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郵政編碼,你還記得嗎?

2020-12-12 愚伯的自留地

文:朱迅翎

圖:來自網絡

家鄉的郵政編碼,你還記得嗎?

說起郵政編碼,我油然想起了當年的那個書信時代。在微信、郵箱、簡訊、QQ、和視頻聊天盛行的今天,那個時代漸行漸遠,但那些郵筒還依然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它們佇立在街頭一隅,在大家的眼裡,更多的時候,只是一種擺設。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曾經的記憶深處,綠色郵筒讓人覺得那麼親切,盛滿著親情與友情的回憶。

那年我入伍,軍營就在滔滔的富滕河畔,巍巍的猴子山下。營房一側,高高的白楊樹下,佇立一個深綠色的郵筒,它雖然有點陳舊,有些斑駁,但絲毫不減它的熱烈、溫馨。

剛入伍的新兵,信件最多。信封上只需加蓋一個「△」角章,投入郵筒,它就將在「日落西山紅霞飛,戰士打靶把營歸」的嘹亮歌聲中,無私地傳向祖國的四面八方;同樣,八分錢的郵資,它又將家鄉的山、家鄉的水、縷縷鄉情、母親的微笑,帶回軍營。

軍營時光,書信陪伴我走過了整個青春歲月,每個生活的節點,每次青春的糾纏,每場渴盼的落幕,都有書信在其中,它們用一個個字符編織出了一個溫暖的夢境,它們是我在那個歲月當中心靈的撫慰和精神的鼓舞,它們是我最貼心的朋友。

它像一位可尊可敬的老師,教書育人,辛勤的園丁,紅蠟燭,燃燒自已,把光和熱灑向孩子們。後來我部隊轉業後,我被分配在縣文化館從事業餘創作。我一生與筆為伍,與文作伴,常常寫點「豆腐塊」見諸全國的報刊、雜誌。

七八十年代,投稿不像現在,可以發送到郵箱和QQ,在信封的左上角註明「稿件」二字,或剪掉一個角,只要不超重,投進綠色的郵筒,稿件便會飛往上海、北京等全國各地的報刊、雜誌編輯部。

記得當時,郵局大廳一旁,坐著一位戴著深度花鏡的老者,給人代寫書信,只收取少量的代筆費。還記得櫃員,也是一位文學愛好者,她每每見到我把帶著體溫的稿件交給她,她總是羨慕地向我微笑,甜甜地說:「請老師(親切地稱呼我老師了)把稿件投到郵局門旁的郵筒裡就可以了。」

每當這時,我仔細地打量郵局旁的郵筒,和散在四周街頭的郵筒沒啥兩樣,但它不再斑駁,綠色鋥亮。它像一位英雄武士,不論是赤日炎炎的盛夏,還是瑞雪飄飄的寒冬,它都冒著酷暑,不畏嚴寒,默默地在那兒堅守著。

我是一位軍人,在部隊學會了敬禮,老連長教會了我靜止間的敬禮,行進間的敬禮。平素,我們戰友見面敬禮,見了首長敬禮,我行的最後一個軍禮,是向退役的老班長深深地敬了一個禮。

那一日,一個狂風暴雨大作的夜晚,天上沒有星星,地上沒有燈光,街上也沒有一個行人,只有那綠色的郵筒,在狂風暴雨中堅守著,我走進它的身旁,輕輕地撫摸了一下,為它擦去塵埃雨水,後退三步,深深地向它行了一個軍禮!

如今,電子網絡時代,人們已不再動筆,有不少機關,無紙化辦公。給遠方的親朋好友很少寄信,打電話,發簡訊即可。

時過境遷,城市的郵筒日益落寞,成為一道熟視無睹的風景,有時,我內心會禁不住想問一句: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你還有情懷寫一封書信嗎?

還有,當地的郵政編碼,你還能背出來嗎?

相關焦點

  • ...郵政編碼或與時代告別,你還記得從小印在腦海裡的六位數字嗎?
    70後、80後紛紛開始「奔五」「奔四」,信封變成了紅包,郵票成為了投資,而那一串郵編,已經在記憶中漸行漸遠,郵政編碼也成了逐漸消失的記憶。將要忘記卻突然又被提及,只是這一次郵政編碼可能真的要離我們遠去了,服務我們40年的郵政編碼或將與這個時代告別。一切,都來得猝不及防。記憶深處,你還記得從小印在腦海裡的那六位數字嗎?
  • 郵政編碼要取消!曾經「甜蜜的期待」回憶將成過往
    郵政編碼要取消!70後、80後紛紛開始「奔五」「奔四」,信封變成了紅包,郵票成為了投資,而郵編,已經在記憶中漸行漸遠,郵政編碼也成了逐漸消失的記憶。 將要忘記卻突然又被提及,只是這一次郵政編碼可能真的要離我們遠去了,服務我們40年的郵政編碼或將與這個時代告別。一切,都來得猝不及防。
  • 還記得以前的徐聞縣嗎?這可是我們小時候的家鄉啊
    好多年未曾觸及家鄉,這是在記憶裡的美好,都是小時候的片段,很親切。下圖這個景象誰還記得是在哪裡?周末的時候來這裡劃個船啥的,美好的一天又過去了。下圖是人民公園。記得上高中那會,幾乎每周末都會去溜冰場玩,當然了,要是能帶上兩個女同學就更好了。下圖是以前的武東大街。來看看有沒有你走過的腳印?下圖是以前的徐聞縣城街頭景色。藍秋衣配喇叭牛仔褲,再加上一輛鳳凰牌單車,拉風的很。下圖是原來的少年宮的民族式建築。有到過這裡的朋友嗎?
  • 一城一歌|代表家鄉的歌曲你還記得嗎?
    可能,是看了一部拍攝地點在你家鄉的電影;可能,是聽到了一段兒時熟悉的曲調;可能,是發現某句歌詞提到了你兒時熟悉的街道。這都會讓遊子淚一觸即發。家,是中國人自古繞不開的話題,理不清的心結。本來熟悉的故土,可能變得遙不可及;曾經陌生的城市,反而宛若你的家鄉。
  • 郵政編碼可能「退役」 個人地址ID或「上崗」
    提起郵政編碼,可能很多90後甚至更年輕的一代都沒有太多感觸,畢竟人們早已經過了當初書信來往和去郵局寄包裹的年代。網際網路和快遞業務的蓬勃發展,也開始逐漸淡化郵政編碼的作用。如今,「服役」近40年的郵政編碼將退役,取而代之的是個人地址ID。
  • 你還記得我嗎
    能在遠離家鄉數千裡的北國校園遇到老鄉又是同桌,實在是種難得的緣分,也讓人倍感親切。隨著交往的增多,發現我們合得來,有著許多的共同愛好,漸漸就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一起談學習、生活,也談各自的家庭和小時候的各種趣事。  芙蓉平時靦腆少語,但我們倆人卻有說不完的話。一次,我的右手被書桌劃了道很深的口子,流了很多血,芙蓉想陪我去醫院,當著同學的面她又不敢去。回來後,她悄聲問我:「疼嗎?」
  • 【母親節】媽媽的味道,你還記得嗎?
    【母親節】媽媽的味道,你還記得嗎? 媽媽的味道你還記得嗎
  • 郵政編碼要「退役」,「新型郵編」要「上線」了?
    服務了40年的郵政編碼在不久的將來會迎來「退役」……   在由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學時空大數據創新中心共同主辦的「新型郵編」研討會上,「新型郵編」建設被提上「議程」。未來每個人都可以建立統一且唯一的「個人地址ID(唯一編碼)」。
  • 家鄉山上的''山稔子''(桃金孃)又熟了,你還記得它的味道嗎?
    記得小時候在農家人農家事家鄉不遠的矮山上,就長有成片成片的藍莓、桃金孃(山稔子)、飯糰、茶泡,茶耳等,尤其是到了深秋,也就是現在這時節,稻田地裡稻子巳長成了金黃色,那什麼山上的這些野果子大部分是最成熟的時候,吃到飽也夠,當然山稔子(桃金孃)也熟了,它長得密實又多,滿枝都是。
  • 今日冬至,還記得家鄉那些從小吃到大的傳統美食嗎?都是家的味道
    今日冬至,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所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可別忘了家鄉的傳統美食吆!都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和文化相媲美的中國美食,也歷史久遠。你還記得那些從小吃到大的傳統美味嗎?美味無關貧富,每個地方都有自流傳已久的味道。特別是臨近過年時分,家鄉人漸漸歸來,等著團圓節氣的人們,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準備回味已久的家的味道,而那些看似簡單的小食,不僅味道鮮美,難以忘卻,更是承載了幾代人的情感,一口美味一段情,不知道你的家鄉留著哪些難以抹去的味道呢?
  • 離我們遠去的郵政編碼
    「寄掛號信就得要郵編,雜誌社的人還說如果郵編提供的不對,信就寄不到。」李女士住在一個2012年年初才建成入住的新小區,已經通郵。不過入住這麼久,她還沒有弄清楚小區的郵編是多少。李女士告訴記者,因為平時很少寄信,所以小區的郵編是多少她並不清楚。後來通過查詢地址,才知道小區所屬地區的郵編是100101。
  • 《我和我的家鄉》,還記得家鄉最初的樣子嗎
    十月一日那天,《我和我的家鄉》伴隨著國慶和中秋的雙節上映,這部大製作大導演的電影,真的沒有讓我們失望,淚點笑點都有,邊哭邊笑,心中還存著一點空隙就這回憶、想念我的家鄉。它不僅將祖國的美好感情映照在屏幕上,同時呼應了中秋節的主題,闔家團圓。
  • 《我和我的家鄉》之最後一課:你還記得曾教過你的老師嗎?
    每日分享教育諮詢,中小學學習資料,記得點關注哦!前段時間,《我的我的家鄉》熱映,至今票房已經到了25億了,網絡上也是叫好聲一片,相信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都會對電影當中某一個故事有些感觸或者想法,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最後一課》。
  • 你還記得寫信的事嗎?
    記得新年前後,學校放在教學樓的信筒每天都會被塞滿,後來的信件只好放在信筒的頂上。交友廣泛的女同學,在年前的每天都會收到厚厚的一沓子信件,我們不善交往的男生偶爾地會收到一張明信片。有信件比較多的同學,為了節省郵資,他們會想出各種奇思妙想的招式。
  • 陝西渭南的老鄉,你們還記得家鄉的美食嗎?
    作為一名渭南人,最熟悉的家鄉美食就是旋面了。旋面以合陽縣和澄城縣的最為出名。如果有人去澄城,不可不品旋面。身在異鄉,能享用到家鄉的美食,是一種很幸福的感覺。那不單單是一碗麵,它盛滿的是家鄉的味道。現在,好消息來了,旋面也可以網購了,古徵秦風旋面,澄城縣老字號旋麵店,開通了淘寶店,讓您少跑腿就能買到正宗澄城旋面,讓出門在外的你,不用奔波受累,也能品嘗到家鄉的美味。
  • 你忘填的郵政編碼 還有重要輔助查詢功能哦
    於女士和她表姐的友情建立在一年暑假,「兩個人真可以說是廝守1個月,一起吃飯、玩耍,晚上還一起入眠。」自從那個暑假分別後,兩人便開始了書信往來,「生活裡的大小事務都要一一在信裡向表姐訴說,有時候寫的簡直就是流水帳,但媽媽還是很支持我,給父親說,就當我練筆了。」「那時候寫信,郵編是必不可少的,我現在都記得,我家所在的區域郵編尾號是7,表姐家的尾號是8,前面都是一樣的。」
  • 紅薯的8種做法,農村人都知道,每種都有家鄉味道,你還記得嗎?
    作為農村人,常見的8種做法,現在你還記得嗎?第一種做法:製作成紅薯絲在農村很多人都把紅薯挖回來洗乾淨後,用刨絲機器,把生的紅薯刨成一根一根的絲。然後用籮筐裝著,抬上自家的平房上曬乾。曬乾後的紅薯絲可以用來做成紅薯飯。
  • 火鍋的麻辣、 瓦罐湯的鮮香...你還記得嗎?
    火鍋的麻辣、 瓦罐湯的鮮香......你還記得嗎?@吳曉燁(福州車站)疫情結束後,最想在站臺上等候凱旋歸來的「戰士們」,為她們送上一束有著家鄉味道的茉莉花。@程正飛(南昌車務段)等疫情結束,最想拉著父母去吃頓海底撈,已經很久沒回家,也好久沒有和父母好好吃一頓飯,一直想好好陪陪家人。
  • 抖音外婆的話還記得嗎歌名叫什麼 《外婆的話》歌詞分享
    抖音外婆的話還記得嗎是什麼歌?抖音外婆的話還記得嗎是不是非常的好聽呢?那麼這首歌叫什麼名字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完整版的資源分享哦!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哦!  抖音外婆的話還記得嗎是什麼歌  據悉,這首歌叫《外婆的話》,是由歌手不才演唱的!
  • 郵政編碼要取消了?
    1還記得你家的郵編嗎看到「2002xx」這幾個數字,很多70後、80後會立刻回憶起那個書信往來的年代。在通訊不發達的上世紀,書信是不同地區的人交流的主要方式,信封上的郵政編碼,就成了市民寫信時必不可少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