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臺灣是印度第31大貿易夥伴 臺商快去建廠

2021-01-07 人民日報海外網

摘要:民進黨10日召開中常會,「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黃志芳稱,印度是臺灣第17大貿易夥伴,臺灣是印度第31大貿易夥伴。蔡英文稱,期許臺當局團隊讓臺灣企業和廠商可以順利進入印度市場。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圖片來源:臺媒資料圖)

海外網5月11日電 臺灣地區領導人兼民進黨主席蔡英文10日聽取「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報告「新南向」政策,蔡英文稱,印度是一個很有機會的地方,但進入的門坎相對比較高,她期許臺當局團隊讓臺灣企業和廠商可以順利進入印度市場。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民進黨10日召開中常會,會中邀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黃志芳以「新南向二部曲:前進南亞」為題進行項目報告。曾任臺外事部門負責人的黃志芳稱,印度是臺灣第17大貿易夥伴,臺灣是印度第31大貿易夥伴,2016年「臺印」貿易額為50.1億美元,佔臺灣全球貿易比重0.98%。

黃志芳報告還提到,根據印度統計從2000至2016年對印投資金額,臺灣為1.8億美元,排名40,佔比0.05%,臺灣在印投資廠商只有約80餘家,而在大陸的臺商有9萬家

蔡英文在會中稱,「新南向」政策是臺灣非常重要的計劃,現在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跟印度還有幾個「新南向」的國家,開始建立「更有結構性的關係」。她表示,尤其是印度,確實是很大的挑戰,是一個很有機會的地方,但進入的門坎相對比較高,所以期許臺當局團隊克服這個門坎,讓臺灣企業跟廠商可以順利進入印度這個市場,這是「新南向」政策的重點。

據臺媒報導,報告還顯示,印度市場難度高,包括高關稅保護、地區市場差異大、種姓制度、語言和宗教複雜、地下經濟盛行等問題。

黃志芳參加活動時也指出,「貿協會」陸續舉辦「新南向」商機系列說明會,10日舉行的說明會聚焦印度、越南、新加坡、斯裡蘭卡、不丹及尼泊爾市場,並邀請「印度臺北協會」會長史達仁剖析「臺、印雙方夥伴關係」。「貿協會」稱將針對印度產業鏈做詳細分析、研究,還成立了印度中心、國際營銷諮詢中心,將協助業者開拓印度市場。

據海外網早前報導, 蔡英文5日接受印度等6國媒體聯合專訪,闡述「新南向政策」的思維與目標。蔡英文稱,臺灣的整體目標是加強臺灣與各國在資源、人才、市場方面的合作。對於臺灣推動「新南向政策」,預算編列規模不足,她則強調稱,臺灣擁有的是強大的民間企業及醫療、教育、人力資源開發、技術創新、農業、防災等各種軟實力。

蔡英文稱,願意與「新南向」國家分享臺灣經驗,幫助印度的「印度製造」政策。而在蔡英文辦公室5日晚間公布的蔡英文接受聯訪的致辭全文中,文中都稱「中國」,而非「中國大陸」。

對於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曾於2016年5月25日表示,當年李登輝和陳水扁時期強行推動過所謂「南向政策」,這類為政治目的服務、違反經濟規律的作法,給許多臺商的利益造成巨大損害,也給臺灣的經濟造成不良影響,殷鑑不遠。

馬曉光表示,至於臺灣方面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問題,如果一個中國原則不能得到維護,政治互信不復存在,勢必對之帶來不利影響。如果企圖在國際上進行「臺獨」分裂活動,搞『兩個中國』『一中一臺』,這條路根本行不通。(綜編/姜舒譯)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姜舒譯、劉子源

相關焦點

  • 蔡英文借中美貿易戰鼓吹臺商回流 臺專家:沒電很要命
    近期以來,臺當局鼓吹臺商回流政策,臺當局領導人更是要求有關部門把今年臺商返臺投資的金額目標訂為5000億元新臺幣。但在臺灣工商界人士看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他們表示,臺商不是喊回來就能回來,產業布局的調整沒那麼容易做到。
  • 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連大S的老公都出來打臉!
    由此想到,蔡英文提出的「新南向政策」對於拉動臺灣經濟前景堪憂。東協和印度均屬於大陸「一帶一路」的覆蓋範圍,印度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加入中國大陸與東協主導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原定和臺灣的FTA談判計劃勢必會擱置。
  • 邱毅:「新南向政策」是痴人說夢 蔡英文送臺商去死啊?
    她的政治導師李登輝過去就搞過「南向政策」,他過去搞的「南向政策」是為了阻止臺商到大陸去投資,當時很多的臺商也跟著李登輝的「南向政策」的號角到東南亞去,最後是鎩羽而歸。到現在還怨言不止。陳水扁的這個「南向政策」到最後好像淪為口號,也是失敗告終,現在蔡英文又推出了一個新的「南向政策」,現在國際情勢,經濟環境都不同以往了,會不會更加的滯礙難行呢?邱毅:蔡英文「南向政策」,其實又一是個畫餅充飢的大騙局。為什麼說是叫畫餅充飢的大騙局呢?
  • 蔡英文喊話臺商回流投資!在大陸的臺商會聽她的召喚嗎?
    不過,就在9月底,蔡英文出席「世界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第24屆年會」開幕典禮時的一番致辭,卻似乎對臺灣的經濟景氣指數充滿信心。據臺媒報導,當時她稱,從所有指標來看,臺灣經濟都在 「 向上走 」 。這當然不是蔡英文第一次「吹」臺灣經濟向好,就在8月,她還曾說過臺灣「經濟成長率破3%贏韓國」,當時就有臺灣網友貼出 2018 年世界競爭力排名, " 臺灣退居第 17 名、 2009 年來最差 " 的新聞,諷刺蔡當局 " 自說自話 " 。
  • 蔡英文愈叫臺商回流5缺問題愈嚴重
    全臺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從去年中美貿易摩擦到今年疫情爆發,蔡英文當局一直高喊臺商回流,選前還說臺商有7千億(新臺幣,下同)、8千億回流,其實都是「講講而已」,因為資金都是直接在臺灣投資;而且臺商從大陸撤離的情形也不多,因為已經做好全球布局,而且民進黨當局5缺問題未解,叫愈多的臺商回流,5缺問題愈嚴重。
  • 蔡英文宣布「新南向政策」 欲與東協國家建立全面夥伴關係
    9月18日,第12屆中國——東協博覽會開幕,大陸與東南亞國家一直保持良好的貿易投資文化交流關係。蔡英文此時發布「南進政策」實在耐人尋味。 有臺灣媒體注意到,民進黨酒會首次在主席臺上放置「中華民國國旗」,而過去民進黨黨慶只插黨旗。外界猜測,這應該與蔡英文應允參加「雙十國慶」有關。
  • 臺灣專家:印度內需強 但給臺商條件不如大陸
    臺灣經濟研究院兩岸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主任陳華升接受訪問時表示,為蘋果代工的緯創在印度工廠發生員工暴動,並非排華運動,影響臺灣廠商到印度投資還是當地基礎設施不夠好。只是當臺灣「電子5哥」組裝大廠相繼到印度,產業聚落成形,慢慢會跟早期中國大陸的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差不多,問題是印度還是優先保護自己產業,沒有辦法像當初中國大陸提供臺商這麼好的條件。臺灣一般稱「電子5哥」是指鴻海、和碩、緯創、仁寶、廣達等。
  • 臺商資金回流掛零? 蔡英文改口審核逾7000億
    針對臺商資金回流數字作假疑雲,韓痛批民進黨當局只會用欺騙手段來治理國家。(範揚光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蔡英文指臺商回流投資今年可望達7000億元(新臺幣,下同),遭質疑「騙很大」,蔡英文昨天出席美國商會會員大會,改口臺商回臺投資,「臺當局已審核逾7000億的投資應用」。不過她也強調,臺商回流,投資大爆發,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不是膨風,也沒有灌水」。
  • 蔡英文出席大陸臺商活動 承諾建立一致性兩岸關係
    據臺媒消息,蔡英文8日出席大陸臺商活動晚宴時表示,臺灣經濟要再一次成功轉型,需要穩定的內外環境,兩岸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蔡英文承諾,致力「維持現狀」,建立具一致性、可持續、可預測的兩岸關係,「我說到做到」。
  • 蔡英文「趁機」喊大陸臺商回遷,但……
    (觀察者網訊)春節後第一個開工日,海基會依慣例舉辦2019大陸臺商春節聯誼會。蔡英文出席活動並致詞,她拋出返臺投資利好,呼籲臺商將生產基地遷回島內,將「臺商製造」變為「臺灣製造」。不過對於這一喊話,臺商反應冷淡。
  • 蔡英文喊話臺商:回流投資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據臺灣《工商時報》26日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5日出席「世界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第24屆年會」開幕典禮時稱,未來臺當局將施行稅租優惠,把臺灣打造成「亞洲新創資本匯聚中心」。並邀請所有臺商,利用經濟復甦機會,加大對臺灣投資。臺媒認為,蔡英文此舉是為迎合美國貿易戰策略,但臺商並不買帳。
  • 臺商回流 臺學者曝蔡英文得面對4大挑戰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昨指出,今年1到8月臺商回臺金額已經達到5400多億(新臺幣),今年上看8000億元,是史上最大宗臺商回流。她強調,若前幾年沒有打好基礎,無法在短時間內吸納這麼多臺商回流。對此,臺灣自由作家洛杉基認為,臺商回流之後,緊接的問題才是蔡英文必須面對的挑戰,包括水、電、土地、資金短缺,蔡英文有什麼妙招?
  • 蔡英文「曖昧」示好印度,意欲何為?
    非常時期,臺灣和印度似乎看到了機遇,惺惺相惜,漸有謀定而後動的姿態。前段時間,蔡英文在網上與印度某些非官方組織互動頻繁,並在推特上「曖昧」回覆:親愛的印度人……,還提到她去過印度,喜歡印度食物。據說,這使得印度人已經在期待疫情過後,迎接成群結隊到來的臺灣遊客了。其實,蔡英文謀求加強與印度的關係也不是最近才突發奇想。如意算盤早在2016年就打響了。
  • 疫下臺商成績亮眼
    對很多臺商來說,疫情之後能迅速逆勢上揚,也得益於大陸市場不斷湧現的新商機。同樣在上海嘉定建廠的臺灣知名運動器材生產商喬山,在年初也一度面臨產品大量積壓的窘境。此外,臺灣青年就業、創業,這裡也有很多優惠政策,比起臺灣,未來更加可期。疫情過後,臺商該往哪裡去?
  • ...令人氣憤|臺灣|臺獨|蔡英文當局|華東臺商子女學校|陳廷寵|民進黨
    點擊播放 GIF 0.0M撰文:大風編輯:堯蘇蔡英文當局不斷地奉行「臺獨」政策,支持島內的「臺獨」分子搞分裂,儘管大陸一再警告蔡英文當局,但是蔡英文當局仍然不感到害怕,而且還對島內的相關人士出手。愛國人士遭民進黨針對之前稱自己是中國人的臺灣退役上將陳廷寵,害怕學校的補助被臺灣當局給取消,所以被迫辭掉臺商學校董事一職。據臺灣媒體報導,目前陳廷寵已經辭去了華東臺商子女學校董事一職,之前臺灣教育部門每年都會給陳廷寵經營的華東臺商子女學校6,000萬元新臺幣的補助,除了這一筆巨款補助外,臺灣其他部門也會對該學校的一些營隊活動給予資金支持。
  • 臺媒:繞過大陸主導的RCEP 蔡英文新南向政策註定失敗
    >  中國臺灣網2月14日訊 臺灣《中央日報》今日社評指出,蔡英文在「大選」期間公開表示,李登輝和陳水扁的「南向政策」是失敗的,她的「新南向政策」主要著眼於東南亞和印度將是未來整個亞洲經濟發展的重心所在,而且過去在經營上還有一些可以繼續強化的地方,尤其在印度。
  • 蔡英文自己不「拼經濟」,憑什麼讓臺商回臺投資?
    香港《大公報》23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蔡英文明知道不承認「九二共識」就無法改善兩岸關係,但在臺商春節聯誼餐會上依然賣力「演出」,大打「溫情牌」,不過是想吸引臺商回臺投資。但人們只見蔡當局上臺後「拼政治」,追討國民黨黨產,大搞「轉型正義」,經濟政績卻是乏善可陳。蔡當局自己都沒在「拼經濟」,卻叫臺商「拼經濟」,是把臺商當傻子嗎?
  • 美國將撤出TPP 蔡英文試圖推多邊、雙邊貿易協定
    【觀察者網 綜合】據臺灣「中央社」11月24日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4日出席「亞太商工總會50周年慶祝大會暨第30屆會員大會」開幕式時表示,美國很可能會撤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亞洲必須持續推動經濟整合與自由化,臺灣也應規劃發展新經濟模式,除了「新南向」,剛設立的「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要推多邊、雙邊貿易協議。
  • 臺企聯會長:新當局令臺商失望 盼蔡英文信守兩岸承諾
    (圖片來源:臺灣《旺報》)  中國臺灣網6月8日訊 據臺灣《旺報》報導,臺當局新政府上任快滿一個月,但至今未正面響應「九二共識」,兩岸關係的不確定性引發臺商不安。臺企聯會長王屏生7日表示,自己對新當局的提醒只有兩點,一是希望蔡英文能夠信守兩岸維持現狀的承諾,二是儘速邀臺商共同商討如何解決臺灣經濟的當前困境。
  • 蔡英文說今年臺商回臺投資能有5千億元
    民進黨當局將臺商回臺投資視為重要政績,大肆宣傳。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更設下指標,設定今年臺商回臺投資5千億元(新臺幣,下同),「經濟部長」沈榮津則表示有機會上看6千億元。臺灣《中國時報》發表社論指出,看起來將為臺灣帶來龐大的投資與就業機會,經濟前景可期。