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傣家寨子」才能吃到的民間美味,獨霸雲南小吃一角,流口水了
雲南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多元化的文化造就了多元化的美食基礎,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與地理環境造就了雲南食物的豐富與食材的稀有,而多個民族的美食習慣又造就了雲南美食的獨特性與多樣性。說了這麼多,你們一定知道我今天想講的呢就是雲南小吃了!雲南的小吃真的非常豐富,就算晚上過了12點,你還能去夜市上吃到很多特別的夜市小吃!
而今天想給大家具體講講雲南傣家一味小吃——撒撇。聽這個名字可能很多寶寶都覺得很拗口,並且根本想像不到是什麼,但是這味小吃真的深深的俘獲了多少本地人和外地人的芳心,感覺就是吃不膩都不想走的那種。
這道小吃簡直就是一道能同時滿足酸辣重口味黨和清爽不油膩黨的夏日解暑小零食,清涼、清新,沒有人間煙火,類似青草地的味道。夏天吃清爽可口,冬天吃酸爽開胃。
撒撇有苦撒和酸撒之分,但不管酸撒還是苦撒,除了湯汁以外,其它用料都是一模一樣的。酸撒在湯汁裡使用了檸檬、天然醋和一些小米椒,而苦撒則是以煮沸之後過濾出來的牛苦腸水加以一些佐料製成。而主食呢就是細細軟軟的米線和一些涼肉片,把這些米線跟肉倒進湯汁裡,那個口味,可謂一絕。
當然喜歡吃辣的朋友肯定會喜歡這道菜,但是不愛吃辣的朋友也能夠選擇自己製作不加辣的撒撇。當然,應該也只有雲南的傣族人才會做這道菜吧。傣味在雲南是非常有名的小吃,裡面包含很多種菜,正宗傣味基本上是大部分手抓飯。
而撒撇可謂是「傣味之光」了,與湯汁攪拌過後的米線,也有一點類似米粉的口感,非常的爽口,炎炎夏日裡吃一碗冰冰涼的撒撇,可以說是能夠爽到飛起來了。撒撇作為一道小吃,也可以作為開胃菜,也能夠作為涼菜,還能夠作為主食,你說,誰能忍得住不來一碗?
大家去過雲南傣族寨子裡吃過地道的傣味小吃之後,就會不想離開了。地道的傣味直接使用一個竹子編的大篩子把菜餚全部給陳列起來,簡直是吃飯的儀式感嘛!
大家有吃過這種傣味小吃的嗎?有什麼看法呢?可以把你的獨特口感留言表示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