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紫草是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紫草或內蒙紫草的乾燥根。傳統認為紫草有涼血活血,解毒,透疹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複方紫草油,紫草膏,藏藥紫草露等。
別名:山紫草,紅石根,鴉銜草。
來源產地:中藥紫草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紫草或內蒙紫草的乾燥根。軟紫草主產於新疆、甘肅;硬紫草主產於東北、華北及長江中下遊諸省;內蒙紫草主產於內蒙古、甘肅。
採收炮製:新疆紫草除去雜質,切厚片或段;紫草,內蒙紫草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薄片,乾燥。
性狀性味以條粗長、色紫、質鬆軟、木質較小者為佳。生用。
味甘、鹹,性寒。歸心、肝經。
紫草功效與作用
功效
涼血活血,解毒,透疹。主治血熱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瘡瘍,溼疹,水火燙傷。
傳統應用
1.紫草配土茯苓:紫草涼血活血解毒,土茯苓清熱解毒祛溼毒,兩藥合用解溼毒與祛疲毒井用,溼熱疲毒同解,用於肝經溼熱疲毒之黃疽,溼疹,瘡瘍腫毒,惡瘡等。
2.紫草配蜂房、虎杖:三者皆可清熱解毒,其中虎杖能活血化瘀,露蜂房又長於祛風攻毒,紫草又涼血止血,三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活血祛風攻毒之功。用於溼熱鬱毒血瘀之黃疽。
3.紫草配茜草、旱蓮草:紫草配涼血止血,行血散決之茜草以及涼血益陰之旱蓮草,共增涼血化賡止血,解毒清熱之功。用於治療血熱或血有瘀熱之過敏性疾病。
4.紫草配浮萍:紫草入血分,涼血解毒,透疹化斑,滑腸通便,浮萍入氣分,輕清升越,疏風透疹,利水解毒。兩藥相配,氣血同清,二便同利,透疹解毒,祛風止癢之功勝。治療麻疹,風疹等證。
臨床應用
1.玫瑰糠疹
臨床上單用紫草煎服,1日為1個療程。經一定間歇後可繼續服用幾個療程。治療70例,痊癒37例,進步25例,無效8例。平均服藥9日,最多不超過2個月。
玫瑰糠疹是一種自限性炎症性皮膚病,以橢圓形玫瑰紅色斑、覆有糠狀鱗屑、好發於軀幹及四肢近端為特徵。中醫屬「風癬」、「血瘡」、「風熱瘡」範疇。多因血熱之體,復感風邪,內外合邪,閉塞揍理,鬱於肌膚而成;或汗出當風,汗衣溼塌肌膚所致。以紫草涼血活血、解毒透疹之功效達清熱涼血,祛風止癢之治療作用。
2.痤瘡
臨床上用紫草、大黃共研為細末,加入茶油浸泡3~5天。每次於洗臉後,以少量藥油塗患部,每日2~3次。有效率為45%。
痤瘡俗稱粉刺,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因典型皮損能擠出白色半透明狀粉汁,故稱之粉刺。《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肺風粉刺》雲:「此證由肺經血熱而成,每發於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腫痛,破出白粉刺,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素體血熱偏盛是發病的主因,肺胃積熱,循經上燻,血隨熱行,上壅於胸面。故以紫草涼血活血,配大黃瀉火解毒達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