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智障人士走丟的風險,這群愛心人士提出了一個辦法……

2020-12-16 廣州日報

智力障礙孩子走失了怎麼辦?對於不少智力障礙群體的家庭來說,走出家門往往意味著走失的風險,而這一顧慮也成為了阻礙智障人士融入社會的眾多因素之一。

然而,有可能跨過這個屏障嗎?12月11日,由越秀區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廣東省智力殘疾人及親友協會、廣東獅子會主辦的「手牽手」智能定位器捐贈儀式在廣州越秀區洪橋街科普文化宣傳廣場舉行。

記者在活動現場了解到,全國智力障礙人數官方數據為500萬,精神障礙為600萬,僅廣東省智力障礙人群就有27.2萬。活動相關負責人分享道,其實每年都有智障者、智障孩子、智障老人走丟的新聞,有的智障者走丟近17年才被好心人和親人尋回。

「然而,過去的國內市場還沒有一款,專門針對智力障礙者的定位器,因此對於這一痛點的處理方式較為被動。」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無論是時刻看管還是待在家中,抑或家長親人學習如何防止或處理孩子丟失情況,都是基於對智力障礙者走丟的畏懼。

一位捐贈活動負責人說,「因此我們舉辦這場活動,希望通過智能定位器提供幫助。」據廣東省殘聯一級調研員李小華、廣東省智力殘疾人及親友協會會長雷建威介紹:智能定位器能夠在複雜場景中精準快速定位,讓家長隨時掌握智力殘疾人的位置信息,並具備自動遠程升級功能,續航時間長、佩戴便捷穩固,能夠有效守護智力殘疾人的安全,減輕智力殘疾人家庭的負擔。

捐贈儀式上,廣東獅子會嶺南、慈愛、星光、藍天、中大華商服務隊及愛心企業向越秀區殘疾人士捐贈600個「手牽手」智能定位器(價值48萬元),推動智力殘疾人更好地融入社會。廣東獅子會廣州第二代表處主任柯紅玲表示:「希望通過我們的行動,能夠在寒冬中給智力殘疾人送上愛的溫暖,並引發社會更多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社會公益團隊與我們一起在公益道路上同行,將愛心傳遞下去。」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蘇贊 吳陽煜圖:受訪者提供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唐歡

相關焦點

  • 慧靈麥子烘焙坊:新公益服務智障人士
    廣州慧靈供圖南粵新公益一個個金黃滿溢的法式麵包,一陣陣撲鼻而來的香甜味道,一個個跑上跑下的忙碌身影……2013年1月8日早上,位於廣州市白雲區叢雲路1號的「麥子烘焙坊」門庭若市,剛正式開業,50多平方米的店面就擠滿顧客,剛剛出爐的麵包被搶購一空,櫃檯前的人群排起了等待付帳的長龍。這不是一家普通的麵包店。
  • 探索智障人士支持性就業,「憨兒樂 茶物語」正在做這些事
    他們是阿里巴巴誠信通中西部授權服務商代表,來這裡以「向店員們學習做披薩、奶茶」的方式,了解智障人士的日常生活,助力智障人士走向社會。 「今天來這裡,是我們籌備成立公益組織的前站。」此次帶隊的負責人黃雙元說,這次考察完後,湘鄂桂雲貴川渝等13省的公司會申請註冊成立一個公益組織,專門關注兒童成長,特別關注智障兒童,「每一個孩子都應該都平等地、有尊嚴地生活在這個社會裡。」
  • 長治愛心人士出錢出力為智障兒童託養中心升級廚房設備
    潔淨的瓷磚,嶄新的灶具,潔白的牆面……近日,長治市義工協會為潞州區啟明星智障兒童託養中心升級了廚房設備,改善了孩子們的生活環境。不僅如此,義工張師傅還免費提供了上下水管道,馬先生自費購置了塗料,還有不願透露姓名的熱心人士拿出10件啤酒進行義賣,所得500元全部捐助本次活動。3月10日一早,義工們帶著購置的不鏽鋼灶具、工作檯、水池以及塗料等相關工具來到啟明星智障兒童託養中心。
  • 廣州慧靈智障人士服務機構
    全稱:廣州慧靈智障人士服務機構(註冊名稱:廣州市慧靈託養中心)簡稱:廣州慧靈機構簡介:廣州慧靈成立於1990年,是一間專門為不同年齡、不同程度的智障人士提供服務的民辦非營利組織。屬下服務單位有:幼兒園、學校、青少年展能中心、庇護工場、託養中心、和農場,並先後開設十三間社區家庭讓智障人士融入社區生活。慧靈遠景智障人士平等參與社區建設,共享社會文明成果。慧靈使命推廣社區化服務模式,提高智障人士生活品質。
  • 人民網:實踐團隊走訪仁愛之家 走進智障人士的世界
    「仁愛之家」以智障人士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日間照料、生活技能培訓、工作技能培訓及支持性就業的支援性幫助。在其成立的這三年多時間裡,共計接納智障人士一百餘人,目前有學員六十餘人。  「仁愛之家」裡,顯眼的「我們的使命」五個大字不僅是工作人員的自勉,更是仁愛之家成立之本。「引導大眾正確認識智障問題,為智障人士爭取『平等機會、平等參與』的社會環境就是仁愛之家的使命和責任。」負責人解釋道。
  • 呼籲社會愛心人士來拯救這個家庭
    ,為了面對現實,為了女兒還是要堅強的走下去,就這樣一天一天沒有方向的生活著           一年,兩年時間過的也很快,常言說好人一生平安嗎?雖然他的路很坎坷,但婚姻還算可以,就這樣不知不覺的又遇到了一個能陪伴他過日子的女人,以前的婚姻簡單,隨便送一件禮物就可以了,但當時小禮物都是很值錢的,沒有現在的禮錢那麼大成十萬的,遇到的這個女人是侯家川白顧村人,也是一個苦命的女人,她老公由於病也去世了,自己帶著兩個孩子,一男一女,在雙方的商量之後王文誠帶著女兒從黨峴搬到了侯川,兩個地方離的不是太遠,離開傷心的地方也許能忘記一切煩惱,面對新的生活,就這樣又組建了一個新的家庭
  • 「彩繪心靈」西安市第五屆智障人士藝術展開幕
    記者和書法家繆美峰合影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 記者 朱燕)8月15日上午,由西安市殘疾人聯合會、西安慧靈智障人士服務工作站主辦的「彩繪心靈」西安市第五屆智障人士藝術展在西安市亮寶樓展覽館開幕此次藝術展規模包括西安市以及西部其他地區的智障人士及自閉症所創作的繪畫、剪紙、手工藝品製作等300幅作品。通過對智障人士藝術調理作品的展覽、義賣,展示西安市以及西部地區智障人士的才藝,以及他們熱愛生活、勇於向上的風採,讓社會公眾更多的認識和了解他們的生活和發展,從而引導大眾接納和尊重智障人士,讓他們有「平等參與、平等機會」的社會環境。
  • 廈漳泉愛心人士伸出援手
    這一新聞見報後,引起了廈漳泉三地眾多愛心市民的關注,28日當天即有四位熱心市民聯繫導報,表示可提供場地給救助站建新址,讓狗狗不再流浪。  還有一名泉州流浪貓狗互助中心的蘇小姐,幫助發起網絡眾籌,目前已籌集資金10萬餘元。還有多名愛心人士提出要收養狗狗,準備給狗狗們一個溫馨的家園。
  • 愛心人士紛紛認購「愛心大米」老兵們表示感謝
    近日,中國吉林網以《張鳳英老兵大院稻花香大米豐收 「愛心大米」開始搶購了》為題,報導了老兵大院弱鹼性大米銷售難的事,得到眾多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的關注,紛紛認購「愛心大米」,表達他們對為保家衛國做出貢獻的老英雄們的關愛和敬意,令老兵們非常感動。
  • 智障人士苦學18年 鋼琴考試達到最高級十級
    記者 張雷 攝 太白花園小區33歲的奚鑫是一名智障人士,但他十幾年努力學琴,終於在去年獲得了鋼琴十級證書,成了小區有名的「鋼琴天才」。奚鑫說,希望智障人士和他一樣不要輕言放棄,一起加油,要像「舟舟」一樣活出精彩,讓家長們放心。
  • 瀋陽二胎早產兒 被診斷終身離不開氧氣瓶 25愛心人士24小時守護7個...
    只有蛋黃大的肺能夠呼吸在重症監護室有許多早產兒,於先生的孩子天賜是情況最嚴重的一個。於先生加入了一個早產兒交流群,在群裡介紹了天賜的情況,希望得到他人的指點和幫助。在早產兒交流群裡,天賜的不幸遭遇引起了專注早產兒養護人士的注意,有愛心人士聯繫了於先生提出可以免費提供幫助。「聽說有人免費要救治天賜,我們一家人都想不到,開始也不敢相信。」於先生說。
  • 甘肅白銀愛心人士建流浪狗「家園」 冀關注流浪動物
    圖為愛心人士與收養的流浪狗合影。 劉玉桃 攝中新網蘭州6月21日電 (記者 劉玉桃)走進甘肅省白銀市愛心人士組建的流浪狗家園,200多隻各種各樣的流浪狗衝出來,圍著愛心人士搖著尾巴轉圈圈,有的直接撲到愛心人士身上。
  • 河北愛心人士認購丹江口「愛心魚」近萬斤
    石家莊市劉女士預訂24斤翹嘴鮊、張忠虎先生預訂100斤翹嘴鮊,「在河北」客戶端員工預訂350斤……截至2月3日18時許,省會愛心人士個人預訂丹江口翹嘴鮊的總數將近500斤。此外,省內愛心企業滄州博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致電「在河北」客戶端,表示要認購10萬元的「愛心魚」,估計能買到八九千斤,作為年貨發給員工。
  • 【關注】​致愛心企業、愛心團體、愛心人士的感謝信
    【關注】​致愛心企業、愛心團體、愛心人士的感謝信 2020-03-13 2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泰華愛心人士泰國北碧府孤兒院行跡,將愛心傳遞
    泰華愛心人士在兒童節發起的「北碧府孤兒院愛心捐贈活動」得到了泰華廣大網友的關注和支持,除了整理家中閒置的衣物玩具,還有不少愛心人士捐款支援,在此,城主對所有關注及參與本次善行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準備分發愛心人士捐贈的禮物為保護孤兒們的心理感受,我們在孤兒院裡只能見到10歲以下的孩子.天氣很熱,很多孩子一開始都怯生生的甚至帶著好奇的目光偷偷地打量著這群說著奇怪外語的外國人,
  • 半年內3次被賣,4名罪犯被判刑,智障人士的人生活該不幸?
    而智障人士因為社會的接納度不高,教育程度低下等原因,處境更加的艱難。山西「黑磚窯」、四川「盲井」、新疆「智障人黑工廠」等諸多以智障流浪人員為侵害對象的事件先後在國內曝光,社會公眾才開始強烈關注這些智力缺陷人群的生存處境。社會適應能力是區分智力障礙和非智力障礙的主要參數之一。指的是個人適應自然壞境和社會環境的能力和有效性。
  • 潘小芬獻唱《哈利路亞》 為智障兒童獻愛心(圖)
    1月18日,歌手潘小芬作為培智學校的愛心大使現身公益活動「同心大愛會」。潘小芬現場代表智障的孩子們,為感謝支持他們的愛心人士獻上歌曲《哈利路亞》,同時送上潘小芬和智障孩子們一起做的愛心餅乾。培智學校是一所特殊學校,它的學生主要是智障兒童,承擔著智障兒童的義務教育,包括體療康復,缺陷補償,職前培訓等任務。一直都與培智學校有良好互動的潘小芬這次以培智學校愛心大使身份出席公益活動,潘小芬自言只是為了這些可愛的孩子做些事情。對於智障兒童,潘小芬有自己的理解。
  • 在滬外籍人士的抗疫戰:從不解到感謝,這群人架起了溝通橋梁
    「所以現在預約登記,是購買口罩唯一的辦法嗎?我們不能直接去藥房買對嗎?」2月2日,來自英國的漢娜在小區外籍人士服務微信群裡,用英文寫下自己的疑惑。漢娜所在的這個微信群,有200餘名來自世界各地、常住浦東新區聯洋社區的外籍人士。如果將這個微信群放大,可以看到千千萬萬居住在上海的外籍人士,他們該怎麼應對疫情?
  • 臺灣百歲老兵陳光華:謝謝大陸愛心人士的關心
    臺灣百歲老兵陳光華:謝謝大陸愛心人士的關心     臺灣百歲老兵陳光華身體健朗   中新社臺北10月26日電 題:臺灣百歲老兵陳光華:「謝謝大陸愛心人士的關心!」  中新社記者 楊傑 陳立宇  「謝謝大陸愛心人士的關心,我十分感謝!大家都是同胞,我把他們當親人一樣!」26日,臺灣百歲老兵陳光華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到。
  • "陽光之家"幫助智障人士學會融入社會 實現人生價值
    記者從上海市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獲悉,未來,本市還將推動「陽光之家」各項建設繼續取得新的突破,讓陽光照進每一個學員的心中。  兩度納入市實事項目  據統計,上海市有近7萬名智障人士,由於認知水平有限,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受到一定限制,一直是殘疾人教育、培訓、就業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