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兒童因用藥不當致聾啞,你還在聽過來人的意見?

2021-02-07 十月呵護

我前兩天看到一句調侃說,沒有被父母坑過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但以我在兒科坐診多年的經驗來看,少有沒坑過孩子的父母。



新手爸媽面對孩子生病的時候,常常會尋求「過來人」的幫助,但他們給的說法是否正確,父母經常無法判斷真假,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結果坑慘了孩子。


比如,孩子發燒了,「過來人」告訴你:捂一捂,出身汗就好了。但實際是——捂汗不退熱!


孩子發燒一定不能捂!


每次看著下面這樣的新聞我都很心痛。



但實際上,在兒科裡還是經常有父母把孩子裡三層外三層裹得嚴嚴實實抱到我跟前,說孩子發燒了。


有些父母對於偏方、土法子的辨別能力真的太弱了,我還在網絡上見過給孩子餵活蝌蚪吃的親媽呢,實在是個「坑媽」啊!



在兒科診室裡,經常有媽媽問:我家孩子好像比同齡的矮一點,是不是不正常啊?朋友說,我孩子這是缺鈣、缺鋅、缺鐵……


幾乎在每一個媽媽嘴裡都能聽到這樣一個問句:我孩子要不要補點某某某?有些著急的媽媽,連去醫院問醫生一次都等不及,生怕晚一天,自己孩子就會比別人差一點。


其實孩子身體沒那麼「缺」,補劑吃多了不一定對寶寶好。這兩年,因為家長過量補鈣導致孩子結石的新聞非常多,還有很多沒被新聞報導出來的。



孩子有狀況,父母肯定很著急,但病急亂投醫往往會導致病情更嚴重,直接就把孩子扔進了坑裡。



很多父母不僅喜歡給寶寶隨便補,還喜歡亂用藥,一見到寶寶生病,抽屜裡各種藥恨不得全用上。


其實給寶寶吃的各種補劑也能算是一種藥。而寶寶用藥第一原則:聽醫生的,千萬別自己隨便整。


我曾經接診過一例患兒:因為感冒咳嗽,父母把各種抗菌藥給孩子混著吃了一個冬天。今天吃這個藥,感覺見效不好,聽說另一種好用,明天給換另一種。最後孩子出現尿血,到醫院查出來是藥物性腎損傷。


有些時候,濫用藥物造成的損傷是不可逆的。比如下面這個《三萬兒童因用藥不當致聾啞》的公益廣告,應該很多人見過。



在我國,聾啞兒童中藥物性耳聾佔30%-40%。一次錯誤用藥,孩子這一輩子都毀了。




醫生總會一遍遍叮囑,但有些父母們偶爾就會不在意醫生講了什麼。比如,好像每次看完病醫生都要說:回去後要注意飲食、多喝水、注意休息、要講衛生。


是不是感覺聽膩味了?是不是偶爾一次沒聽醫生的,好像也沒關係?這是不是就是醫生口頭禪?但這些絕對不是廢話!


(點擊圖片放大查看)


其實也不能去怪這些父母,並不是生了孩子,就自然點滿了所有養育孩子的技能。


所有人都是在一點點的學習做一個合格的父母,即使是做了十幾年兒科醫生、同時養育著一雙兒女的我,也不敢保證100%合格。


我的孩子只是比別的孩子少生病、少打針、少吃藥。普通的父母能不能做到像我這樣?能。


只要你對寶寶常見疾病的基礎救治原則心中有數,你就不會被「過來人」欺騙;


如果你能隨手找到最高效可行、並且非常專業的應對措施,你也可以從容應對寶寶的任何突發狀況;


手握一份最可靠的寶寶推薦用藥清單,被藥店櫃姐糊弄時你可以直接懟回去;


再有一份身為醫生爸爸的我為你們整理十月菌醫囑,你也是一個「兒科醫生」媽媽/爸爸。



以上這一切,全藏在這樣一部《寶寶成長手冊》裡。



好早前就有媽媽問我,菌菌什麼時候出一本育兒的書啊?其實我一直都在準備。只是做這本書的難度,要比我想想的大,所以一直拖到現在才完成。


需要這本書的人,絕大多數是沒有醫學背景的,我不能用過於專業的表述來向他們解釋疾病。而且,當寶寶生病的時候,父母是沒有耐心,去在五六千、甚至上萬字的文章裡去找需要的那一行答案。


因此,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翻譯」、「濃縮」。把醫學術語,變成言簡意賅、通俗易懂的口語。我拿著稿子在診室一遍遍和帶孩子來看病的父母確認,我這樣寫,你們都能讀懂?


第二件事情,是「精煉」。兒科疾病樣式非常多樣,我最初整理資料的時候,整理了厚厚的一摞,要是印出來,估計得比板磚還要厚。


我先從中剔除了很多比較罕見的兒科病,比如天使症候群(Angelman syndrome)、普拉德-威利症候群,這種絕大多數父母幾乎沒聽過的疾病。還有些無法實操、非專業醫護人員不可的疾病,印出來既浪費了紙張,還浪費了爸爸媽媽們的鈔票,不如直接捨棄。


最後,整合成這樣一本,以寶寶生活裡常見的疾病為主,專業但不失趣味,100%可實操的家庭育兒紅寶書。



原價99.9元

現在只要56.6元

點擊下方圖片即可購買


親愛的寶媽們!由於春節期間快遞停發,在此期間購買的所有產品,2月12日之後統一安排發貨。全國包郵(新疆不包郵,港澳臺、西藏不發貨),快遞默認百世快遞,不接受指定快遞。

(為了更迅速準確發貨,下單時填寫清楚地址:省市縣區街道門牌)

相關焦點

  • 孕媽咪和哺乳期如何安全用藥?你所關注的問題都在這裡
    05年春晚的《千手觀音》想必各位都看過,21位年輕貌美的姑娘將舞蹈演繹的至善至美的背後卻隱藏著令人痛心的遭遇,這21位年輕演員中有18位是由於幼年用藥不當而導致的聾啞。可她們的遭遇並非個例,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導,現每年仍有2~3萬的兒童由於用藥不當而導致聾啞!
  • 5歲女童變聾,只因媽媽用藥不當!這些錯誤你可能正在犯!
    最近,一則兒童安全用藥宣傳片觸痛了成千上萬父母的心扉,五歲小孩用藥不當變成了聾兒,一生都聽不見了! 一次普通的發燒, 因用藥不當, 孩子的聽覺便成了代價。
  • 用藥不當毀一生!最新兒童用藥黑名單:別再餵孩子吃這些藥了
    用藥不當 3萬兒童陷入無聲世界圖源:騰訊視頻在我國,根據《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顯示,每年因為用藥不當導致的耳聾,在14歲以下的兒童中,每年高達3萬名。其中一名5歲的女童,就是因為在學說話的關鍵期,發高燒使用了消炎和止咳藥,最後導致耳毒性耳聾,最終致聾聽不到聲音也不會說話。統計顯示,藥物中毒在兒童中毒中的佔比,從2012年的53%,上升到了2014年的73%,而且中毒的年齡1歲到4歲的兒童最多,佔到了64%。
  • 兒童用藥需謹慎,兒童安全用藥基因檢測非常有必要
    最近央視播出了一則兒童安全用藥的宣傳片,看完以後讓很多人流下了心酸的眼淚,一個5歲的小女孩因為用藥不當變成了聾兒,他的一生將會生活在無聲的世界中。小女孩用手語說:因為感冒,吃完感冒藥以後,我的聽力就變的越來越弱,我知道聲音就在我的身邊,我也很努力的在聽,但就是聽不到!
  • 媽媽,我再也聽不見了!淚奔……兒童安全用藥,請爸媽們牢記
    兒童安全用藥檢測媽媽說3年前 我發高燒用藥不當後我的聽力越來越弱我知道聲音都在我身邊我很努力聽不過就是聽不到媽媽我怕...央視播出過這樣一則廣告,作為孩子的媽媽我看得心裡非常不是滋味,我想看過這則短片的你也會心碎不已。片中的主人公浠諾,原本是個愛笑的小姑娘,一聽到音樂就手舞足蹈,然而,三年前一次不當用藥,使她的聽力越來越弱,後來,她再也聽不到這個世界的聲音……事實上,片中「浠諾」的故事,不是個案。
  • 「兒童用藥黑名單 」如果醫生給你的孩子開這些藥,請主動說不
    一則兒童安全用藥宣傳片觸痛了成千上萬父母的心扉五歲小孩用藥不當變成了聾兒一生都聽不見了!小女孩說:媽媽告訴我3年前我發高燒用藥不當後我的聽力越來越弱我知道聲音都在我身邊我很努力聽不過就是聽不到一次普通的發燒,因用藥不當,孩子的聽覺便成了代價。
  • 布洛芬用藥不慎可能致死?因致永久傷害正緊急召回?真相是?
    有消息稱,「法國國家藥品和保健產品安全署委託圖爾和馬賽藥物警戒中心進行一項最新調查,患者在發燒、頭痛或喉嚨痛等情況下,經常服用酮洛芬和布洛芬類消炎藥,但用藥不慎可能導致感染併發症,嚴重或致截肢甚至死亡。」
  • 揭央視兒童安全用藥公益廣告內幕
    近日,央視播出首支兒童安全用藥公益片「因藥致聾女孩的無聲訴說」。主人公浠諾用手語講述自己的故事,令千萬媽媽動容。在中國,每年有3萬多兒童因用藥不當致聾。公益片最後號召大家,兒童要用兒童藥,需全社會一起行動。
  • 兒童不是"小大人兒" 盲目用藥或致兒童藥物中毒
    那麼,兒童可以服用成人藥物嗎?孩子用藥時到底需要注意什麼呢?  北京兒童醫院藥劑科主任王曉玲強調,兒童不是縮小的成人。由於兒童各身體器官發育尚未成熟,肝臟和腎臟對藥物的消化和排洩能力較弱,擅自讓兒童聯合用藥,會加重其肝臟和腎臟功能負擔,甚至導致肝腎中毒。此外,據北方網報導,孩子服用大人藥品容易發生不良反應,甚至引起發育障礙,影響身體健康。
  • 秋冬感冒高發,孩子如何安全用藥?
    作為家長來說,不了解相關的知識是不行的,一定要注意兒童抗菌藥物的規範使用。據臨床發現,在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或普通感冒時,使用抗菌藥者非常高。我國的聾啞兒童,很多是由於不合理用藥所致,主要原因就是抗菌藥物致聾,其中氨基糖苷類(包括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佔主要原因。
  • 「關注」這一兒童明星退燒藥布洛芬因致永久傷害緊急召回?真相是……
    有消息稱,「法國國家藥品和保健產品安全署委託圖爾和馬賽藥物警戒中心進行一項最新調查,患者在發燒、頭痛或喉嚨痛等情況下,經常服用酮洛芬和布洛芬類消炎藥,但用藥不慎可能導致感染併發症,嚴重或致截肢甚至死亡。」
  • 5歲女孩因用藥不當致殘:家長必須要注意這些事
    視頻裡的故事,絕不是影視劇裡賺人眼淚的悲情橋段,五歲的小女孩浠諾,用無聲的方式向我們訴說著自己因用藥不當而導致耳聾的經歷。而這樣的悲劇每年仍在發生。
  • 日本人氣兒童感冒藥被緊急召回,兒童用藥安全亟待重視
    因此,家長海淘需謹慎,尤其是兒童藥品、營養品,使用不當後患無窮!下面,我們來看一組驚人的數據:每5名中毒兒童中,就有2名因為藥物中毒我國每年約有30000例兒童因用藥不當致聾約有7000例>兒童死於用藥錯誤我國市面上兒童專用藥僅有60多種佔處方藥種類的不足1.7%……2016年小葵花品牌 "因藥致聾女孩的無聲訴說"公益片,刷爆網絡,尤其是媽媽的朋友圈。
  • 兒童用藥劑量是成人的一半嗎?
    「兒童具有許多不同於成人的解剖生理特點,各系統、器官功能尚未健全,如腎臟清除率較差,肝藥酶分泌不足甚至缺乏,對藥物的耐受性、反應性和成人不盡相同,而且小兒疾病大多危重多變,用藥劑量更需準確。」河北省藥學會藥學科普專委會主任委員、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西院區藥學部主任劉煥龍說,用藥過量可能對兒童造成損傷,影響孩子的一生。
  • 紹興網丨準媽媽,即使你聽不見,也請別害怕——暖心漫畫助力聾啞孕婦順利分娩
    超超是一名特殊的產婦,自小學習舞蹈的她幼兒時因用藥不當,造成聽力障礙,不幸成了聾啞人。超超進入醫院待產後,醫生護士就用留言的方式和患者溝通,叮囑產婦注意事項。8月31日下午,超超出現臨產症狀,或許是宮縮的疼痛超出了預期,院方和產婦家屬商量後決定提前進行無痛分娩。
  • 李超仁原創歌曲《listen》呼籲社會關注聾啞兒童
    這是一首治癒性的慈善歌曲,除了旋律性好之外,歌詞的表達也很有意味,字字肺腑,句句真摯,帶著撫慰性,充滿著正面的能量,引導「聾啞兒童」要對未來充滿希望,更呼籲社會對這個特殊的群體有更多的關注。「聾啞兒童」,是一個聽不到美麗的聲音,說不出動聽的話語,只能活在無聲的世界裡的群體,他們無法像正常人一樣交流溝通,這造成了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生活狀態的混亂,甚至面臨生存的危機。
  • 兒童安全用藥|1歲男童打點滴後死亡,兒童安全用藥檢測到底有多重要!
    近年來,這樣沉痛的新聞不在少數,兒童安全用藥問題也越來越被大眾所關注。 在我國,每年死於用藥不當的人群中有1/3是嬰幼兒,每年有3萬嬰幼兒因用藥不當導致耳聾,50%以上的嬰幼兒都在超標用藥。如何才能「精準用藥」、「安全用藥」,降低用藥不當對兒童健康的危害?基因解碼專家表示,兒童安全用藥指導基因解碼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可以為每一個兒童提供「定製化」安全用藥方案。
  • 兒童貧血吃什麼好,父母必備的用藥知識!
    兒童貧血吃什麼好,父母必備的用藥知識!小編選取幾種常見的兒童補鐵補血藥物進行簡單介紹:  1、硫酸亞鐵,優勢是價格低廉。主要以亞鐵離子的形式在十二指腸和空腸上段吸收,對胃腸道黏膜有較大刺激性,而且產生的OH自由基對細胞有損傷,可致噁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不良反應。大量口服可致急性中毒。  2、富馬酸亞鐵、葡萄糖酸亞鐵、枸櫞酸亞鐵等為代表的有機鐵,相對於硫酸亞鐵來說含鐵量較高,相對穩定。
  • 14歲以下兒童,每年用藥致耳聾達3萬人,藥物禁忌家長需謹記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藥物雖然可以幫助人類對抗疾病,但如果使用不當,它本身也可以致病甚至致死。尤其是兒童,如果用藥不當,更容易造成嚴重的後果。 2016年,央視發布了一則公益廣告,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關注,這則廣告就是關於兒童藥物中毒的。
  • 兒童用藥過量可能致聾,30 秒教你用藥劑量怎麼算
    因為用藥不當,我國每年約有 30,000 兒童失聰,從此陷入無聲世界;造成肝臟功能、神經系統損傷的更是不計其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