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的俗語和三農知識哦!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農村俗語就是在農村,人去世後穿壽衣時要遵守這三個習俗,不然會被村裡人恥笑。
中國的歷史文化是很博大精深的,這些文化中包含了各種各樣的習俗和禁忌,自古以來都有紅白喜事之分,在農村人們對於無論是白事還是喜事,都是非常重視的,因此有關類似的習俗更是數不勝數。老話說的好「人生在世不過是短短幾十年」,每個人都會經歷生死,人死如燈滅,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就是在農村,人去世後穿壽衣時要遵守這三個習俗,不然會被村裡人恥笑。
似乎只要談到死亡這個話題,每個人都是非常的忌諱,能不談就不談,其實靜下心來仔細的想一下,縱觀歷史,沒有人是能夠長生不死的,這是每個人必須要經歷的。俗話說得好「人死為大」,對於飽受病痛的人來說死何嘗不是一種解脫呢!人老了之後都會經歷這一遭,或許死了之後,又是一次重生呢!人在去世後,最講究的就要數這個環節—為去世的人穿壽衣最為重要了。
壽衣,在農村有的地方還稱為「送老衣」,是在人世間穿的最後一套衣服,因此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在有的地方人們在老人還沒有去世的時候就會提前準備好棺材和壽衣。想必很多人認為人老人尚在世就準備這些東西,那不是非常的晦氣詛咒老人家嗎?其實恰好相反,壽衣中的「壽」就是長壽的意思,人們提前準備還有為老人增添福壽的意思,有的老人身體不夠好,提前準備還能為老人家衝衝喜,下面小編給大家講解人去世後穿壽衣時要遵守這三個習俗,不然會被村裡人恥笑。
第一個習俗、壽衣為單數。
給老人穿的壽衣只能是單數,絕不能是雙數,想必不少的人不懂了,中國自古以來不都是講究雙數才為好,為啥到這裡就成了單數了,這樣的說法是沒有錯的,但是對於這個雙數就不適用了。因為古人認為在陰間單數才是吉利的象徵,另一方面就是避免「重喪」,人去世後穿壽衣是對死者的尊重,希望死者來世可以做個有福壽之人。
第二個習俗、袖子忌諱短。
人在離世後穿壽衣的時候袖子必須得遮住死者的雙手,忌諱袖子短蓋不住手,這條規矩主要是為死者的子孫後代著想,因為在農村有這樣的說法,如果死者的袖子沒有遮住自己的雙手,那麼將預示著自己的後代不是做賊就是討飯。這就是中國式的父母,在世的時候一輩子為了兒女奮鬥,就連去世後還是為兒女子孫擔心。
第三、壽衣不能有紐扣。
無論是壽衣的材質還是選料都是大有講究的,壽衣的布料不能是皮毛的華麗的綢緞,因為怕已故的人來生會變成獸類,綢緞中的緞和「斷」是同音,有斷子的意味,因此不可以用這兩樣面料來做壽衣。衣服的面料一般是厚實的絹棉做成,因為'絹"有著「眷念」的意思,表達出對已故的人有眷戀和緬懷的情感,還有重要的是壽衣不能出現紐扣,要用帶子繫著,因為帶就是「帶來子嗣」的意思,而紐與「扭」是同音,代表著後代不團結。
俗話說的好「十裡同鄉不同俗」,每個地區的習俗是不同的,如今這幾點習俗恐怕也只有農村依然遵守了,城市裡的人早就忘了這些,雖然這些都是迷信,但是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傳統喪葬習俗,還是遵守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