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凡入聖 返璞歸真 ——何紹基《楷書臨道因法師碑》
30×41.5 cm(101)何紹基三十三歲時,隨侍父親何凌漢視學浙江,於蘇州獲《道因碑》舊拓本,自此之後,一生中臨仿《道因碑》多通。其楷書,早年從顏書入手,後又兼習《道因碑》及《張黑女墓誌》,他苦心孤詣,熔鑄錘鍊,深得三者神韻,故內涵豐富,成為別樹一幟的楷書。
-
啟功|何紹基後來晚年寫的字,那真叫不知是什麼,哆裡哆嗦的全都是...
我們看一例,看他是如何批評何紹基的,就知道他是如何地「真」。何紹基是何許人? 啟功先生還批評了何紹基的臨帖。何紹基臨帖之勤最有名。近現代書畫家向燊說何紹基「回腕高懸,每碑臨摹至百通或數十通,雖舟車旅舍,未嘗偶間,至老尤勤」。
-
書法字帖 @ 隸書-張遷碑
最後請小夥伴們耐心些,製作過程真的很枯燥(´・ω・`)《張遷碑》篆額題《漢故轂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亦稱《張遷表頌》,有碑陰題名,刻於東漢中平三年(186年)無鹽(治今山東省東平)境內,於明代出土。 張遷碑現存於山東泰安岱廟。
-
節臨漢隸《張遷碑》
臨《張遷碑》《張遷碑》,全稱《漢故谷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又稱為《張君表頌》,現存山東泰安岱廟。東漢中平三年刻立(公元186年),明初出土。李瑞清認為《張遷碑》上承西周《盂鼎》書風,四周平滿,嚴正樸茂,而且接近楷法,開啟北魏《張猛龍碑》、《龍門二十品》一路書法。
-
何紹基 《節錄韓愈進學解語》
縱67釐米 橫131.5釐米 湖南省博物館藏 何紹基(1799-1873),湖南道州(今道縣)人,晚清人書法家兼詩人
-
...清代文學家撰墓志銘,兩江總督曾國藩篆首,大書法家何紹基書寫
《鄧石如墓志銘》由清代學者、文學家、地理學家李兆洛撰文,協辦大學士、兩江總督曾國藩篆首,何紹基書寫,哀榮備極。整幅欣賞整幅作品剛柔相濟、清勁豪邁。可以說,這件楷書冊書法以顏體為藍本,融會篆、隸、北碑筆法,運筆圓轉,結體渾厚,書風秀潤,迭出新意。
-
瓊臺師範學院2019級書法班專業課業展—《傳統書體臨創轉換一》
姓名:符小妹學號:0623190106自解:我得其隸臨創轉程,先是代隸書之梳整與臨習,因為當代之基以為有所出之臨川創,臨創之課程中我與加私于姓名:古浩翔學號:0623190109自解:為期一個多月的隸書臨創轉換的學習中,在臨創轉換過程中不要把臨和創斷然分開,而是在每次臨完原帖
-
首屆「何紹基杯」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獲獎、入展名單公示
首屆「何紹基杯」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評審工作圓滿結束。評審現場。評審委員會和監審委員會等成員合影留念。紅網時刻9月22日訊(記者 夏君香 通訊員 全朝暉)近日,首屆「何紹基杯」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評審工作在長沙圓滿結束。
-
王鏞為何推崇何紹基書法,卻貶低王羲之書法寫不出大氣象的東西?
王鏞推崇何紹基,這個有可能。但是王鏞貶低王羲之書法寫不出大氣象,這個幾乎不可能。這個觀點可能是網友聽了王鏞某句話之後斷章取義寫出來的。一個書法學博導,寫中國書法史的人,怎麼可能犯如此低級的錯誤?所謂的推崇何紹基,貶低王羲之的大氣象,說乃是章法和筆墨。而這根本的差距在於篆隸方圓兩種筆法系統。跟王羲之與何紹基有什麼關係?這是書法理論的一些入門級的東西,王鏞是不會犯類似邏輯錯誤的。通常斷腸取義的人,多是博眼球或者願意抹黑王鏞的人。
-
3月25日起上海臨牌最多辦2張臨牌申請發生變化
買了車,如果沒有拍到牌照,出行就需要申請臨時牌照,記者昨天了解到,從3月25日起,上海的臨牌申請規定將有所調整,原先一輛車可以擁有3次臨牌申請核發的機會,如今將減少為2張,而單次的使用期限也只有15天。
-
他在民國登上美國《時代》雜誌封面,他的書法裡有何紹基的影子
從閻錫山書法風格,不難看到清代大書法家何紹基的影子。何紹基的書法宗法顏真卿及魏《張墨女墓誌》,下面這幅對聯中「書」「篋」二字何紹基痕跡最重,但細細觀察,兩者又有明顯不同之處。閻錫山書法閻錫山在吸收了何紹基的筆法,結字等這些書法技巧後,並不滿足,他有自己的追求及風範,最終才形成秀潤、古樸、蒼健,自然的書法風格。閻錫山的字,在民國時期書法界,有一定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