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手下 的女官 此人究竟是誰?

2021-01-09 川北在線網

唐太宗李世民手下唯一的女官 此人究竟是誰?

時間:2020-12-18 19:01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唐太宗李世民手下唯一的女官 此人究竟是誰? 唐朝,是一個偉大的朝代。唐朝國力強盛,武備強大,稱雄亞洲,是當時世界範圍內數一數二的超級大國和強國。唐朝能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與唐朝奠基人之一、唐太宗李世民密不可分。 唐太宗李世民,無論用兵之道還是治

  原標題:唐太宗李世民手下唯一的女官 此人究竟是誰?

  唐朝,是一個偉大的朝代。唐朝國力強盛,武備強大,稱雄亞洲,是當時世界範圍內數一數二的超級大國和強國。唐朝能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與唐朝奠基人之一、唐太宗李世民密不可分。

  唐太宗李世民,無論用兵之道還是治國理政,都是古代皇帝中的翹楚之輩,此外還善於用人,手下英才濟濟一堂,虛懷若谷,能夠聽從大臣的勸諫,及時修正自己的錯誤與缺點,善待臣下,基本能做到與功臣善始善終。如此之多的優點匯聚到他一人身上,唐朝在他駕馭之下,才得以一步步走向太平盛世和世界強國。

  不可否認的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百分百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李世民作為一個古代帝王,其自身眼界和見識自然無法超越其時代的局限性。其他皇帝身上的毛病與缺陷,在他身上也或多或少存在。他手下唯一的女官員的墓碑上的內容,就無意中洩露了他的一個不良嗜好。

  這塊墓碑出土於陝西西安,全名為《太尉秦王刀人高墓志銘》,墓誌呈正方形,長、寬均為52釐米,劃有橫豎方格,銘文為陰文正楷,字體遒勁挺拔,而又不失柔潤秀妍之氣 。共16行,242字。

  從碑文內容和時間、人物等要素判斷,專家認為,這塊墓碑是李世民手下唯一的女官員高氏高惠通的墓中遺存文物。高氏的正式官職是「刀人」,一個很罕見的官職名稱。很多人望文生義,用現代用語習慣來解釋為「帶刀之人」,把這個官職理解為侍衛之類,這顯然是一種誤解。

  所謂「刀人」,是隋朝和唐代初期的一種宮廷官職名稱,一般由女子充任。《隋書》對此有完備詳盡的解釋:「承衣、刀人、採女,皆服褖衣,無印綬」,「又有承衣、刀人,皆趨侍左右,並無員數,視六品以下」。

  其中「無印綬」和「視六品以下」,已經明確指出這個官職品級低微,在六品之下,且沒有專用印綬,其主要職能是每天侍奉在皇帝或者和后妃身邊,並無一字提及與侍衛有關。況且隋唐皇宮設有專職侍衛「千牛衛」,專責「掌執御刀宿衛侍從」,其成員成為「千牛備身」,與「刀人」完全是兩碼事,風馬牛不相及。

  從碑文可知,高氏是渤海郡人,祖上是官宦世家,「世著英聲,門傳冠冕」。她的父親名叫高世達,擔任過隋朝密州高密縣令,頗有政聲。高氏從小知書達理,「立性溫恭,稟質柔順,三從既備,四德無虧」,是一個溫柔賢淑的好女子。

  武德五年六月五日,高氏被選入秦王府,成為李世民手下的「刀人」,時年26歲。目前已知史料中,只發現李世民手下有這麼一個女官。在古代,女子26歲已經是大齡,不知為何她此時還未成家立業,碑文也未交代原因。然而高氏享年不永,僅僅4年之後,「武德九年四月十日寢疾,卒」,死時才30歲。

  高氏容貌出眾,碑文中形容她的美貌:「睹洛神之詞,嗤宓妃之嬌態;觀鵲巢之泳,慕后妃之令淑」。正是這兩句話洩露了李世民的一個不良嗜好。

  高氏被比喻為魏文帝曹丕的妻子、文昭皇后甄宓,在等級森嚴的古代,一般人家女子根本不可能被比作皇族后妃,這是一種嚴重的「僭越」行為。但碑文裡卻大大方方把她比作皇后甄宓,還明文提到「后妃」,就說明她已經是皇子李世民的人了。李世民哪裡都好,就是有這個貪花戀色的不良嗜好,連手下的女官也未能倖免。

  玄武門之變後,他殺了弟弟齊王元吉,卻把元吉的王妃楊氏佔為己有,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點。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而言,評價古人自然不能脫離時代背景,按現代道德標準去衡量。李世民雖然貪花戀色,但並未像唐玄宗那樣耽誤朝政,能做到這已算說得過去了。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歷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5員大將,你感覺誰更厲害?
    歷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5員大將,你感覺誰更厲害?文/詩雨論史說到唐朝我們肯定每個人都是非常了解的,因為唐朝在我們歷史上是一個非常出名的朝代。但是安定的生活是由許多出名的武將打下來的,而在唐朝李世民的手下有一大批出名的武將,正是他們的努力才有了盛唐的安定。而在歷史上李世民手下的5員大將,你們感覺他們幾個誰更厲害呢?我們都知道劉備手下有著五個比較厲害的武將,他們被稱為「五虎將」,但是李世民手下也有著五員大將,他們也都是非常厲害的武將,但是他們幾個當中誰又比較厲害呢?
  • 李世民手下6大猛將,全部敗在此人手下,尉遲敬德出馬才將其擊敗
    李世民手下6大猛將,全部敗在此人手下,尉遲敬德出馬才將其擊敗在隋朝滅亡時期,李世民帶兵起義,統領天下豪傑。李世民時常懷著一顆體恤百姓的心,許多將領都爭相追隨。同一時間,各路反王也都爭相稱王,於是戰亂紛紛,必要整個世間百姓受災受苦。
  • 李世民手下大將中,有一人最卑鄙,在《隋唐演義》中卻成了大英雄
    唐太宗李世民,被譽為千古一帝,是歷代皇帝中英明之君的典範人物。李世民除了文採武略冠絕一時,他還有個最大的優點,就是擅長識人用人。李世民識別人才、任用人才、駕馭人才的能力,堪稱無人可比。在唐太宗麾下,也因此匯聚了當時的各路人才,文有房玄齡、杜如晦、魏徵,武有李靖、徐世勣、秦叔寶、尉遲恭等人,他們為李世民竭忠盡智,鞍前馬後效力良多,為開創大唐盛世立下不世奇功。不過,李世民這種兼收並蓄、唯才是舉的用人方式,也有一個弊端。
  • 房玄齡被人告發造反,送到李世民面前,直接被處死了
    唐太宗時期,手下有兩個幫助他的人,一個是善於謀略的房玄齡,另一個是擅長決斷的杜如晦。杜如晦是房玄齡介紹給李世民的。兩人在李世民政變的時候,立了很大的功勞,也讓李世民坐上了皇位。但是,由於杜如晦過於勞累,在沒幾年後,就離世了。
  • 憂國憂民,英文神武,雄才大略—李世民
    那接下來我們來談一談唐朝的建立,唐朝貞觀之治最具有代表達人物的唐太宗。李世民小時候,家中來了一個會看相的人,和李淵說,這個男孩子有富貴相。二十就可濟世安民。於是,李淵就給這個男孩子起名李世民。李世民從小文武兼備,被人津津樂道。隋朝末年,由於隋煬帝的暴政,各路英勇好漢紛紛拔杆而起。李淵也是這其中的一人。把他的兒子李世民封成秦王。
  • 唐太宗李世民趣聞
    政治家們對李世民也多有讚美,像康熙皇帝說過:「朕觀古來帝王,如唐虞之都俞籲咈、唐太宗之聽言納諫,君臣上下,如家人父子,情誼浹洽,故能陳善閉邪,各盡所懷,登於至治。」比隆三皇五帝,這是古代帝王的最高榮譽,也是許多臣子對皇帝的諛詞,但李世民確實當得起這個說法。既是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事。傳說唐太宗誕生滿三天,就有書生拜謁唐高祖李淵,說:「公是貴人,必有貴子。」
  • 「名人百科」盛世明君演繹美輪美奐的歷史——唐太宗李世民
    挺身而出唐朝初期,齊王李元吉與太子李建成都很妒忌秦王李世民,密謀準備加害李世民。李世民收到密報,在玄武門出其不意先殺死李元吉和李建成。齊王和太子的手下率軍攻打玄武門,守將敬君弘挺身而出,英勇抗擊,最後壯烈犧牲。後形容面對著艱難或危險的事情,勇敢地站出來。
  •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那麼唐太宗的「鏡子」是誰呢
    唐太宗最大的優點是虛懷納諫。 唐太宗的「鏡子」就是魏徵。魏徵本是太子李建成的舊臣,魏徵當時老跟太子說,要把秦王李世民幹掉,秦王有異志,早晚必圖之。你幹掉他,不然他會坐大,會發達。結果太子不聽,顧及手足之情,於是被弟弟秦王幹掉了。
  • 李世民手下的十大文臣、十大武將應該如何排名?
    貞觀十七年(即公元643年),為了紀念當初與他一同打天下的功臣將士,唐太宗李世民命令唐朝知名畫師閻立本,在凌煙閣依照功臣的官職排名,依次繪製了24幅畫像,歷史上稱之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這些畫像形同真人大小,面朝北面而立。凌煙閣畫像分為三層,最內一層為官職上至宰相,中間為各路王侯,最外則是其它功臣。
  • 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到底荒唐成什麼樣?
    唐太宗李世民是千古明君,其皇后長孫皇后是千古賢后,二人生有三男四女,長子李承乾,次子李泰,三子李治。李承乾出生於619年,即大唐建立的第二年,因生於承乾殿,被其祖父,唐高祖賜名承乾,有承繼乾坤之意。高祖武德年間,李承乾被封為中山郡王。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魏徵排第三,為何去世後被唐太宗砸了墓碑?
    唐朝最興盛的時候當屬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在當時唐太宗李世民被少數民族親切的稱之為天可汗,少數部族對大唐的朝貢也是最多的。並且還出現了一大批的文人墨客,留下千古名句供後世人欣賞。魏徵則可以說是李世民手下的得力幹將之一了,魏徵作為朝臣的時候給李世民提了不少建議,隨時可以看出自己的不足並且加以修正,這足矣看出魏徵的剛正不阿,直面諫言。
  • 關於唐太宗李世民的後人,你知道多少?
    李承乾自幼聰慧,深受唐太宗喜愛,於武德三年封恆山王。在唐太宗即位後,即立為皇太子,此時才年僅八歲。但是在其成年之後,李承乾成功的被培養成了一個標準的「官二代」。李世民的文治武功,一樣也沒學精,但是玩樂、腐敗卻是一把好手。而且扯謊及偽裝非常成功,在李世民年前絕對是一個「五好青年」,表面看是一個正直、上進、忠孝的模範,一旦脫離唐太宗的視線後,就又恢復原型。
  • 公元639年,李世民遭40多名刺客刺殺,事後他如何處置這批刺客?
    唐太宗李世民雖然被譽為「千古第一明君」,但也曾遭遇過刺殺事件。 李世民   阿史那結社率經歷 據《資治通鑑》記載,公元639年4月,唐太宗離開皇宮,前往九成宮遊玩。
  • 唐太宗李世民,中國最偉大的書協主席!
    但要論對書法最狂熱的、對其傳承、傳播、教育及發展貢獻最大的,那一定是唐太宗李世民。今天,咱們從多方面看看,李世民是怎麼當好「書協主席」的!重師資,廣教育首先,唐太宗對當時書法名家極為器重。我們今天能以歐體九成宮作為楷書範本,在佩服歐氏書法之妙時,還得感謝唐太宗對書法的重視,才會留下如此瑰寶。由於李世民既重視網羅書法人才,又重視書法人才的培養,唐代書法必然人才輩出,攀上尚法求實的高峰。網羅書法名家,培養書法骨幹是李世民在書法史上的又一大功績。太宗設立弘文館,傳習書法。
  • 李世民讓大臣報乳名玩,一大臣說完乳名,李世民:此人不能留
    李世民讓大臣報乳名玩,一大臣說完乳名,李世民:此人不能留李世民問部長們他們的綽號是什麼。一位部長說了他的綽號。李世民認為殺害他是古代皇權的最高權力。那麼,大臣究竟是從哪裡得到皇帝的不滿的呢?事實上,這一切都是因為皇帝主動調整了宴會的氣氛,皇帝和他的大臣們共享喜悅,讓他下面的人說出他的暱稱。起初,這是件好事,但是當一位將軍給他起了外號後,他打破了這個禁忌,被皇帝誤解了,最後命令殺了他。這是唐代的李俊賢。李俊賢的王朝計算,李俊賢是歷史上罕見而穩定的王朝。當時,李世民掌管著世界,但這樣的聖明君主下達了殺死李俊賢的軍事命令。
  • 長樂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為什麼這麼寵愛長樂公主?
    誇讚她將後宮打理的井井有條,讓唐太宗能安心處理前朝國政。誇讚她寬容大度,能在唐太宗憤怒之時,進行適當的勸諫。然而長孫皇后對唐太宗的影響,或者說是幫助遠不止於此。長孫皇后祖先是北魏宗室長,父親是隋朝右驍衛將軍。李家和長孫家結親,其實就已經是將兩家綁在一起。這對李家而言,不管是在當時朝政方面,還是日後起義反隋來說,都有重要輔助。
  • 李世民手下六大猛將,全敗在一人手下,尉遲敬德出馬才將其擊敗!
    其中,比較出名的有十八路反王,但他們都不是李淵和李世民父子的對手,最後,天下被冠以李姓。這十八路反王中也有驍勇善戰的,也有擅長謀略的,但這兩樣李世民佔全了。不過,其中還是有一個人讓李世民頗為忌憚的,他就是「神勇」大將軍劉黑闥。
  • 妄言隋唐(三十六)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好皇帝,但不是一個好人
    如果把這些皇帝的功績排一個座次,絕大多數人都會認為唐太宗李世民是中華歷史上排名第一的皇帝。從李世民一輩子做成的事情來看,他幾乎是一個完人。在軍事上橫掃天下,平定了軍閥割據的隋末農民戰爭,平滅了不可一世的東突厥,其軍功唯有李靖能與其並駕齊驅。政治上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唐朝,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徵服四夷,威震天下,被域外諸國稱之為「天可汗」。
  • 唐太宗李世民是怎麼評價曹操的,為什麼說他故意把曹操給貶低了?
    在古代千千萬萬的曹操「解讀者」中,最有分量的恐怕是這兩位:西晉時期建立了漢趙的匈奴人劉淵,以及唐太宗李世民。劉淵距離曹操生活的時代不遠,所以他對於這位魏武帝充滿了欽佩之情。不過,幾百年以後,隨著曹操形象的一步步「墮落」,其「黑粉」也愈發多了起來,而唐太宗李世民就是最大的一位。李世民曾經這樣評價曹操:「朕常以魏武帝多詭詐,深鄙其為人!」
  • 河南相國寺的傳奇:唐太宗李世民還錢無門,尉遲恭為一善人立生祠
    河南相國寺的傳奇:唐太宗李世民還錢無門,尉遲恭為一善人立生祠大唐皇帝李世民竟向一凡人借錢,意外建成河南開封大相國寺河南開封的相國寺,距今約1400多年的歷史,是著名的皇家寺院、也是全國十大歷史名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