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電視劇《隱秘的角落》,對於劇中朱朝陽這個孩子前後的巨變深感震驚和惋惜,一個模樣清秀、考試常考第一在老師眼裡明明是好學生的孩子,最終卻在父母各種行為的影響下,性格逐漸扭曲,以致變得瘋狂。
不禁扼腕嘆息:一個好好的孩子就這樣被毀掉了!
假設朱朝陽的父母沒有離婚,家庭和和美美,那麼朱朝陽應該是個成績優異十足的好學生乖學生,是為父母臉上貼金的那種小孩。
又假設朱朝陽的父母的確是離婚了,但是父母即便離婚,也都是時刻關心朱朝陽的身心發展,都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雙方離婚後父親對兒子漠不關心,母親對兒子嚴格控制這種情況,那麼朱朝陽也應該是一個在父母的親浸泡下長大的擁有健康心態的孩子。
這一切的假設如果成立,世界又多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有為青年。
《隱秘的角落》這部電視劇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我們常在想怎麼培養孩子,卻總是做不好自己,其實我們做好了自己,培養孩子又有何難?朱朝陽從一個好孩子變成一個讓人瑟瑟發抖的壞孩子,很大程度上是他的父母造成的。
父母的修行對於孩子而言何其重要,父母對孩子都盡到了責任,做到了尊重和健康的愛,那麼孩子的人生也是健康的。我的一個大學室友從小父母離異,她和妹妹跟著父親生活。剛接觸她的時候,她給我的印象是話很多,嘰嘰喳喳,性格活潑。後來得知她從小就遭遇父母離異,內心著實很驚訝,可是她的態度更讓我驚訝,說起父母離異這個事情,她一副很無所謂的樣子,沒有一點傷感,她說:「我覺得沒什麼呀,父母性格合不來就分了,對我們沒什麼影響,我們經常能見到媽媽,比之前少了吵架,感覺還更好了。」室友的事情給我的感覺就是,父母可以離婚,但是如果都是愛著孩子,對孩子負責任的話,孩子也不會受到多大的傷害。
作為父母,我們不能像朱朝陽的爸爸朱永平,與妻子感情破裂後新成立了家庭,就對自己的兒子朱朝陽漠不關心,一心只顧自己現在的小家;也不能像朱朝陽的媽媽周春紅,瞞著兒子朱朝陽離婚的真相,談了戀愛偷偷摸摸的不讓兒子知道,每晚逼兒子喝下牛奶等等,那樣偏執和對孩子密不透風的愛,讓孩子喘不過氣來。
孩子有自己的人生,我們作為父母給了孩子生命,就要從此敬畏他的生命,尊重他的想法,不要將他的人生拴在自己的身上,多和孩子溝通交流,與孩子共同探索他的人生之路,這才是父母應該為孩子做的事情。
朱朝陽後來之所以變成壞小孩,與父親的漠視和母親窒息的愛是分不開的。父親一味地偏袒新組建家庭的女兒,好不容易為兒子買雙白鞋子,被他的女兒朱晶晶踩髒了也不為此嚴厲批評教育女兒,致使朱朝陽的自尊一次次被踐踏而變得心理扭曲。同時,母親對朱朝陽密不透風的控制,也讓朱朝陽找不到傾訴的對象,這樣的朱朝陽不變壞才奇怪。
雖然後來朱永平逐漸意識到自己對兒子的疏忽,有了愧疚,最終以保護兒子與張東升打鬥被刺死的慘烈換取了朱朝陽的懸崖勒馬,但朱朝陽之前本來應該美好快樂的人生是回不來了,成了犧牲品的朱晶晶也回不來了,不得不說還是有些晚了。
因此作為父母,我們要讓孩子從小感受愛,給予孩子健康的愛,讓孩子擁有健康的人生,而不是到了出事的時候才後悔莫及。
最後,想說一聲:「願世界上不再有朱朝陽這樣的孩子,願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父母的全力呵護下健康快樂成長!」
歡迎評論,我是8歲男孩和1歲女孩的媽媽,喜歡讀書,熱愛寫作,願與您和寶寶在育兒路上共同成長。歡迎關注「小明和小小凡」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