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生活小習慣,慢慢地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或者生活?

2021-02-23 拖延症互助小組


對這方面有些研究,分享一些改變性格和人生的習慣,會慢慢更新一段時間,這會是一個很長的文章,請大家有些耐心。

先從只要你堅持就一定能改變你的性格或者生活的習慣來說:

1、記錄自己的時間花銷



這個習慣能讓你明白一件事情,你的時間哪去了?

培養這個習慣花了好幾年時間,這個習慣是時間管理中一入門就要做的,剛開始時可以按小時來記錄,當時你記錄一段時間之後,才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時間到底哪去了,真實的反應出自己把時間都花在哪了。

人會有一種錯覺,覺得自己如何努力,表現還行,當你開始記錄和統計自己的時間花銷之後,才會真正認識到一天中真正花在有意義事情的時間少得可憐,一不小心就會浪費很多時間。

不管你是誰,有什麼夢想,只要你看看你的時間花在哪了,就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時間是沒辦法做假的。

這個習慣的進階技巧就是柳比歇夫的時間管理統計法,可以精確記錄一天每分鐘的時間花銷。目前已知的習慣中,這個習慣養成的難度是最高,需要幾年的時間,最終目標是象柳比歇夫不看表就可以精確的感知時間。

好消息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可以通過手環、手機和PC上的APP來半自動的記錄和統計時間花銷,期待有一天能做到全自動的記錄和統計。這麼說記錄時間花銷本身只是一個中性行動,不能激勵你也不會產生焦慮和恐慌,只會讓你有個清醒直觀的認識,而你本身的態度會讓你產生正面或負面的想法。對自己的要求別過高,別想一開始就追求完美,每天優先完成三件要事和一個夢想番茄(每天在夢想、年度目標上花費30分鐘),記錄下來,就可以了。

從個人的感覺和別人的反饋來說,只有準確的數據才能反應真實的情況。自己的感覺在任何的時段都不可靠。 你可能沒辦法準確的統計和記錄自己的產出,時間本身也是有不同質量的,並不是你花在學習上就一定有收穫,同時產出本來也是比較模糊?我不知道你如何定義。

學習上,有明確收益的叫產出? 陪家人,跟朋友吃飯,是產出嗎? 有很多的時間花銷,不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可能看不到明確而直接的收益。比如睡眠,如果你一年時間的睡眠記錄,進行分享和統計,你能發生很多有意思的數據,你覺得睡眠是產出嗎?

再說記錄,確保自己儘量少買不需要的東西,跟了解自己幾年的花銷比例是兩回事,記帳跟買東西多少並沒有直接的聯繫,但可以從總體的角度來了解自己的花費比例,哪怕你就是什麼東西都不亂買,但還有會一些固定的花銷,不可避免,而且這些花費會隨著時間而變化,比如飲食,自己吃和在外面吃,記錄幾年後,你會發現你的飲食習慣就會跟經濟、物價也能產生聯繫。還有交通費用、著裝費用、人情來往,會隨著收入、環境而有不同的變化,當你有一個很長的時間段數據,這些數據都會反應出真實的生活。

2、記帳


對於你的時間哪去了和你的錢哪去了,絕大多數人都只能說出一個大概,當你開始記錄和統計之後,就會發現很多你不在意的事情上,會花了遠遠超出你想像的比例。從自己身上找個例子:記帳一段時間之後,做統計之後,發現在不到3個月左右在飲料上竟然花了1000多了,平均每天在飲料上花了10元左右,以前只是有個大概有感覺,在飲料上花錢有些多,對具體的數量和費用沒感覺。統計之後,發現自己的飲料上花費過多,費錢而且對健康不利,開始有意識的少喝飲料,多喝白水,花了幾個月時間,最終把碳酸飲料完全戒掉,一點癮也沒有,現在偶爾也會喝零度可樂,但已經對飲料處於完全可控的情況。

很多理財課程的第一步就是記帳,當你明白你的錢具體花費在哪些,哪些應該花,哪些不應該,就開始了財務自由的第一步。

建議通過手機上的APP來隨時記錄自己的各項花銷:

3、每天運動或定期運動


這是每個人從小聽到大的建議,但只是極少數的人能真正做到,一旦當你養成這個習慣之後,你會發現這些習慣會影響你的整個生活,讓你的世界完全不一樣。

有運動習慣的人,整個人的精氣神都會不一樣,更不說當你身材比例合適的時候,穿什麼衣服都好看。在這個習慣培養過程中,你會發現必須要改變你的生活方式才行,比如睡眠、飲食都需要同樣需要注意和改變。而且運動會上癮,並且能幫助你改變很多壞的生活習慣,已經看到不止一個人在培養慢跑和健身習慣過程把煙戒掉。

這個習慣對性格、注意力、意志力、精神、拖延、憂鬱上的改變能在很短的時間(2-3個)月就能看到效果,當養成成固定的運動習慣之後,每一次運動都在增加你的自信心、鍛鍊注意力和意志力,別小瞧這一點,會讓你跟其它人立刻區別開來。

運動並不是必須要要去健身房或出去慢跑才行,只要你真的想做,隨時隨地都可以做。

4、定期總結

無論再怎麼強調這個習慣的重要性都不為過,當你培養定期總結的習慣,能讓你避免很多麻煩,定期總結這個習慣長期效果很好,但培養時間要幾個月,看到效果也要幾個月或幾年。

5、每隔幾年學習一門新的技能

在看德魯克《個人的管理》看到一段內容,反覆讀了好多遍,正在身體力行:

因為時間關係,執行這個計劃的時間還太短,從去年開始把精力放到慢跑和運動上,只用了三個月時間,體重就減掉了20多斤,現在一年過去了,這個習慣給我帶來的收益大到無法想像。我期待再過一年左右,開始下一個學科的學習。

雖然今年30年多了,但才感覺到生命剛剛開始,有些非常多的知識可以選擇和學習,我有足夠的耐心和動力,去把這個習慣堅持下去,期待把這個習慣堅持到死為止。


6、靜坐或冥想


靜坐、冥想或、打座禪修都可以,這東西一深入,就能細分成很多種。這是極少數傳統和科學都推薦的運動方式之一,有大量的科學研究、試驗和論文都討論這方面的優點。

隨意找幾項:

1、有研究表明普通人跟禪修大師(1萬小時以上禪修)在聽起一些負面聲音時(女人尖叫),禪修大師大腦中與情緒有關的杏仁體部分,顯示出更少的激活反應。進行禪修越長的人,杏仁體的激活支應也就越少。杏仁體能直接影響你的情緒,反應越好,也是越冷靜。

2、而另一個研究表現,冥想之後會提高大腦左前額葉皮質的活躍度,降低右側的額葉皮質的活躍度。左前額活躍度高讓你呈現更多的正面情緒。而右側的額葉皮質的活躍度提高之後,會讓人表現出負面情緒。

3、在威斯康星大學的一項初步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一位有經驗的冥想者僅僅在15分鐘的冥想之後,他血液中的幹細胞數量就有了明顯的上升。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測試只是一群好奇的科學家進行的一次隨意調查,但是實驗結果確實讓人大吃一驚。在採訪過程中,託瑞斯·泰勒幾乎無法隱藏她的興奮,稱這一現象為「我見過的(幹細胞數目的)最大的增長。」這一結果可能有助於解釋冥想對於人類健康的巨大影響,定期進行冥想的人可能會:

● 患中風的機率降低33%;

● 患癌症的機率降低50%;

● 患心臟病的機率降低20

看過一些這方面的書籍,去除一些誇張的部分,個人認為最終冥想或靜坐能讓你更冷靜,釋放壓力,掌控情緒,提高注意力,改善睡眠質量,提高情商。用更專業的說法就是:神經可塑性,可以有目的的改變自己的大腦。

冥想、靜坐並不能立刻看到效果,在初期你需要花很多精力維持對於外在事物的關注—這種精力消耗非常大,會讓我們感覺特別疲憊。

任何人都可以閉上眼睛,花一個小時或者更長的時間進行思考,但這並不是冥想;冥想的質量遠比冥想的時間和數量要重要得多。初期幾分鐘就足夠了。

每天堅持5、10分鐘,看到效果要100天左右。收到過幾十位,堅持靜坐、冥想的反饋,堅持100天之後,改變的情況都非常的明顯。

7、練字


每天花上時間平心靜氣的寫上幾篇字,堅持2、3個月之後,效果跟冥想、靜坐類似。最初的收穫是通過寫字能靜心,減少焦慮。

當你堅持1、2年之後,字會慢慢變得好看,能讓你多一點自信。

堅持這個習慣的人不多,因為想看到效果通常要幾個月時間或1、2年時間,但目前堅持越過半年之後的反饋都比較正面,很高興這些人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如果覺得用毛筆練寫麻煩寫鋼筆字,練正楷字,可以從每天2-3頁開始,最好要用有格子的紙來寫。

8、早起

早起這個習慣也是參加人數多最的習慣之一,但最終成功並享受到好處的人不多,看到最勵志一個反饋是一個讀者,通過早起1小時來跑步,3、4個月左右減了20斤。

別只停留在早起,要把早起多出來的大塊時間好好利用起來,早起才會對你產生影響和改變。

早起的前提是早睡,一定在每天保證7、8個小時充足睡眠的基礎上再早起,睡眠比早起重要,別忽視這點

9、送禮物

不知道有多少人過生日的時候,唯一記得的人只是銀行簡訊,如果這時候你收到一份別人的禮物,你會有什麼反映?  

當你能把親人、好朋友、身邊的同事、客戶,這些人的生日都記錄下來,然後手寫一個賀卡放在上面,在合適的時間送過去,能大幅改變別人跟你的關係。

知道別人的生日除了特意去問,平時多注意一些,很容易就收集到,比如訂飛機、火車票之類的,順便記錄一下這個人的興趣愛好,沒事逛淘寶或購物時,遇到合適的東西就提前買下來,包裝好。

在購寶上能買到各種好看、特殊的賀卡,手寫一些祝福的話,跟禮物包裝在在一起。方便的話,當面送或者發快遞,這樣不管在哪裡都能收到這個快遞。

這種方法殺傷巨大,別瞎用,關係一般可以不送,對給異性,非常容易誤會。但如果你送給客戶,客戶會對你印象深刻。

給同事和朋友,都能加深關係,順便找個電話發個微信什麼的。

正常人都會有來有往,你送他禮物,對方也會找時間請吃飯,幾次之後,關係會加強不少。

家人就不用說了,這是應該做的。特別是好朋友,哪怕不在一個地方,一年發個快遞送過去,關係也能一直保持著。如果在國外,可以在各國的亞馬遜買禮物,網站就提供包裝服務。

10、每年訂一個有挑戰的習慣挑戰自己


這幾年我每年設立幾個必須完成的年度目標,然後花上100天時間去全力挑戰一下。已經堅持四、年了,有成功的,有失敗,每一個習慣的堅持都對自己有改變和影響。

分享幾個效果比較明顯的年度目標:


(1)寫Blog:我寫了兩個Blog ,下面是其中一個Blog的更新記錄,2011年時2個Blog一共更新了303篇。

(2)閱讀:現在每天閱讀1-2小時,保持好幾年了。在2011年時挑戰過每天一本書,堅持了378天,看了428本書,寫了378本書的筆記和書評。

(3)早起:2011年開始的,已經堅持好幾年了。

(4)微信公眾平臺:2012年9月到現在,更新800天,中斷30天左右,基本上每天更新,絕大數是原創。

(5)每天下廚房:2013年挑戰過一次,學到40多個新菜,堅持80多天,每天做一個下飯菜。

(6)慢跑、減肥:2013年體重下降了20多斤,7個月跑了800多公裡。

(7)健身、運動:2014年形成比較穩定的運動習慣,前半年跑步,跳操,最近幾個月去遊泳,一周3次左右。

(8)愛情行動:2014年開始的,出差時中斷過一段時間,這個行動能讓你改善夫妻關係的。

堅持3、4年這個習慣之後,對自己的改變是最大的,每年都要找一些新的年度目標來挑戰自己,不管成功或失敗,一定要全力以赴的嘗試一下。

哪怕是每天刷牙、疊被子、清理桌面、擦鞋、8杯水、5-10分鐘健身、挺胸走路這樣的小事,堅持100天都能讓你有所改變。

任何一件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旦變成每天堅持,持之以恆,都會對你有所改變。

11、寫作

在你的學生和工作生涯中寫作這件事會一直跟你不離不棄,你會發現當你寫作能力強一點,會是安身立命的起點:

理論上來說,每個高中畢業的人都應該具備把一件事清晰的表達清楚的能力,但實際上大學畢業之後能具備這樣能力的人也並不多,而且這是一種普遍性的現象。在讀《重來》(Rework)時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寫作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從寫日記或寫Blog開始,最好堅持每天寫上半小時,做這件事短時間內沒辦法看到太直接的收益,但從長期來說,當你有一好個好的寫作能力之後,從中得到收益和機會都會越來越多。

12、注意力

有一個跨學科團隊完成了一項對資源稀缺狀況下人的思維方式的研究,結論是:窮人和過於忙碌的人有一個共同思維特質,即注意力被稀缺資源過分佔據,引起認知和判斷力的全面下降。

在現在這個時代,絕大多數的年輕人都面臨著拖延和注意力不集中,說句不誇張的話,注意力的強弱會直接決定你的生活質量。

● 瀏覽網頁時,我們的注意力和金魚的注意力一樣,時間為9秒鐘。

● 99%的商業人士稱他們今天的注意力持續時間要少於三年前。

當你有意識的去管理和鍛鍊自己的注意力,並把這一點當成一種習慣的話,在短時間內就能收到非常明顯的效果,這個習慣目前是個人最推薦,其它人最容易忽視的100天行動

入門的四種方法:

中長期的方法可以結合前段提到的:運動和冥想,對注意力改善的效果非常明顯。

另外注意力是我的長期關注方向之一,在這方面寫不少的文章,閱讀過基本上市面上所有能找到的注意力方面相關的書籍,並嘗試過很多種不同的練習方法:


13、學會「暫停」技巧


去年看過一本叫《暫停》,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不管別人說了什麼、做了什麼或寫了什麼,都不要馬上回應。 目標是讓自己遇到意外或緊急狀況時,不妨將自己的心智從行動中暫時抽離出來。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腎上腺素大量分泌的緊張時刻,這時候人會變得衝動,可能面臨小到衝動性消費、人際間的衝動性爭吵或衝突,大到衝動性回復或處理導致合作關係破裂甚至戰爭衝突。沒錯,衝動是魔鬼,沒有人會想到暫停,但是,這時最需要做的,恰恰就是暫停。科技發達日益加快的工作生活節奏,讓人練就了一有什麼狀況就要隨時處理,在「滿意處理」的要求壓力下,做出錯誤的回應。是的,這時候,也需要暫停!事實上,有些事避免即時反應,而只有停下來,才能想的更清楚,使用「暫停」才能將自己從情緒中抽離出來冷靜思考。

這個習慣並不適合所有人,但對急性子或平時容易發脾氣的人效果特別好,今年嘗試養成這個習慣,在培養過程中發現做這件小事的收益,超乎我的想像,幫助了幾個讀者培養這個習慣,反饋和效果都非常不錯。

相關焦點

  • 性格是與生俱來的,但是它可以改變一個人
    性格大致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內向型,第二類是外向型。內向型可形容為善良、沉靜、穩重、嚴謹、保守、言語少,一般對感情為慢熱。外向型可形容為活潑好動、熱情開朗、社交能力強、健談機敏,興趣廣泛等。不同性格也有優點和缺點之分,兩種性格決定不一樣的人生,也是獨一無二與生俱來的。
  • 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
    說明白了就是一個人的性格在七歲時己經定了!許多人相信上學教育,思想素質,禮貌修養這一套。其實已經晚了!學習的確能增強人對善惡的認識。這種是理論上的認識,認識到自己性格、行為、談吐、思維等等方面有哪些不足,哪些好的、哪些要徹底改正的。那麼,改了嗎?性格暴戾的變溫順了,說話直衝的變婉轉了。但是,如果一觸及他的人生底線,他定會本性畢露,一概如前!
  • 原來打羽毛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
    原來打羽毛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 原標題:原來打羽毛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
  • 什麼樣的男人才是媽寶,他們會有哪些習慣,該如何改變他們
    其實一個人的性格養成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家長的教育和從小生活的環境所影響,而一個人的性格又決定了他的行為習慣,那麼一個媽寶的男人,會有哪些性格習慣呢?我們又該如何改變這些習慣呢?因為從小就被父母寵愛,所以並沒有太多的責任感,在婚姻當中也會缺少責任感,直觀的表現就是沒有家庭觀念。擔當不起屬於自己的那份責任,總喜歡推卸責任。
  • 假如一個人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那麼就可以改變自己的性格
    性格是每一個人的基本特徵,性格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一個人的性格在特定的教育和環境中形成之後,就比較難以改變,因此才會有「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說法。但是性格並非無法改變,既然性格是教育和環境影響下形成的,是一種循序漸進地過程,這就決定了性格是可以改變的。
  • 身上有怪味、易發脾氣,吸毒成癮的人會哪些行為和性格上的改變
    但是毒品對一個人的行為和性格的改變,是無法偽裝的,甚至連吸毒者本人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改變。因此通過日常生活習慣,以及性格的反常,判斷一個人是否吸毒,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那麼吸毒成癮的人會有哪些行為和性格上的改變,基本集中以下幾個方面。
  • 社會科學:一個人的性格能在多大程度上被改變?
    每一個人都可以從這五個維度的打分去衡量自己的性格,不過打分並不代表絕對,而只是一種概率。比如一個人外傾性打8分,並不是代表他每時每刻都是外向的,而是在大部分場景中會選擇外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情況下,他會選擇內向。
  • 可以從一個人的筆跡,看得出這個人是什麼性格和習慣嗎?
    其實在研究筆跡與性格的時候,需要從專業和非專業兩方面。上邊說字如其人是從「書法」的角度來說的,但是大多數人寫字沒有「法度」,只有「習慣」,往往通過運筆何寫字的習慣,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俗話說,見字如見人。
  • 怎麼從女孩子的髮型,推測出女孩子的性格以及生活習慣?
    有時男女生交往,在尚未完全熟悉的新款情況下,很多人都會通過觀察外形小細節。來推測對方的性格,以及生活習慣。不僅女生愛猜,就連男生都無法避免。談戀愛中的男生,或者是正在跟女生有接觸的男生。都會在心裡幻想她到底是什麼性格呢?她平時在生活中有哪些小習慣呢?
  • 9個小習慣,在一年內改變您的生活
    您需要養成習慣,並且堅持足夠長的時間讓他們發揮自己的力量。您會一遍又一遍地聽到它,因為它是真實的。 詹姆斯·克萊爾(James Clear)的《原子習慣》是2019年最受歡迎的書之一,這是一本打破不良習慣並養成良好習慣的實用指南,作者清楚地解釋了為什麼每天的小的生活習慣會帶來巨大的成功。
  • 健身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狀態,起到鍛鍊身體、增強體質的功效
    健身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狀態,首先可以起到鍛鍊身體增強體質的功效,不僅可以鍛鍊肌肉,還可以刺激荷爾蒙雄性激素,等身體內分泌的分泌和調節,其次,健身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和精神面貌,讓人變得更加自信、更陽光、更外向,然後,健身可以培養堅毅的性格,做事更加專注、有恆心,能夠持之以恆
  • 日常養生的良好生活習慣有哪些?
    養生並沒有多麼複雜,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養生很重要。這些好的生活習慣,只要我們稍加注意,就可以很容易地做到。下面我們按照一日的生活作息來看,哪些生活習慣對於養生有益處。每天晚上睡覺前用溫水泡一次腳,大概20分鐘左右,老年人可以延長几分鐘,對於人體健康有益處。
  • 孩子太活潑或者太膽小怎麼辦?如何培養孩子好的性格?
    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大家都知道這句話,可是具體是什麼呢?什麼是態度呢?其實態度就是一個人對事情的認知,一個人的認知決定了他的行動,那什麼是行為呢?行為就是一個人的形成的行為習慣,好的習慣使人受益一生,而壞的習慣卻會使人不知不覺中錯過許多,而習慣行動更是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格,也就是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樣每個人的命運也變得不一樣了。
  • 自我管理,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
    而每次雄心勃勃地制定計劃,改變習慣,結果卻總令人失望,索性與自己和解,按原來習慣的狀態生活了。誠然,一個習慣的好壞是我們自己定義的,如果它並不會對我們造成影響,那麼也構不成什麼問題,也無需解決。但如果這個習慣,總在時不時影響我們的生活狀態和情緒反應,那我們還是要面對它,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 有哪些愛好,成為了習慣,因為喜歡一個人,所以成為了愛人的脫變
    有哪些愛好,成為了習慣,因為喜歡一個人,所以成為了愛人的脫變。習慣了溫柔而習慣的養成有如紡紗,一開始只是一條細細的絲線,隨著我們不斷地重複相同的行為,就好像在原來那條絲線上不斷纏上一條又一條絲線習慣,是指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常常接觸某種新的情況而逐漸適應了生活。一個人真正的喜歡上另一個人的時候,一直付出一直追求下去。能堅持多久,那就很難說清楚了。畢竟每個人的性格是完全不同的。有的人是一根筋默默喜歡下去,直到年齡到了,不得不放棄這份喜歡,選擇人生的安排了。
  • 內向性格描述有哪些介紹改變內向性格的方法
    內向型性格的人在學習上,對新知識的接受比較慢,對問題反應比較慢,喜歡課後自己慢慢思考,而一旦真正弄懂,就不會輕易忘記;他們完成作業的速度雖然比較慢,但是認真、細緻;內向型性格的人不善於參加集體學習活動,羞於提問,和善於同別人交換意見,容易產生自卑感;在學習時他們只要編制了學習計劃,就能大致不變地堅持執行下去;他們好幻想,經常考慮自己的學習進度,或是考試成績的好壞等,因而常常過多地坐在書桌前面空想
  • 好習慣可以改變生活?
    那麼從小開始接受的家庭,學校,環境等教育,慢慢就是我們以後的行為習慣,而這個習慣會對以後的生活造成影響嗎?著名演講TED中有段這樣的演講,怎樣從零開始養成一個好習慣,而這個好習慣會對生活有影響嗎?種種數據和實踐證明,是有影響的,一個好的習慣一定會給你帶來好的影響。演講者分享了一個他最喜歡的喜歡,在每天早晨醒來的時候,雙腳著地,然後對自己說:「今天會是美好的一天」。
  • 生活中有哪些細微卻高效的習慣?
    如果您喜歡本平臺,請點擊題目下方的「成方三十二」加關注,查看更多信息。文/聶帥在我看來,人和人最根本的差別就是習慣的差別。智商差距勤來補,家世落差可逆襲,臉蛋胸脯不是事,身矮亦能內增高。而習慣是跟著一個人一生的,有些習慣因為是生活最瑣碎的部分,很私密,別人也無從幫你發現並糾正,久而久之,後患無窮,和他人的差距就形成了。
  • 通過一個人的筆跡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嗎?可以!
    上邊說字如其人是從「書法」的角度來說的,但是大多數人寫字沒有「法度」,只有「習慣」。往往通過運筆何寫字的習慣,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比如,男生的字結構大多都比較散,女生的字結構大多都比較緊。一個人對自己的字不滿意,有要求,就說明這個人「心有猛虎細嗅薔薇」他在追求細節,追求美好,無論是男是女,這種人的性格通常是有進取的,無論是像好的一面進取,還是壞的一面進取,這個是看不出來的。字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但是看不出一個人的品性。
  • 心理研究:一個人的性格可不可以改變?
    這句話形容一個人想要改變自己的性格是非常難的。 可是,改變自己的性格是有可能辦到的嗎? 由人格心理學家內森·哈德森(Nathan W. Hudson)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發現 ,積極改變性格方面的人們,幾乎都能成功達到所希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