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法語:觀世音菩薩說《大悲咒》有10種深意

2020-12-13 手機鳳凰網

大悲咒有十種相貌(圖片來源:資料圖)

【經典原文】觀世音菩薩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為心是、無染著心是、空觀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無雜亂心是、無見取心是、無上菩提心是,當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羅尼相貌,汝當依此而修行之。——《大悲心陀羅尼經》

【經文解釋】什麼叫大悲心陀羅尼呢?我告訴你:「大慈悲心是!」大慈悲心,就是大悲心陀羅尼。慈能予樂,悲能拔苦;你若存著大慈悲心,這就是〈大悲咒〉。聽見了嗎?大悲心就是〈大悲咒〉,〈大悲咒〉就是大悲心。

你有大悲心,就是念〈大悲咒〉;你沒有大悲心,就是沒念〈大悲咒〉。你天天從早晨念到晚念〈大悲咒〉:「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但你若沒有大慈悲心,那就不是念〈大悲咒〉;你就是沒念〈大悲咒〉,但你盡存著大慈悲心,那也就是念〈大悲咒〉。明白了嗎?所以念咒,若存慈悲心,才是真念咒呢!

什麼是〈大悲咒〉?「平等心是!」最平等心,沒有分別心。平等,就是無黨無偏,這種心就是〈大悲咒〉。你念〈大悲咒〉,若盡存著一個私人結黨的心:「這個人是我的兄弟,我就和他近一點;那個人是我的朋友,我就和他親一點;哦!那個人我不認識他,我就和他遠一點。」這就不平等。

平等,兄弟也是平等,不是兄弟也是平等;朋友、兄弟、一切一切人,都是平等待遇,都一樣的。我對我兄弟好,對一切人,也都當我兄弟這麼看,這就是平等心。我對父母孝順,對一切老人也都當父母那樣看待,那樣觀想,都要對他們孝順,這也就是平等心。你有了平等心,這就是念〈大悲咒〉;你沒有平等心,就是沒有念〈大悲咒〉。

什麼是〈大悲咒〉?「無為心是!」無為什麼?叫你無為那些邪事、邪念、邪知邪見;叫你不要做那些壞事,這叫無為心。你不要做壞事,就是念〈大悲咒〉;你要是一邊念〈大悲咒〉,一邊還做壞事,那就不是無為心,也是沒有念〈大悲咒〉。

什麼是〈大悲咒〉?「無染著心是!」無染著心,就是心清清淨淨,沒有一點雜念、妄想、邪念、慾念,尤其是淫慾的念頭。你沒有淫慾的念頭,就是無染著心;有淫慾的念頭,就是有所染著。

「空觀心是」:你這個心啊,要做一種空觀。你有空觀,就不會執著一切,一切法你都觀空。

「恭敬心是」:你要慈心下氣,對一切都要恭敬。你看眾生就是佛,所以要存恭敬心。

「卑下心是」:卑下心,就是自己總要對任何人都謙恭,不要有貢高我慢的心。

「無雜亂心是」:你心裡不要有狂心野性,不要有雜亂的心。

「無見取心是」:見取,就是你見著,就有了惑;有見惑,就有所取。

「無上菩提心是」:你若發無上菩提道心,這就是〈大悲咒〉;你要是沒有無上菩提道心,就是沒有念〈大悲咒〉。

以上所說這十個心,「即是陀羅尼相貌」:就是〈大悲咒〉的相貌,應該依照這十種心,來修行誦持〈大悲咒〉。

【佛經介紹】《大悲心陀羅尼經》全稱《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略稱《千手經》,全一卷,唐代伽梵達磨譯,今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冊。現時流通的《大悲咒》,即此經宣說的咒語。大悲咒非常靈驗,廣為佛弟子所奉持。以大悲咒所加持之水,稱為大悲水,為佛子所常服。有關大悲咒之經典,除上述譯本之外,另有金剛智、不空等人所譯,俱載於大正藏第二十冊。

相關焦點

  • 佛教:觀世音菩薩與「大悲咒」的淵源,你知道嗎?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念咒語可以攝心,令身心安穩、福慧雙增。本篇文章,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著名的「大悲咒」及其與觀世音菩薩的淵源。「大悲咒」是學佛人必誦常念的經典,是漢傳佛教叢林僧眾每日上早晚功課必定要持誦。「大悲咒」通篇有84句,比較容易背誦。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好處
    《普門品》即《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五品。由於觀音信仰傳入中國日益盛行,所以它從漢文譯本內單獨流通出來,成為便於受持讀誦的單行本。讀大悲咒,讀普門品念菩薩名號三位一體的相結合,普門品原來是法華經中的一品,傳說在一千七百多年,有個國王生病了,全國的御醫都沒有辦法。病了一個月,這時候觀音菩薩救託夢給他。
  • 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好處
    因有非常靈感故。當初晉末北涼沮渠蒙遜病篤,醫藥罔效,曇無讖尊者謂此是業障病,必念法華經的普門品,即可痊癒。蒙遜依之持誦,未數日,其病果瘥。因此單行流通,而各處講解甚多。因觀世音菩薩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與我娑婆世界的眾生,緣深緣熟故,無人不知曉,無人不恭敬的。並且有許多人,感到廣大之靈驗,所以今天聽眾異常踴躍,連袂而來。
  • 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功德不可思議
    經常會有人說某處的觀世音菩薩聖像很靈驗,真的是這樣嗎?作為一名正信的佛弟子,我們應該知道,對於菩薩來說,何處不是道場?何處不可度眾生?千江有水千江月,觀世音菩薩如一月在天,影現眾生,隨處示現,無論你身在何處,只要誠心祈請,不論是哪個地方,菩薩總會如約而至。
  • 農曆二月十九,恭迎觀世音菩薩聖誕吉日!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也是中國最受信眾崇敬和信仰的菩薩之一。我國民間素有「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的說法,在中國漢傳佛教寺院裡,都供奉的有觀世音菩薩,供信眾瞻仰和禮拜。觀世音菩薩是慈悲和智慧的象徵,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大悲精神,被認為是大乘佛教的根本。在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中,浙江的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不肯去觀音」的傳奇故事就來自於此。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正文釋(2)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觀世音」,就是說觀世音菩薩時常觀察世間的音聲而予以救度。世間的音聲就代表眾生遭受痛苦、遭遇危難、生命財產安全受威脅的時候而發出種種呼救的心聲或聲音,觀世音菩薩以千眼遙觀,千耳遙聞,尋聲救度。本來聲音是耳朵聽的,怎麼說是觀呢?
  • 末法時期,我們禮拜觀世音菩薩,為什麼得不到觀世音菩薩的救助?
    我們苦難眾生,身現囫圇,觀世音菩薩給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最結緣,所以虔誠禮拜觀世音菩薩必定得到其救護。按照《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說:「普門示現」和「普度眾生」這是觀世音菩薩具有慈悲大愛的根本目的所在。普度眾生:是指眾生在任何狀態下的痛苦和祈求,都可以得到解決。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 全文
    願解如來真實義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an3)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chou3)械枷鎖,檢系(xi4)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ji1)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
  • 農曆九月十九日 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觀世音,音譯阿縛盧枳低溼伐羅,是以慈悲救濟眾生為本願之菩薩,又作光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觀世自在菩薩、觀世音自在菩薩、現音聲菩薩、窺音菩薩,略稱觀音菩薩,別稱救世菩薩、蓮華手菩薩、圓通大士。音譯阿唎耶跋盧枳羝鑠筏囉,則為聖觀世音之義。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之脅侍,三者合稱西方三聖。遇難眾生誦念觀音菩薩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故稱為觀世音菩薩。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繪畫 欣賞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又稱《觀音經普門品》、《觀世音經》、《普門品經》等。《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五品。為觀音菩薩說普門圓通之德者,示現三十三身普使一切眾生圓通於佛道也,故名普門品。本品主要宣說觀世音菩薩的普門示現。長行敘述無盡意菩薩和佛的兩番問答。初次問答觀世音菩薩得名因緣。二次問答觀世音菩薩為眾生說法的方便。
  • 農曆六月十九,恭迎觀世音菩薩成道吉日!
    觀世音菩薩,又名「光世音」、「觀自在」,《心經》中開頭便提到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裡的「觀自在菩薩」指的就是觀世音菩薩。《法華經》曰: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
  • 大悲咒全文及註解!
    大悲咒全文及解釋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有求必應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訶薩(三遍)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知一切法。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智慧眼。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度一切眾。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善方便。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乘般若船。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越苦海。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淺釋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這一品名叫做普門品,有很多的意思。現在先講這個』藥珠』。因為』藥珠』,所以說』普門品』。 什麼叫』藥』呢?』普門品』雖然好像藥王樹和如意珠這麼靈感,這麼不可思議,可是你要先念普門品,天天念,念得觀世音菩薩他認為你合格了,認為你有這個誠心了,然後你就所求如意,遂心滿願。不是說平時也沒有念過,到時候就想求感應,即刻便有靈感。那一定要你平時用功修行,到時候』普門品』就好像藥王樹、如意珠,有不可思議的微妙,不過首先要自己去念。 有人說:』佛教裡面有太多東西要學了!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與「觀音經變」圖像
    佛教經典中對觀音菩薩的記載集大成者,見於《妙法蓮華經》,其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妙法蓮華經》的第二十五品,集中記錄了諸多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示現事跡,由長行和重頌即偈語兩部分組成。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變,又稱觀音經變,是根據《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而繪製的,也就是說「觀音經變」原本是法華經變中的一品,是和法華經變中的「觀音普門品」與單獨的「觀音普門品變」相似的,主要的區別在於,一是作為法華經變中的一部分而出現的,另一則是獨立出現,並在經變畫的中心位置出現了觀音的說法像,形成了表現觀音為主題的經變。這也是《妙法蓮華經》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獨立流行而成《觀音經》的結果。
  • 「農曆六月十九日」恭迎觀世音菩薩成道日,恭錄感應故事三則!
    恭迎觀世音菩薩成道日【農曆六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成道日 簡介】農曆六月十九是佛教界的重大記念日——觀世音菩薩成道日。佛教認為,此日念佛、誦經、持咒、放生猶為殊勝,具大功德。為什麼把六月十九日定為觀世音菩薩成道日呢?
  • 大悲咒賞析:大悲咒發願文全文
    大悲咒發願文: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一心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一心頂禮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一心頂禮過去無量億劫千光王靜住佛一心頂禮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神妙章句一心頂禮千手千眼大慈大悲觀世音自在菩薩摩訶薩稽首觀音大悲主 願力洪深相好身千臂莊嚴普護持 千眼光明遍觀照真實語中宣密語 無為心內起悲心速令滿足諸希求 永使滅除諸罪業
  • 兩點告訴你,為什麼《大悲咒》是學佛者的必修經典?
    人們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我們漢傳佛教的根本。中國佛教文化中,觀世音菩薩早年主要《法華經普門品》相對盛行。所以,本文大茶經來探討另一部經典,此部經典被稱為學佛者必修的經典,就是我們常常聽到到的《大悲咒》,那麼為何說這部經是學佛者必修經典呢?
  • 《奉經之路》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不可思議功德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在世間的盛行,源於北涼國主沮渠蒙遜得了一場大病,在醫無良策,藥無療效的時候,來自印度的譯經法師曇無讖勸告他誦讀《觀音菩薩普門品》可消除病患。於是,沮渠蒙遜聽從曇無讖法師的勸告,虔誠誦讀《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結果,他的大病不治而愈。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流通緣起
    三、《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流通緣起《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法華經》的一部分,這個單行本是如何產生的呢?後漢明帝時,佛教傳進中國,從後漢到東晉,這幾百年間都是中印的高僧大德翻譯佛經、附帶講學的時期。十六國中有個國家叫北涼王國,其君主北涼王叫沮渠蒙遜。有一次他得了重病,請了許多的醫生來給他醫療,歷經很久,醫藥無效。這時印度高僧曇無讖就對北涼王說,你得的是業障病。各種病變依佛經講就叫四大不調,不外乎來自內部和外部兩方面的原因。在中醫來說,內部原因是七情六慾,外部是風寒溼熱,一脈不通周身不暢,這種病,一般可以用醫藥治療。
  • 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的功德
    觀世音菩薩是中國人最熟悉的,觀音信仰不僅貫穿整個中國佛教歷史,更是形成了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觀音的信仰,在遇到苦難災厄的時候,許多人會第一個想到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甚至不自主的就念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