子發脾氣時家長的回應,將直接影響了孩子情商的高低。家長需要教會孩子什麼是情緒,或者說你剛剛在發脾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情緒是可以控制和處理的,這樣對於以後孩子情緒的發展也有幫助。
  • 孩子愛哭鬧,發脾氣怎麼辦?父母學會這三個方法就夠了(收藏)
    他們在生氣、沮喪時大喊大叫,只不過是找不到詞來表達自己到底怎麼了。所以,你必須保持冷靜,學會找出真正令他困擾的問題,才能迅速、有效地處理這一情況。孩子經常會在想睡的時候發脾氣。如果這是問題所在,培養定時午睡的習慣,可以防止他再為同一件事鬧脾氣。如果你帶著小孩外出,記得隨身帶著健康的零食,以免他因為肚子餓鬧脾氣。3.問問他到底怎麼了。孩子渴望有人傾聽他們的想法,但只懂得用發脾氣來表達自己。認真看待孩子,詢問他到底怎麼了,仔細聆聽他的回應,也許有所幫助。抱住他或她,給予充分的關注,讓他們有時間解釋。
  • 愛發脾氣的孩子,才不是被慣壞了!(父母一定要看)
    這位媽媽講到這,嘆了一口氣:「孩子越大,脾氣也越大了。我現在每天回去都要忍著火氣,就怕哪一天控制不住,打斷他的腿……」「為什麼孩子常常『一言不合』就發脾氣?孩子到底需要什麼?」許多家長認為:孩子發脾氣,就是被慣壞了的表現。但其實,孩子發脾氣的背後,隱藏著許多你可能並未察覺的小秘密。
  • 孩子一歲時就發脾氣?家長這樣處理,幫你養個好寶寶
    其實大家真的想錯了,小孩子之所以會站起來反抗,就是因為寶寶已經知道如何處理自己情緒了,當寶寶不開心時,就會朝大人發脾氣,也就是大家所謂的反抗。不過大多數人只認為孩子有小情緒,或者感覺孩子沒有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其實這正是寶寶在逐漸接觸這個社會,如果這個過程中家長處理不好,就有可能引發一些矛盾。
  • 當孩子對你發脾氣時,用這5種方法步驟教育孩子
    當孩子對你發脾氣時,用這5種方法步驟教育孩子孩子在小的時候對自己的脾氣控制得不是很好,在一件小的事情上面只要稍微的有一點不開心那麼孩子就會亂發脾氣,懶在地上面不起來,在地上打滾,大喊大叫,不管家長父母怎麼樣去安撫孩子孩子都不理睬
  • 孩子發脾氣時,家長不當的處理方式,會給娃造成童年陰影
    文|秘籍君大部分孩子是很容易發脾氣的,但是針對孩子發脾氣的行為,不同的處理方法會帶來不同的效果。而有些我們經常會用到的方式,會傷害到孩子的內心,給孩子造成童年陰影。當孩子出來的時候,已經哭得話都說不出來了。案例二:朋友家5歲的兒子也是天生比較調皮,總是搗亂,而有的時候亂發脾氣,就會扔家裡的東西。看到這樣的行為,朋友非常生氣,就會狠狠地打兒子一頓,希望孩子長記性。但是不管朋友打多狠,每一次發脾氣的時候,孩子還是很失控,朋友被孩子氣得不行,對孩子一點辦法都沒有。
  • 孩子在公共場所發脾氣,家長這樣處理,不丟面子也不傷娃
    文|文兒孩子胡鬧、發脾氣是常有的事情,家長好好哄哄總能夠應付過去。但是,孩子在公共場所發脾氣,家長在眾目睽睽之下,並不一定會處理。比如,有的家長情緒激動之下,對孩子說了難聽的話;有的家長一時失手,出手打了孩子。可是,如果孩子受傷委屈,家長也容易感到自責。所以,孩子在公共場所發脾氣,家長不能當一件小事情處理。
  • 為什麼說孩子發脾氣時,家長的怎麼說很重要?超級早教師告訴你
    所以看似簡單有效地教育和處理問題的方式,卻為孩子日後的行為埋下後患。孩子脾氣暴躁,首先大人先自省。,孩子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說明他的父母(或者陪護人)也有這些問題,孩子都是有樣學樣的。孩子脾氣暴躁,大人先冷靜,深吸一口氣調整心態,數10秒心平氣和地與孩子交流,而不是「以暴制暴」,暴力解決不了問題;學會微笑不要垮著臉,如果你不會,就先演一演,或者對著鏡子練一練;真心意識到是自身的脾氣影響和處理問題的方式有問題才導致孩子性格的缺陷,如果你不改,就不要指望你的孩子會改。有研究表明,人類的智力腦比情緒腦發育得落後,尤其是孩子。
  • 孩子發脾氣(上):家長的錯誤回應方式
    這期節目引發了很多家長的討論,有的家長對於孩子發脾氣有了全新的理解與態度,我看到有家長留言希望我多分享孩子發脾氣的內容。,一衝你發脾氣了,就馬上滿足孩子的要求,本來孩子的脾氣可以在當下自己慢慢緩和了,但立即妥協的這一做法卻是強化了孩子發脾氣的行為。
  • 被誤解的愛發脾氣的孩子
    但其實孩子發脾氣的背後,隱藏著許多被我們家長忽略的小秘密......孩子發脾氣的根本原因,有如下幾點(一)、1-2歲寶寶發脾氣:需求得不到及時的滿足想要桌子上的一個小刀子,大人不給他,立馬大哭大鬧...
  • 孩子發脾氣時,家長的正確引導,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情商
    是一臉姨母笑,內心波瀾不驚,靜靜等待孩子安靜下來?還是心中立馬升起一團怒火,想著「趕緊停止吧,煩死了」?估計多數的家長都屬於後者,因為在我們的潛意識裡就認為發脾氣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沒有人喜歡一個人跟自己發脾氣。事實卻是,如果家長能正確處理孩子發脾氣這件事,反而能提高孩子的情商。
  • 孩子發脾氣時,90%的家長第一句話都回應錯了!
    ‍‍‍‍晨媽覺得:其實,孩子不可愛的時候
  • 孩子總發脾氣,背後的原因你知道嗎?可能是與家長有關
    文丨任林(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人都有七情六慾,都有自己的脾氣,孩子也不例外,經常可以看到發脾氣、哭鬧的孩子。尤其是孩子發起脾氣來,完全不受控制,不聽勸解。不僅場面失控難看,還會讓周圍的群眾覺得自己家的孩子是個無理取鬧的熊孩子,家長們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很多家長苦惱孩子總發脾氣,不知道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