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南通市新聞辦聯合南通市人社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南通市建立照護保險義工服務機制實施三年來所取得的成效向社會進行了通報。
新聞發布會現場
據南通市人社局副局長顧忠賢介紹,南通市照護保險逐步形成了以「居家照護服務為主,機構護理為輔,以生活照料為主,醫療護理為輔;以專業照護公司上門服務、義工服務、照護津貼、輔助器具服務「四位一體」 的長期照護保險南通模式,並且建立起了一整套制度體系。通過在照護保險制度推進實踐中摸索出的長期護理保險服務模式以及由此帶來的養老服務供給側改革的實效顯著,照護保險作為積極的制度安排,對拉動養老服務業發展、促進就業再就業取得了積極示範作用。截至目前,南通市120萬參保人員中,通過評定為失能人員的9713人,1500人在機構護理(含護理院,養老院、醫院照護病區),4213人居家,80 歲以上的4300人,佔失能人員總是的75%,年齡最大的105歲,最小的3歲,他們分別享受到了南通照護保險帶來的實惠。
照護業務流程圖
據悉,南通市基本照護保險是政府民生建設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從2016年開始,作為全國照護保險15個試點城市之一,在制度設計、服務推進等方面做了積極的探索和創新,形成了照護保險的南通模式並在全國推廣。作為社會保險與義工服務相結合的做法在國內尚屬首創,該舉措對鼓勵激勵義工參與照護服務起到了積極作用。
顧忠賢介紹,建立照護保險義工服務機制,服務對象主要為參加當地基本照護保險經評定為重度或中度失能的人員。服務範圍包括在照護機構(護理院,養老院、醫院照護病區)或居家需要接受上門服務的重度或中度失能人員。義工只要在南通照護保險手機APP上進行實名註冊後,針對失能人員的服務需求,佩戴統一標識到照護機構或者失能人員家庭提供服務。由失能人員或其親屬通過南通照護保險手機APP給予評價,評價分優、良、中、差4個等級。義工服務時長記錄在南通照護保險信息系統中,市照護保險服務中心跟蹤服務質量,服務質量將作為義工評比獎勵的重要依據。積分滿3000分者,頒發榮譽證書。義工服務時長按照每服務1小時記10分、2小時記20分以此類推進行積分,積分終身有效,並可由直系親屬繼承。義工的積分可在其直系親屬中共享,義工本人或者其直系親屬被評定為重度或中度失能後,在享受基本照護保險待遇的基礎上,可以享受積分獎勵。義工的積分可兌換照護保險相關待遇,積分100分可接受專業照護公司1小時、積分200分可接受2小時套餐服務,積分100分,另可申請輔助器具100元、積分200分可申請輔助器具200元額度的服務,以此類推。義工積分按照1:1比例兌換其他義工的服務時間。這一創新舉措,標誌著南通已經成為全國第一個將社會保險與義工服務相結合的城市。
照護保險制度規則設定
記者了解到,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社會養老服務業發展滯後,養老服務產業規模小,供給側能力水平不足的問題越來越突出,難以滿足人民群眾的現實需要。南通照護保險在制度設計上,就把基金的投向定位在服務的供給方上,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撬動社會資本投資養老服務產業,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隨著照護保險制度的推進,在機構接受照護服務的失能人員逐步增加,在機構(護理院,養老院、醫院照護病區)居住的失能人員,照護保險給予機構每人每月2100元的照護補貼,失能人員同時還能享受醫療保險待遇。照護保險制度的實施,催生和拉動了護理機構的迅速發展。南通長青樂齡、北閣、安體、大生、瑞慈美邸、市北等一批護理院應運而生,千禾護理院等十幾家護理院也都在積極籌備之中。截至目前,投資總額已超過6億元,吸納就業人員6000多人。多家養老院對接照護保險也開設了照護病區,吸納失能人員,對機構照護,醫療保險和照護保險都給予支持,及時將它們納入協議管理,呈現出政府鼓勵、社會資本踴躍投入的良性發展態勢。
居家上門服務作為南通照護保險的重點,失能人員遍布市區各個街道社區,一人失能,全局失衡。家庭成員的工作和生活規律被打亂,很多失能人員配偶、子女放棄工作在家伺候,生活艱辛,苦不堪言。照護保險制度建立後,居家失能人員除享受每月450元的照護津貼外,還可以享受到專業照護公司的上門服務,提供洗頭洗澡、進食排洩、口腔清理、泡腳按摩、血壓血糖測量、褥瘡護理等多項服務內容,服務的費用由照護保險基金支付。為了承接照護保險日益擴大的服務需求,許多社會資本也開始投向了照護公司,吸納了大量人員就業,尤其是「405060」就業困難人員,同時也帶動了培訓市場的繁榮。據統計,南通力天照護、上海扶理居家照護、康華照護、鄰鹿護理、小棉襖照護服務、親仁居家服務公司等10家居家服務公司紛紛申報定點服務,從業人員多達1000多人,經過培訓和鑑定,大部分人員都獲得了養老護理院5級以上證書。照護公司除了2人一組按照服務套餐上門服務外,還可以根據失能人員的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
而針對居家失能人員對輔助器具和耗材的依賴,減輕他們日常生活的實際困難,南通市在國內首個通過社會保險開展輔助器具租賃服務,為居家失能人員提供照護輔助器具及照護耗材(含住所無障礙功能性改造)服務,該服務堅持「必需」、「基本」、「分擔」、「租賃為主」的原則,根據失能人員的需求,制定相關目錄,採取年度限額,重度失能人員年限額6000元,中度失能人員4000元限額,其中個人只需自付20%。照護輔助器具及耗材的定點供應商和輔助器具服務公司,通過公開招投標確定,由專業公司提供上門送貨、安裝及售後服務,開展輔助器具的回收,消毒,存放等一條龍服務。制定出臺了輔助器具服務規範。輔助器具租賃服務的開展,對促進照護輔助器具租賃市場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中國日報江蘇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