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來源:公眾號「消費保」(ID:xfb315)發投訴、查服務、防套路就找消費保!
出門打個車,提示我有十萬塊;餓了點個外賣,提示我有八千塊;就連刷個抖音,都能提示我有二十萬……但在這些數字的前提都需要打上「借貸」二字。還有一句隱藏在背後的話:網貸一時爽,還款火葬場。
近日,京東金融一則借貸廣告引發爭議,被不少網友指責存在嚴重的價值觀問題。
昨日(12月15日)晚間,京東金融對外致歉,稱廣告視頻存在嚴重價值觀問題,已第一時間下線相關視頻。#京東金融就爭議短視頻致歉#
京東金融還試圖在聲明中「甩鍋」,表示相關廣告視頻是因為「團隊管理不善、審查不嚴」,才導致「違規上線」。
然而,這並不是只有一則廣告,而是一系列廣告。同一組演員還出演了男子帶母親去賓館借錢住豪華套房、借錢吃飯等多個戲碼。
一言難盡的劇情、誇張的表演、充滿歧視、三觀不正、誤導消費者……
有網友直接指出,京東金融的這些廣告,都透露著一股「借貸=不用還錢」的套路味道。
借貸=美好生活?
這並非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第一次因廣告問題引發爭議。
不久前,360借條廣告由於低俗且涉嫌違規,導致大量網友投訴。→《碎三觀 | 點子不夠,低俗來湊?套路不足,虛假來填?》
花唄平面廣告也引起討論,話題#困在花唄裡的年輕人#曾多次衝上熱搜,年輕人中以貸養貸、最終利滾利欠債數萬的案例屢見不鮮。
但在這些廣告中,借貸服務似乎與美好生活劃上了等號,然而其中的風險和無法償還的後果,卻從不提及。
如今,借貸廣告更是層出不窮,實體廣告、社交平臺、電商軟體、出行服務、搜尋引擎、新聞軟體等等,輪番轟炸消費者。在網際網路「普惠金融」的宣傳下,借貸是「普」及了,但「惠」卻沒有做到。
在豆瓣,有一個「負債者聯盟」,這裡匯聚了近3萬名成員,他們都是背上債務的消費者,如今正努力擺脫負債的陰影,想要早日「上岸」。
但年輕人已經不能滿足借貸平臺的野心,平臺正通過這些「土味視頻廣告」,想要「下沉市場」,瞄準的是那些對網貸知之甚少的低收入群體。
借貸的陰面:誘導貸款、暴力催債…
鋪天蓋地的廣告的確給金融公司、借貸平臺帶來了不少用戶。數據顯示,今年8月,京東金融App有4億實名用戶。
但用戶數量龐大的背後,京東金融也存在不少問題。在消費保平臺上,京東金融的投訴也不少。涉及的問題有誘導貸款、暴力催收、退款不及時等。
投訴人提供
L向消費保投訴稱,自己在京東金融中的京東金條服務借款,逾期一天,就接到催收電話,甚至催收人還加微信辱罵他,並向緊急聯繫人及親朋好友進行騷擾催收。
跟L一樣情況的,還有不少人,正深陷負債纍纍的困境和無窮無盡的催收電話騷擾。
消費保有話說
關於對借貸的風險,消費保也不止一次發文提醒消費者:
《年輕人正被「網貸」掏空:「滿足你的欲望,卻又生吞了你」》
《當代年輕人:超前消費的「精緻窮」》
在這裡,小編也要再叨叨幾句:理性消費,貸款也要量力而行,學會控制風險,量入為出!
對於借貸平臺,也該深刻反省自己的價值觀,不能為了拼業績而吃相難看,刻意向消費者灌輸錯誤理念,試問社會責任感何在?
大家對各類借錢APP廣告有何看法?
歡迎文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