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一公寓型養老院投入運營:創新「1+1」照護模式 夫妻分床不分家

2020-12-20 大眾網

  東方網記者夏陽5月20日報導:上海是全國最早進入老齡化、且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已經邁入人口深度老齡化階段。昨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制訂發布了《關於促進本市養老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指出增加多層次養老照護服務。今日,位於浦東新區張江科學城的上海梧桐人家養老院舉行開業揭牌儀式,正式投入運營,申城多了一家高品質居家式公寓型養老院。

  圖片說明:開業揭牌儀式

  記者了解到,該養老院是位於太平小鎮·梧桐人家養老社區內的一棟獨立公寓,主要針對介助介護長者提供專業照護服務,總建築面積約1.3萬㎡,共設288張床位,四種戶型可選,均為雙人間,是一所集生活照料、康復護理、文體娛樂等多功能於一體,輻射上海市區及周邊城市,具有示範作用的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

  「1+1」模式,夫妻分床不分家

  對於老年夫妻來說,一方身體健康,一方需要護理的情況亦不在少數,然而由於床位供應緊張、院區管理政策等客觀因素,夫妻雙方不僅很難實現同居一室,對醫療護理和文娛的迫切需求也難以有效兼顧。

  基於這一市場需求,上海梧桐人家養老院創新採取「1+1」照護模式,即一方可自理、一方需護理的長者夫妻可一同入住同一套公寓,根據護理等級分別設置普通床與專業護理床,長者夫妻無需承受分離之苦,且可同樣獲得持續專業的照護服務。與此同時,該院針對有分房睡需求的長者夫妻,也有對應兩室戶型可供選擇。

  圖片說明:可按夫妻不同需求分別配床

  該院負責人告訴東方網記者:「像這樣的產品模式,在市場上應該說是比較創新的一種,保證了一對夫妻正常的家庭生活,需要護理的長者可以得到專業高效的照護,而完全自理的長者也可以省出照顧另一半的心力,在多元化的活力社區中找尋更多精彩與樂趣。」

  養老院+養老社區 二級康復醫院即將開業

  該養老院屬於太平小鎮·梧桐人家養老社區的一部分,自理生活區主要針對健康長者,更加注重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質的打造;養老院作為專業護理區,主要針對介助介護長者,更加注重生活照護服務的提供。二者在定位上形成差異,在功能上形成互補,實現「自理-半護理-全護理」的閉環,真正讓持續照料服務落地。

  圖片說明:梧桐人家養老院也是養老社區的一部分

  周阿姨夫妻倆是梧桐人家自理生活區的居民,其父母也住在隔壁,周阿姨告訴記者,「二老都已90多歲,搬來這裡前已經住在烏鎮的一家養老院,對他們來說,從養老院切換回獨立生活的狀態多少有些吃力」,周阿姨說,當時看中了梧桐人家的一站式照料,如今養老院開了,父母選擇搬到養老院似乎成了順理成章的一件事,只不過換了一棟樓,但卻能得到更專業的照護。

  據介紹,長者入住時,養老院會根據長者的身體特點、實際需求和個人喜好,結合專業的照護評估結果,針對能力完好、輕度失能、中度失能、重度失能四個級別的長者,為其「私人定製」全過程專業照護計劃,包括醫療康複方案、用藥管理方案、個性化膳食方案、疾病防治方案、運動方案、心理健康方案等。

  圖片說明:入住老人

  記者了解到,梧桐人家自建的二級康復醫院也將於2020年底開業,通過引入國外先進的老年病康復及專項護理技術,為長者構築急診急救保障、老年慢病管理、老年康復的三重防線。

  此外,梧桐人家養老院按月收取費用,床位費加護理費每月9000元起,餐飲費依據個性化膳食標準另計。該院負責人表示,目標客群主要定位於上海市及周邊地區經濟實力較強、對養老服務品質有更高要求的長者。

相關焦點

  • 北京首家PPP養老院位置收費標準公布 月費用4000元至1萬元
    6月28日上午,北京市首家PPP模式養老機構——北京市朝陽區第二福利院(又名:朝陽區恭和老年公寓)正式投入使用,公寓設有醫療服務、文體娛樂等設施,老人不出樓就可以看病,還能享受醫院轉診綠色通道。未來朝陽區還將在養老行業大力推廣這種模式。
  • 「保姆荒」催熱養老院「短期照護」
    記者了解到,年關將至,像陳先生一家這樣發愁的不在少數。就在近日,廣州越秀區一家養老院推出了短住模式,長者可以入住7天到1個月以上的不等時段,還可以享受不同等級的康復套餐,新穎的模式有效地緩解了春節假期「保姆荒」給部分家庭帶來的困擾。
  • 入行第一課:一文搞懂各種「養老院」的區別!
    有個問題我很疑惑,那就是養老院的名字各不相同,有的叫養老院,有的叫養護院,還有的叫護理院,這其中有什麼門道麼?對於從事養老服務行業或者研究養老產業的「老司機」來說,這些問題略顯「小兒科」;但是,對於那些從來沒有接觸過養老行業的人而言,因為隔行如隔山,搞清楚這樣的問題是很有必要的,畢竟各種「養老院」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今天,我們聊一聊這個事兒。
  • 入住養老院之前!你要知道各種「養老院」的區別?
    隨著國家大力發展養老產業,出了好多養老院的利好政策,眾多養老行業投資者紛紛入局養老機構在不斷的增加床位,以滿足銀色一族的需求。目前,全國各種檔次養老機構以發展速度之迅猛,在全國範圍內遍地開花呈現出各種各樣的養老機構,比如老年公寓,以房養老型,異地旅遊養老型,休閒養生型,甚至還有引導社會力量開辦嵌入式社區小型養老機構!
  • 睦鄰 家政 創新保姆服務模式 填補醫療照護空白
    睦鄰 家政 創新保姆服務模式 填補醫療照護空白 2020/10/16 08:17 來源:溫州都市報 編輯:王一川 瀏覽:2166
  • 閒置廠房商場改建為租賃型集體宿舍 3000套「藍領公寓」已投入運營
    當閒置的商業、辦公用房改建成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後,快遞小哥、環衛工人等城市「藍領」也可以以可承受的租金價格享受到有品質的生活。記者昨天從北京市住建委獲悉,截至11月底,全市累計已開工轉化、改建租賃型集體宿舍3609套,3000套已投入運營。
  • 安寧療護、社區嵌入式養老、日間照護養老……瀘州養老模式不再單一
    瀘州川藍康復養老院,醫護人員陪老人做簡單的遊戲 醫養結合模式一 12月1日一大早,瀘州市社會福利院3樓一房間中,88歲老人劉思智在床前的小桌子上揮筆寫下一幅書法字,見到護士走進屋,他高興地大聲朗讀起來。老人所在的房間內,滿牆都是自創的水墨畫,除了兩張小床,還有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角落裡有一個小小的書櫃,陽臺上整齊擺放著各種盆景植物,讓人有些意想不到,這真的是一間養老房?
  • 上海交大|老吾老③「嵌入式」養老院建設困局與路徑選擇
    這一主要矛盾在「嵌入式」養老院規劃建設過程中得以充分體現,一方面我國老齡化進程加快對於養老設施的數量和質量需求度猛增,另一方面現有養老資源無法滿足民眾需求。「嵌入式」養老院以其特有的優勢成為政府力推的養老模式,上海市已經將大力建設「嵌入式」養老院列入了老齡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 南沙青創人才公寓投入運營,可「拎包入住」
    信息時報訊(記者 崔小遠)服務港澳青年在南沙安居置業,南沙共青團正式投入運營南沙青創人才公寓!4月21日,在廣州市第85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南沙自貿區掛牌五周年成果專題)上,南沙青創人才公寓首批5名港澳青年代表獲頒公寓「金鑰匙」。
  • 福州這個智慧型養老院對外試運營啦!
    晉安區社會福利中心 正式對外試運營啦 全省首創養老PPP模式 這內外配置,你估計都想不到 點擊視頻,先睹為快
  • 南京偏遠地區養老院床位空置率超過50%
    資料圖片  隨著南京老齡化率加速,很多老人擔心高齡後住不進養老機構,以目前全市120萬老人、養老機構床位總數為4.3萬張計算,老人們擔心一床難求。而事實上呢,記者調查發現,入住機構養老的獨居老人,全市目前是1.7萬人,佔總數的1.5%左右,目前有一半在建或已建好的養老床位處於空置狀態。更有甚者,由於各種原因,全市每年都有10多家民辦養老機構關門停業。
  • 「五服務」讓特殊困難群眾照護無憂
    「除了騎車在村裡轉轉,大部分時間都躺在床上。」魏舟俠告訴記者,弟弟1歲時生病落下殘疾,雙腿和左臂不能動,在床上躺了50多年,父母去世後,一直由他和愛人共同照護。「原來更多是基於親情,現在則多了一份責任。」
  • 南通首創社會保險與義工服務相結合 開啟照護保險新模式
    照護業務流程圖據悉,南通市基本照護保險是政府民生建設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從2016年開始,作為全國照護保險15個試點城市之一,在制度設計、服務推進等方面做了積極的探索和創新,形成了照護保險的南通模式並在全國推廣。
  • 廈門蓮花恩慧養老院將於春節前投入試營業
    ­  昨日,記者從同安區獲悉,在同安區社會福利中心的基礎上進行改造的公建民營機構廈門蓮花恩慧養老院將於春節前投入試營業,成為該區第一家公建民營的養老機構。­  廈門蓮花恩慧養老院位於同安區銅缽路666號,坐落於蓮花國家森林公園片區,毗鄰銅缽巖寺。該養老院總建築面積18826平方米,設立床位300個,將於今年春節前投入試營業。
  • 「失智老年人照護職業技能培訓」廣東省初級班一期,我們開班了
    廣州養老服務產業協會作為國家教育部《1+X失智老年人照護技能等級證書》廣東省社會培訓機構,委託廣州速方軟體有限公司承辦了本次培訓活動。參加本次培訓的學員有來自養老院、社工機構、養老諮詢公司、養老用品公司、長者照護家屬,在這二天的培訓學習時光,大家收穫頗多,因此希望舉辦方能持續將失智老年照護培訓推廣給更多的人去學習。
  • 蚌山區:試點建設家庭照護床位,提升養老服務滿意度
    為有效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讓廣大老年人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保障居家特殊老年人的基本養老服務需求,蚌山區燕山鄉民政事務所在轄區城市居民範圍內開展家庭照護床位建設試點工作。試點期間由龍湖生態老年公寓(燕山鄉養老服務中心)承接全鄉家庭照護床位上門服務工作,試點老人將享受每周定期上門服務,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個人護理、康復護理、醫療保健、精神慰藉等。為做好家庭照護床位試點的前期摸底工作,鄉民政所聯合龍湖生態老年公寓專業護理人員走訪失能失智獨居老人家庭,摸清老人的意願和需求。
  • 養老院不敢住、保姆成殺手、子女靠不住,誰來養老?
    種種事件無一不反映了養老生活扎心的一面。從養老模式上來看,不同地區有不同創新新加坡模式新加坡的養老模式分為居家養老、日託養老與機構養老。比較有特色的模式是政府提供的免費養老模式:樂齡公寓+臨終護理。荷蘭模式荷蘭比較突出的就是漢斯·貝克教授打造的「生命公寓」。它是由企業運營,擁有養老項目的運營權,政府只在必要時提供指導而已。2012年國際養老權威測評機構將其評為世界上最好的養老模式。荷蘭生命公寓裡的老人有三類:完全不能自理類、半自理類、自理生活類。
  • 三種類型,四種模式,我國醫養結合行業現狀報告
    連續住院時間超過3 個月的離退休老人佔三甲醫院住院人數的比重只有2.1%,但佔三甲醫院住院床日數的比重卻高達21%,花費的醫保基金高達醫保基金支出的16.4%。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口的健康狀況不斷下降,發病率增加,就診率和住院率均明顯高於其他年齡群體,對醫療衛生服務往往有更多的需求,醫療衛生費用相應地也不斷增加。
  • 倒計時1天 | 第三屆CAGG護理和照護分會學術年會來啦
    會議包括:開幕式、主旨發言、網際網路+護理模式、專家面對面、優秀論文分享、技術創新賽路演等板塊內容。會議期間同時舉辦國家繼教學分「老年護理與照護能力提升班」培訓、第二屆產教融合人才培養論壇,參會者均可獲得國家一級繼續教育學分(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