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歷史:為什麼沒有兩件一模一樣的青銅器?青銅器是怎麼製作的

2020-12-16 酒熟梅子青

提起青銅我們大多數會第一個想到司母戎鼎,四羊方尊之類的吧。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發展和提高,我們使用青銅器的次數也越來越低。青銅器是我們國家的專屬嗎?它是最早起源於我們國家的嗎?它的發展又是什麼樣子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一一揭秘青銅器的前世今生。

對於青銅器我們的認知可能只停留在司母戎鼎,四羊方尊。然而青銅器並不僅僅是某一件器物。青銅器是指是由青銅合金製成的器具,誕生於人類文明時期的青銅時代。所以說,青銅並不是一種銅,而是一種合金。

我們國家是青銅發展最繁榮的國家,但是我國並不是最早發現青銅的國家。最早發現的青銅發現在6000年前的古巴比倫兩河流域。但是我們國家的青銅器製作精美,在世界上也很有名。所以,用青銅器來代表我國4000多年的青銅器文明是再合適不過的。

我們東西方國家都有青銅時代,只不過不盡相同。西方國家的青銅時代,以丹麥為主,它是以紅銅或者青銅製造成武器和切割器的時代。而我們國家的青銅時代呢,指的是以大量的使用青銅生產的工具,兵器和大量使用青銅禮器為特徵的時代。

這樣就很明顯了,我們國家是以禮器,也就是原先祭祀用的青銅器為主的,而西方國家是以武器為主的,所以這就是我們之間的不同。而且,我們國家的青銅器比其他的國家發展的都要好,發展得特別完善,水平特別高。

青銅器中禮器佔比重是最大的,所以青銅禮器也是很值得研究的一個種類。青銅禮器也稱為器,彝就是常的意思。我們都知道是青銅器都會有一個名字,但是,關於青銅器的定名我們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其中酒器的定名就有很多。我們現在所了解到的青銅酒器的名字,大多數都是後來人們自己根據一些史料什麼的取得,所以可能和原來人們叫的名字不一樣。

除此之外,對於青銅器我們都知道,它不僅種類有很多。它上面的紋飾,以及文字等等一系列的東西等等都有不同。而且在三代的歷史上,青銅器的造型和紋飾都沒有完全相同的。其實這主要和它的製作方法也有關,他們的製作都是陶範製作,啥是陶範呢?就是一個模子,有兩層,把銅水倒進去進行加工,等製作完成以後,再把模具打爛,就會形成青銅器了。所以在西周時期是沒有兩件一模一樣的青銅器的。如果有,那麼就是偽造的了。

而且紋飾也是不一樣的,雖然會有相似的紋飾,但是沒有完全一模一樣的,就像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製作方法的不同,也使得青銅器有所不同,青銅的製作手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陶範法,一種是石範鑄造法。石範鑄造法和陶範製作法不同的是,青銅器可能會出現一樣的效果,也就是說,青銅器會出現兩件一模一樣的,這是他們所不同的地方。

我們現在也會聽說很多種類的銅,比如,紅銅,黃銅,紫銅等。但是為什麼我們都說是「青銅時代」,而不是「銅器時代」呢?其實這和銅的合成和缺點有關係的。銅本身就是紫色的,很柔軟,而且熔點很高。

所以就會在銅裡添加其他的東西。比如錫,那麼他就會生成一個新的合金,這樣的話,他的熔點就會變低,硬度就會增加,那麼青銅器也就更容易鑄造了。

青銅的合金有很多種,比如,剛剛我們說的銅錫合金之外,還有,銅鉛合金,鉛錫合金。鉛在鑄造青銅器時也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加了鉛的青銅器流動性會更好,那麼在紋飾方面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能鑄造出更加精美的紋飾。而且鉛和鋅的價格是差不多的。

我們剛才提到了銅的作用什麼的,這也就是為什麼不是銅器時代,而是青銅時代了。那麼我們可能還會聽說「銅石並用」的時代。那麼什麼又是銅石並用的時代呢?其實對於「銅石並用」這個時代,他並不是指一個漫長的時期,而是指從新石器時期到青銅時代這個過渡的時期。當時銅並不是青銅,而是紅銅,它也沒有過多的使用,而僅僅是作為裝飾品來使用的。

我國從各個手段發現了很多的青銅器,我國發現最早的青銅器是來自西北的馬家窯文化中發現的青銅小刀,他雖然很不起眼,但是也代表了那個時代的青銅器製作水平。

而我國現在已知最早的青銅器就是西周利簋,西周利簋也叫做「武王徵商簋」、「周代天滅簋」或「檀公簋」,我們都知道周武王討伐商紂王的故事,而這件器物上就用甲骨文記載了這個小方國是如何對抗強大的商朝並且成功的故事,在這件器物的底部,用甲骨文寫了三十三個字,這三十三個字就是寫了這個故事。

如果家裡有青銅器怎麼保養?

現在在我們平常百姓的家中也會或多或少的存在這一些青銅器的影子,但是我們都知道,因為青銅是一種合金,所以就很容易發生變化,我們最常見的就是銅鏽,那麼我們應該怎麼保存或者處理它們呢。

對於我們常用的青銅器的銅鏽的處理方法相當的簡單,甚至有的我們經常的使用。我們都知道,對於水壺裡水鏽的處理方法就是用醋浸泡。也就是把銅先洗乾淨,然後再倒入醋,一定要沒過銅鏽,靜置一個小時左右,然後在用刷子刷洗,用清水衝淨就好了。

第二種辦法呢,就是用開水。我們知道開水是萬能的,什麼用開水一整,立馬就見效。具體怎麼做呢?就是用80度到90度的水倒在銅上,五分鐘之後取出,其實這就和我們洗衣服遇到頑固的汙漬用開水燙一下的原理是一樣的。對於那些個特別難處理的銅鏽,我們就先用溫水浸泡,然後讓其慢慢加熱沸騰,直至好處理以後就可以了。

第三種方法就是用小刀輕輕地把銅鏽劃下來,這種就適合那種銅鏽剛有一點點的那種青銅器。但是對於這種方法一定要注意力度,否則如果力氣大的話就會把青銅器刮花,使其造成損失。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用油性筆進行除鏽,剛一聽到這種方法是不是覺得有的不可思議,油性筆進行除鏽,不越除就會越難清洗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因為油性筆中有一種特殊的化學物質能夠很好的處理銅鏽,所以不僅不會對青銅器造成一定的危害,反而對於那些銅鏽比較輕的青銅器用這種方法是比較好的,甚至於上面講到的那些加熱法和醋泡法。

說了那麼多,你對青銅器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了嗎?

相關焦點

  • 商朝青銅器的發展鼎盛,卻沒有批量生產器具,這是為什麼
    商朝青銅器的發展鼎盛,卻沒有批量生產器具,這是為什麼商朝,一個距離我們非常久遠的朝代,特別為我們熟悉的一個點,就是商朝的青銅文化。這個朝代的青銅器的發展可以說是歷史上最繁盛的一個時候,也留給我們現代人許多精美的藝術珍品。
  • 國內頂尖青銅器鑑定專家:遊走於真假青銅器之間
    4月15日,李米佳做客北京青年報的青睞講座,用他幾十年的青銅器研究經歷和深厚的「鑑寶」功底,為大家揭開、普及了青銅器背後深蘊的文化內涵、社會象徵和精細的製作工藝,以及他幾十年間以青銅器為伴的「鑑寶」歲月中所遇形形色色的人與故事。文並整理/本報記者 雷若彤文字整理/潘??
  • 怎麼辨別真假青銅器(一)
    製作青銅刀幣的範塊容器腹部的範及紋飾是不是真品青銅器首先要看器物上有沒有「陶範法」對合的痕跡,術語叫「線」,在商周時代,每一件青銅器都有塊範對合的痕跡,為了整個青銅器的美觀會儘量把線留在器物的隱蔽處,比如在鼎的耳內或者腹下,這些痕跡有些明顯有些不明顯,前期的偽造者並沒有在意這一點,所以故意把「範線」處理的非常平整、對稱,其實這正是破綻之一。
  • 寶雞出土的青銅器精品亮相國博, 143件青銅器解讀商周秦漢
    正在國家博物館展出的《宅茲中國——寶雞出土青銅器與金文精華》展覽,遴選了143件「青銅之鄉」——寶雞及其周邊地區出土的青銅器精品,其時代涵蓋商周秦漢等中國青銅時代的主要時期。一件件重器穿越時空隧道,將解鎖歷史秘密的秘匙傳送至今,其中既有家國大事,也有生活場景。
  • 青銅器大揭秘:當我們談論青銅器時,我們在談些什麼?
    而青銅器則是各大博物館的重頭戲,國家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幾乎收藏了國內最重要的青銅器,也成了青銅器愛好者的必去之地。那麼,對於初入門的愛好者來說,除了欣賞那種不可言說的「獰厲神秘」,我們還應知道些什麼呢?
  • 春秋青銅器的秘密
    但紅銅的硬度低,不適於製作生產工具,所以,在生產中發揮的作用不大。後來,人們又發現了錫礦石,並學會了提煉錫,在此基礎上人們認識到添加了錫的銅即青銅,比純銅的硬度大。經過測定紅銅的硬度為布林氏硬計的35度,其硬度就提高為68度;即提高為88度。而且經錘鍊後,硬度可進一步提高。
  • 古代青銅器名字為啥有點「怪」?帶銘文的青銅器更值錢
    古代青銅器的名字是怎麼來的?《說觥》:「凡傳世古禮器之名,皆宋人所定也」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經過嚴格考證認為,青銅器的名稱大都是宋朝人定下來的。青銅禮器為什麼統稱為「彝」?異名即別稱,如「鼎」,是帶足類烹煮器的通稱,但還有(兩個弓字中間上連下鬲)、由於商代早期青銅器上一般都沒有銘文,所以這類青銅器大多根據造型、紋飾等特徵,結合用途和類別來命名,如鳥尊、虎卣、象尊、羊尊等用動物名稱定義的青銅器即屬此類。為什麼帶銘文的青銅器更值錢?
  • 「文物中的歷史」青銅器的名字為何有點「怪」
    【文物中的歷史】青銅器的名字為何有點「怪」我國古代青銅器的名稱大多有些「古怪」,用字也頗生僻。以青銅器的「飪食器」來說,就有鼎、鬲、?、簋、?、?青銅器上的銘文被稱為金文,那麼金文又是什麼字體?倪方六為什麼銘文「蝌蚪篆」「鳥蟲篆」是美術字金文是研究漢字字體發展與演變的重要材料,那麼金文是什麼字體?不可一概而論,不同時期的金文字體並不一樣。
  • 盜墓賊留下的青銅器,上面刻著「四字銘文」,讓歷史鮮活起來
    所謂「克黃之升」,其實就是兩件青銅鼎。它們古樸凝重,屬於侈口束頸的楚國器皿風貌。侈口是指鼎口向外傾斜延伸,形成斜面形的坡度。束頸鼎口和鼎腹之間有著一道凹陷的槽痕,如同收攏的頸部一樣。它的鼎腹突出,肥厚莊重,顯得十分敦實。鼎上不僅有著一對立耳,而且在立耳的中軸線上還有對稱分布的兩隻獸形扉稜。
  • 所以,青銅器是五顏六色的?
    點擊播放 GIF 0.3M據了解,「曾伯克父」青銅組器一組8件,包括1鼎、1簋、1甗、1霝、2盨、2壺,品類豐富,保存完整,從形制、銘文、紋飾、鑄造等方面均體現出典型的春秋早期青銅器的時代風格,體現了中國古代高超的青銅器鑄造工藝。
  • 文明璀璨,青銅伊始——淺談我國青銅器發展的初期:夏代青銅器
    青銅器作為中國古代社會文明的標誌性成就,是在夏代出現的。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和山西夏縣東下馮二里頭文化遺址中,發現有青銅烹煮器、酒器、兵器和樂器,還有鑲嵌綠松石獸面紋的牌飾大坑。據目前考古發現,這些皆為夏代晚期青銅器,早於此的器物還不大清楚。
  • 法國著名收藏家:如何鑑別青銅器的真偽
    如同藝術界的情形一樣,只要某類東西受到歡迎而且變得極具金錢價值,偽製品——其中有些甚至製作極為精美——就會出現在市場上。早期偽器中國青銅器的世界裡,製造偽器的歷史至少始於春秋時期(約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 探秘肥西三官廟遺址:400多件遺物出土 其中18件青銅器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了解到,三官廟遺址截至目前已出土青銅器18件,在同時期遺址中出土青銅器數量僅次於河南「夏都」二里頭。三官廟遺址的重要發現也引起了全國考古界知名專家的高度關注,專家們一致認為,三官廟遺址應為夏代無疑,部分青銅器國內罕見,其規格、工藝甚至超過二里頭出土青銅器。該遺址的重要發現拉開了江淮地區夏商周考古的新曆程,對研究夏時期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格局、重著中國古代史有著重要意義。
  • 「鴟鵠西飛」看那些驚豔外國人的中國青銅器
    「當然還有一些很獨特的,例如四川三星堆所挖掘的青銅器,面具、立人等,目前為止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是沒有見過的。  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博物館館藏的青銅器約有250件。講座中,柳楊用圖文結合的方式,為觀眾介紹了這些來自中國、驚豔西方的絕美商周青銅器,展現豐富多彩的中國古代青銅文化。
  • 妙手呈金 我在博物館修青銅器
    人有生老病死,文物也一樣自新石器時期有人類居住起,武漢地區便遺留下大量珍貴的文物和重要史跡,輝煌燦爛的青銅器是其中的重要代表。武漢博物館館藏青銅器包括出土器物和原武漢市文物商店移交傳世器物,由於年代久遠和各種因素的影響,很多器物已嚴重殘破、變形、鏽蝕,其中相當一部分損毀情況極為嚴重,其蘊含的歷史價值已無法體現。
  • 中國青銅器時代的鼎盛時期:鑄客分享殷墟博物館青銅器中篇
    中國青銅器時代的鼎盛時期殷墟博物館青銅器巡禮中篇鑄客分享鑄客文物學會青銅器專業委員會理事醉心青銅之美 徜徉青銅文化天地殷墟,原稱「北蒙」,是中國商朝後期都城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20世紀初,殷墟因發掘甲骨文而聞名於世,甲骨文中所記載的資料將中國有文字記載的可信歷史提前到了商朝。1928年殷墟正式開始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地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
  • 青銅器中「青銅」的含義是什麼?青銅器又是如何鑄造出來的?
    我國的青銅時代,基本包括夏、商、西周、春秋這四大時期,從現有的出土文物來看,自春秋末年起,鐵器開始產生,到了戰國時期,青銅器逐漸被鐵器所取代,從而進入「鐵器時代」。那麼,青銅器中的「青銅」指的是什麼?青銅器又是如何鑄造出來的呢?本文簡要敘述一下這些遠古時代的科學技術。
  • 「居高食露 精潔可貴」 古代青銅器上的蟬紋之美
    夏商周三代是我國青銅藝術最璀璨時期,目前所見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數以萬計。我國古代青銅器有著端莊凝重渾厚古樸的造型 ,製作精美的紋飾誇張而豐富,特別是蟬紋、饕餮紋、夔龍紋、鳳鳥紋等都在中國考古史和美術史上都佔有不可取代的位置。
  • 青銅器,你到底應該是啥色?
    相信不少朋友逛博物館的時候,會遇到這樣一種怪誕的情形:紅的、青的、黑的、灰的,都能叫青銅器。所以,青銅器是什麼色…..(我讀書少不要騙我)其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你看到的青銅器已經不是當年那個青銅器了。青銅是銅錫合金,一般在製作過程中還會加入少量的鉛。
  • 商代青銅器和周文王的《周易》意味著神文化逐漸讓位給人類文化
    在出土的商代青銅器中,有許多大型青銅器,造型厚重,紋飾複雜,鑄造精細,另外,以饕餮紋為主要紋飾的紋飾,氣勢雄偉,氣勢恢宏,他們的精湛製作在世界歷史上是罕見的。那種厚重複雜的形式,和商代那「如火烈烈,則莫我敢曷」的氣勢雄偉。殷墟遺址是出土最多的商代青銅器。說到殷墟青銅器,很容易想到著名的司母戊方鼎。據說這是商的兒子文丁為了犧牲母親「戊」鑄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