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為什麼要及時處理生活中造成的心理陰影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已經不再是影響我們生活的關鍵因素:我們不會為了省幾塊錢徒步上下班,更不會為了多掙幾百塊錢而留在一個令自己不喜歡的地方工作。
現在人們更關心的是自己的精神生活:跟誰在一起會開心,在哪裡上班會快樂,對什麼事情更感興趣。
可現實生活中,總有那麼一部分人每天都很煩,什麼事情也做不下去,就感覺自己心裡很堵,對生活沒有什麼希望。
前幾天,朋友在一起吃飯時,他問我:「你說,自從放假以後,每天都沒精神,除了吃就是睡,什麼也不想做,看到什麼都煩。我是不是心理有病了。」
朋友出身農村,靠著自己的努力與天分,考入了名牌師範類大學,畢業後留在我們當地一所中學當老師,家庭也非常幸福,妻子在某上市公司做會計,兩個人有一個男孩,已經上一年級了。
出於對朋友的了解,告訴了他一個比喻。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心理陰影』。指的是一個人被一件事傷透了心或者讓他無法忘記的、不好的事情,就會產生心理陰影。再去做這件事或類似事情的時候,都會毛骨悚然、很害怕、不敢去做。並且,每次回憶這件事情的時候,也會無法釋懷。這件事情影響著以後的生活與工作。
我們的思想,更像是由無數條道路組成的一個交通系統。每個心理陰影,就是我們在路上見到的車禍現場。當我們有了對於某件事的心理陰影后,一定要記得及時處理。如果及時不處理,就會造成『交通堵塞』,影響我們的生活,讓生活一塌糊塗。
當心理陰影特別多,又沒有處理的時候。思想的整個交通系統就會處於癱瘓狀態,所以我們做什麼事情都沒有心情,生活就沒有樂趣,並且會形成更嚴重的心理問題。
所以,在造成心理陰影以後,要記得及時處理,通過自己內心的『交警』(自己的意識)把車禍處理,如果自己處理不了,那就尋求外部公正的法院系統(心理諮詢師等)來處理。當我們不再帶著那麼多心理陰影生活的時候,我們就會擁有幸福的人生。
阿德勒:為什麼很多孩子遇到問題就會逃避
心理學:為什麼願望滿足時,會帶來痛苦與失落
弗洛伊德過失心理學:把過失當預兆,能避免生活中的痛苦與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