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買鞋,先了解幼兒足部發展規律,穿錯鞋影響發育

2020-12-20 陪寶寶讀書

撰文:cici

編輯:橙子

本文約2000字,閱讀需要3分鐘

早晨送鏘寶去幼兒園,出門前找出春秋款的鞋給他穿上。果然我擔心的事兒發生了,好歹把腳塞進去,他大喊擠腳,鞋叒小了。我無奈打開手機,準備給他買鞋。這時候奶奶說:「我覺得還能穿,擠一點沒關係吧,你要再買就買大號一點。」

在老一輩人的觀念中,除非腳真的塞不進去鞋,否則都算能穿的。最要命的是買鞋非要大一號,美其名曰勤儉節約,但實際上會對寶寶的腳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甚至還會出現足部畸形。那麼該如何給寶寶買一雙合適的鞋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兒童足部發展四階段

可別只是把小寶寶的腳當做大人足部的縮小版本,比起我們的腳,嬰兒的足部其實是發育中的腳。因此需要更多的特別呵護,不同的發育階段需要關注的點也不一樣。只有了解寶寶足部的發展規律,才能幫他們選擇正確的鞋子。

0-1歲:骨骼軟

剛出生嬰兒小腳丫,肉乎乎軟乎乎特別的可愛。但是隨著月齡增長,寶寶的腳長得也非常快。因為這個階段基本不需要穿鞋,所以爸爸媽媽可能不會注意。但有一次我拿鏘寶出生時的小腳印,對比了一下他1歲時的鞋,發現整整長了三分之一還要多。雖然長得這麼快,但寶寶的腳部骨骼卻都是沒有發育完全的軟骨,而且足底的肌肉發育也不成熟

選鞋策略:步前鞋

看到孩子的腳這麼脆弱,可能很多人會下意識地想,那該給他穿一雙能好好保護雙腳的鞋子。

然而權威兒科學術雜誌《Pediatrics》卻指出:裸足是對嬰兒腳發育最好的狀態

在家可以穿著襪子或光著腳,但是出門肯定還是要穿鞋的,因此給寶寶選擇步前鞋,也要本著保護腳掌不被尖銳物體傷害,並且儘量柔軟類似沒穿鞋的感受最好。

1-3歲:承託功能期

學會走路後,寶寶有更多時間是在走路中度過的。這時候孩子的足部會承擔更大的壓力,腳步形態也會發生改變。2歲以前寶寶走路可能會是O型腿,但是到3歲腿部重力外移會改變這種情況。但如果鞋不給力,就可能真的造成O型或x型腿。

選鞋策略:減震防滑很重要

在給1-3歲的寶寶選鞋時,寶媽首先要注意,鞋子是否能夠滿足承託足弓的功能。也就是說足弓的部分要有一定的硬度。其次因為孩子走得比較多,要考慮鞋子的減震和防滑功能。尤其對於學步期的兒童來講,平衡能力不是那麼好,防滑就格外重要。

4-6歲:足弓發育期

4歲開始,孩子足部的脂肪會變得越來越少,從肉嘟嘟的小腳丫長成更類似成人的腳,而且開始顯現出真正的足弓了。表妹對我說,自家5歲的兒子很容易崴腳,懷疑鞋不合適。確實如此,4-6歲的孩子雖然腳的長度達到成年的60%,但是肌肉強度卻很弱,踝關節穩定度差,因此更容易扭傷。

選鞋策略:注意保護腳踝

保護踝關節上,高幫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給孩子買鞋時,可以捏一捏鞋幫的硬度,選擇比較硬的高幫帆布鞋、工裝鞋等等,對腳踝起到固定和保護的作用。

6-12歲:骨骼鈣化期

這個階段是腳部疾病的高發期,什麼扁平足、內翻外翻都會有可能出現。這是因為一方面孩子的腳已經看起來很像成人了。另一方面,他們還處於足部發育的最後也是最重要階段:骨骼鈣化期。足部的形態被最後確定下來。

選鞋策略:合腳最重要

6歲的孩子或許已經對自己要穿什麼樣的鞋有了具體的要求,但是在選擇時依然要注意「合腳」和「勤買。」太小或太緊的鞋子,都會造成足部疾病,影響日後的運動和健康。

常見買鞋誤區要小心

在網購發達的今天,給娃買鞋或許只是拿起手機一分鐘下單的事情,但如果買錯了,穿錯了,則有可能對寶寶的腳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下面這三個買鞋時候的坑,寶爸寶媽要注意避開。

1、給寶寶買大一號的鞋

就像文章開頭鏘寶得太奶說的那樣,孩子的小腳丫長得太快了,幾乎幾個月就要換一輪鞋。一些長輩覺得浪費,就給孩子預先買好大一號的鞋,這樣就能多穿一段的時間了。

然而這是很危險的,一來本來對行走不是很熟練的寶寶,穿著不合適的鞋走路總摔跤,影響走路的積極性,容易造成危險。二來,走路時孩子必須腳趾用力抓著鞋面,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足部畸形和步態問題,甚至影響整個人的體態

2、鞋底越軟越舒服

在實體店買鞋時,我看到一家長總是會把鞋對摺過來,說:「看這個鞋真軟,穿著一定舒服。」覺得越軟的鞋肯定越舒服。

這個其實是一種誤解,鞋的作用是保護雙腳,不被地面上的尖銳物品傷害,同時也能提供一些支撐。這裡說的軟並不是鞋底薄,而是說在鞋底的三分之一處比較軟,方便行走。太過軟的鞋子反而起不到保護作用,寶寶跑跑跳跳還容易傷到腳踝。

3、發光鞋讓寶寶愛上走路

兒童節時,鏘寶的老姨來家裡做客,給鏘寶買了一雙發光鞋。並且解釋說:「這個鞋會唱歌,還能發光,讓他穿著就愛走路了。」

願望雖然很美好,但是現實很殘酷。鏘寶穿著發光鞋,光顧著跺腳。而且是腳後跟非常使勁的跺下去。一下午都保持著這個姿勢在走路。可見如果經常穿著這種鞋,就會直接導致足部發育問題。

Ps:如果是在幼兒園中,發光鞋就更不能有了,要不然你就會看到一群孩子追著一個孩子的「盛大場面」,分分鐘會被推倒。

Cici有話說:在寶寶的小腳丫蹭蹭發育的階段,給娃挑選一雙合適的鞋,遠比看款式看品牌重要的事。你在給娃買鞋時,遇到過什麼坑,有什麼心得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寶寶鞋需要大一碼?0到12歲足部發展有規律,穿錯恐成扁平足
    最要命的是買鞋非要大一號,美其名曰勤儉節約,但實際上會對寶寶的腳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甚至還會出現足部畸形。那麼該如何給寶寶買一雙合適的鞋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因此需要更多的特別呵護,不同的發育階段需要關注的點也不一樣。只有了解寶寶足部的發展規律,才能幫他們選擇正確的鞋子。0-1歲:骨骼軟剛出生嬰兒小腳丫,肉乎乎軟乎乎特別的可愛。但是隨著月齡增長,寶寶的腳長得也非常快。因為這個階段基本不需要穿鞋,所以爸爸媽媽可能不會注意。
  • 一雙鞋穿兩季?4歲內孩子足部發育關鍵期,分階段選鞋別不捨得換
    三、拋棄不合適的鞋子,鞋子一定要合腳不合腳的鞋,傷的是孩子的腳。為了能多穿一段時間,不少寶媽喜歡給孩子買大一碼的鞋,因為孩子腳長得快,現在買的鞋合腳了,穿不了多長時間,就又得買新的。殊不知,這種方式非常不可取。
  • 穿錯鞋影響足部發展!孩子買鞋有4要點,你都做對了嗎?
    幫孩子買鞋時,堅持要『材質軟、好穿脫』嗎?這兩個指標卻可能影響孩子的足部發育!舒適度與穿脫便利性固然重要,但支撐性與尺寸也是大關鍵,幫孩子買鞋有4大要點,快看看你做對了沒!爸媽快看,買鞋有4個要點!要點1:鞋子不要太軟挑選鞋子時,材質柔軟的鞋穿起來舒適,但缺乏支撐性跟保護性。孩子足部的骨骼、韌帶、關節都還在發展階段,因此鞋子兩側後半部、後跟都必須要夠硬挺,才能支撐整個腳掌、保護足部。要是買鞋時挑了材質過軟的款式,走路或跑跳時就容易左右歪斜而扭傷,還可能傷及踝關節或韌帶。
  • 穿錯鞋影響足部發展!孩子買鞋有4要點,你都做對了嗎?
    幫孩子買鞋時,堅持要『材質軟、好穿脫』嗎?這兩個指標卻可能影響孩子的足部發育!舒適度與穿脫便利性固然重要,但支撐性與尺寸也是大關鍵,幫孩子買鞋有4大要點,快看看你做對了沒!要點1:鞋子不要太軟挑選鞋子時,材質柔軟的鞋穿起來舒適,但缺乏支撐性跟保護性。孩子足部的骨骼、韌帶、關節都還在發展階段,因此鞋子兩側後半部、後跟都必須要夠硬挺,才能支撐整個腳掌、保護足部。要是買鞋時挑了材質過軟的款式,走路或跑跳時就容易左右歪斜而扭傷,還可能傷及踝關節或韌帶。
  • 寶寶穿鞋不當易影響足部,媽媽選兒童鞋要注意這些
    父母們很可能給寶寶選到不適合的鞋子,讓寶寶足部出現這些情況:  1、造成足部畸形  寶寶的足部處在生長發育階段,還非常脆弱,且因為骨骼、肌肉還沒有發育完全的原因,足部主要還是軟骨,穿不適合的鞋子束縛住足部,會很容易造成足部畸形,對發育產生影響。
  • 選擇兒童鞋:別讓錯誤的觀念影響孩子足部發育
    相信不少寶媽都有被上一輩建議寶寶的鞋子可以用別人的舊鞋,上一輩有這樣的觀念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受傳統節約觀念影響,覺得可以穿就不要浪費錢去買新的,二是覺得別人穿過的鞋子更柔暖寬鬆,寶寶穿起來更加舒服。其實,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讓寶寶穿別人穿過的兒童鞋,危害很大,可能還會影響到孩子足部的發育,從而影響以後的生活。
  • 給孩子穿錯鞋很毀腳,如何分齡選兒童鞋
    寶寶的腳仍在發育,換鞋的速度也很快,鞋子不能買大小剛剛好,腳尖離鞋頭要留足大約1cm的空隙,保證寶寶的腳有足夠的空間活動。  2、好動是孩子的天性,為了保證孩子的安全,鞋帶儘量選擇魔術貼。魔術貼不僅方便孩子穿脫,還能避開寶寶踩到鞋帶絆倒的危險。  3、鞋頭有防踢撞保護。
  • 家長要清晰了解孩子足部,判斷是否要穿矯正鞋幹預足部
    雖說,孩子隨著發育足弓會改善,但仍然有孩子存在足弓偏低(扁平足)情況,兒童的扁平足情況需要引起重視。 但孩子有扁平足情況,家長先不要著急,應先清晰了解孩子足部情況,判斷是否是假性扁平足。
  • 寶寶穿什麼鞋好?關係到足部發育,這3種鞋家長別再給娃穿
    家長都喜歡給孩子買好看的小衣服、小鞋子,但由於寶寶們正在成長發育當中,同時身體免疫力又比較低,買什麼、怎麼買就成了一個問題。孩子長得很快,所以很多家長買鞋子的時候會特意買大一碼,"買雙大一點的,穿得久一點,划算"。但是這樣真的好嗎?
  • 家長給孩子選錯鞋,影響其生長發育,選鞋牢記「口訣」足矣
    一天她在網上看到了一雙很可愛的二手鞋,鞋尺碼正合適自家娃穿。看網上介紹說:鞋子九成新,買回來就穿過幾次,輕微磨損。於是朱莉心想,九成新應該就跟全新的沒兩樣,更何況價錢又那麼便宜,不如淘回來給孩子穿,也能省下買新鞋的錢。收到貨後,朱莉就直接拿給孩子穿了,孩子穿上正合適。
  • 給寶寶買鞋有講究,這4種鞋子不要選,不舒服還可能會影響發育
    寶寶在一周歲左右的時候,就可以學會走路了,從這個時候開始,家長要開始給寶寶買鞋子。市面上有很多款式的童鞋,很多家長不知道應該給寶寶買哪種鞋子。鞋子對於寶寶來說很重重要,如果家長給寶寶選錯了鞋子,寶寶穿上後不僅會感到不舒服,還可能會影響發育。
  • 種草江博士健康鞋,媽媽不用擔心孩子的足部健康啦!
    多年來給孩子買的鞋子不在少數,漸漸地給孩子買鞋也有了一定的經驗,很少再陷入兒童鞋坑!原以為看多了不同的童鞋,就不會再很喜歡哪個牌子的童鞋,但卻被江博士健康鞋這個牌子的童鞋種草了! 江博士為大眾提供科學可靠的健康鞋和護足產品,創立驗腳配墊服務(Check & Fit),為大眾足脊健康保駕護航。一直以來江博士與香港理工大學、復旦大學運動醫學中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機構保持著密切的互動關係,在海外更得到了美國足科矯形學會(PFA)的專業認可。江博士一直在發展自身,給大眾提供安全可靠的產品!
  • 童鞋專家丘理直播分享愛足知識「選對鞋」對寶寶足部健康至關重要
    5的人一生中會患罹患足部疾病,很重要的原因是兒童時期穿錯鞋造成的。任何不適宜的壓力或外傷都可能引起扁平足、足弓異常、X型腿、O型腿等足部問題,不僅會造成足部疼痛、影響正常行走,還會影響形體美觀和身體發育。嚴重的扁平足甚至會導致成年後全身骨骼變形,造成關節炎等多種疾病。
  • 學步鞋選擇不煩惱,選鞋找準方法寶寶穿的更健康
    培養平衡力,這時候對寶寶足部最好的就是赤足,讓足部直接接觸地面,能刺激足部發育!不過,寶寶出門活動時,為了寶寶足部衛生及安全,就可以給穿學步鞋,但要選擇鞋底超薄且柔軟的學步鞋,這樣才能保持一定的足底抓地感,不影響到寶寶足部發育。
  • 江博士健康鞋教你如何給兒童一個良好的足部環境
    由於兒童的足部發育特殊性,在鞋子上的選擇很有講究。鞋子的好與否直接影響了兒童足部的發育,選得好會讓兒童的足部有良好的環境發育,選得不好會導致兒童足部的不良發育。沒有經驗的家長們也不必擔心,今天我們以江博士健康鞋家的兒童鞋為例,來教你如何選擇適合兒童穿的鞋子,讓兒童的足部健康發育。
  • 寶寶能走一兩步了,給寶寶買雙學步鞋吧
    寶寶開始學走路了,父母可能又開始歡喜地給寶寶準備學步要用的東西了吧!給寶寶準備東西是要非常細心的,特別是鞋子,寶寶剛學步就要開始重視寶寶的足部健康,一定要選一雙適合寶寶的鞋。開始學步適合寶寶的兒童鞋那當屬學步鞋了,學步鞋非常適合寶寶學步階段穿,像江博士健康鞋的「BB學步123」系列是按照寶寶的年齡階段及學步需求設計適合寶寶穿的學步鞋。
  • 這幾種鞋千萬不要給寶寶買,會影響腳部發育,寶媽要知道
    俗話說「鞋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但寶寶還小無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所以給寶寶選鞋這件事還得由媽媽「評估」著來。給寶寶選鞋選不對,就可能會給寶寶造成足外翻、扁平足、內八字、足部畸形等危害。因為給寶寶穿鞋太早反而會剝奪寶寶光腳的權利,阻礙寶寶足部神經發育,可能還會影響寶寶平衡能力和協調性等。所以,建議不要在9月齡之前給寶寶穿鞋。
  • 什麼樣的鞋子對寶寶的足部才是好的?
    1-3歲的寶寶為學步期,這一時期的寶寶骨骼比較軟,常常會因為走路姿勢不正確及鞋子選擇不正確導致骨骼發育出現問題,容易出現扁平足,內外八字,XO型腿,足內外翻等足部不良現象,這個是寶寶的成長期裡的常見足部問題現象,建議為寶寶選擇合適的健康鞋和鞋墊,鼓勵每天做足部運動,同時避免不良坐姿
  • 什麼樣的鞋子對寶寶的足部才是好的呢?
    1-3歲的寶寶為學步期,這一時期的寶寶骨骼比較軟,常常會因為走路姿勢不正確及鞋子選擇不正確導致骨骼發育出現問題,容易出現扁平足,內外八字,XO型腿,足內外翻等足部不良現象,這個是寶寶的成長期裡的常見足部問題現象,建議為寶寶選擇合適的健康鞋和鞋墊,鼓勵每天做足部運動,同時避免不良坐姿,
  • 寶寶學步鞋怎麼選?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一、選學步鞋尺寸要適合  給寶寶買學步鞋尺寸還是很重要的。買學步鞋前要先給寶寶量一下腳丫的尺寸,還有寶寶現在穿的鞋子的尺寸。按照量的尺寸加上2cm先初步給寶寶選擇合適尺寸的學步鞋,再給寶寶試穿,寶寶穿上鞋子,腳趾碰到鞋尖之後父母還可以再塞進一跟手指進鞋後跟,這個尺寸的學步鞋就是最適合寶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