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呼籲改變教育前先改革考試,中國真的一定要改革應試教育嗎?

2020-12-14 熊熊撩電影

巴黎當地時間12月3日上午,鄉村教師代言人-馬雲受邀參加世界教育論壇並發表演講。

馬雲表示,要改變教育模式,首先要改變考試的模式。

馬雲說道,「如果考試是唯一的KPI,教育就不會是正確方向。」

「很多年輕人上了大學卻不知道要幹什麼。「那些文憑只是學費的收據而已。我們需要有那些真正思考的人,社會是真正的學校。」

網友評論結為兩個陣營,支持的人說:

「馬雲講出了我的心聲」

「社會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而不是空有滿腦子知識卻不會靈活運用的人」

反對的人說:

「填鴨式的教育,在現在這種還有大量地區需要支教的國情下是最適合的」

「改完就教育分層分化了」

總得來看,支持的網友認為教育應該更注重能力培養;反對的網友認為目前的現狀可操作性不強,且容易造成階層分化。

1

馬雲本人在創建阿里巴巴之前就是一名英語老師,相信馬雲對教育是有感情也是有個人從業的一些心得的。(阿里巴巴的元老很多也都是馬雲的學生)

馬雲對教育的支持並不是打嘴炮,他在2015年便設立了「馬雲鄉村教師獎」,目的就是發展鄉村教育。

那麼,他的「改變教育前先改革考試」的言論應該怎麼看待呢?應試教育真的到了改革的的地步了麼?

2

「改變教育前先改革考試」,這句話不論放到哪裡都是正確的,關鍵要看的是放在什麼樣的國情。

以我們中國的高考為例,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是多少呢?

這是從2000年到2015年的一個數據。

從表中可以看出,近幾年每年的考生都在900萬以上,甚至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的考生達到了千萬級別。

如果他們不用高考這種應試的考核方式來選拔考生,那應該用什麼方式呢?

素質考核?這是多麼大體量的工作,等折騰完沒準都大學畢業了。況且,這僅僅是一年的工作量。

素質教育喊了這麼多年,最後還是要高考是為什麼?就是因為以「素質」作為錄取標準的可操作性不強嘛。除了極個別優秀的考生能獲得大學提前面試資格而保送,大部分人還是要走高考這條路,你讓大學面試900萬人試試?

3

之前有篇「寒門再難出貴子」的文章火遍全網,講的是近些年考入名校的寒門子弟越來越少,寒門子弟由於從小教育資源的匱乏,上升通道已經越來越窄。

我不完全贊同文章觀點,但寒門子弟的上升通道很窄的確是個不能忽視的現實。創業成功只是極小概率的事件,所以唯一的通道只剩下教育。

而如果高考將考生全方位發展的素質作為進入大學的指標,那麼寒門子弟連大學的門都摸不著,因為他們的父母沒有資源和金錢從小就培養他們。

之前在一個小區的車庫裡見到過一個補習班,一位老師搭了一個簡易的黑板教孩子們說英語。周邊都是來來往往的車輛,環境極為嘈雜,那位老師操著一口本土化的英語,老師說一句,孩子們跟著說一句。我打聽了一下,一節課十五塊錢。

我無法想像這些孩子在長大後跟那些從小在國際學校讀書的孩子該如何競爭,事實上,如果「外語口語」作為大學錄取標準的話,那些在車庫裡學英語的孩子從一開始就輸了。

4

很多人拿美國的精英教育來說事,其實,美國窮人的孩子基本上是很難讀大學的。

翻開申請大學的材料,跟富人的孩子相比,他們沒有參加過出國夏令營,機器人比賽,更沒有社會賢達的推薦信。即使拿到了大學的offer,除了極其優異的可以申請到大學獎學金,大部分人也無法支付大學高昂的學費。

美國2018前50大學學費

這是美國頭部大學的學費,3萬美金起步,一年哦!

觀點:

·改革考試是趨勢,但目前時機不成熟;

·窮人實現躍升的通道只剩下教育;

·高考是窮人獲得教育資源最公平的方式。

相關焦點

  • 馬雲的雲谷教育,是不是中國教育改革的試驗田?
    他認為,「我們必須對教育進行改革,必須思考二十年以後的學校應該是怎麼樣的」,「中國未來進一步的發展就在於教育的改革」。「教育現在變成了令人焦慮的問題,每家都很焦慮,我覺得這是一個更大的問題,我們要慮,但不能焦。
  • 馬雲說教育不改革未來年輕人就更不好找工作——談教育改革
    教育要逐步改變大一統.我們國家學生學習的內容基本一致,教育的統一管理培養出的學生千篇一律,教育改革沒有積極性。,通過統一筆試考試確實能找到人才,錯就錯在學習的內容千篇一律,學生選擇的餘地太小,學生難發揮特長。
  • 馬雲呼籲鄉村教育從有到優,推進鄉村教育改革再出新舉措
    馬雲說,在他看來,六七十年前,鄉村教育就是掃盲,教認字;這三四十年來,鄉村教育重點解決的是讓孩子都「有學上」,到了今天,鄉村教育從無到有,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未來的鄉村教育,自己覺得不僅要「有」,還要「更好」,要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像城裡孩子一樣,公平地享有優質的教育。
  • 馬雲的雲谷教育,是不是中國教育改革的試驗田?
    他認為,「我們必須對教育進行改革,必須思考二十年以後的學校應該是怎麼樣的」,「中國未來進一步的發展就在於教育的改革」。 「教育現在變成了令人焦慮的問題,每家都很焦慮,我覺得這是一個更大的問題,我們要慮,但不能焦。
  • 「我的英語是數學老師教的」 教育界「業餘選手」馬雲呼籲給老師最...
    都市快報訊 12月3日,經合組織(OECD)舉辦的「世界教育論壇」在巴黎召開,馬雲受邀分享對未來教育的思考。面對數百名全球教育家、企業家和優秀青年代表,馬雲表示,今天討論教育的出發點,是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他在分享中3次強調了老師的重要性,呼籲應該給老師最好的待遇。
  • 馬雲「重回課堂」演講:談教育改革、回應阿里裁員、談企業管理理念...
    鈦媒體註:在近兩日舉行的馬雲鄉村教育發展年會上,馬雲和鄉村教師、校長一起「重回課堂」,談教育改革、回應阿里裁員、談企業管理理念。「如果教育能夠讓八九十歲的老人依然像孩子一樣,對未來充滿好奇,對未知充滿好奇,對追求知識、對追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充滿好奇,這就是真正教育的意義。」與此同時,馬雲還不斷呼籲全社會「幫幫校長」,在課堂上再一次強調了校長對於鄉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校長就是教育。校長沒想法沒規劃,老師就看不到希望,老師看不到希望,學生就很難有未來。
  • 推動鄉村教育改革,馬雲呼籲鄉村教育要從有到優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譚萍 未來的鄉村教育,我覺得不僅僅要「有」,還要更「好」。」9月3日晚, 第二屆馬雲鄉村師範生啟航典禮線上舉行,馬雲通過視頻演講參會。馬雲表示, 要讓每個鄉村的孩子,都能像城裡的孩子一樣公平的、有效的享受到優質的教育。希望未來每所鄉村學校,不但有足夠數量的語文、數學和外語老師,也要有足夠數量的音樂、美術和體育老師。
  • 看看教育如何改革,提前謀劃!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針對教育改革的問題,本人瀏覽了大量關於教育改革的文章,從中也得到不少啟發。與朋友們一起分享。以後全中國的高考科目採用「3+3」模式,高考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3門(物理、生物、化學、歷史、地理、政治6科中選3科)學生自主選擇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成績構成,作為高等學校錄取的基本依據。新高考改革的一個重大突破,就是將高中學生的綜合評價內容作為招生錄取時的參考。從「招分」轉向「招人」,打破了過去以分數錄取學生、一考定終身的弊端。
  • 馬雲與百位名校校長交流:教育改革需要校長的領導力
    當天下午,剛下飛機的馬雲,趕來與校長們交流,分享了他關於教育,以及關於校長領導力的觀察與思考。這幾年,馬雲在鄉村教育上花了不少時間。而他和夥伴們發現一個問題,60%以上的老師離開學校,主要是因為討厭校長。他也因此更加感嘆,改變教育校長是關鍵,教育改革需要校長的領導力。
  • 雲谷第一課馬雲演講:中國未來進一步的發展就在於教育改革
    8月30日下午,馬雲主動現身杭州雲谷學校,與家長們共同探討孩子的成長之路,交流關於教育的思考。他認為,「我們必須對教育進行改革,必須思考二十年以後的學校應該是怎麼樣的」,「中國未來進一步的發展就在於教育的改革」。 「教育現在變成了令人焦慮的問題,每家都很焦慮,我覺得這是一個更大的問題,我們要慮,但不能焦。」
  • 新發布的高中改革方案,會給我們帶來哪些改變?
    四、中國的「高考指揮棒」將完全指向全面素質教育(1)分類考試,不再只用分數選人未來的高考、中考不再全部以分數作為評定人才的唯一標準。「一個明顯的改變是,新高考方案中有一個很大的亮點就是實行分類考試,也就是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的考試招生分開進行。」
  • 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_高考英語改革_教育改革——中國教育在線
    介紹《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有關情況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14年9月4日(星期四)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將在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劉利民,部長助理林蕙青介紹《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推動鄉村教育改革,馬雲呼籲鄉村教育從有到優
    9月3日晚, 第二屆馬雲鄉村師範生啟航典禮線上舉行,馬雲通過視頻演講參會。馬雲表示, 要讓每個鄉村的孩子,都能像城裡的孩子一樣公平地、有效地享受到優質的教育。希望未來每所鄉村學校,不但有足夠數量的語文、數學和外語老師,也要有足夠數量的音樂、美術和體育老師。六七十年以前,鄉村教育主要就是掃盲,這三四十年來鄉村教育重點解決的是讓孩子都「有學上」。
  • 創辦雲谷學校,開學第一課馬雲挑戰基礎教育改革
    ,不知你聽了嗎?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馬雲給我們帶來哪些有關基礎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一、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馬雲說:「我認為我們的開學第一課要給家長們上,因為在中國,孩子在18歲之前,決定孩子命運、決定孩子學習的是家長。家長不過關,孩子是不可能過關的,孩子的很多問題都是家長造成的。
  • 公務員工資改革方案最新消息:機關人員稱多扣8%養老金呼籲改革或先...
    聽到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的消息後,劉平有點難以接受。劉平是山西的一名小學老師。就在一周前,她還沉浸在每月工資漲了200元的小幸福裡。但現在她開始擔憂,如果明年加入養老保險,這200元夠個人繳費嗎?每月本就微薄的薪水是否又要多一項支出?
  • 考試改革糾正英語學習過度狂熱
    除去分制和考試方式,填報志願的規定也進行了一些改動,使其能夠更有利於選拔和培養人才。多年來呼籲中高考進行改革的呼聲一直沒有停止,雖然直到今天才有了實質性的改變和進展,但還不算太晚。  今天下午,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公布《2014-2016年中考中招改革框架方案》(徵求意見稿)與《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徵求意見稿),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公開徵求意見。在這兩份方案中,北京的中高考招考和命題均有大幅改變。  中考和高考作為中國學生十幾年初、中等教育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兩個考試,其結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升高中和升大學的質量與前途,重要性不言而喻。
  • 馬雲說自己的英語是數學老師教的
    說起馬雲,沒有人不知道,尤其是喜愛購物的女人們;馬雲創立的阿里巴巴,淘寶,天貓,改變了中國的商業格局,是一個改變了行業規則的大人物。其實馬雲的成功除了時代因素以外,他自己的努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他的英語水平,簡直碾壓了國內的眾多經濟大佬;在國內超級企業家裡,可能除了李彥宏、張朝陽,英語最好的就是馬雲了。當然,關於馬雲的英語坊間有多種說法,例如他年少時經常去杭州的英語角找老外練習口語,所以他的英語口語能力非常強。
  • 素質教育比應試教育優勢明顯 教育改革是否必要
    說了這麼久的教育,應試教育到底是否適合中國呢?如果不是,那什麼教育的理念更加先進呢?國人是否也能適應這類教育呢?讓我們徹底解刨中國底層「應試教育」和芬蘭頂層「素質教育」的本質區別。一:按GDP支出對比中國:3.5%左右芬蘭:6%左右二:義務教育年限中國:目前中國實行的是九年義務教育,也就是說最低學歷也有個初中畢業。芬蘭:芬蘭實施的全民免費教育,從小學到大學均免費。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自1970年代以來,芬蘭教育開支每年佔GDP的比例都在4.4%以上,在全球位居前列。
  • 中國教育:有分就是娘。素質教育也能考高分?算了吧,那是忽悠
    中國的素質教育為什麼這樣舉步維艱?一,考試選拔,是素質教育難以推進的根源。我們的教育,從小學就充滿了考試選拔。學校要分重點班和普通班(雖然不準分,但是普遍都分了),就要考試;小升初要考試,中考高考更不必說;大學畢業了,出來工作仍然要考試——一直到工作穩了,考試才離開學生。
  • 考研招錄方式改革!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
    小媛 噠7月2日,《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財政廳關於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其中需要我們注意的亮點是研究生招生考試制度改革。>3、推免力度和名額加大,統考名額變少「能力素質+專業能力」實際上和保研的形式很像,保研也是注重考察綜合能力的申請方式,在學生申請保研名額的時候,目標院校也要先考察他的基本成績、外語能力、實踐能力、科研能力、個人素質等等方向,確保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