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摺紙的孩子,數學成績更好,玩耍中學習才是贏在起跑線上

2020-12-25 媛媽育兒日記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摺紙大家應該都不陌生,誰小時候還沒有疊過船、紙飛機和千紙鶴呢?

儘管如今玩具扎堆,但孩子們仍然樂此不疲地玩著摺紙,這種執念不僅不分年代,也是世界共有的。

但你知道嗎?會摺紙的孩子數學成績往往更好

2003年之前,美國孩子的數學都很弱,尤其在幾何方面。

為此,教育中心一直在尋找提高孩子數學興趣和成績的方法,最終他們找到了。是的,就是摺紙。

研究發現,採用摺紙教數學後,孩子們的數學成績平均往上提了15.4%。

一直到現在,摺紙還是美國數學教學的一種方式。和語文這類理論學科不一樣,數學的概念是很抽象的。

而在皮亞傑的理論中,11歲之前的孩子處於具體運算期,不具備抽象思維能力,因此學數學比較困難。

而在摺紙的過程中,孩子可以創造出軸對稱、中心對稱以及具備立體空間的左旋、右旋造型,還能理解什麼是角度,什麼是平行和垂直。

不論平面2D還是立體3D,摺紙給孩子的刺激都是很強的。

而且,整個過程孩子需要集中注意力,並且擁有很強的手眼協調能力,才能讓折出來的圖形更加美觀多變。

這樣有序和具體的思維,是學習數學必不可缺的。

數學神童,同時也是摺紙大王

「數學神童」埃裡克,15歲就獲得了計算機科學和數學的學士學位,20歲便成為了麻省理工最年輕的教授,還曾被《大眾科學》評為第二屆年度十大聰明人物。

大家先看看他的摺紙作品,是不是感覺行雲流水,縝密嚴謹?

也正是對摺紙的高度迷戀,讓他獲得了很大認同和肯定,甚至研究出了蛋白質的摺疊原理,以及機器手臂摺疊的最佳方式。

事實上中國也有在摺紙上頗有造詣的人,不知道大家對2017年的《最強大腦》有沒有印象?有期一位21歲青年裴浩正,就帶著摺紙作品參加了節目。

當時的評委魏坤林教授還稱:這是對空間推理能力最強的挑戰之一。

日本更是把摺紙列為了全國小學必修科目,因為他們認為這不僅好玩有趣,還能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邏輯思維。

而中村開己,是一個把摺紙玩出了花樣的男人。

大家理解的摺紙基本都是靜止不動的,不過在他手裡,摺紙就像魔術一樣讓人眼花繚亂。

他讓摺紙變成了會動的「活玩具」,並且吸引了全世界眾多小朋友的喜愛和關注。

今天想給大家推薦的,就是中村開己的經典作品——《驚掉下巴動態紙玩具》,裡面選取了他18個最有趣且容易上手的作品。

這款摺紙有什麼特別的?

1)動態觀感更能吸引孩子的興趣

南瓜推一推就能變成馬車,裡面還坐著灰姑娘。

平面的小猴子,摁一下就能蹦起來,翻個跟頭。

大灰狼與小紅帽以及外婆的故事,也可以讓孩子找到具體原型了。

用小刀切桃子,還能切出個桃太郎。

帶孩子一起玩,一定會讓他驚掉下巴的。

2)科普科學知識更順利

這些摺紙之所以是動態的,是由於裡面藏著很多機關,用到的知識有齒輪、彈力和作用力……

引發孩子的興趣之後,再趁機做個功課,讓孩子了解這些概念是什麼,豈不兩全其美?玩耍中學習,才是真正贏在起跑線上。

比如上文說的「會吃人的大灰狼」,裡面居然塞了一根可以回彈的橡皮筋。

3)簡單易操作

中村先生推出的這款摺紙書,剛一上市就賣爆了。光是版稅,他就賺了100多萬人民幣,還清了壓在身上多年的房貸。

而且,他把這些摺紙視頻發到網站上後,還贏得了全世界眾多家長和孩子的青睞,很快火遍全球。

為什麼他的受眾如此之廣呢?關鍵就在於好操作。

傳統意義上的摺紙,需要孩子用剪刀裁剪再拼裝,不僅難度高,也可能讓孩子受傷。

而引進到國內之後,進行了升級,採用的是模切+壓線工藝,孩子只需要摳取就可以了,沒有安全隱患,獨立玩耍也完全沒問題。

裡面還贈送橡皮膠、鑷子和白乳膠等配套材料包,配有說明書,掃一掃還有視頻教程。

之前這套紙玩具日本代購的價格是200元,盜版也超過100元,正式引入中國市場後的正版價格僅需75.5元,還不到外出吃頓飯的價錢,挺值的,大家可點擊下方購買。

相關焦點

  • 怎樣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我們生活在一個知識非常豐富的時代,當前的社會競爭異常激烈,而知識和技能在競爭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領先一步,那麼如何讓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呢?我們知道,兒童是積極的學習者,他們總是主動地探索周圍的世界,幸福的童年生活能保證大腦的充分發育,他們可能會有無數種新奇的想法,通過積累經驗快速成長為將想法付諸實踐的成熟個體,學習是高效的經驗積累的過程。兒童從進入幼兒園開始有目的的系統學習,但是在這些繁雜的學習內容中,哪些是比較重要的呢?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而你真的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在中國家長群體中很盛行的說法,由此也引發了街頭巷尾各種學前班、興趣班、神童課、小天才培訓等等的大行其道。
  • 孩子的英語學習要贏在起跑線上
    ,英語學習的起跑線是什麼?――就是48個語音音素的學習,也就是我們大家都說的音標。學習音標有三大好處,首先音標就是發音的最小分解單位,如果我們能夠準確發出48個國際音標的讀音,把這48個音標記得滾瓜爛熟,就能流利讀出單詞。二是背單詞更容易。英語中詞彙量的積累非常重要,如果會拼讀單詞,背單詞會很快而且不容易忘記。第三點,語音知識好會為英語學習打下很好的基礎。所以說學好48個國際音標就是學習英語的起跑線。
  • 論教育——我們要不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因為不管是贏在起跑線上還是順其自然做學習準備,其中的承受主體都是孩子。所以我們首先要看一點——孩子對於各種培訓班感不感冒如果孩子對於各種培訓班,書畫培訓很是牴觸。家長趕鴨子硬上也沒有用啊,只會適得其反,兩邊學習(指小學教育)都討不了好。在孩子對培訓班沒有興趣的情況下,建議不要強迫了,就順其自然地做好本職的學習就好了。
  • 會摺紙的孩子,「數學力」更好
    然而,在孩子正式開始小學後,漸漸發現孩子數學跟不上了,被書本中圖形轉來轉去直接轉暈了。究其原因卻不知,反而一路苛責孩子:怎麼這麼簡單你都不會呢?是孩子真的數學不好,還是我們打開數學啟蒙的方式不對? 什麼是數學啟蒙?當孩子在數學上表現差強人意,很多人所謂專業人士會說:一定是孩子數感不好,數學啟蒙沒做好。那數感是指什麼?
  • 抓住數學敏感期,讓娃贏在起跑線上
    他抓住了孩子的兒童數學敏感期,在生活中點點滴滴對孩子進行引導,優秀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數學教育在孩子整個階段的學習過程中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前有句話叫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 家長應該重視的教育問題:孩子應如何贏在起跑線上?
    孩子應如何贏在起跑線上?「不進一個好的小學、中學、大學是起跑線嗎?如果以此為基準,以學習數學、認字等技能培養的早教模式固然是最合適的。在《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這本書中,我的困惑得到了解答:「我們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各種營養品、興趣班、早教班一哄而上,卻忘記了每個孩子各有不同的天賦,就像每顆種子都有不同的花開時間;我們怕孩子走錯人生路,所以一門心思地指導孩子、教授他們技能、糾正他們的過錯,卻忘記了親子關係最重要的元素,就是與孩子共享快樂時光,和他們一起歡笑、一同成長。
  •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超前教育,不是愛孩子,而是毀孩子
    經推薦,蘇劉溢在8歲時進入二中試讀,在開學的學分認定考試中,蘇劉溢的物理96分、數學88分、生物95分,其他幾門課的成績也不錯。考慮到他比較好動但是接受知識速度快,二中也安排老師給他單獨授課,把高中課程的時間定為一年半。在此期間,蘇劉溢獲得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山東省一等獎、希望英語大賽泰安賽區一等獎、「希望杯」數學競賽全國銅獎,一點兒也不比其他高中生差。
  •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不代表孩子能夠「贏在未來」
    隨著越來越多綜合素質高的人成為了父母,大家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比以前更加重視了,不少父母甚至在育兒問題上達到了「焦慮」的地步。培養孩子成才的壓力讓這些父母不斷要求自己也要求孩子要從小「贏在起跑線」,這使得越來越多的孩子年紀不大壓力卻不小。
  • 學前教育最大的謊言:提前學習,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還有同小區的孩子家長,總會在碰面的時候詢問孩子有沒有報什麼興趣班,這樣家長之間更加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總覺得孩子會因為起步慢就趕不上大家。家長覺得早教就能讓孩子提前學習知識,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可是早教的目的是讓孩子學到外在的技能嗎?這或許是家長們的初衷。但是早教的目的就是讓孩子擁有更多的體驗感,讓孩子認識到自己喜歡的東西。 一、 學前教育的目的是什麼?1.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什麼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
    家長千萬不要把孩子的童年變成一場又一場的「競技比賽」,否則只會讓孩子苦不堪言,所以不要讓孩子在「東奔西跑」中錯過了美好的童年。 記得曾經有一位準媽媽說:「我和老公已經做好了,孩子出生後的教育計劃,希望寶寶一出生就能接受最好的教育,萬萬不能讓孩子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
  • 學好幼兒數學啟蒙,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孩子從小就被家長要求學習各種知識,比如背詩,算數,但是一個好的啟蒙教育,光停留在這些表面的功夫沒有用,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抓住3個時間。朋友小楊的兒子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了快算數學,就是所謂的心算。一開始的時候,幼兒園的老師讓孩子掰著手指頭算,後面了解到其實這樣根本不利於孩子學習,便放棄了這種教學方法。
  •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超前教育只是滿足父母,對於孩子有弊端
    文/糯媽育兒經「讓孩子贏在起跑線」這句話被許多家長當做人生的一個目標,於是孩子小小年紀除了校園生活,他的課外生活就是參加各種興趣班,舞蹈唱歌表演,學習電腦編程又或者學一門地道的外語。鋪天蓋地的廣告投放都在說孩子必須要贏在起跑線,才能做人上人。
  • 黃磊:贏在起跑線上的都是短跑,人生是場馬拉松
    玲玲呱呱墜地,媽媽認為只要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就好。孩子一天天長大了,看著身邊家長的帶著孩子認字,學英語,上各種補習班,玲玲媽媽感到非常焦慮。玲玲上小學後,發現好多同學多才多藝,成績好分數高,自己孩子總是差一截。
  • 別讓「贏在起跑線上」毀了孩子的一生!
    自己的兒子正在上一年級,作為一個一年級學生的家長,我太了解小學生家長們的焦慮和渴望了。「贏在起跑線上」雖然持續遭到社會詬病,但家長們都像「上了頭」,根本停不下來。現在家庭教育越來越重要了。以前自己上學的時候很少聽到「家庭教育」這個詞。
  • 若想孩子數學贏在起跑線,聰明父母學會用3招,提高孩子數學思維
    幼小銜接沒有做好,導致孩子在上小學的時候,數學跟不上別的孩子,起跑線遠遠落後於別人。別的孩子已經在算高位數的加減乘除了,自己孩子還處在數手指的階段,家長看了揪心又著急。
  • 父母該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呢?五招協助孩子發展更迅速
    每名家長都期待自身的孩子可以出人頭地,得到美好的生活。在社會發展中,「讓孩子贏在起跑線」這話被很多家長譽為育兒教育的無上秘笈。為了孩子好,就不可以讓她們倒在起跑點。那麼,在孩子發展的一個又一個環節中,家長能夠根據什麼方式,提升孩子的智力、情商智商、見識,多方位地協助孩子發展,最後讓其贏在起跑線上呢?
  • 那些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父母,要知道,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有的孩子天生愛畫畫,你可以盡情的為他提供各種紙、筆、顏料等等,我相信他會在藝術的海洋裡創造出奇蹟。有的寶貝天生具備樂感,在他的生活中是需要樂器啟蒙的,一架鋼琴,一把吉他,對於他來說是開啟音樂大門的鑰匙,即便天天彈時時練也不會累。因為他在自己的興趣中獲得了成長,獲得了自信,更重要的是獲得了探索後的收穫。而這些才是真正的自然式成長。是孩子們需要的。
  •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可贏了起跑線,孩子就知道怎麼跑了嗎?
    吃完飯後,他有些抱歉地對我說到,快要開學了,所以有很多孩子的家長打電話給我希望我幫他們的孩子分一個好班。我有些好奇地問道,現在小學班級就開始分重點班和普通班了嗎?他笑笑說,那倒沒有,只是有些老師資格比較老,而且往年教出的孩子的成績也還不錯,所以家長們就想讓他們的孩子去這些老師的班上,這些家長的本意就是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後他又笑著補充了一句耐人尋味的一句話,有了起跑線,孩子就知道怎麼跑了嗎?
  • 多聽英語啟蒙兒歌,讓您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或許有的孩子會牴觸英語啟蒙學習,但鮮有孩子會牴觸唱英文兒歌,加上家長的良好引導,效果會更好。如果太過緊張、焦慮,孩子的大腦就會形成障礙,阻礙英語的輸入,影響英語啟蒙的學習。英文兒歌是習得語言最自然的方式,可以減少孩子的學習焦慮,幫助孩子更好的學習英語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