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鞋穿兩季?4歲內孩子足部發育關鍵期,分階段選鞋別不捨得換

2020-08-27 福林媽咪

文|福林媽咪

從上學那會兒,我就發現,有一些同學穿著鞋的腳後跟,總是往外偏,對他們的感覺就只有一個:怪費鞋的。

直到我學習了大量的育兒知識之後才知道,原來,這叫足外翻。

前不久也有寶媽在群裡問:給孩子矯正足外翻得花多少錢?

並且附上了一張孩子腳的圖片。

我小時候,身邊就有個玩伴是這樣的。

我們到現在都一直保持著聯繫,偶爾也會出來坐坐。早在之前我就發現,她開始工作後,穿獨跟的高跟鞋,總是沒穿多久鞋跟就往外撇,不能再穿了。一直以為是鞋的問題,後來才知道是腳的問題。

前段時間她說自己花大價錢做矯正,醫生說她也沒有嚴重到做手術的地步,於是就專門為她定製了一雙矯正鞋墊,順帶還要她帶很長一段時間的矯正器。

醫生告知,她的足外翻很可能是小時候就存在的問題,因為足外翻通常是先天或遺傳導致的。但是小時候家裡的大人可能一直沒有注意才發展成現在的樣子。其實如果早些發現就可以儘早矯正。

足外翻是怎麼回事兒?

足外翻是因為腳部肌腱發育異常導致的一種畸形。

有數據統計,每千名幼兒中就有1-2人一出生就有足外翻的問題。

從視覺上就可以看出,足外翻的人,小腿中點、跟腱中心、跟骨中心三點不在一條線上,腳跟往外撇,有些足外翻還會伴有扁平足的情況。

雖說大部分是一出生自帶的,但是不良的走路習慣、過早學走等也有可能導致足外翻。


可別小看足部問題,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足外翻對孩子的影響:

  1. 由於足弓內側觸地支撐,走路容易疲勞,變得不愛走路;
  2. 會引起足部疼痛,所以寶寶容易摔倒;
  3. 足部的外撇,影響膝關節的正常發育,形成X型腿;
  4. 走路姿勢不美觀,孩子變得自卑。

所以,基於這些影響,儘早幹預還是很有必要的。

在孩子7歲前都還有機會,因為孩子的足部骨骼在孩子3-6歲時開始骨化,7-10歲時,足弓發育完全成熟,形態也就基本穩定了。

不過幹預當然是越早越好,最好是在孩子骨骼骨化前進行幹預,效果最好。

如何幹預?

一、不要過早讓寶寶學走路

有些寶寶八九個月就會扶站,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寶寶可以開始學走。因為這時候寶寶的足弓發育程度還不足以長時間支撐寶寶的體重,過早學走,會給足弓增加負擔,容易形成扁平足,或加重足外翻。

二、控制寶寶體重

體重過大的寶寶,足部承受的壓力也會增大,這也會增加寶寶足部畸形的風險。如果原本就有足外翻,會讓足外翻更嚴重。所以,可以從餵養方式以及運動上著手。

餵奶要按需餵養,小嬰兒可以做被動操,並且可以按照發育規律,給寶寶進行大動作訓練。

三、拋棄不合適的鞋子,鞋子一定要合腳

不合腳的鞋,傷的是孩子的腳。

為了能多穿一段時間,不少寶媽喜歡給孩子買大一碼的鞋,因為孩子腳長得快,現在買的鞋合腳了,穿不了多長時間,就又得買新的。殊不知,這種方式非常不可取。

穿過大的鞋子,走路的時候腳得不到固定,在鞋子裡晃蕩,這會導致孩子走路的時候抬不起來腳,拖著走,造成不良的走路姿勢,這同樣會影響孩子足部發育。

除此之外,小一碼的、擠腳的鞋,也會影響孩子的足部發育,可能造成孩子大腳趾旁邊骨頭凸起,就是我們老百姓說的大腳骨,醫學上稱之為「拇外翻」。

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鞋子,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所以要重點講一下。

選擇鞋子,一定要按階段選擇!

其實在孩子開始學走路或者預備走路的時候,就應該注意鞋子問題。

很多家長在鞋子的選擇上,覺得只要能穿,包住寶寶的腳就行,但實際上,鞋子的選擇應該符合孩子的發育規律,分階段選擇,對孩子學步也會有所幫助。

階段一:8-15個月

選擇:步前鞋。

這個階段是寶寶爬行期向學步期的過渡期,又叫學步初期。

也是寶爸寶媽們焦慮的階段,因為有的寶寶很早就會扶站,不到1歲就能走了,但是有的寶寶就會晚一些,可能過了1歲才學走。

對於這個階段的寶寶,寶爸寶媽應鼓勵寶寶自己扶著物體站起來,並且嘗試走路,最好是赤腳走。

這樣,可以讓寶寶的腳更好的接觸地面,讓寶寶體驗走路時的抓地感,培養平衡能力。

如果去室外,當然還是應該穿鞋的。

而這個階段的鞋子也應該滿足「赤足」的條件。特點就是鞋底薄,讓寶寶的足底離地面距離近,能夠加強足底抓地感。

這樣的鞋子,不僅可以在室外地面上更好的保護寶寶的腳,同時還能滿足學步初期寶寶對走路的體驗感。

那鞋底多薄才合適呢?

我們找來一款鞋子,是江博士的「BB學步123」系列的一階嬰兒步前鞋,測量了一下。

(為了給大家很好的解釋,福林媽專門買來符合三個階段的鞋子,給大家做演示。都是這個牌子的)

鞋跟處最厚的地方剛剛1釐米,鞋底前段薄薄的,也比較柔軟。

這樣的鞋子,就很適合學步初期的寶寶。

Ps.寶寶學步時,不建議家長拽著寶寶的胳膊走,父母可能用力過猛,寶寶走路時的步伐並非每一步腳踏實地,建議鼓勵寶寶扶站後,自己走向媽媽,不要害怕寶寶摔倒,最好遠離家具,讓寶寶在玩具圍欄裡走,地面可以鋪上泡沫板。


階段二:16個月-36個月

選擇:幼兒學步鞋。

這個階段的寶寶開始有了較多的自己走路的機會,但是走路還不是很穩,所以,在這個階段應該教會寶寶學習正確的步態:後跟著地、支撐、推送。

要求:

●鞋底前足部位易彎折,讓寶寶的前足易彎曲,可以幫寶寶更好地起步,培養寶寶正確的步態。

●後跟位置需要加硬,穩住寶寶的後跟骨,幫助寶寶足跟垂直生長。

●鞋墊溫和承託,承託足弓,分散足底壓力,舒緩足部疲勞,寶寶學走更輕鬆一些。

例如這樣的,為了方便給大家展示,同樣是選擇了Dr.Kong江博士的鞋子,這款是針對16-36個月寶寶的幼兒學步鞋。


階段三:2-4歲

選擇:穩步鞋。

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是有一些交叉的時間段的,但是寶媽們要明白的是,這兩個階段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寶寶養成良好的走路習慣,以及保護足部。

如果你有觀察過3歲內的寶寶的腳底,你會發現他們是沒有足弓的,因為被厚厚的脂肪遮住了。在寶寶3至6歲之間,足部脂肪才會漸漸被身體吸收,足弓也會隨著生長發育長出來。

而當寶寶開始經常走路,雙腳長時間承受自身體重,足部就容易疲勞,這時候更要注意對足部的保護。

要求:

●後跟杯堅硬,穩住後跟,不給足外翻留機會。

●足弓承託墊,承託足弓,減少疲勞。

●寬敞鞋頭,給腳趾預留寬敞的空間,避免過緊造成拇外翻。

針對這個階段,第三款穩步鞋的鞋墊,可以給寶媽們看一下。

足弓的部位會相對高一些,這是專門用來承託足弓的,能緩解足部疲勞。而後跟處的凹陷,剛好能夠包裹足跟,再配合鞋子本身有硬度的後跟杯,能很大程度上對足部起到塑形的作用,幫助足部良好發育。

通過這次的講解,相信寶爸寶媽們對給孩子選鞋的方面也有了足夠的了解。

是不是以前想的太簡單了呢?

很多成年後的足部問題不見得是遺傳,而是以前家長們不懂不重視造成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開始去了解自己的身體,尋找發育的規律,所以,很多事情可以從小避免的,就不要等大了再去後悔以前的不重視。

分階段給孩子買合腳的鞋,小了就該換,別不捨得,總比大了被孩子埋怨強!

如果不確定孩子是否存在足部問題,可以去有驗腳儀的機構進行驗腳,及時發現孩子的足部問題,及時幹預治療才是王道哦~

參考文獻:

潘美麗, 黃小斐, 鄒龍輝. 淺析兒童的腳部形態及穿鞋注意事項[J]. 皮革科學與工程, 2013, 023(004):55-56.

相關焦點

  • 給寶寶買鞋,先了解幼兒足部發展規律,穿錯鞋影響發育
    這時候奶奶說:「我覺得還能穿,擠一點沒關係吧,你要再買就買大號一點。」在老一輩人的觀念中,除非腳真的塞不進去鞋,否則都算能穿的。最要命的是買鞋非要大一號,美其名曰勤儉節約,但實際上會對寶寶的腳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甚至還會出現足部畸形。那麼該如何給寶寶買一雙合適的鞋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 1-4歲兒童鞋有什麼區別 每個階段兒童鞋該怎麼選
    1-4歲是孩子足部成長最明顯的階段。腳丫子厚厚的脂肪逐漸消失,足弓慢慢呈現。此時也是寶寶從爬行到學會獨立走路的關鍵期,在這個關鍵期應該怎麼給孩子配置合適的兒童鞋呢?復旦大學運動醫學與康復研究所所長陳世益教授就建議,家長選擇的兒童鞋應該具備溫和的足弓承託鞋墊、加硬的後跟杯等能舒緩兒童足部疲勞的設計,舒適的鞋子會讓孩子會更願意參與運動,從而讓很多足部發育性的問題得到緩解。橫跨兒童鞋與學步鞋,這個階段的孩子足部成長最明顯如果說1-4歲孩子最大的區別莫過於,是從學步階段開始過渡到可以獨立行走與運動的階段。
  • 寶寶鞋需要大一碼?0到12歲足部發展有規律,穿錯恐成扁平足
    最要命的是買鞋非要大一號,美其名曰勤儉節約,但實際上會對寶寶的腳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甚至還會出現足部畸形。那麼該如何給寶寶買一雙合適的鞋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那該給他穿一雙能好好保護雙腳的鞋子。
  • 選擇兒童鞋:別讓錯誤的觀念影響孩子足部發育
    相信不少寶媽都有被上一輩建議寶寶的鞋子可以用別人的舊鞋,上一輩有這樣的觀念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受傳統節約觀念影響,覺得可以穿就不要浪費錢去買新的,二是覺得別人穿過的鞋子更柔暖寬鬆,寶寶穿起來更加舒服。其實,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讓寶寶穿別人穿過的兒童鞋,危害很大,可能還會影響到孩子足部的發育,從而影響以後的生活。
  • 如何給孩子選鞋?穿錯鞋危害大,有四種鞋請不要給孩子穿
    寶寶1歲後,就開始進入走路階段,每一個寶媽可能都有過給孩子選鞋子的經歷,面對市場上琳琅滿目的童鞋,有的媽媽喜歡給孩子選擇和自己一樣風格的鞋,有的喜歡選擇有個性、趕潮流的鞋,有些節儉的家庭,也會給孩子穿別人送的二手鞋。
  • 如何給孩子選鞋?穿錯鞋影響大,有四種鞋請不要給孩子穿
    文/銀花我們大多數家長都很關心孩子的視力問題,但對孩子的足部問題,往往關注較少。寶寶1歲後,就開始進入走路階段,每一個寶媽可能都有過給孩子選鞋子的經歷,面對市場上琳琅滿目的童鞋,有的媽媽喜歡給孩子選擇和自己一樣風格的鞋,有的喜歡選擇有個性、趕潮流的鞋,有些節儉的家庭,也會給孩子穿別人送的二手鞋。
  • 1-4歲兒童鞋有什麼區別,每個階段兒童鞋應該怎麼選
    1-4歲是孩子足部成長最明顯的階段。腳丫子厚厚的脂肪逐漸消失,足弓慢慢呈現。此時也是寶寶從爬行到學會獨立走路的關鍵期,在這個關鍵期應該怎麼給孩子配置合適的兒童鞋呢?如果說1-4歲孩子最大的區別莫過於,是從學步階段開始過渡到可以獨立行走與運動的階段。
  • 暑假孩子活動量大 如何選鞋保護足部?
    進入暑假,孩子們活動範圍變大,活動量也在增加,不少家長擔心孩子運動量大了會對孩子的的足部發育帶來影響,不知道該如何為孩子選擇一雙合適的兒童鞋。就此問題,足部健康與鞋研究中心主任陳世益教授在接受《南方都市報》專訪的時候就提出了專業建議,一起來看看吧!
  • 寶寶穿什麼鞋好?關係到足部發育,這3種鞋家長別再給娃穿
    家長都喜歡給孩子買好看的小衣服、小鞋子,但由於寶寶們正在成長發育當中,同時身體免疫力又比較低,買什麼、怎麼買就成了一個問題。孩子長得很快,所以很多家長買鞋子的時候會特意買大一碼,"買雙大一點的,穿得久一點,划算"。但是這樣真的好嗎?
  • 別給孩子穿二手鞋,兒童鞋應先驗腳再選購
    為什麼不要讓寶寶穿二手鞋呢?這就要從兒童的腳部發育說起。0~3歲的寶寶沒有足弓,足部圓潤光滑、有彈性,足部骨骼的70%為軟骨,同時孩子大約在14歲前是足部成長的關鍵期。
  • 學步鞋穿著分階段,階段穿鞋促進寶寶足部更健康
    新手父母可能不太了解的一件事:穿著學步鞋是分階段的。不了解的父母可能放寶寶下地爬行就帶著去鞋店,按照腳的大小選鞋,穿著尺寸合適就買了!這時候的寶寶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鞋子好不好穿、舒不舒服都不能清楚地表達!寶寶依賴父母的照顧,足部的舒適全靠父母挑選的鞋子,照顧寶寶足部最主要就是給他選一雙舒適的鞋子。
  • 穿錯鞋影響足部發展!孩子買鞋有4要點,你都做對了嗎?
    幫孩子買鞋時,堅持要『材質軟、好穿脫』嗎?這兩個指標卻可能影響孩子的足部發育!舒適度與穿脫便利性固然重要,但支撐性與尺寸也是大關鍵,幫孩子買鞋有4大要點,快看看你做對了沒!爸媽快看,買鞋有4個要點!要點1:鞋子不要太軟挑選鞋子時,材質柔軟的鞋穿起來舒適,但缺乏支撐性跟保護性。孩子足部的骨骼、韌帶、關節都還在發展階段,因此鞋子兩側後半部、後跟都必須要夠硬挺,才能支撐整個腳掌、保護足部。要是買鞋時挑了材質過軟的款式,走路或跑跳時就容易左右歪斜而扭傷,還可能傷及踝關節或韌帶。
  • 穿錯鞋影響足部發展!孩子買鞋有4要點,你都做對了嗎?
    幫孩子買鞋時,堅持要『材質軟、好穿脫』嗎?這兩個指標卻可能影響孩子的足部發育!舒適度與穿脫便利性固然重要,但支撐性與尺寸也是大關鍵,幫孩子買鞋有4大要點,快看看你做對了沒!要點1:鞋子不要太軟挑選鞋子時,材質柔軟的鞋穿起來舒適,但缺乏支撐性跟保護性。孩子足部的骨骼、韌帶、關節都還在發展階段,因此鞋子兩側後半部、後跟都必須要夠硬挺,才能支撐整個腳掌、保護足部。要是買鞋時挑了材質過軟的款式,走路或跑跳時就容易左右歪斜而扭傷,還可能傷及踝關節或韌帶。
  • 兒童鞋適合的最好,大一碼的鞋子穿不得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的鞋換的太頻繁了,想著給孩子選大一點的鞋子,可以穿久一點。孩子發育中穿鞋子的那些錢真的不能省,童鞋還是適合的最好!穿大一碼的童鞋來省錢可行不得。4-13歲是孩子足部發育的關鍵期,足部可塑性強,穿著的鞋子對孩子影響還是很大的,大碼的鞋子會導致走路時孩子足部得不到固定,不僅影響孩子的步態,還會影響孩子足部發育。
  • 家長要清晰了解孩子足部,判斷是否要穿矯正鞋幹預足部
    4歲前,足部扁平足無需太過擔心 當寶爸寶媽發現寶寶的足部腳板較平,有扁平足,無需太過擔心。家長要結合寶寶的年齡及發育情況看寶寶的扁平足情況!如果寶寶在4歲之前加上足部還在發育狀態,小腳丫肉肉的,足底被厚厚的脂肪覆蓋,足弓沒有顯現出來,此時寶寶的扁平足是正常的現象,這種扁平足被稱為「假性扁平足」。在4歲以後,隨著孩子的發育成長,足底脂肪逐漸被吸收,足弓才開始逐漸顯現出來,扁平足現象就會漸漸消失。
  • 學步鞋分享:一雙好的學步鞋應該長這樣
    寶寶的鞋子怎麼選?軟底好還是硬底好?市面上給寶寶穿的鞋子確實花樣超多,媽媽們很難下手。選不好就是坑娃,耽誤孩子學步不說,還搞得寶寶小腳丫很不舒服。我們做了一些研究,趕緊寫出來分享一下!啥時候可以給寶寶買鞋呢?有的媽媽說半歲之後就要買鞋,有的說一歲之後開始穿鞋,這樣的說法都是不準確的。
  • 給孩子穿錯鞋很毀腳,如何分齡選兒童鞋
    寶寶的腳仍在發育,換鞋的速度也很快,鞋子不能買大小剛剛好,腳尖離鞋頭要留足大約1cm的空隙,保證寶寶的腳有足夠的空間活動。  2、好動是孩子的天性,為了保證孩子的安全,鞋帶儘量選擇魔術貼。魔術貼不僅方便孩子穿脫,還能避開寶寶踩到鞋帶絆倒的危險。  3、鞋頭有防踢撞保護。
  • 給孩子選學步鞋需注意這三個階段
    寶寶開始學走了,很多家長就會開始思考什麼樣的學步鞋才最適合孩子?確實,學步鞋的選擇對於寶寶來說十分重要,一雙合適的學步鞋能幫助寶寶培養更好的步態。但是,給寶寶挑選學步鞋要注意,不同的學步階段對應學步鞋的需求會有所改變。
  • 孩子學步就要穿學步鞋?你可能對學步鞋有什麼誤會
    好些家長其實在買孩子用品的時候,不太理性,孩子還沒有學步,就開始張羅給孩子買一雙學步鞋。這會造成什麼後果呢?看一些閒置平臺大概就能發現。逛閒置平臺母嬰區的時候,會有很多9成新甚至沒穿過的鞋子,躺在裡面等待買家接手。到底什麼年齡才應該買第一雙學步鞋給孩子穿呢?學步鞋應該怎麼看呢?看似很簡單的問題,這裡面還真有一些科學道理。今天我就來細細說。
  • 百萬媽媽口碑之選,分階段設計的江博士健康鞋
    說到學步鞋,至今還有媽媽覺得就是軟底的鞋子。其實不是這樣的,從爬行到站立到穩步行走,寶寶的學步期經過了一段不短的時間,可以大致劃分為三個階段,每個學步階段對應的鞋子要求也各不相同,來看看江博士健康鞋是怎麼劃分學步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