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近日正式向社會發布13個新職業信息。
資料圖 劉平 攝
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這13個新職業包括人工智慧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數位化管理師、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員、電子競技運營師、電子競技員、無人機駕駛員、農業經理人、物聯網安裝調試員、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等。
此次發布的13個新職業主要集中在高新技術領域,是自2015年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頒布以來發布的首批新職業。
啥是新職業發布制度?
據了解,建立新職業信息發布制度是國際通行做法,也是職業分類動態調整機制的重要內容。1999年,我國頒布了首部大典,共收錄了1838個職業。進入新世紀後,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科學技術進步、大眾創業創新,社會上湧現出許多新業態,亟待在國家層面上予以認可規範,新職業信息發布制度應運而生。首次新職業信息發布工作始於2004年,至2009年,累計發布了12批次120多個新職業。2010年後,國家啟動了大典修訂工作。2015年7月,頒布了2015年版大典。
這位負責人表示,新職業信息發布,使國家職業分類體系更加科學完善,更好地服務於國民經濟信息統計、人力資源開發管理、職業教育培訓和人才評價工作,為國家制定相關產業發展政策、開展就業人口結構變化和勞動力供求狀況研究分析、制定人力資源市場政策提供了科學依據。同時規範了用人單位的崗位設置、人員招錄、員工培訓等工作,使從業人員的職業發展規劃更加明晰,有利於促進其提升職業能力和素養。
電競員為何成為新職業?
在13個新職業中,電子競技員備受關注。根據官方的定義,電子競技員是從事不同類型電子競技項目比賽、陪練、體驗及活動表演的人員。
電子競技員主要工作任務包括5項:參加電子競技項目比賽;進行專業化的電子競技項目訓練活動;收集和研究電競戰隊動態、電競遊戲內容,提供專業的電競數據分析;參與電競遊戲的設計和策劃,體驗電競遊戲並提出建議;參與電競活動的表演。
人社部表示,近幾年,在國際賽事的推動下,基於計算機的競技項目發展迅猛,電子競技已成為巨大的新興產業,電子競技運營師和電子競技員職業化勢在必行。
來源:綜合新華網 北京晚報 中新網
編輯:tf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