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短暫的一生令後人十分惋惜,他追求完美愛情的意念令後人驚噓不已,他獨特的詩歌魅力讓後人津津樂道。其中徐志摩的詩歌《偶然》是他眾多詩歌中形式完美、哲理深刻的一首作品。
徐志摩作為我國新月派代表詩人,「愛」、「自由」和「美」成為了他詩歌永恆的主題。《偶然》是作於何時?為何而作?從詩歌的內容和寫作時間來看,1926年正是徐志摩和陸小曼結婚之際,加上詩歌流露出對愛情的悲傷和無奈之情,可以看出此詩就是寫給徐志摩一度苦苦追求,但是始終未能獲得芳心的才女林徽因的。
在他的眾多經典作品中,很多人偏愛《偶然》,它體現了詩人對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給讀者留下了充分的想像空間。他的這首詩被很多歌手演唱過,歌壇才女陳秋霞唱過,蔡琴、張清芳、齊秦也唱過,在歌聲中我們也能夠體會到作者在那時、那刻那種在難捨愁緒中強作瀟灑的矛盾之情。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一下!
偶然
[ 現代·徐志摩 ]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賞析
這首兩段十行的小詩,在現代詩歇長廊中堪稱別具一格。詩史上,一部洋洋灑灑上千行長詩可以隨似水流年埋沒於無情的歷史沉積中,而某些玲瓏短詩,卻能夠超越歷史,獨放異彩。作為給讀者以強烈的「浪漫主義詩人」印象的徐志摩,「偶然」的事情其實我們一生中會遇到很多,或人世遭際挫折,或情感陰差陽錯,或追悔莫及……人生,必然會有這樣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會」而這「交時互放的光亮」,必將成為永難忘懷的記憶而長伴人生。
此詩並非只是簡單的愛情詩,它更包含對人生的感嘆。雲與水相距萬裡,偶爾雲倩影投影在波心上,可在轉瞬間卻又消失了蹤影。航行在海上的舟在黑夜裡相逢,然而各有各的方向,偶然相遇,卻又匆匆離別。人生正是如此,每個人都有自己既定不變的人生軌跡,相遇是偶然,但人生的彼岸卻是必然。人生的旅途有許多的偶然,轉角遇到的愛,相逢結下的緣,可這偶然的愛與緣都只是曇花一現,匆匆而來,匆匆而去,隨後各自再度回歸到自己的人生軌跡上繼續前行。對於這些偶然的愛與緣,人們無須歡喜,也最好忘掉因為每個人都有各的方向,人們既無法改變人生,那就忘掉,忘掉交會是互放的光亮。這是人生的無可奈何,但也是人生最好的選擇,心中無所牽掛才能繼續前行,前路還有更多的偶然,若每一個偶然的相遇,都駐足相伴,心的牽掛,那人生將偏離軌跡,亦無法到達必然的彼岸。
在此詩中,徐志摩傳達的是對情感的節制。對於交會時互放的光亮,他說最好忘掉,這是對偶然萌生的情愫的扼殺。徐志摩帶著歐美浪漫主義回國,把東西方文明交匯最終形成自己唯美主義的詩文風格,然而這首詩對偶然相遇的美好進行了壓制,這是時代的變更造成的,徐志摩處於最黑暗的年代,他無法逃脫這個時代固有的醜惡和鬥爭,他無法偏離既定不變的人生軌跡,所以他無奈地選擇了壓制自己內心的情感,忘掉偶然的相遇。然而,接受人生最終也讓徐志摩懂得了瀟灑地放手,因而他說道:「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在人生的路途上,我們有著許多「偶然」的交會,它們永不重複,甚至只是一剎那,我們無法挽留,來不及駐足,或許和你相遇的匆匆一瞬,在我心中便是永恆!「既然我們不能改變生活的軌跡,那就讓我們瀟灑地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