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做題家」,是一個引發很多青年共鳴的新詞,指的是出身村鎮的寒門弟子,他們在中學階段依附於「題海戰術」,在嚴厲管教下取得優異學習成績,脫離小鎮考入一流名校。
不少大學生,甚至過來人感嘆:出身小城,埋頭苦讀,擅長應試,缺乏一定視野和資源的青年學子,這說的不就是我嗎?
常有一些學生在初入大學的一段時間,會覺得深受打擊,他們一直以來自己都是以成績為傲,進入大學後,才發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少同學不僅成績比自己好很多,而且他們什麼都會!多才多藝、高情商、博古通今……
於是,建立在成績基礎上的自信轟然垮塌。「小鎮做題家」們陷入了深深的無助、無力感,感覺自己一無是處。
這樣的學生其實並不在少數。
一般,在他們身上會有幾種情況發生:
有的,從此沉默,自愧不如別人,混一天是一天;
有的人,更加努力學習,兩耳不聞窗外事,一直努力維護自己的學業優勢;
還有的人,努力挖掘自己的優勢,克服自己在視野和資源方面的劣勢,滿懷好奇去融入新的生活。
有一年,有個學生快要畢業的時候,來找我。
我隨口問了下:要回老家工作了,這四年在北京都去過哪些地方?
學生回答:也就是長城故宮這些著名景點。
我一時間竟不知道如何回應,心中充滿了惋惜。四年,足以了解自己就讀的這座城市很多,何況,這還是一座文化底蘊很深的城市。
他卻告訴我,每到周末,一覺醒來就快中午了,好像也沒有刻意去安排這些活動。還有就是,覺得沒有底氣,如果沒有同伴,不願意自己一個人出門。
然而,他在要離開這座城市時,後悔了。
是啊,對於小鎮出身的年輕人來說,即便現在資訊發達,知道大城市什麼樣子,心裡也難免會發虛,沒有底氣。
什麼是底氣?年輕就是底氣!年輕,可以有犯錯的機會,可以勇往直前去嘗試。犯錯才會有教訓,嘗試才會有經驗。這樣才可以成長,才可以不負韶華。
報完志願後,就要開始準備進入大學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在心理上做好入學準備。
這些內容都要好好想想了:
上面這些,看似瑣碎,卻需要認真對待,畢竟,處理好這些瑣碎的事,才能逐漸適應大學生活,才能在大學畢業時成長為全新的自己。
當然,我們不可能預設到所有大學裡要面對的事,但至少要做到一點,那就是——對自己有信心。
除了做題,你還可以做更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