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背景
F同學
本科背景
廣東金融學院 ACCAGPA:3.5/4 雅思:6.5
錄取學校(2020年秋季入學)
香港城市大學 電子商業及知識管理
留學前期:目標最重要
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並非是如何選留學的項目,而是在早期(大一、二)時,就明確知道自己為了什麼目標去努力。不要到了大三下學期——要申請的階段了,才開始考慮如何提升自己的問題。
以我個人為例,我在大一階段就有了明確的目標——本科期間我要考完ACCA的同時要去四大實習一次。哪怕那時候我還不確定我是否要出國留學,但我心裡清楚無論是哪一條路,我都需要付出100%的精力和時間,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資本。
所以在大家都還在娛樂消遣的時候,我的大一就開始與自習室結盟。娛樂和學習的時間,我大概安排成2:8或者3:7(具體要看當下手頭的事情)。
學習以外的時間,我開始鑽研我離去四大實習的目標差多遠,或者說還差了什麼能力。在保證學習成績的情況下,我開始提升各方面的能力(無論是英語口語能力還是表達能力等),並對四大的筆試和面試進行全方位的了解。最後在大一、大二有兩段實習經歷的基礎上,我成功在大三獲得了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的實習機會。大學期間也一次性考完了ACCA。
除了鑽研實習,我還花時間去了解與專業相關的比賽,無論是省級還是校級的我都認為值得去嘗試。我個人是在大一、大二參加了學校舉行的小型會計技能類的比賽。大三參加了廣東省管理會計師協會「福斯特」杯的比賽並獲得省級三等獎。
通過這些一系列的積累,無論從學習成績還是實踐經歷來看,都讓我為即將到來的留學申請做好了準備。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當在做上述內容時,建議及時記錄下每個比賽的經歷,自己幹了什麼事情、獲得了什麼成就以及提升了什麼能力等等。因為這每一件事都有可能成為你日後,無論是在留學申請還是簡歷上的重要支撐。
我的留學選校
每個人的志向不同,對學校和專業的側重性就不一樣。對我個人來說,選學校優於選專業。
其次,選項目之前我會先了解自己未來想從事的方向以及自己的興趣在哪一塊。然後再看他們相對應專業的競爭程度如何。像我自己的話,是很明確希望研究生的專業和本科不一樣。因為這樣以後自己的就業面就會拓寬,而不僅僅局限於會計。
個人意願是往商業的其他方向去嘗試。所以後來申請的時候,就選了香港城市大學的電子商務與知識管理、香港理工大學的中國商貿管理和商業管理以及香港浸會大學的運籌學及商業統計。這方面的建議是,切勿因頭腦發熱,而不顧一切去選某一個專業。這樣沒經過充分了解就去嘗試,很容易失敗。
再就是進行興趣和實際情況的一個平衡,以及多跟有經驗的學長學姐諮詢,最後能大概確定我想讀的專業是偏向商業分析的。但是商業數據分析對本科背景要求挺高的,競爭也挺大的,所以我就圍繞與這個相關的專業去選擇。
最後對於整體的申請肯定有個優先排序,個人建議是最少留兩個專業衝,兩個專業穩,以及一個專業保底。
申請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選好項目後,應該充分了解所選專業對個人的硬性條件(績點和雅思等)有哪些要求。而這些硬性條件裡,如果還有來得及補救的,就付出100%的精力去對付(比如雅思和GMAT這些)。
同時,這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項目要求和自己的經歷不能足夠匹配的情況。這個時候可以多跟中介的老師多溝通和交流,老師會用自己多年的申請經驗,幫我們看看在自有的經歷裡是否有相關的實踐經歷。寫不同項目的個人陳述時,也會根據項目所需的不同點進行「側重敘述」,以此來展現自己的最大優勢。
我的實習經歷
下面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我的實習經歷。
我一共有四段實習經歷,第一段是在很小的一個代理記帳公司做財務的工作。第二段是在一個化工的有限公司做財務的工作。第三份是在四大。第四份是在一家證券公司。
前兩段的實習都在我大一大二的時候,所以其實去到也是做最基礎的工作。每天就貼發票、數數發票和調整一下公司的財務報表。這些工作雖然很枯燥,但是畢竟是剛起步的實習,無論在哪個企業都必須將這種最小的事情做好、理順,別人才會更信任你交給你別的工作。
後面兩份實習呢,可以說跟我的前兩份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從公司文化、公司環境還是自身能學習到的東西,對我來說都是一個質的提高的過程。
雖然你每天還會接觸到基礎的工作,但是你每天接觸的人可能是某條業務線的審計Par或者諮詢的總監等等。因為接觸的人不一樣,你在工作的時候就可以學習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也有更多的機會跟他們交流工作上或者是個人職業發展上的問題。
在四大和證券公司實習還有一個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平臺的不同。從原來可能一個非常窄的平臺到一個視野寬闊的平臺,就會使得你的視野不再局限於你原有認知的樣子。
最後就是有機會自己跟項目。從這個項目接手到項目結束的整個過程你都會參與到,切身地體會到項目需要的個人能力是什麼,自己還有什麼缺陷需要彌補的。
總而言之,一份好的實習最重要的還是一個好的平臺,這個平臺無論是對自身內在的提高還是對往後的面試、就業或留學等都有重要的幫助。
結語
相比於其他人,我的整個留學申請過程的開始相對較晚。我大概是2019.7月-8月集中攻克雅思這一塊,然後9月集中在做文書準備,10月和11月開始申請。
整個時間我安排得比較緊湊,但這個節奏並不適合所有人。如果認為自己沒有把握在短時間做好準備的,建議可以稍微拉長戰線從大四上學期一開學或者大三下學期就開始準備。
由於時間比較緊湊,且當時我也很明確自己想要去的大學是哪一家,所以無論在準備哪方面的內容時,我都特別有動力和毅力去做好。所以也建議接下來想要申請香港留學的同學,可以首先給自己定個清晰的目標,這樣對於申請的整體效率和效果都有顯著的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