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者留學學姐:去四大實習、一次性考完ACCA、跨申香港商科

2020-09-05 指南者留學

學員背景

F同學

本科背景

廣東金融學院 ACCAGPA:3.5/4 雅思:6.5

錄取學校(2020年秋季入學)

香港城市大學 電子商業及知識管理

留學前期:目標最重要

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並非是如何選留學的項目,而是在早期(大一、二)時,就明確知道自己為了什麼目標去努力。不要到了大三下學期——要申請的階段了,才開始考慮如何提升自己的問題。

以我個人為例,我在大一階段就有了明確的目標——本科期間我要考完ACCA的同時要去四大實習一次。哪怕那時候我還不確定我是否要出國留學,但我心裡清楚無論是哪一條路,我都需要付出100%的精力和時間,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資本。

所以在大家都還在娛樂消遣的時候,我的大一就開始與自習室結盟。娛樂和學習的時間,我大概安排成2:8或者3:7(具體要看當下手頭的事情)。

學習以外的時間,我開始鑽研我離去四大實習的目標差多遠,或者說還差了什麼能力。在保證學習成績的情況下,我開始提升各方面的能力(無論是英語口語能力還是表達能力等),並對四大的筆試和面試進行全方位的了解。最後在大一、大二有兩段實習經歷的基礎上,我成功在大三獲得了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的實習機會。大學期間也一次性考完了ACCA。

除了鑽研實習,我還花時間去了解與專業相關的比賽,無論是省級還是校級的我都認為值得去嘗試。我個人是在大一、大二參加了學校舉行的小型會計技能類的比賽。大三參加了廣東省管理會計師協會「福斯特」杯的比賽並獲得省級三等獎

通過這些一系列的積累,無論從學習成績還是實踐經歷來看,都讓我為即將到來的留學申請做好了準備。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當在做上述內容時,建議及時記錄下每個比賽的經歷自己幹了什麼事情、獲得了什麼成就以及提升了什麼能力等等。因為這每一件事都有可能成為你日後,無論是在留學申請還是簡歷上的重要支撐。

我的留學選校

每個人的志向不同,對學校和專業的側重性就不一樣。對我個人來說,選學校優於選專業。

其次,選項目之前我會先了解自己未來想從事的方向以及自己的興趣在哪一塊。然後再看他們相對應專業的競爭程度如何。像我自己的話,是很明確希望研究生的專業和本科不一樣。因為這樣以後自己的就業面就會拓寬,而不僅僅局限於會計。

個人意願是往商業的其他方向去嘗試。所以後來申請的時候,就選了香港城市大學的電子商務與知識管理、香港理工大學的中國商貿管理和商業管理以及香港浸會大學的運籌學及商業統計。這方面的建議是,切勿因頭腦發熱,而不顧一切去選某一個專業。這樣沒經過充分了解就去嘗試,很容易失敗。

再就是進行興趣和實際情況的一個平衡,以及多跟有經驗的學長學姐諮詢,最後能大概確定我想讀的專業是偏向商業分析的。但是商業數據分析對本科背景要求挺高的,競爭也挺大的,所以我就圍繞與這個相關的專業去選擇。

最後對於整體的申請肯定有個優先排序,個人建議是最少留兩個專業衝,兩個專業穩,以及一個專業保底

申請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選好項目後,應該充分了解所選專業對個人的硬性條件(績點和雅思等)有哪些要求。而這些硬性條件裡,如果還有來得及補救的,就付出100%的精力去對付(比如雅思和GMAT這些)。

同時,這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項目要求和自己的經歷不能足夠匹配的情況。這個時候可以多跟中介的老師多溝通和交流,老師會用自己多年的申請經驗,幫我們看看在自有的經歷裡是否有相關的實踐經歷。寫不同項目的個人陳述時,也會根據項目所需的不同點進行「側重敘述」,以此來展現自己的最大優勢。

我的實習經歷

下面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我的實習經歷

我一共有四段實習經歷,第一段是在很小的一個代理記帳公司做財務的工作。第二段是在一個化工的有限公司做財務的工作。第三份是在四大。第四份是在一家證券公司。

前兩段的實習都在我大一大二的時候,所以其實去到也是做最基礎的工作。每天就貼發票、數數發票和調整一下公司的財務報表。這些工作雖然很枯燥,但是畢竟是剛起步的實習,無論在哪個企業都必須將這種最小的事情做好、理順,別人才會更信任你交給你別的工作

後面兩份實習呢,可以說跟我的前兩份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從公司文化、公司環境還是自身能學習到的東西,對我來說都是一個質的提高的過程。

雖然你每天還會接觸到基礎的工作,但是你每天接觸的人可能是某條業務線的審計Par或者諮詢的總監等等。因為接觸的人不一樣,你在工作的時候就可以學習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也有更多的機會跟他們交流工作上或者是個人職業發展上的問題。

在四大和證券公司實習還有一個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平臺的不同。從原來可能一個非常窄的平臺到一個視野寬闊的平臺,就會使得你的視野不再局限於你原有認知的樣子

最後就是有機會自己跟項目。從這個項目接手到項目結束的整個過程你都會參與到,切身地體會到項目需要的個人能力是什麼,自己還有什麼缺陷需要彌補的。

總而言之,一份好的實習最重要的還是一個好的平臺,這個平臺無論是對自身內在的提高還是對往後的面試、就業或留學等都有重要的幫助

結語

相比於其他人,我的整個留學申請過程的開始相對較晚。我大概是2019.7月-8月集中攻克雅思這一塊,然後9月集中在做文書準備,10月和11月開始申請。

整個時間我安排得比較緊湊,但這個節奏並不適合所有人。如果認為自己沒有把握在短時間做好準備的,建議可以稍微拉長戰線從大四上學期一開學或者大三下學期就開始準備

由於時間比較緊湊,且當時我也很明確自己想要去的大學是哪一家,所以無論在準備哪方面的內容時,我都特別有動力和毅力去做好。所以也建議接下來想要申請香港留學的同學,可以首先給自己定個清晰的目標,這樣對於申請的整體效率和效果都有顯著的積極影響。


相關焦點

  • 考研失敗,GPA80,指南者留學學姐跨申拿下港科大DDM項目錄取!
    最重要的是,我,作為一名跨考生,深知國內跨考難度巨大,而留學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去選擇心儀的專業,也說明了留學深造對轉專業學生有更大的靈活性和可行性。01選校選專業選校選專業可以說是重中之重。02跨專業申請相信有很多同學和我一樣,不想在本科專業上繼續深造,想要跨專業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繼續學習。在申請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是壓力很大,因為我的本科屬於傳統工科類,而大數據又是現在的熱門專業,我很擔心自己跨度太大,申不到想去的專業。
  • Gpa 89.7,雅思7.5,指南者留學小姐姐成功跨申港中文商科
    當時那個節點,身邊許多同學都開始著手準備國內考研/申請留學。綜合我自身的條件來看,自己的成績位於專業前三,在留學申請中還是比較有優勢的。同時我也諮詢了一些學姐學長,了解到英港坡的研究生只需要讀一年,含金量也很高。於是,我最終確定了申請留學。
  • GPA80出頭,雅思GMAT死磕6次,指南者留學學姐半年跨申港大會計
    出於迫切想有書讀和提升自己的想法,我開始準備留學,雖然考研失敗後才準備申請,時間已所剩無幾,但通過快馬加鞭在半年內拼命追趕,我最終拿到了夢校香港大學會計學碩士的offer,在這裡和大家說說我的心路歷程吧。
  • GPA80出頭,雅思GMAT死磕6次,指南者留學學姐半年跨申港大會計
    出於迫切想有書讀和提升自己的想法,我開始準備留學,雖然考研失敗後才準備申請,時間已所剩無幾,但通過快馬加鞭在半年內拼命追趕,我最終拿到了夢校香港大學會計學碩士的offer,在這裡和大家說說我的心路歷程吧。01Why HK?
  • 從雙非到全美TOP30,指南者留學學姐如何大學四年實現彎道超車?
    指南者留學學員背景L同學本科背景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UIC) 應用經濟學GPA:3.76(專業第一) 雅思:7.5實習經歷指南者商業分析訓練營某商業銀行公司金融組實習生某券商商務BD實習生某電商數據分析實習生
  • 我在四大做審計|指南者留學港中深學姐的UCL申請經驗分享
    在和他們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了留學生活的豐富多彩。從那時起,我就萌生了一個夢想:在研究生階段去留學,去感受不同的學習氛圍和文化環境,也為將來的就業增添一分助力。雖然很早就有了留學的計劃,但是由於拖延症,我的申請開始得還是比較晚,這也是讓我非常後悔的一件事。
  • 指南者留學學員在世界500強實習迎來轉正,又收到了NTU offer
    藉此機會,也想簡單和大家分享下我的申請經歷~最初選校我是大三下才決定留學的,因為時間有點晚,在決定後我就聯繫了一直默默關注的指南者。說到這裡,我已經忘了最初是被誰推薦關注了指南者留學的公眾號。我在和老師商量評估後把學校定位在香港三所學校中,專業以商科市場營銷為主,統計學經濟學為輔。
  • 指南者留學學姐考研失利、春招碰壁,終究還是放不下讀研夢…
    或許是心中還保留著繼續讀研的熱忱,或許是實在不甘於自己的人生就這樣歸於平凡,留學的念頭再一次出現在了我的心中。在室友的推薦下,我來到了指南者留學諮詢相關的問題。我打算徹底的了解留學的可行性之後,再和父母深入溝通。
  • 指南者留學盤點香港新加坡會計學碩士項目!
    指南者留學錄取案例:二、香港科技大學 會計學港科大會計學碩士項目由港科大商學院開設,受ACCA、CPA Australia、CIMA認可。課程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旨在培養專業會計師,學生完成研究生學習後可報名香港會計師公會(HKICPA)的資格項目。學制一年,學費298,000港幣。同時,港科大商學院也會為學生提供與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等專業機構接觸的機會,以鍛鍊學生的實踐能力。
  • 指南者留學盤點香港新加坡會計學碩士項目
    (NTU會計學課程設置)該項目每年招生人數在80人左右,錄取的中國學生主要是985和財經類211的學生;對申請者本科專業限制不大,不過拿到錄取的大部分還是會計等商科專業,同時有相關的工作/實習經歷對申請會有一定的加分
  • 3次海外交換+5段實習,指南者留學學員從雙非財經到威斯康星
    整體金融市場對於有海外留學經歷和工作經歷的國際人才需求越來越大,受此影響很多工作崗位也會對海外留學背景相應的要求。所以就我所學習的商科專業來說,留學是一個很好的實現途徑。在大二暑假參加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暑期學校之後,我才真正下定決心研究生階段去留學。
  • 指南者留學LSE準留學生:在四大&券商實習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文 | 指南者學員C同學20fall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力資源與組織碩士今年3月,我通過指南者拿到了心儀的 LSE 夢校offer,專業將在9月底開學。開學前的暑假思來想去,我打算用實習來填充這段寶貴的時間,於是去了四大的審計部門以及券商的行研部門,行研的工作還在繼續。有很多人可能會不理解:明明都已經拿到 offer了,為什麼還要參加實習呢?
  • 跨申商科,我憑什麼第一輪就收穫LBS offer?
    但我為了轉專業申請商科,要修兩個學位的課,同時還要兼顧實習和標化考試,所以不得不有所取捨。為了轉專業做準備,一般我會(被迫)花很多時間放在經雙方向的數學課上,來證明我有良好的數學思維和商科知識基礎,同時也可以通過學習過程中與老師的交流、憑藉高分來獲得教授的推薦信;此外也會(主動)花時間好好學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哲學、社會學和經濟學課程。至於其他水課嘛,就儘量混混過去。
  • 指南者留學學員用NUS 經濟學offer催來港大經濟提前錄取?!
    >指南君分析今年4月,Z同學找到了我們,目標是申請英國的商科項目,最好是金融方向,屬於跨專業申請。在初步溝通時,我們就詳細了解了Z同學本科的專業課學習情況,商科和數理的核心課程都有修過,成績也比較優秀,例如高數、線代;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金融工程導論等。另外實習方面,Z同學也是一直在有針對性地豐富經歷。
  • 那些跨申留學的人,後來怎樣了?指南者留學採訪了5位「過來人」
    對於「不夠理想」的本科專業,很多同學希望在研究生階段通過跨申來實現專業轉換。可是,跨申一個截然不同的領域,到底有多難?在新專業的學習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僅憑碩士階段的努力,能在新專業學有所成嗎?這些問題,你仔細考慮過了嗎?這一次,我們真得不能再草率地做決定了。
  • 從數學類跨到商科,指南者留學學員在NTU金融讀一年的挑戰和收穫
    19年初,猶記得在指南者的幫助下,我順利拿到NTU金融學offer時的雀躍心情。作為一枚數學類的本科生,我之後在新加坡的一年無縫轉型到商科專業,目前已經完成研究生階段的課程,回到了國內。 一年的留學時光匆匆過去,我在坡坡卻收穫了「最完美的快樂」,一種兼具付出與得到的快樂。
  • 調整選校,雅思轉戰PTE……指南者留學學姐終於收穫LSE/UCL offer
    因為自己學的是經濟學和管理學,所以最初擇校打算申請香港Top3的經濟金融類專業。後來香港出了狀況,我便放棄了香港,在指南者老師的幫助下改申了英國和新加坡。我一共申了四個學校,其中UCL申了兩個專業,四個學校中三個學校都給了offer,從結果來說我的申請季比較順利。但是我的申請時間線不太值得提倡,因為我很晚才去考GRE,19年11月份才拿到GRE成績,而那時候因為忙於實習和備考,也還沒有開始準備PS。
  • 指南者留學學姐放棄銀行「鐵飯碗」去留學,為自己勇敢一次
    於是,我下定決心去留學讀研究生,因為我是女生,我擔心年齡太大再去求職會處於劣勢,留學學制短,並且難度相對於國內考研低,很適合我。改變可能會讓你後悔,但是不改變一定會後悔,所以為什麼不為自己勇敢一次呢?關於留學專業的選擇,去申請跟自己本專業相關的專業還是更穩妥些,將自己所有相關的經歷都羅列出來,比如我選擇大數據方面的專業,就需要準備數據分析挖掘方面的項目。如果經歷薄弱,可以參加指南者的訓練營,短時間內積累一段高含金量的項目,尋找一些方法為自己的申請增加勝算。
  • 指南者留學學姐經歷了考研求職留學,最後1個月拿下港大offer
    因此,得知考研失敗後的第三天,我就開始瘋狂投簡歷,同時準備語言,找機構了解留學事項。憑藉著211的本科學歷,兩段金融機構的實習經歷,最終確實收穫了一些入職offer,不過大多都是市級金融機構管培生、櫃員等類似崗位。
  • 指南者留學學姐經歷了考研求職留學,最後1個月拿下港大offer
    因此,得知考研失敗後的第三天,我就開始瘋狂投簡歷,同時準備語言,找機構了解留學事項。憑藉著211的本科學歷,兩段金融機構的實習經歷,最終確實收穫了一些入職offer,不過大多都是市級金融機構管培生、櫃員等類似崗位。看著以前的同學,各種985高校、國外高校的錄取信息,再想想自己的職業道路,我確實不太甘心,一口氣全部回絕了,明確了自己在就業市場的定位之後,我也更清晰自己想要繼續深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