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律新社 孫統彪
有法律媒體觀察到,今年以來,律師行業出現了一個不太引人注目的新現象,不少律所都考慮在所內設置「共享工位」,即律所總工位數少於執業律師數,或者單獨開闢一塊區域作為共享工位區,開放免費預約。疫情過後,「網際網路律所」、「虛擬律所」以及「律所共享辦公」概念不斷被提及。筆者認為這一現象的背後體現了數位化辦公的迅速發展與法律行業發展趨勢,但實際更是突顯了當今青年律師壓力之大與不能承受之痛——執業成本。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會願意和別人共享工位呢?
01
青年律師收入現狀
青年律師,作為律師行業的「後勤補給」群體,對過去、現在、未來的律師行業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在對律師行業的優秀人才補充等方面,充當著一個「造血幹細胞」的作用,青年律師代表著律師事業發展的未來和希望,他們的成長直接關係著律師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也關係到我國民主法治建設進程。
但調查顯示,目前青年律師的執業和生活狀況不容樂觀。相當一部分執業5年以內的青年律師生活困難,稅後實際收入甚至低於當地平均工資標準。新入行和後面若干年即將入行的青年律師,大部分人不僅會短期維持低收入狀態,而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會面臨無序競爭的局面,生存會更加困難。
6月22日,司法部網站公布了《2019年度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統計分析》。統計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執業律師47.3萬多人,從年齡結構看,30歲以下的律師8.05萬多人,佔17.03%,30歲(含)至49歲的律師 30.27萬多人,佔64.00%。從上述數據可以估算,我國40歲以下的青年律師佔比過半。
6月22日,成都市律師協會對全市40周歲以下青年律師進行了充分、廣泛的數據採集,最終共取得了1422份有效樣本,經認真匯總、科學分析:40周歲以下青年律師中,執業不滿3年的佔比60%,僅7.48%在律協擔任職務,近50%青年律師在中小律所執業,超60%稅前年收入不足10萬。
深圳律協2017年對全市40周歲以下專職律師的調查,統計了近3年的平均稅前收入。該調查顯示,深圳超過三成青年律師稅前年收入不足10萬元,部分律師的實際收入甚至低於深圳的平均工資標準;超過六成青年律師年收入不足20萬元;僅一成左右的青年律師年收入達到或者超過45萬,達到深圳律師行業平均標準。最近兩年的最新數據,與這個收入百分比也基本吻合。
02
執業成本
「共享」實屬無奈
從薪資結構看,青年律師主要收入來源是創收扣除社保、管理費和稅費後的餘額,以授薪和授薪加業務提成、完全靠業務提成三種收入模式為主。目前,大多數獨立的青年律師主要採取以業務提成為主的分配機制,案件的多少、案件代理費的高低與收入直接相關。
在這種分配製度下,「二八」定律在我國目前的律師行業表現的尤為突出:即20%的律師擁有80%的律師業務,而80%的律師卻在激烈爭奪著20%律師市場份額,箇中艱辛恐怕青年律師體會最為深刻。
我們以一位在深圳獨立執業兩年、稅前年收入20萬元的青年提成律師為例,粗略計算一下這位律師的執業成本。這裡的執業成本是指律師工作中的必須支出,不包含生活、社交等其他與執業工作關聯較弱的支出。
獨立提成律師執業支出類目:
稅費 從業律師必須按照國家的稅收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及營業稅,通常每個律師的稅點都在10%到30%。經綜合核算,我們按照一位律師需要繳納的稅率為15%,即20萬元×15%=3萬元。
律所管理費 即需要交給律所管理與服務費用。每個律所的管理費基本在5%到10%。我們按照最低管理費標準5%為例,即20萬元×5%=1萬元。
辦公費用 即卡座費用或辦公室費用。每個律所的卡座費每個月在1500元到2500元之間,我們按照卡座費用2000元/月,即2000元/月×12=2.4萬元。
社保費用 在律師行業,獨立律師的社保費用基本均是由個人承擔。以深圳為例,深戶最低檔社保每月將近1000元,即1000元×12=1.2萬元。
律協會員費 以深圳為例每位律師每年2000元。
其他辦公耗材費用 我們按照每年5000元計算。
綜合以上,一位在深圳獨立執業兩年、稅前年收入20萬元的青年提成律師的執業成本需要3萬(稅費)+1萬(管理費)+2.4萬(辦公費)+1.2萬(社保費)+0.2萬(會員費)+0.5萬(辦公耗材費用)=8.3萬元。
這位年輕律師的執業成本佔其總收入的41.5%,將近一半;而其卡座費用又佔其執業成本的將近30%。可大家注意,以上支出僅僅是青年律師的執業成本,還不包函生活社交等成本。通過以上簡單的計算,我們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青年律師的壓力之大、發展之痛。
03
共享優勢
吻合青年律師的選擇
正如那句調侃: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會出來做律師?
今天我們會說: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會去和別人共享工位?
但說起「共享辦公」或「聯合辦公」,亦有其獨特優勢,吻合青年律師的發展選擇。據不完全統計,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有超過10%的企業都選擇了共享辦公,比如:微軟、美國矽谷銀行、滙豐銀行、IBM、三星、Dropbox等企業。以微軟為例,其有300名駐紮在紐約的市場銷售團隊和在亞特蘭大的廣告團隊就選擇了共享辦公。微軟聲稱,其所選的共享辦公最大的吸引力在於「運營服務、活力」。其員工可以很好的感受共享辦公中的能量和氛圍。
節約成本 高力國際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與租賃傳統的辦公室相比,租賃共享辦公平均能節約25%的成本。與我們上述計算的卡座費用佔青年執業成本的將近30%數值相近,能極大程度的幫助青年律師節約成本。
地段優越 地段一直是唯一標準的地產黃金定律,然而繁華地段的高端寫字樓租金昂貴。如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位於陸家嘴上海中心大廈,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區位優勢能幫助青年律師更好的發展。
效率更高 《聯合辦公空間研究報告》研究顯示,共享辦公達傳統辦公的3倍坪效。律所共享辦公空間通常將工作室、會議室及一系列協作區域融合在一起,將會議室等低頻使用空間的效率通過共享的模式提高,低頻使用的律所服務成本降低。
04
呼籲:幫助青年律師,讓行業可持續發展
青年律師在執業發展中會遇到許多問題,如定位模糊、目標渺茫、專業欠缺、學習不足、競爭激烈、案源緊缺等等,但青年律師代表著律師事業發展的未來和希望,他們的成長直接關係著律師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也關係到我國民主法治建設進程。不管是「師父」個人角度,還是律所層面、亦是行業層面,對青年律師多一些關注和幫助。
據筆者了解,京師律師事務所在「共享工位」的基礎上又進了一步,為支持青年律師及實習律師的專業化發展,保障其能專注於業務研究,減輕執業負擔,首先提出來「以律師為本,構建執業零成本的律師生態圈」。並走出第一步,對青年律師及實習律師實行辦公工位全部免費的政策,現京師北京、上海、深圳、珠海等7家辦公室已經完全鋪開實施,有效的降低了青年律師的執業成本,幫助了青年律師的發展。
青年律師的日常是艱辛的,不僅僅要面對工作的壓力,還要面對生活壓力。「共享」背後,是青年律師的無奈和心酸,但我們也應當更多地看到青年律師的勤奮、勇敢、拼搏與創造力,關注他們、支持他們,關注與支持我們行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