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老師在教學中發現,很多學生缺乏對學習的興趣,動手能力差,知識之間孤立建立不起關聯。
麗老師希望通過一個只需要簡單幾步的摺紙活動,讓同學們生動而又連貫的認識幾何圖形,既能學習其中的概念,又能從過程中體會到幾何圖形之間的關係。
方法如下:
一:首先準備大一點的圓形紙,最好是正反面都有顏色並且顏色不一樣。沒有現成的就讓孩子用圓規或者大的圓形蓋子畫一個,自己動手剪紙,這樣孩子的參與感和成就感都會更強
大一點的圓紙
家長可以問:
對摺圓,中間的摺痕線叫什麼?(直徑)
再折出另外一條摺痕,問孩子,這兩條折線的交點是什麼?(圓心)
從我們是如何找到原圓心的呢?(兩條直徑相交)
二:把圓心畫出來,再在圓最外面任意位置畫一個點作為標記,摺疊使這個點和圓心重合
圓劉海,大臉盤
家長可以問:
圓裡面新增的直線摺痕叫什麼?(弦:雖然小學裡並沒有提弦這個概念,但是如果和琴弦類比來講,看作是圓形琴裡的「弦」,孩子是可以理解的)
把圓心和弦的兩個端點連接,中間夾這的形狀叫什麼?(扇形:聯想展開的扇子)
三:一邊緊貼著弦的一端,把圓的另外一部分折至圓心
像不像冰激凌桶?
參考問題:
折起的這兩部分,面積一樣麼?為什麼?你是如何憑感覺判斷的?(只需提到對稱的觀念即可)
對稱軸在哪裡?
四:把圓弧剩餘的部分全部摺疊,邊緣挨住已經折起來的兩部分
三角形
參考問題:
是如果從圓到三角形的?
這個三角形的正三角形麼,為什麼?(三個折起的弧線都經過圓心,兩兩對稱,所以三條邊都相等)
對稱軸有幾條?在哪裡?
五:找到三角形一條邊的中點,把這條邊對應的角折至中點
梯形
參考問題:
摺疊後形成了什麼圖形?(梯形:學齡前或者低年級的孩子不容易理解梯形,可以聯想滑梯,上面有個平臺邊上是斜線)
摺疊後圖形裡有幾個三角形?
六:把另外一個角如圖折起,沿著斜線折起頂點和對面重合。
平行四邊形
參考問題:
形成了什麼圖形?(平行四邊形:比梯形更為特別的一種四邊形)
在這個圖形的基礎上,能不能腦補三角形?
三角形是這個平行四邊面積的幾倍?
和原來的三角形的周長是什麼關係?
七:把剩下的一個角也折起,把已經摺疊的兩個角打開,讓三個角在空中拼合
正四面體
問題參考:
小學課內並沒有四面體的內容,但是我們還是可以以觀察圖形為目的,讓孩子們知道,六個面相同的面組成的是正方體,原來四個相同的面構成的圖形是這個樣子!
最後,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回顧下整個過程,回憶下麗老師是如何把圓一步步變成這個樣子的?前後圖形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的?
問問孩子,還學到了什麼?
經過這樣的摺紙活動,同學們可以一次性把分散在小學數學不同年級的內容,貫穿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來學習,加深了對數學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孩子增強動手能力,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者:麗老師
北京重點小學數學老師,歡迎大家評論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