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此生遇見,絕非偶然

2020-12-16 騰訊網

我一直相信一句話: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他一定會教會你一些什麼。

所以我也相信:無論我走到哪裡,那都是我該去的地方,經歷一些我該經歷的事,遇見我該遇見的人。

昨天,是一道風景,看見了,模糊了。

時間是一個過客,記住了,遺忘了;生活是一個漏鬥,得到了,失去了。

一歲年齡一歲心,時光打磨成熟心。

歲月,讓我們對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越來越深。

世上沒有不平的事,只有不平的心。

人的成熟不是年齡,而是懂得了放棄,學會了圓融,知道了不爭。

有些苦衷不言痛,不是沒感覺,而是知道說與不說都一樣。

那些暗傷,不是不在乎,而是懂得了慢慢修復。

沒有誰的生活始終充滿幸福快樂,總有一些痛苦會折磨我們的心靈。

我們可以選擇讓心靜下來,慢慢沉澱那些痛苦。如果總是不斷地去攪和,痛苦就會充滿我們的生活。

人生,哪能事事如意;生活,哪能樣樣順心。

所以,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不和自己較真,因為傷不起。

不和往事較真,因為沒價值。

不和現實較真,因為要繼續。

因為善良,所以寬容;因為責任,所以承擔。

因為看輕,所以快樂;因為看淡,所以幸福。

人經不起考驗,故不要輕易考驗於人。

走入人心很難,走入己心更難。心未定,故一切不定;若確定,則當下就定。

心靜則智生,心亂則愚起。

選擇平淡生活,不是不奢望繁華,因為心裡明白,功名利祿皆浮雲,耐得住寂寞才能升華自己。

人生就是一陣風,起了,沒了;理想就是一盞燈,燃了,滅了。

人情就是一陣雨,下了,幹了;朋友就是一層雲,聚了,散了。

閒愁就是一壺酒,醉了,醒了;寂寞就是一顆星,閃了,滅了。

孤獨就是一輪月,升了,落了;死亡就是一場夢,累了,睡了。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疑物,何處染塵埃。

一過千年,菩提樹下,書一卷往昔,再等一世塵緣,只為再看你一眼。

- END -

最美文學

溫暖全世界

關注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美文:徐志摩:此生遇見,絕非偶然
    作者:徐志摩  主播:江南金蟬子聲音來源:江南金蟬子 編輯:時光美讀我一直相信一句話: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他一定會教會你一些什麼。所以我也相信:無論我走到哪裡,那都是我該去的地方,經歷一些我該經歷的事,遇見我該遇見的人。昨天,是一道風景,看見了,模糊了。時間是一個過客,記住了,遺忘了;生活是一個漏鬥,得到了,失去了。
  • 讀徐志摩《偶然》:真正的愛情並不需要佔有
    徐志摩的這首《偶然》寫於1926年5月,是他初遇林徽因於倫敦時所作。當他見到林徽因時,燃起了愛情之火,有感而發寫下了此詩。詩歌語言優美,讀來朗朗上口。偶然徐志摩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失了蹤影。
  • 評讀詩人徐志摩詩歌《偶然》
    原詩:徐志摩 《偶然》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 賞析 《偶然》寫於1926年5月中旬,此詩是徐志摩與夫人陸小曼合寫劇本《卞崑岡》第五幕中老瞎子彈三弦時所唱的歌詞。但是,《偶然》這首詩寫成了於創作劇本之前。徐志摩是很重視他自己這首詩的,他說《偶然》、《叮鳴》幾首詩劃開了他前後兩期詩的鴻溝。他抹去了以前的火氣,,用整齊、柔麗、清爽的詩句,來寫出那微妙的靈魂的神秘。
  • 有聲|徐志摩:偶然相逢成《偶然》
    探尋聲音境界 還原誦讀本質偶然相逢成《偶然》作者|徐志摩 朗誦|高昂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在中國詩壇享有盛名的新月派詩人徐志摩,其人其詩均如行雲流水近兩年,各地報刊上不乏關於他軼事逸聞的記載,唯獨對其創作《偶然》的一段因緣未見提及。現補述出來。以續舊日佳話。先是徐志摩與北京名媛、高級軍官王賡的夫人陸小曼相愛,兩情無奈,陸小曼已是羅敷有夫,只能是還君明珠,徒喚奈何了。徐志摩在失意之餘,便負氣離開北京,遠涉重洋,去法國巴黎遊學。哪知情之所鍾,有如抽刀斷水,雖遠走天涯,未能逆境療相思之疾。
  • 七夕愛情詩:東北方言版徐志摩情詩《偶然》
    浙江詩人徐志摩的愛情詩《偶然》堪稱經典,網友張毅男和網友呂彥軍是一對情侶,他們默契合作,用與浙江方言反差較大的東北方言朗讀了徐志摩的這首情詩。他們說:「我們都不曾相信偶然會相遇,不曾相信偶然會相愛,我們不會像徐志摩一樣讓愛轉眼消失,而是讓愛長久地留在肩旁,挽在手心,停在心頭。」
  • 此生遇見你,往後餘生,我的世界只有你!
    此生遇見你真好,自從遇見你的那一刻起,我也非常清楚的知道,並不是別人比你差,哪怕是別人好千倍萬倍,也無法能夠走進我心裡,因為我心裡只有你,也只能放下一個你。我們從相遇,相識,相知,相愛,在我看來不是偶然,也不是一時的衝動,這是上天註定的緣分,緣分讓你我走在了一起,緣分讓你我彼此相愛,緣分讓你我成為了彼此最相愛的人。
  • 人這一輩子,所有的遇見,其實都是一種償還
    所有的遇見,其實都是一種償還。來世今生,並不是什麼怪誕奇聞。就用能量守恆定律來說,總有一股能量在延續,這也是我們心心念念的來世約定。佛說:「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他一定會教會你一些什麼」。當那個人出現的時候,其實就是在繼續前世的約定。
  • 林徽因的詩《仍然》是在回答徐志摩的詩《偶然》嗎
    今天我們就通過讀一讀新月派詩人徐志摩和林徽因的兩首小詩,來看一看那時候的他們的兒女情長與才思。林徽因十六歲時被她父親林長民帶著到歐洲遊學。林長民想讓女兒薰陶一下西歐的文化藝術,歷練一下以增長她的見識。在這期間恰逢徐志摩在劍橋大學學習,於是二人互生好感。徐志摩很狂熱。但得知徐志摩已婚且欲休妻的事情後,聰慧的林徽因拿不定主意就請問於父親林長民。
  • 無論遇見誰,都是你生命裡該出現的人,都有原因和使命,絕非偶然
    我從未後悔遇見你和愛上你,可是如果一切可以從來的話,我再也不要愛上你。想說在這個大校園裡的一個十字路口,這個天氣這個時間這個地點,沒有車沒有人,藍天白雲,再加上我不要臉的瘋勁兒。很巧都被我趕上了。就像我當初很巧的遇見你,很巧的和你在了一起。
  • 「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徐志摩的《偶然》,到底有多美?
    徐志摩短暫的一生令後人十分惋惜,他追求完美愛情的意念令後人驚噓不已,他獨特的詩歌魅力讓後人津津樂道。其中徐志摩的詩歌《偶然》是他眾多詩歌中形式完美、哲理深刻的一首作品。徐志摩作為我國新月派代表詩人,「愛」、「自由」和「美」成為了他詩歌永恆的主題。《偶然》是作於何時?為何而作?從詩歌的內容和寫作時間來看,1926年正是徐志摩和陸小曼結婚之際,加上詩歌流露出對愛情的悲傷和無奈之情,可以看出此詩就是寫給徐志摩一度苦苦追求,但是始終未能獲得芳心的才女林徽因的。
  • 每日一小詩:《偶然》,寫盡徐志摩初遇林徽因的愛慕
    《偶然》現代·徐志摩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徐志摩的才華,令人驚嘆。但是感情生活卻是一言難盡,到了今天依舊是被人們議論紛紛。或是感嘆他對於林徽因的痴情;或是痛恨他對張幼儀的無情;或是好奇他和陸小曼的關係。風流才子,或許是對他最好的形容。但是他的人生結束得太早,也讓人們為他惋惜。這首《偶然》創作於1926年,那時是徐志摩與林徽因初遇。
  • 同是偶然?徐志摩、瓊瑤又將擦出怎樣的火花?
    ----《偶然》1897年1月15日,才華橫溢的徐志摩先生誕生在浙江的某個小鎮,富裕的家庭環境也為他日後成為一名優秀的散文家、詩人奠定了重要基礎。1921年的秋天,徐志摩認識了才女林徽因,從此生活軌道徹底改變。
  • 佛說: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裡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
    作者:念空大叔人生路上,我們會遇見很多人,有的人給我們溫暖,有的人和我們擦肩,有的人給我們幫助,有的人把我們傷透,但是也有一些人,和我們情同手足,對我們心真意誠。總之,這世上總會有「猝不及防的再見和毫無留戀的散場」,當然也會有「突如其來的遇見和始料未及的歡喜」。這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當我們真正經歷過太多的悲歡離合之後,那顆心便淡然了,人也就沉穩了,即便不成熟,也會成長。我常常會覺得,好像我們這一生,無論遇見誰還是失去誰,都是命中注定的事情,好像一切都早有安排。
  • 19個浙大留學生用16種語言翻譯徐志摩的《偶然》
    來自義大利的羅科,今年25歲,還在義大利時,他就攻讀中國文學,對徐志摩早有耳聞,但是從未讀過中文版詩歌。  這次,在同學法拉的帶動下,他便也想用義大利語翻譯出徐志摩的詩歌之美。  羅科說:「我覺得徐志摩的詩歌有一種音樂美。他的詩歌讀起來就像在欣賞一首美妙的樂曲,讓人深深沉醉其中。」
  • 拒絕友情的升華,告別誤會的愛情——徐志摩《偶然》解析
    現代詩壇上,徐志摩的詩影響很大。其代表作《再別康橋》幾乎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此外,《偶然》也頗受後人青睞。但不能不承認,《偶然》雖備受喜愛,卻也深遭誤讀。尤其把它理解為愛情詩,甚至更具化為——寫給林徽因的愛情詩,實在是大錯而特錯。
  • 這輩子無論你遇見誰,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
    釋迦牟尼說過:這輩子無論你遇見誰,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 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出現在你的生命裡,都有原因,都有使命,皆為宿世的因緣果報。不管你信不信,我信這個世界上不會有無緣無故的緣分,也就不會有無緣無故的別離,相伴也好,相離也好,都別去記恨!愛恨本無界限,自在幻影中愛生恨滅!
  • 徐志摩一首詩筆觸細膩,抽象的情感觸手可及
    《偶然》徐志摩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徐志摩和林徽因的關係非比一般,正是因為她的邀請,徐志摩才專程坐飛機趕回國,結果飛機失事,讓迷戀他的讀者都萬分悲痛。這首《偶然》就是寫給林徽因的,因為偶然相愛,卻又天各一方,徐志摩內心無比鬱悶,就寫下了這首動人心魄的抒情詩。
  • 生命絕非僅止於此生
    生命絕非僅止於此生  上帝創造的人類絕不是只為生存於世上一朝半日而已!人是為永生而被造的。——林肯你天生便是有追求永生的本性。因為「上帝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聖經·傳道書3:11)。  神為你這一生安排一個歸屬,但這歸屬卻不限於此生。他的計劃遠超越你在這地上所度過的幾十年。你所擁有的不是"一生難得一次的機會",而是跨越今生的機會。親愛的朋友,我們其實應該多思想永恆,而不是不加理會。聖經說:「耶和華的籌算永遠立定,他心中的思念萬代常存。」永恆到底有多長?永生到底有多好?永遠的活著究竟有什麼意思?長生不老價值有多大?
  • 讀杜甫的《瞿塘懷古》和徐志摩的《偶然》
    二《偶然》近代詩人 徐志摩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偶然在詞性上來講是副詞,一般作定語用,來修飾名詞等,比如「偶然的機會」,「偶然的出現」,表示機會和緣份的巧合。有時和「偶爾」的意思類似。使人用《偶然》作為題目,和李商隱用《無題》作為詩的題目有異曲同工之妙。
  • 好書推薦|埃利奧特·阿倫森:絕非偶然 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自傳
    《絕非偶然 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自傳》作者:埃利奧特·阿倫森出版時間:2012-9-1內容簡介《絕非偶然: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自傳》編輯推薦:當代最傑出的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