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獨」派反課綱 不許說慰安婦是被迫

2021-02-08 澳亞衛視


臺灣新版歷史教科書將「日本統治」改成「日本殖民統治」,將「光復臺灣」改為「重回祖國懷抱」,引發「臺獨」派不滿。一些臺灣高中生進而發起反課綱運動,效仿「太陽花」,佔領教育部門辦公室,成為政客操縱的工具。

據中評網報導,臺灣高中社會領域課綱去年1月進行微調,並於2月公告,預計今年8月實施,部分內容如公民科刪除了白色恐怖、良心犯等詳細事例,改以概括性陳述;歷史科則將「日本統治」改為「日本殖民統治」,「接收」臺灣改為「光復」,以及「慰安婦」改為「婦女被強迫做慰安婦」,引起獨派不滿。

對於相關質疑,「教育部」則宣布三大處理原則,包括新舊教科書並行、新舊版教科書差異不列入大考命題、依程序啟動課綱檢討等。

根據「國教院」公布新、舊課綱的差異,高中歷史臺灣史部分的爭議共有17項:

一、 「原住民」改為「原住民族」。

二、 「國際競逐時期」改為「漢人來臺與國際競逐時期」。

三、 「鄭氏統治」改為「明鄭統治」。

四、 「日本統治」改為「日本殖民統治」。

五、 「接收」臺灣改為「光復」臺灣。

六、 當代臺灣架構從主題式,改為依時序脈絡敘述。

七、 「大航海時代」改為「漢人來臺與大航海時代」。

八、 「荷西治臺」改為「荷西入臺」。

九、 新增「臺人與抗日戰爭」。

十、 「多元文化發展」改為「中華文化與多元文化的發展」。

十一、 刪除濱田彌兵衛事件、麻豆事件。

十二、 「清代治臺政策」改為「清廷治臺政策」。

十三、 鴉片戰爭迫使清廷在臺灣開港通商的敘述爭議:在英法聯軍之役後籤定天津條約與北京條約,清朝才將臺灣納入開港通商。

十四、 臺灣成為當時全中國最先進的省份,說法有爭議。

十五、 臺灣與甲午戰後晚清變法運動與辛亥革命之互動,包括孫中山來臺尋求臺人支持,以及臺人參與革命及「中華民國」之建立。

十六、 新型態本土知識菁英的形成,及其受到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與作為。

十七、 「慰安婦」改為「婦女被強迫做慰安婦」。


臺灣「反黑箱課綱」學生及民眾因不滿臺灣「教育部」舉辦的課綱微調校園座談會結果,23日晚間11時35分,架長梯從「教育部」北側合作社屋頂闖入臺灣「教育部」中庭,破壞「部長」室大門後堆疊桌椅、長櫃防止執法人員進入。警方獲報後派200名警力到場,於24日凌晨將33人移送保安大隊。

被捕的33人中,包括24名學生、6名民眾、3名記者。其中11名未成年學生由警方移送新店少年法庭,並由家長陪同應訊。

周六預告

商用無人機熱門「新工具」,用途廣泛成恐攻新武器?各國紛紛投入研發!

美軍掌握微波驅動航天技術,未來發射不需要燃料?還有「電磁脈衝武器」號稱「第二原子彈」?

烏克蘭通過與北約軍事合作法案,抗普京長期作戰?美國監聽俄羅斯20年!最大"敵人"卻一無所獲?


周日預告

東海戰棋…安倍「軍事白皮書」陰沉偷襲中國,日本說三道四,公布中國開發東海油氣田照。

李克強告誡日本特使谷內正太郎面對歷史,習安會能成?

叫戰國民黨?宋楚瑜:我只有2萬票,緊張什麼。三國鼎立?宋楚瑜選臺灣領導人「暴風警報」。


晚上9點,資深評論員王豐、王高成、張友驊為您解讀相關話題!

請長按下面二維碼圖片,彈出菜單後,再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相關焦點

  • 外媒稱反課綱若成功 臺灣將首承認慰安婦自願
    海外網8月4日電 臺灣課綱微調爭議持續延燒,據臺灣中時電子報轉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稱,許多人擔心若「反課綱」運動成功了,臺灣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承認慰安婦是自願而不是被迫的地區。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4日凌晨赴臺當局教育部門門前探視抗議學生並席地而坐交流意見。
  • 臺灣課綱或定調慰安婦不寫「被迫」被痛批
    臺灣「反課綱微調」運動(資料圖) 據臺灣《聯合報》22日報導,建議修改的17個爭議點,包括「婦女被強迫做慰安婦」,改為「婦女做慰安婦」;「光復臺灣 黃智賢批評該小組荒謬地說要以「中性文字」取代「情緒化」的價值判斷寫歷史。但是就算堅持中性,黃智賢還是質疑「請問寫慰安婦是被迫的,寫臺灣是光復,寫日本殖民臺灣,有哪一句不是忠於史實?」
  • 臺灣「反課綱」政治角力:民進黨急撤怕不利選情
    臺灣「立法院」就反課綱達成共識  臺灣「反課綱」學生佔領教育主管機構至今快滿一周,事件在持續爭議中不斷演進。  據臺灣媒體報導,過去這幾天,97歲的「臺獨」大佬史明到島內「教育部」廣場向學生宣揚「臺獨」;民進黨主席蔡英文4日凌晨趁著月黑風高到現場探視學生;綠營大佬遊錫堃、姚嘉文也都到現場。「反課綱」學生拿著民進黨的捐金,接受他們的「調教」,講出荒謬的「臺獨」史觀,無怪乎有媒體評論說,「反課綱」是「臺獨」政黨這幾年在校園將「臺獨」往下紮根的「驗收」。
  • 臺灣慰安婦問題:馬英九堅守立場 蔡英文一退再退
    那年2月,日本前眾議員伊東秀子發現了三封電報,內容是昭和17年(1942)3月12日,日本的臺灣軍司令官應南方總軍之要求,徵召50名「慰安土人」(臺灣人)到前線「服務」。看到報導的臺灣婦女救援基金會(婦援會)董事長王清峰開啟了臺灣慰安婦調查,經過收集受害者口述與日韓史料,婦援會估算,「二戰」期間被強徵的慰安婦,臺灣有2000多人。
  • 街訪臺灣反課綱學生:對課綱微調內容並不了解
    臺灣新版歷史教科書將「日本統治」改成「日本殖民統治」,將「接收臺灣」改為「光復臺灣」,引發「臺獨」派不滿。一些臺灣高中生效仿「太陽花」進而發起反課綱運動,23日闖入臺灣「教育部」。經歷一天一夜的奮勇抗爭,目前抗議學生已被家長帶回。據東森新聞雲,名為「藍教頭」團隊在學生抗爭當天,前往現場街訪,問抗議學生到底知道不知道課綱微調了什麼?
  • 「反課綱微調」事件持續發酵,臺「教育部」堅持提告違法學生
    東方IC 圖據臺灣《聯合報》7月28日報導,「教育部次長」陳德華27日重申不撤告(即撤訴,提告即起訴)「反課綱微調」學生,還透露根據監視器畫面,確實看到部分學生有攻擊、限制「教育部」兩位值班人員的舉動,認為這已觸犯妨礙公務,是公訴罪。7月24日凌晨,50餘名臺灣學生和民眾以「反課綱微調」為由闖入臺當局「教育部」,警方逮捕其中33人。
  • 臺灣有「反課綱」學生及民眾再闖「教育部」
    中新社臺北7月31日電 (記者 邢利宇 石龍洪)7月31日凌晨,臺灣有「反課綱」學生及民眾再次翻越圍欄,闖入臺「教育部」大樓前廣場,這是「反課綱」群體近期第二次闖入「教育部」。  30日晚間起,有學生和民眾陸續集結在「教育部」門前馬路,要求「撤回課綱、部長下臺」,以及「立法院」就課綱調整即刻召開臨時會、「立法委員」連署廢課綱等。
  • 臺灣反課綱學生再拋神言論:二戰後光復臺灣在法理上不合理
    2015年夏天,臺灣高中生在街頭上演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課綱鬧劇。不僅獻出了一場充滿錯別字的抗議活動,還拋出了不少逆天「神言論」,比如「部分慰安婦是出於自願,不應在課本中加入『被迫』二字」;「如果被日本政府知道(寫日本殖民臺灣),他們會不會憤怒?會不會覺得不公平?」
  • 臺灣反課綱運動錯字連篇 作家張大春:慚愧無以復加
    臺灣新版歷史教科書將「日本統治」改成「日本殖民統治」,將「接收臺灣」改為「光復臺灣」,引發「臺獨」派不滿。一些臺灣高中生進而發起反課綱運動,效仿「太陽花」,佔領教育部門辦公室,成為政客操縱的工具。年輕的抗議者不會寫「撤」字,在地上用粉筆寫下「撒回黑箱(課綱)」,連作家張大春都看不下去了:我真慚愧得無以復加。
  • 臺灣高中課綱微調引發巨大爭議
    【閱讀】        「日殖史觀」讓青年數典忘祖—— 在李登輝和陳水扁執政時期,臺灣的中小學教科書被施以「去中國化」修改,並加入大量美化日本侵略和殖民的內容。一些教科書甚至聲稱部分慰安婦是出於自願。在近日發生的「反課綱微調」抗議中,一些臺灣高中生也公開支持這一觀點。
  • 臺灣首座「慰安婦」博物館銘記真相
    陳蓮花原本在臺北南港的草繩廠工作,19歲時被日本人騙到菲律賓做「慰安婦」,期間慘遭獸兵蹂躪,從南洋回來後,她曾在大稻埕一帶以賣冰度日。直到2013年,陳蓮花才向外界公開自己當過「慰安婦」的經歷,當時面對鎂光燈,她說,「到這個年紀,我已經沒什麼好怕了」。對首座「慰安婦」主題博物館的揭牌,陳蓮花阿嬤感到欣慰。「我不大會講,只想說謝謝。」她上臺致辭時說道。
  • 臺灣歷史課綱,「別讓日本不開心」?
    其一,韓國和日本政府就慰安婦問題達成協議,日本政府表示將對韓國慰安婦問題負起「深切責任」,並表示道歉。 幾乎與此同時,2015年鬧得臺灣社會雞犬不寧的反「課綱微調」風波也有了重大進展。臺灣教育部門組織的專家組基本達成「共識」。半年前讓親綠學生暴跳如雷的二戰期間部分臺灣婦女「被迫成為慰安婦」的提法,「被迫」的提法被刪去了。
  • 韓女教授爆料:韓國曾有誘騙"慰安婦"的"皮條客"
    反日言論竟是為殖民遮羞  臺灣教授提醒韓國女教授,其實韓國支持殖民的人口不但存在,甚至可能還有一定比例,因為韓國右派政黨基本上可以說是由殖民時期親日韓人及其後代所領導。  韓國「皮條客」更該檢討  她舉例說,韓國首爾某大學一知名女教授最近曾撰文談「慰安婦」問題,稱「那些用各種方式協助威迫及誘騙『慰安婦』的韓國人更應該檢討」。然而文章一出,她立時變成了人民公敵。  此人的論點固然有淡化日本殖民者罪行的意味,但攻擊她的人卻有不少右派論者。
  • 蔡英文為日本與慰安婦撇關係 臺媒大呼"正義何在"
    此舉引發島內各界強烈不滿,有不少網友翻出蔡英文兩年前的選前承諾,並表示「替慰安婦們感到不值」。還有媒體質問,民進黨口口聲聲的「正義」何在。據報導,臺灣第一座慰安婦像選在八一四國際慰安婦紀念日在臺南揭幕。銅像基座安裝後馬上就有民眾前來獻花,表達對慰安婦遭受迫害的悲憫之情。 另外,也有趕往臺南的民眾說:「慰安婦銅像早就該立了!」
  • 學者抗擊"文化臺獨" 欲在蔡英文辦公室前立慰安婦像
    這位「內閣」中最年輕的「部長」,也是意識形態上最「獨」的「部長」。近年來,民進黨內對歷史課綱問題著墨最深、動作最大的「立委」,鄭麗君絕對可以排第一。就在她公布為「文化部長」前幾天,還跟幾位「獨派」學者一起,要求馬英九當局立即撤廢微調課綱。在鄭麗君主政下的「文化部」,很可能是「文化臺獨」的急先鋒。
  • 臺灣名嘴痛批蔡英文等人是「反課綱」冷血推手
    「反課綱」北高發言人林冠華燒炭身亡,激起抗議學生的情緒,名嘴黃智賢31日點名蔡英文(中)、陳其邁(右)、姚立明(左)等人是冷血推手。(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7月31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反課綱」北高發言人林冠華燒炭身亡,激起抗議學生的情緒,名嘴黃智賢31日在臉譜網(facebook)點名蔡英文、陳其邁、姚立明、「島國前進」等是冷血推手,為了政治利益,用激進的「獨派」教材訓練學生,讓他們覺得自己永遠是對的,面對異見,抗爭就是民主。
  • 94歲臺灣老人痛哭回憶被迫當慰安婦經歷 竟有網友稱:與有榮焉
    據臺媒12日報導,94歲高齡的小桃奶奶,70多年前在上學途中,被日本警察強押到海外做慰安婦,從此改變了她的一生。日前,臺灣一群初中生去她的住處探訪,惹得老人痛哭流淚,勸學生們好好讀書,珍惜現在的時光。然而事情經報導後,卻引起了臺灣網友的激烈爭論。有人推算老人的年齡質疑新聞的真實性,並表示她不可能是被迫當慰安婦,稱「女人發揮其先天功能慰問皇軍讓其安心為國捐軀,與有榮焉」。
  • 張安樂諷民進黨"皇民"教育勝過日軍刺刀統治臺灣50年
    (圖/臺灣《中國時報》)中國臺灣網8月6日訊 臺灣「反課綱」爭議延燒,張安樂又出手了。綜合臺灣媒體以及大陸觀察者網報導,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5日率領30多人突襲民進黨中央黨部,痛批民進黨「媚日」,並送上「媚日忘祖」感謝狀極力諷刺;晚間再號召約500名群眾,以「路過」名義在「教育部」對面中山南路慢車道集結,向「反課綱」學生喊話。
  • 臺灣宣布廢止"課綱微調"向"臺獨史觀"妥協
    為撥亂反正,2014年,臺灣教育主管部門發布了高中微調課綱,其中包含把「中國」改回「中國大陸」、在慰安婦前面加「被迫」、把「日本統治」改成「日本殖民統治」等內容。比如針對部分課本將「慰安婦」寫成「有些婦女自願到海外從事慰安工作」等,做出微調,加上「被迫成為慰安婦」。微調的目的是糾正部分錯誤的史觀和日本「皇民思想」。  蔡當局一上臺即廢除這些修訂,從2016學年度開始,回復到2008、2011年發布的舊版課綱。
  • 美媒:臺灣首座慰安婦博物館歷經12年終建成
    資料圖片:臺灣慰安婦美媒稱,臺灣首座慰安婦博物館,歷經12年周折,2016年「三八」國際婦女節成立。臺灣目前只有三位前慰安婦仍然在世,她們繼續要求日本政府能在她們有生之年賠償和道歉。據美國之音電臺網站3月8日報導,臺灣首座慰安婦博物館的正式名稱為「阿嬤家」。3月8日國際婦女節當天,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等官員出席了博物館揭牌活動,會見了依然在世的年邁慰安婦代表。報導稱,馬英九說:「這是一個婦女和人權的問題。我們深深感到,具有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