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2 10:24 |王川
酒器是青銅器中品種繁多的一大類。3000多年前,二里頭文化地層裡就出現了青銅爵,那時已經用它來飲酒了。
爵屬禮器,它的功能就是酒杯,「爵者,雀也」,「爵」、「雀」二字通假,是模仿了鳥雀的造型而做的。朝廷的分封賜予都被比喻為天子賜了一杯酒供飲,所以古稱高位為「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足見爵的地位重要。
爵
二里頭文化的青銅爵
觥也是酒杯,很多做成動物的象形,它的體積大,多當作豪飲之器用,在得意而忘形之時,會大呼:「取大觥來!」「觥籌交錯」指的就是它。
商代的饕餮紋觚
觚是爵的親密夥伴,它們經常成雙成對地出現,它們一是酒壺一是酒杯,一觚一爵,一斟一飲,是一對組合。觚字從角從瓜,可能最早是出於獸角和瓠瓜葫蘆之類,古人用它們來盛酒,以後移到青銅器裡去。
觚是一種圓筒直體的器皿,形狀較為簡單。觚發展到極盛時,口沿向外不可思議地鋪張伸展出去,成為誇張的侈口,而觚體則不可名狀地逐漸細瘦進去,形成了束腰,在側面劃成一道大大的弧線,簡直像一隻豎立著的大喇叭。在最細瘦處,有的觚做了裝飾,使它成為方形,甚至還為它的四側裝上了扉稜,這樣的觚成為一位有著小蠻腰的款款美人,亭亭玉立,出盡風頭。
觚終於在西周時走完了它短暫的路。到了春秋時,孔老夫子曾經看了一隻觚後嘆息道:「觚不觚,觚哉!觚哉!」估計那時的觚已經隨著世風日下,變得不像只觚了。但是,觚在日後的下場還要慘,它到了明清之際,竟然被人移做了痰盂的造型,任人往裡面吐痰噴穢,一隻當年被陳列於廟堂之上的煌煌禮器,3000年後竟然落得如此下場,孔老夫子倘若地下有知,更是要痛惜疾呼的吧?
商代的鳳紋犧觥
尊之重要,從它的名稱上就可得知,這是一種尊貴的酒具,在禮器中的地位非常顯赫,常常與彝成組使用。古人待客,以尊裝酒,算是敬你,「尊敬」、「尊重」、「尊貴」代表了它的身份。
因為地位顯赫,所以加在尊上的裝飾很多。一隻著名的龍虎尊,上面裝飾著由龍和虎兩種動物組合成的圖案,尊肩上的兩條龍是浮雕的,但它們探到了邊沿就成了立體的龍頭,從二維變成了三維。尊腹上的兩隻虎是側面的,它們相對而立,但是在相交的部位,卻是出現了一隻正面的立體雕刻的虎頭,這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立體主義藝術。尊也作動物象形,一隻山西渾源出土的犧尊,尺寸巨大,結構嚴謹,身上滿飾雲雷紋,是一件春秋時的精品,是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商代婦好鴞尊
商代的龍虎紋尊
春秋時的犧尊
商代四羊方尊
彝是與尊相組合的一種儲酒器,它們的功能相同,但在造型上有異,尊多為圓形,彝全為方形,所以被稱為方彝。尊和彝一圓一方,象徵著天圓地方。方彝有蓋,多做成房屋形狀,屋頂有斜斜的坡面。婦好墓裡出土了一件大型的彝,居然是由兩隻彝合併而成的,斜面的屋頂上伸出兩隻煙囪狀的零件,蓋下伸出椽子,四角有扉稜,下面有圈足,身有浮雕的紋飾,這種奇特的造型被命名為偶方彝。
商代偶方彝
卣是一種盛酒器,最大的特點就是帶有提梁,可以運送酒,如同今天的提桶。卣以圓形的為主,偶見方卣,也有作動物形的卣。有一件虎食人卣非常有名,雕著一隻蹲坐著的猙獰猛虎,伸出上爪,正抱住一個人,張開血盆大口要吞食他,那人扭過頭來作驚恐狀。這隻虎的身上飾滿了厚重的雲雷紋,背部有一隻提梁,兩側有虎頭,口子開在頭頂上,可以從中傾倒出酒來。婦好墓中出土了一件鴞卣,是由兩隻背靠著的鴞組合而成的器皿,當中立一道繩索紋的提梁。這兩隻鴞被雕得兇猛異常,挺胸凸肚地背向而立,警惕地注視著前方。婦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驍勇善戰,是一員勇猛的女將,她的墓中有多種以鴞為形象的器皿。
商代的鳳紋提梁卣
壺從商代一直延續到漢代,以它的實用性、多功能性而經久不衰,它的形式影響到漆器,甚至連瓷器也在模仿著壺的造型。
青銅器中的壺是一種儲酒的容器,沒有流。在使用上,壺可以與爵成一組,它是盛酒器,可以代替觚,也可以代替尊和彝,因為它的容量中等,介於觚和尊、彝之間。由於它的多功能性,代替了很多器皿,春秋戰國時飲宴,每人面前擺放一壺一爵足矣,往昔的繁縟器皿一概取消。
壺在春秋戰國時期發展到極致,在河南新鄭出土了一對蓮鶴方壺,體型非常巨大,高竟達118㎝!這樣的煌然大器代表著古代造型藝術和鑄造技術的最高水平,壺身上綴滿了立雕的動物和神獸、浮雕的圖案花紋,壺下有兩隻立體的伏虎作底座,蓋頂以立體的蓮瓣為屏,當中一隻立鶴正在振翅起舞,四角還有幾隻爬行的怪獸作扉稜。這對方壺與其說是一隻供人飲酒的儲酒器,毋寧說是一隻供人觀賞的藝術品。設想席間飲宴的雅士必會對它大加讚嘆,浮想連翩,投筯而歌了。
15901142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