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杜甫的《瞿塘懷古》和徐志摩的《偶然》

2020-12-11 白馬侃詩文

瞿唐懷古(以下草堂逸詩拾遺)

唐代 杜甫

西南萬壑注,勍敵兩崖開。

地與山根裂,江從月窟來。

削成當白帝,空曲隱陽臺。

疏鑿功雖美,陶鈞力大哉。

長江三峽位於重慶市和湖北省的交界處,它們分別是西陵峽,巫峽和瞿塘峽。杜甫從夔州移舟白帝城,親眼見識了三峽之一的瞿塘峽危崖高聳的氣勢。白帝城是長江三峽的起始的地方,剛好就在瞿塘峽入口的長江北岸的白帝山山頂上。怎樣?老杜,感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神奇驚豔,於是老杜提筆寫下了這篇《瞿塘懷古》。

西南萬壑注,勍敵兩崖開。開頭兩句就把大西南千萬條河匯入長江一如千萬條毛細血管重新注入主血脈博一般,詞句雄渾壯觀。勍的意思就是強大有力。勍敵指就是強大的對手或敵人,勢均力敵的樣子。一入瞿塘峽,兩扇危崖對峙,正如兩位對陣的天將巍峨地聳立在江上。

地與山根裂,江從月窟來。這兩句所著景狀,更是驚險得無以論比。這是鴻蒙之初,盤古開天闢地以來始存在的神奇的自然景觀。讓人讀了之後,驚覺於我們存在於天崩地裂之後的安定狀態,剛巧能看到這一險境。一個裂字,讓人頭腦眩暈,極具動感。江水從月峽中流出,恰似從有月明的山窟窿裡急急流出。這兩句所言景狀的奇險,歷來為人稱道。

削成當白帝,空曲隱陽臺。空曲指的是巍峨挺拔的山峰。陽臺,不是今天我們居住樓房上的陽臺,它是指巫山女神與楚王約會的地方,後世將男女幽會之地雅稱為「陽臺」。白帝指少昊大帝,古時候神話傳說中的神人。而白帝城的白帝是指公孫述,他自稱為白帝並建立了白帝城,有恩於白帝城附近的老百姓。老杜在這裡意思是說瞿塘峽的高聳是白帝少昊用神斧劈開的。楚王和巫山女神約會之處就在那高峻的峰頂懸崖上。

疏浚功雖美,陶鈞力大哉。傳說大禹治水的時候,把長江三峽也給疏通了。陶鈞指的是做陶瓷陶器用的那個轉輪。這裡形容大雨治水所用的工具的神奇力量。

《偶然》

近代詩人 徐志摩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偶然在詞性上來講是副詞,一般作定語用,來修飾名詞等,比如「偶然的機會」,「偶然的出現」,表示機會和緣份的巧合。有時和「偶爾」的意思類似。

使人用《偶然》作為題目,和李商隱用《無題》作為詩的題目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首詩不能單獨地看作一首抒情詩或者看作一首愛情詩,一首妙趣橫生的哲理詩,它是兼而蓋之的。它擁有多個層次的內涵,也就是說它所寓示的情與理的範圍較廣闊。比如雲與水的相遇,你我之間的相遇,人生的飄忽不定,自然界裡萬物的生滅,都有不確定性。一朵雲彩,經過一汪清水上的天空時,它從水面偶然的發現自己的模樣。可是它卻來不及仔細欣賞水的清淺明透,就要與水分開。詩人就此寫下「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詩人自比是一片白雲,那麼你是誰呢?你可以是匆匆的過客,可以是少年時的好友,可以是我未來的妻子,情人,可以是多年的老鐵哥們……太多太多。雲這個意象在我們的古典詩詞裡有很多描述,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流水生涯盡,浮雲世事空;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真是太經典的意象了。所以一讀到這兩句貌似很平常的話語作為詩語出現的時侯,我頓時心動了。經詩人這麼一寫,我領悟到了一點:人生無處不相逢,亦或者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縱使相逢不相識,塵滿面,鬢如霜」,如此種種。

詩人是多情的,內心是明淨的,可他還是勸人:「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訝異就是驚訝,驚奇的意思。詩人通過平淡得出奇的話語讓你明白這種美麗的相逢是短暫得轉瞬即逝的,不要太喜歡太在意這種邂逅,為什麼呢?這其實是一種深情的溫柔語,寧靜不發,讓你我記住我們相遇過即可,既然註定有緣無份的美麗偶遇,何不淡淡的任天高海闊,漸行漸遠?這樣不會讓你我因為這偶然的一遇造成大喜大悲,不會產生太濃鬱的失落感壓抑在心頭。你澄澈清淺的波心,曾照映過我皎潔的雲心,我們曾經有過重疊的那一刻。詩人內心的溫情化作了冷靜的理智,可我們仍然能感受到他的蘊藏在心靈深處的溫柔。通過上面幾句的解讀,我們可以把詩人的這顆心叫做玲瓏心,他把雲水相逢的經過看得很透,他的心也是十分晶瑩剔透的。

前面五句是採用比興的手法來對你我,或者是人生的偶然邂逅作出旖旎的描寫,引導我們怎樣對待內心感情的來去與喜歡。那是以雲與水的邂逅物語,也隱去了一絲絲悲涼:要是你我彼此都喜歡,仍然狠心的離去,豈不是一場悲切的有關重逢與離別的故事嗎?接下來詩人又從「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的空間維度來描寫重逢。黑夜的海上,是讓人感到很迷茫的,你的方向在哪裡?我的方向在哪裡呀?是不是你來的方向就是我去的方向,亦或者相反?還是我們都根本沒有方向,只是象風一樣伴著海水流浪?雖然詩人說「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但在黑漆漆的夜裡,假如我們相遇時都放出光亮照明了彼此,仍然決絕的執意錯過,那麼忘記是最好的方式,也是方向。彼此不能在一起,莫如相忘於江湖。這一節讀起來撕心裂肺,悲從中來。正是:「明日隔海嶽,人事兩茫茫」。

縱觀全詩兩節十行,隱隱有一種年輕人輕離別式的蠻不在乎,其實這是詩人灑脫不羈的風格,這和他在《再別康橋》裡的那種詩風是十分接近的。整詩語句沒有一句傷感而行文到處情意亦到,飽含著詩人多少憂鬱的眼神,心聲,它們都被這十行詩文洗去了。關於詩人徐志摩,陸小曼,林徽因那些感情上的事兒,我們就不要做太多的揣摩和猜疑了。

相關焦點

  • 讀徐志摩《偶然》:真正的愛情並不需要佔有
    徐志摩的這首《偶然》寫於1926年5月,是他初遇林徽因於倫敦時所作。當他見到林徽因時,燃起了愛情之火,有感而發寫下了此詩。詩歌語言優美,讀來朗朗上口。偶然徐志摩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失了蹤影。
  • 評讀詩人徐志摩詩歌《偶然》
    賞析 《偶然》寫於1926年5月中旬,此詩是徐志摩與夫人陸小曼合寫劇本《卞崑岡》第五幕中老瞎子彈三弦時所唱的歌詞。但是,《偶然》這首詩寫成了於創作劇本之前。徐志摩是很重視他自己這首詩的,他說《偶然》、《叮鳴》幾首詩劃開了他前後兩期詩的鴻溝。他抹去了以前的火氣,,用整齊、柔麗、清爽的詩句,來寫出那微妙的靈魂的神秘。
  • 林徽因的詩《仍然》是在回答徐志摩的詩《偶然》嗎
    今天我們就通過讀一讀新月派詩人徐志摩和林徽因的兩首小詩,來看一看那時候的他們的兒女情長與才思。林徽因十六歲時被她父親林長民帶著到歐洲遊學。林長民想讓女兒薰陶一下西歐的文化藝術,歷練一下以增長她的見識。在這期間恰逢徐志摩在劍橋大學學習,於是二人互生好感。徐志摩很狂熱。但得知徐志摩已婚且欲休妻的事情後,聰慧的林徽因拿不定主意就請問於父親林長民。
  • 有聲|徐志摩:偶然相逢成《偶然》
    探尋聲音境界 還原誦讀本質偶然相逢成《偶然》作者|徐志摩 朗誦|高昂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在中國詩壇享有盛名的新月派詩人徐志摩,其人其詩均如行雲流水近兩年,各地報刊上不乏關於他軼事逸聞的記載,唯獨對其創作《偶然》的一段因緣未見提及。現補述出來。以續舊日佳話。先是徐志摩與北京名媛、高級軍官王賡的夫人陸小曼相愛,兩情無奈,陸小曼已是羅敷有夫,只能是還君明珠,徒喚奈何了。徐志摩在失意之餘,便負氣離開北京,遠涉重洋,去法國巴黎遊學。哪知情之所鍾,有如抽刀斷水,雖遠走天涯,未能逆境療相思之疾。
  • 美文:徐志摩:此生遇見,絕非偶然
    點擊上方【時光美讀】免費關注
  • 19個浙大留學生用16種語言翻譯徐志摩的《偶然》
    來自義大利的羅科,今年25歲,還在義大利時,他就攻讀中國文學,對徐志摩早有耳聞,但是從未讀過中文版詩歌。  這次,在同學法拉的帶動下,他便也想用義大利語翻譯出徐志摩的詩歌之美。  羅科說:「我覺得徐志摩的詩歌有一種音樂美。他的詩歌讀起來就像在欣賞一首美妙的樂曲,讓人深深沉醉其中。」
  •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和杜甫的《早花》賞析
    所以白馬認為早花暗寓著當時環境下的國家和人民。這是新月派詩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康橋就是劍橋大學,詩人在這留學兩年,對在這的校園生活留戀往返,記憶猶新。因為這裡開啟了他的寫詩之路。全詩每節四行,共七節二十八行,每行句式短小精巧,延用了大量的中國傳統詩詞裡的常見意象,比如柳,青荇,榆蔭,潭,笙簫,新娘等等,讀起來猶如在用新詩的句子裡展示傳統詩詞的音樂感,畫面感。
  • 七夕愛情詩:東北方言版徐志摩情詩《偶然》
    浙江詩人徐志摩的愛情詩《偶然》堪稱經典,網友張毅男和網友呂彥軍是一對情侶,他們默契合作,用與浙江方言反差較大的東北方言朗讀了徐志摩的這首情詩。他們說:「我們都不曾相信偶然會相遇,不曾相信偶然會相愛,我們不會像徐志摩一樣讓愛轉眼消失,而是讓愛長久地留在肩旁,挽在手心,停在心頭。」
  • 「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徐志摩的《偶然》,到底有多美?
    徐志摩短暫的一生令後人十分惋惜,他追求完美愛情的意念令後人驚噓不已,他獨特的詩歌魅力讓後人津津樂道。其中徐志摩的詩歌《偶然》是他眾多詩歌中形式完美、哲理深刻的一首作品。徐志摩作為我國新月派代表詩人,「愛」、「自由」和「美」成為了他詩歌永恆的主題。《偶然》是作於何時?為何而作?從詩歌的內容和寫作時間來看,1926年正是徐志摩和陸小曼結婚之際,加上詩歌流露出對愛情的悲傷和無奈之情,可以看出此詩就是寫給徐志摩一度苦苦追求,但是始終未能獲得芳心的才女林徽因的。
  • 每日一小詩:《偶然》,寫盡徐志摩初遇林徽因的愛慕
    《偶然》現代·徐志摩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徐志摩的才華,令人驚嘆。但是感情生活卻是一言難盡,到了今天依舊是被人們議論紛紛。或是感嘆他對於林徽因的痴情;或是痛恨他對張幼儀的無情;或是好奇他和陸小曼的關係。風流才子,或許是對他最好的形容。但是他的人生結束得太早,也讓人們為他惋惜。這首《偶然》創作於1926年,那時是徐志摩與林徽因初遇。
  • 瞿塘峽口「灩澦堆」,昔日船行「鬼門關」|千古夔州故事
    瞿塘峽口「灩澦堆」舊影夔門天下雄,「灩澦」礁石頑。船工辯其「狀」,避險方過「關」。瞿塘峽:左岸石壁古時鑿有棧道昔日夔門「灩澦堆」凡往來三峽之客貨木船,無論商賈官員,還是船工縴夫,欲過瞿塘峽,最擔憂和畏懼的非激流湧浪,而是橫擋在峽口的一尊碩大巨礁一一「灩澦堆」。
  • 同是偶然?徐志摩、瓊瑤又將擦出怎樣的火花?
    ----《偶然》1897年1月15日,才華橫溢的徐志摩先生誕生在浙江的某個小鎮,富裕的家庭環境也為他日後成為一名優秀的散文家、詩人奠定了重要基礎。1921年的秋天,徐志摩認識了才女林徽因,從此生活軌道徹底改變。
  • 瞿塘峽口「灩澦堆」,古時船行「鬼門關」|千古夔州故事
    瞿塘峽口「灩澦堆」舊影 夔門天下雄,「灩澦」礁石頑。 船工辯其「狀」,避險方過「關」。唐代寓居夔州的詩聖杜甫在此寫詩數百首,常在白帝城觀瞻,其《夔州歌》云:「白帝高為三峽鎮,瞿塘險過百牢關」。
  • 「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的萬州:湖映江城,城在湖中
    「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是杜甫大氣磅礴的詩句。釋義是眾多江流會聚於涪陵、萬州,爭相通過瞿塘峽的夔門。萬裡長江奔流至此,彰顯出大江大河的雄闊之姿,鋪展出「高峽出平湖」的畫卷。偶然一陣清風拂過,岸邊樹影婆娑,搖曳生姿。藍天之下,太白巖、天生城、翠屏山……城周九大山頭巍巍峨峨,青嶂疊翠,以各種姿態,在城市的上空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遵循當地自然風貌和原生態的基調,這裡構建起田園春色、石人閱江、古道尋幽、玉泉飛瀑等景觀,打造出古樸、自然、生態化的民俗文化村,帶給人們十足的「回歸自然」之感。江水很低,城市很高,那座叫西山鐘樓的萬州城市地標,必須盡力仰視。
  • 拒絕友情的升華,告別誤會的愛情——徐志摩《偶然》解析
    現代詩壇上,徐志摩的詩影響很大。其代表作《再別康橋》幾乎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此外,《偶然》也頗受後人青睞。但不能不承認,《偶然》雖備受喜愛,卻也深遭誤讀。尤其把它理解為愛情詩,甚至更具化為——寫給林徽因的愛情詩,實在是大錯而特錯。
  • 《偶然》 讀來痛到心裡……
    作者|徐志摩 譯者|佚名朗讀者| Barbie 背景音樂:For When you are Alone >偶然 Fortuitousness Being a cloud in the sky,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 On your heart lake I cast my figure.
  • 路客天下|瞿塘——夔門天下雄
    峽口夔門南北兩岸峭壁千仞,如刀砍斧削一般,江流洶湧於寬僅100餘米的狹窄江道之中,呈現出「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的壯觀景象,所以自古有譽道:「夔門天下雄」。順江而下,迅流湍急,雲天一線,船過其間,遊客會有「峰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之感。瞿塘峽兩端入口處,兩岸斷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門戶,名燮門,也稱瞿塘峽關,山巖上有「墜門天下雄」五個大字。
  • 評讀徐志摩《雪花的快樂》
    卞之琳認為,從音節美方面說,這是徐志摩最好的詩。過去,有批評家說這首詩表現了徐志摩的低級下流,他們說這首詩不過是一首色情詩,詩中所謂徐志摩的「方向」,就是往女人的胸脯裡鑽。這是一種「正人君子」的藝術鑑賞,現在很少有這種鑑賞家了。實際上,這是一首很傳統的詩,詩中的兩個基本意象雪和梅,正好是傳統詩詞裡最常見的。
  • 《念奴嬌·赤壁懷古》-試講稿-高中語文
    詩聖杜甫曾經登泰山之後寫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千古名句,宋代詞人範仲淹臨洞庭心憂蒼生,發出了……對,這位同學說的非常好,範仲淹發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感慨。那宋代詞人蘇東坡來到歷經滄桑的赤壁古戰場,同樣情難自禁,醉書一曲《念奴嬌·赤壁懷古》讓世人傳唱。
  • 我讀杜甫: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近來讀到杜甫的一首小詩,很有感觸。這首詩是《又呈吳郎》,它這樣寫: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這是一首很生活化的小詩,它只寫了一件很小的事情:杜甫住的草堂門口有棵棗樹,有個無兒無女的婦人經常來打棗。後來杜甫離開了,草堂借給了親戚吳郎居住。杜甫偶然經過草堂,發現草堂門口圍上一些稀稀落落的籬笆柵欄,心想這可就壞事了,西鄰婦人也許就打不成棗子了,得趕緊勸說吳郎把籬笆拆掉才好,於是就有了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