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繪本《洞》出版發行 插畫師以「重慶大轟炸」為背景創作
繪本《洞》出版發行 插畫師以「重慶大轟炸」為背景創作 2019-06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重慶6月5日電 (記者 鍾旖)「今年6月5日是重慶『六·五』大隧道慘案78周年紀念日。我想通過繪畫的形式,將重慶人不屈不撓的精神通過繪本傳播開來,讓讀者明白和平的可貴。」5日,重慶「85後」插畫師劉何躍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
重慶「85後」插畫師繪製山城美德傳說「獻禮」家鄉
作為一名「85後」插畫師,重慶崽兒(意為「小夥兒」)劉何躍自2013年起,用手中畫筆將傳說故事轉化為繪本。19日,他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說,「這是我送給家鄉的一份禮物,希望更多人通過這份禮物認識重慶。」
-
【洞】聽故事繼續,這一次聽你說
還記得「心若有光 便是希望」【洞】新書分享會嗎?雖然分享會活動已經結束,但【洞】的故事還在繼續。重慶的「洞」意味著什麼?插畫師劉何躍在他的新繪本裡給出了他的答案。也在分享會上和讀者一起分享了他對洞的感觸以及重慶與洞的故事。「重慶大轟炸」是《洞》的創作背景。
-
原創漫畫繪本《二十四節氣》出版發行
由中國動漫集團有限公司出品,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中國農業博物館聯合編審的原創漫畫繪本《二十四節氣》正式出版發行。《二十四節氣》全套書共4冊,以春、夏、秋、冬各自獨立成冊。以輕鬆易懂的漫畫形式向讀者詳細介紹了二十四節氣,整本書以「天」、「地」、「人」為中心展開。「天」代表天體,太陽運行情況、氣候特點等。「地」代表物候特徵,包含動物活動與植物生長情況、農時農耕等。「人」代表中國各地不同地域節氣習俗民俗、以人為中心的飲食養生規律與文人體驗到節氣變化有感而發創作的相關詩詞等知識。
-
「共度時艱:倫敦·重慶大轟炸」展覽在牛津大學舉行
新華社英國牛津4月30日電(記者桂濤)英國牛津大學和重慶圖書館主辦的「共度時艱:倫敦·重慶大轟炸」展覽4月30日在牛津大學開幕,以紀念兩座城市的人民在二戰期間遭法西斯國家轟炸時表現出的不屈精神。牛津大學中國中心主任、中國現代史教授拉納·米特在開幕式致辭中說,此次展覽的目的是展現倫敦與重慶作為同盟國一部分遭受大轟炸的情景,講述這段二戰時的悲劇故事。展覽策展人、牛津大學中國中心研究員聶紅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二戰期間,倫敦與重慶遭到法西斯國家的轟炸,遭受巨大損失,兩座城市的人民都表現出了頑強的鬥志。
-
「疲勞轟炸」下的重慶:日軍拍攝的大轟炸中的重慶俯瞰圖
重慶三面環江,一面接陸地,形似半島。圖為1941年5月日本飛機轟炸重慶渝中半島情形。1941年日機轟炸下的重慶,兩江清晰可見,圖中兩江最近處為重慶的鵝嶺。1941年6月15日,重慶市區遭受轟炸後燃燒情形。
-
讓扒手搞防空救護,重慶大轟炸背後的防空黑幕
重慶大轟炸是指中國抗日戰爭期間,從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對重慶進行的長達5年半的戰略轟炸。據不完全統計,此間日本對重慶實施的轟炸超過200次,共出動9000多架次飛機,投彈11500枚以上。重慶死於轟炸者10000人以上,超過10000幢房屋被毀,市區大部分繁華地區被破壞。
-
親歷者憶重慶大轟炸:80年前的彈片還殘留腦中
「重慶大轟炸」親歷者:希望子孫不忘歷史重慶85位大轟炸受害者中已有30多位去世他們建議將6月5日設為「重慶大轟炸死難同胞公祭日」案件歷經兩審,裁判結果均為承認轟炸史實,駁回謝罪賠償訴求。今年距離重慶大轟炸過去已整整80年。過去十年間,重慶的85位大轟炸受害者中已有30多位去世,這些歷史的見證者們正在加速逝去,健在者也都是年近九旬的耄耋老人。對這些親歷者的經歷進行搶救性的記錄和保護已迫在眉睫。近日,本報記者在重慶專訪了一批當年的重慶大轟炸親歷者,他們向記者講述了那段血淚歲月。
-
西南大學教授創作繪本叢書,用奇幻故事為青少年介紹科普知識
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歷史博物館館長卞兆明歷時兩年時間完成《博物館魔法之旅》繪本叢書近日出版了。8月21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了解到,該書用講故事的方式介紹科普知識,以9歲中國男孩鹿小奇為主角,講述了他在參觀自然博物館時,意外和館中展品展開奇妙對話,從而踏上非洲、南美洲、南極洲冒險之旅的奇幻故事。
-
重慶大轟炸對日訴訟日方律師:已向日本最高法院提交上訴理由書
元旦假期第一天,在人民公園成都大轟炸遇難同胞紀念雕塑前,氣氛卻異常肅穆,30餘位和成都大轟炸頗有淵源的人聚在一起,向成都大轟炸遇難者獻花敬禮。 人群中,有一位成都大轟炸受害者的老朋友——重慶大轟炸受害者對日訴訟團(包括重慶、成都、松潘等地)日方律師一瀨敬一郎。
-
國內首套兒童就醫繪本《打針,我不怕!》等四部在上海發行
等四部在上海發行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2017-05-13 09:41 來源:澎湃新聞
-
市川裡美|跑遍全球,只為創作更優秀的兒童繪本
上周五8月23日北京,參加了博洛尼亞插畫展上的一個活動,是來自日本一位著名繪本畫家,作者,市川裡美老師的分享會,可能很多有孩子的家長都讀過她的繪本,活動上她分享了自己為什麼走上創作繪本的這項事業,以及旅行繪本背後的感動故事。現在我想把這位畫家,作者,更夢幻的故事分享給大家。
-
從0到1繪本課 | 讓每個熱愛故事的⼈,在創作的路上找到出路
「散步」三部曲說蒲蒲蘭為中國繪本制定了一種標準並不誇張,他們不光展示繪本出版的頂級水平,還包括做繪本的心。,不僅為中國市場樹立了一種審美標準,也為中國創作者提供了創作的參考系。2018年7月,大吳寫下:「若日後我出版自己的第一本書,獻詞一定先獻給我的奶奶。「一年後《樹王》出版,扉頁寫著「獻給我的奶奶龍秀清,她是第一個教我畫畫的人。」對於創作者來說,這一刻他們被打撈上岸,不再潛藏於黑暗中獨自創作。
-
臺灣繪本作家幾米創作20周年原畫展在蘇州舉行
新華社南京11月11日電(記者劉巍巍)「我的世界都是你——幾米創作20周年原畫展」9日在江蘇蘇州誠品書店啟幕。臺灣繪本作家幾米的99件經典繪本原畫作品及1幅油畫新作與參觀者零距離接觸。「自學過程看了很多國外雜誌和繪本,覺得繪本實在太棒了,不該只當兒童讀物,後來出書時便決定要創作給各種年齡層讀者閱讀。」2018年是幾米創作20周年。從1998年開始,幾米推出《森林裡的秘密》《微笑的魚》《向左走·向右走》等多部膾炙人口的作品。2003年前後,幾米繪本掀起閱讀熱潮,吸引各界矚目。
-
老人創作兒童繪本 7年繪出文夕大火時長沙城(圖)
昨日,面對記者採訪,蔡大姐說自己繪了一輩子兒童讀物,雖然退休10多年了,但童心未泯,並一直在創作,「我創作的這本《火城》,能用中日韓三個版本出版發行,算是我獻給抗戰勝利70周年的最好禮物。」 從小喜歡繪畫,畢業後去農村當了老師 蔡皋出生在長沙城,繪畫也許是她的天賦。「小時候,我經常跟著外婆去逛街,可以說走到哪裡就畫到哪裡。」
-
戰「疫」有我|我校教師編著特殊兒童防疫繪本《走開,冠小毒》出版...
近日,在抗擊疫情的關鍵階段,我校人事處職工、美術學院兼職教師張琪參與編著的特殊兒童防疫繪本《走開,冠小毒》目前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公開發行。《走開,冠小毒》繪本是我國首部專門針對智力障礙兒童防疫需要設計的科普繪本,由六個故事組成,用擬人化的手法講述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危害、傳播及其防護措施,並引導智力障礙兒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愛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為特殊教育及智障兒童的防疫與成長做出積極貢獻。▲《走開!
-
中國大陸繪本漫畫第一人黑背,十周年全彩紀念版出版
近日,中國大陸繪本漫畫第一人黑背推出的其漫畫十周年全彩紀念版火熱上市,新書自發售以來,市場反響熱烈,獲得了廣大讀者的好評,同時也受到了全國多家媒體的關注與報導!自從2007年6月29號黑背在網上開始連載至今,「黑背系列漫畫」已經創作了八個系列了。在這些年裡,黑背的FANS「黑米」不斷壯大,讓黑背漫畫有超過一千萬的網絡轉載、過億的瀏覽量和黑背空間近700萬的點擊量,這些都見證了黑背的迅速成長。黑背從2007年開始創作繪本漫畫,累計出版三十餘本單行本漫畫。
-
花婆婆方素珍繪本創作30周年慶典舉行
圖為方素珍向國家圖書館贈書自己創作的繪本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貴勇)「相對來說,方素珍是我國推廣兒童閱讀行動最早、來往海峽兩岸最頻繁、出版繪本數量最多、繪本銷售冊數最高、11月23日,由浙江少兒出版社主辦的花婆婆方素珍繪本創作30周年慶典在京舉行。活動現場,中國出版協會原副主席海飛從全球視野評價了近些年中國原創繪本的發展狀況,並高度評價了方素珍對我國原創繪本創作和推廣所作出的貢獻和努力。 發布會上,浙江少兒出版社社長汪忠發表致辭,6名北京大學附屬小學學生朗誦了方素珍創作的兒童詩《明天要遠足》《你想要一顆星星嗎》。
-
《大轟炸》英文新預告
時光網訊 由布魯斯·威利斯、劉燁、宋承憲、陳偉霆、謝霆鋒、範冰冰等出演的戰爭片《大轟炸》今天發布英文版新預告片,影片將於10月26日在美國的電影網站上線播出,海外地區菲律賓、印度也會陸續上映。 《大轟炸》導演蕭鋒於10月17日對外界宣布影片取消中國內地上映,他寫道「再多的事實都於事無補,再多的清白都難擋抹黑,再多的付出都難免決絕,是到放下的時候了。放下不是放棄 ,只是可憐了養育八年的孩子《大轟炸》!向一直支持我的主創夥伴,向一直努力的發行團隊,向仍對電影保有期待的觀眾道歉!餘生堅信:天下大道,終會為好人而通暢。
-
臺灣「繪本阿公」的創作經 ——訪鄭明進
今年6月2日是他八十大壽,為了向這位被臺灣幾代小讀者稱為「繪本阿公」的前輩繪本畫家、兒童美育先驅致敬,臺北等地舉行了「繪本阿公·圖畫王國——鄭明進80創作展」系列回顧活動。 繼去年在大陸出版他與作家林海音合作的集文學性、地理知識和稚趣圖畫於一體的繪本《請到我的家鄉來》,他取材自中國民間故事、初版於1968年的首部繪本作品《十兄弟》前不久也在大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