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後一定要注意及時溝通(一)
寶好寶爸們都知道,孩子們發脾氣,都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趕腳。但是,過來人會用經驗告訴你,孩子發脾氣,來得快去得也快。 小孩子嘛,哄哄就過去了。 所以很多人,拿"孩子發過的脾氣"是不怎麼當回事的。 覺得,過去了,就沒事了。
然而我們都忽略了,孩子發完脾氣後最重要的一件事—溝通和復原,很多人都懶得去做。
有的時候,孩子正在氣頭上,你轉移注意力之後,他情緒已經平和了,你覺得沒必要再談了,大錯特錯!比如孩子非要買冰棍,你轉頭指給他一隻蜻蜓,他看見蜻蜓忘了冰棍,大人自然不再提起。
有的時候,我們用大人的身份迫使孩子隨了我們的願,你覺得既然孩子從了你,就沒必要再談了。比如超市裡非要買類似的玩具,你拒絕,他大哭,哭完,不再接著要了,你覺得事情不都解決了?
還有些時候,事發時不方便談,但事情過後,你又不知道該從何談起了。比如,小表弟的生日宴上,女兒應該把點蠟燭、吹蠟燭、切第一刀蛋糕的機會都留給弟弟,但是她很不甘心,生日宴上、親朋好友面前,她大發脾氣,在座位上悶悶不樂,但馬上被分到蛋糕,她又變得開開心心了。
當暴風雨過去,海面平靜之後,我們的第一反應,是把它們拋到腦後,甚至假裝這些不愉快從未發生過。 但如果孩子發完脾氣之後、做錯事情之後、哭過、鬧過之後,我們不去溝通、不去復盤,就等於錯過了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
熟不知,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是很深遠的。
讓我們看下下面這個例子:
一個妻子跟她丈夫的相處模式,就是我上面提到的方式,那麼他們的情況可能是這樣的。
妻子睡前忘記洗碗,第二天丈夫要衝一碗麥片做早餐的時候,才發現沒有乾淨的碗可以用,而此時他已經要遲到了,他可能會生氣的不吃早飯就出了門。又或者,妻子認為周六的上午,丈夫應該抽出時間帶孩子下樓玩一會兒,但丈夫拖拖拉拉找各種藉口拖延,妻子搖搖頭,只好自己帶著孩子出去玩。
事後夫妻雙方都不再提起這些事,甚至假裝這些事從沒發生過,繼續其他家庭生活。但是,這樣發展下去,絕不會是一段健康長久的婚姻關係,裡面會摻雜著各種委屈、不滿。
很多時候,我們只想把一些煩心的小事壓到水面之下,然後好似風平浪靜的繼續前行。 但不幸的是,這並不是一個明智之舉。
大人尚且如此!如果你以同樣的方式養育一個孩子,那麼就會給他的後半生埋下一個禍害。 這就是為什麼,孩子發完脾氣,事情依然不算結束。
寶媽們是怎樣處理的,歡迎評論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