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版歷史教科書將「日本統治」改成「日本殖民統治」,將「光復臺灣」改為「重回祖國懷抱」,引發「臺獨」派不滿。一些臺灣高中生進而發起反課綱運動,效仿「太陽花」,佔領教育部門辦公室,成為政客操縱的工具。
據中評網報導,臺灣高中社會領域課綱去年1月進行微調,並於2月公告,預計今年8月實施,部分內容如公民科刪除了白色恐怖、良心犯等詳細事例,改以概括性陳述;歷史科則將「日本統治」改為「日本殖民統治」,「接收」臺灣改為「光復」,以及「慰安婦」改為「婦女被強迫做慰安婦」,引起獨派不滿。
對於相關質疑,「教育部」則宣布三大處理原則,包括新舊教科書並行、新舊版教科書差異不列入大考命題、依程序啟動課綱檢討等。
根據「國教院」公布新、舊課綱的差異,高中歷史臺灣史部分的爭議共有17項:
一、 「原住民」改為「原住民族」。
二、 「國際競逐時期」改為「漢人來臺與國際競逐時期」。
三、 「鄭氏統治」改為「明鄭統治」。
四、 「日本統治」改為「日本殖民統治」。
五、 「接收」臺灣改為「光復」臺灣。
六、 當代臺灣架構從主題式,改為依時序脈絡敘述。
七、 「大航海時代」改為「漢人來臺與大航海時代」。
八、 「荷西治臺」改為「荷西入臺」。
九、 新增「臺人與抗日戰爭」。
十、 「多元文化發展」改為「中華文化與多元文化的發展」。
十一、 刪除濱田彌兵衛事件、麻豆事件。
十二、 「清代治臺政策」改為「清廷治臺政策」。
十三、 鴉片戰爭迫使清廷在臺灣開港通商的敘述爭議:在英法聯軍之役後籤定天津條約與北京條約,清朝才將臺灣納入開港通商。
十四、 臺灣成為當時全中國最先進的省份,說法有爭議。
十五、 臺灣與甲午戰後晚清變法運動與辛亥革命之互動,包括孫中山來臺尋求臺人支持,以及臺人參與革命及「中華民國」之建立。
十六、 新型態本土知識菁英的形成,及其受到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與作為。
十七、 「慰安婦」改為「婦女被強迫做慰安婦」。
臺灣「反黑箱課綱」學生及民眾因不滿臺灣「教育部」舉辦的課綱微調校園座談會結果,23日晚間11時35分,架長梯從「教育部」北側合作社屋頂闖入臺灣「教育部」中庭,破壞「部長」室大門後堆疊桌椅、長櫃防止執法人員進入。警方獲報後派200名警力到場,於24日凌晨將33人移送保安大隊。
被捕的33人中,包括24名學生、6名民眾、3名記者。其中11名未成年學生由警方移送新店少年法庭,並由家長陪同應訊。
周六預告
商用無人機熱門「新工具」,用途廣泛成恐攻新武器?各國紛紛投入研發!
美軍掌握微波驅動航天技術,未來發射不需要燃料?還有「電磁脈衝武器」號稱「第二原子彈」?
烏克蘭通過與北約軍事合作法案,抗普京長期作戰?美國監聽俄羅斯20年!最大"敵人"卻一無所獲?
周日預告
東海戰棋…安倍「軍事白皮書」陰沉偷襲中國,日本說三道四,公布中國開發東海油氣田照。
李克強告誡日本特使谷內正太郎面對歷史,習安會能成?
叫戰國民黨?宋楚瑜:我只有2萬票,緊張什麼。三國鼎立?宋楚瑜選臺灣領導人「暴風警報」。
晚上9點,資深評論員王豐、王高成、張友驊為您解讀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